主题:【原创】遥看清明时节的毛热邓冷 -- karman
关于这句话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一种解释说,小鲜是很嫩的,如果老是翻来翻去,就会弄碎了。因此治理大国也不能来回折腾。还有一种解释是,烹饪技术的核心是掌握火候,而小鲜,又是各种烹饪材料中最为娇嫩的,更要细心伺侯。所以治理大国的更高境界,是要掌握火候。
树立理想的人,有些只是小学生,有些只是口淫犯,有些是口是心非。
比如你我的小学作文、比如印尼的苏加诺、比如利比亚的卡扎菲、比如古巴的卡斯特罗、比如委内瑞拉的查韦斯。
毛主席他老人家算什么呢?恐怕要算最高级倒霉的那种:
自己把自己给忽悠了。并且到了身体力行、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层面。
人民怀念他,不是因为他做的好,而是他做的对,以万尊之躯为民众想、同民众生、把自己当人民的仆人。
中国的老百姓,是多么从心底感激这么一位真正的伟人啊,哪怕吃糠咽菜也OK。
相比之下邓总师的提高人民生活,只是地主对人民的小贿赂罢了,怎可与玉皇争辉。 呵呵呵
一,科技水平的提高,关键是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这一点太重要了,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甭管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还是封建社会,粮食产量是个最重要的基础。
二,国际环境的变化,一个是中美的建交,那是毛泽东的功劳!改革开放,毛泽东不给你把老美给搞定了,你改革个P,开放个P。那么后来还一个就是苏联的解体。
三,以上两条,都离不开毛时代打的重要基础。
因为他老人家天才预言了人类社会一定发展,并在不确定的未来一定进入共产主义。
典型的因人论事、而不是就事论人。
还要历史地看,继承是肯定地,分歧也是必然,毕竟国际和国内环境不同鸟。
本来规模也没这么大的。
老邓的实用主义跟老毛的差的太远。老毛的实用主义是站在国家的高度:跟沙俄和,跟美帝好,都是基于国家的利益。老邓的实用主义就是基于集团利益:凡是过去被打倒,现在都应该好处大大有。
老百姓聪明的很。
身上不见一点理想主义的光辉,听了他几次发言,包括在南美的,说的都是一口大白话,我觉得平常人这样说话没问题,作为一个有理想TG的接班人实在是丢人得紧,都不知那么多人鸡血着表扬他是为了什么?
“有些吃饱了没事干的外国人,对我们的事情指手画脚。中国一不输出革命,二不输出饥饿和贫困,三不去折腾你们,还有什么好说的。”——有些人是觉得说出了实话,可我看来,这些话多天真啊,什么叫“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什么叫“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跟你做什么都没关系,你不折腾他们就是他们来折腾你,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崛起就是对他们的威胁。这哪是吃饱了没事干?应该说指手画脚的很精明,知道等你崛起了他们就没有饱饭吃了,因此要全力阻挠。
习接班在党校说的那个什么TG以前奋斗是为了夺取政权现在是为了保住政权,听得人更是寒啊寒。输出革命喔,就这水平能输出什么革命。能让美国青年上街游行声援文革,又欢呼中国重返联合国?
中国人在非洲如今是吃着毛时代的老本,很多人已经提到,如果中国的商人再是这样贪婪下去,很快这点老本就会给吃没了。在非洲人心目中,我们跟那些西方人也没什么区别了。
按现在某些人的邓氏实用主义,中国能有什么?
抗美援朝是不肯干,不干就没苏联的援助,重工业基础是没了;
输出革命,勒紧裤腰带支援非洲兄弟是不用干了,那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位置还是台湾占着了,今天也别想着那么顺利地进入非洲,撬开欧洲后花园;
你不在越南出钱出力顶住美国,把美国拖入越战泥沼,又跟苏联彻底翻脸,就没有尼克松访华,没有改善关系的契机,想要化肥厂提高粮食产量想要化纤厂穿好衣那也是没;
……
没有毛时代的实干、深谋远虑,纵横捭阖,邓氏实用主义能起个什么劲。
大裁军,军工马放南山,青藏铁路修了一半停工(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长814公里,1974年开工,1979年建成铺通,对这一段历史从来没有好好交待过,一讲青藏铁路就从2001年说起,敢情文革期间是白牺牲白干了?)……改革开放后就是从这些抽出资金去专心发展衣食住行了。
如果主席总理能多活个十年,让中国丰衣足食的美名绝对落不到总设计师那里。都不知道那些嚷嚷着“毛是伟大战略家,建国有功,可他不会搞经济,让我们过上好日子的是邓”究竟有没有认真看过历史。亩产万斤大放卫星饿死人是从哪个人手里飞出的妖蛾子?1958年主席退居二线,专心应付炮击金门、中苏论战,中国的经济搞成什么样?总设计师这么会经济,那会儿中国万吨大船造出了几条?怎么还是在四人帮手里出了成果?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确实够实用。换言之就是我们今天的航母也别想自己造了。90年代的下岗工人问题未解决好,今天就要面对着六百万就业大学生,你想把他们扔到基层大西北边疆解决问题,又把理想主义的光辉剥得干净,这样的实用主义结果不就是逼出了一堆怨气。
有人是从打心眼里认为过去三十年路线是绝对正确的,没有总设计师我们就吃不饱饭,过不上好日子,那么我就是从打心眼里认为如果主席总理能再活个十年,绝对干得比总设计师好,改革开放本来就是既定方针,中国人能吃饱穿暖其实跟总设计师关系不大,除非中国人倒霉得遇上个鹿是马的弱智领导人。
从一个演员的两个角色发挥,这也太没说服力了点。回教堂领受羊倌的智慧去吧。
好酸啊好酸
开个玩笑,呵呵
写程序可以模块化,但是历史过程不可割裂,当今也是。我说我要树立一个什么什么价值观,然后经过努力就能真正树立起一个跟预期大概相同的,这样的事一般很难。以往的传承必然对当下的举动有影响,比如孔孟、毛选、邓论都是,每个人都无法摆脱。比如“当年感慨的大汉那时的民生”,其政治体制从宏观到细微部分对后世的影响至今不能说全部消失。
顺便讲一句:我以为思考现实问题时,文学价值对判断社会价值过程的影响需要主动抑制。比如李斯对后世的贡献并不主要在谏逐客书,三曹的文学地位对当时的时势也不具重要影响。《管锥编》自是不世出的奇书,但对国计民生的影响未必比一年一出的政府工作报告来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