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亲身体验下对当前经济的看法 -- 葫芦牛仁
看到葡萄说手腕想起一种可能。以后接受捐赠房屋都要到税务部门纳税,那就是一种备案,灰色的恐怕要掂量掂量了!那要是不交税呢?那将来查起来最起码是个逃税,这一项罪名官就做不成了。这个政策看来是在保护干部不犯错误吧。呵呵。
没那么夸张,但是还是有点严重呢。广东的出口加工业,山东的韩国中小企业投资跑了不少。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中国的银行体系没有任何放款问题,导致了中美在此轮危机中的措施的力度不同。
不放钱怕被外面放的钱白白吃掉自己的实业,放多了钱又成了残疾实体上的虚空泡沫。
收入少了靠啃馒头吃咸菜为生了,肉和菜的消耗变少了。
这句话是不是说,虽然市场要房价跌,但是政府才是决定力量?
低房价和政府利益、企业利益都不矛盾。只要量上去,价格低点无所谓。当然,这个低也是有限的,指望大跌30%以上,现在看来是越来越不现实了。
去年年中和金地总部里的人聊天,他们高层意思还是比较欢迎价格的下行的,和价相比,他们更追求量。不过后来下半年影响之深他们也没有想到。
今年年初在刚性需求的爆发、消费者的追涨的背景下,企业追求现金回笼,价格也随着小幅上涨。但其实年初企业的策略是快速出货,只要销售受阻,价格也会降下来的。但是消费者没有给自己创造这个机会。
不过刚性需求的集中爆发对企业来说未必是好事,接下来短期来看交易可能萎缩。昨天王石又抛出拐点论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新闻。万科的研展部门绝对是有牛人的,何况万科是市场形势的引领者和创造者,王石的话多揣摩没有错。
但是虽然短期可能存在不确定因素,从中期和长期来看房地产还是值得看好。就上海来看,经过前半年的快速出货,上海市场去化周期已经降到4个月,好像是4年来最短的,而理论上比较理想的去化周期为6个月。考虑到房地产开发周期一般为两年,去年新开工项目又不足,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期房还有可能存在供应上的问题。另外,土地财政、城市化进程都决定了中远期来看房地产行业的前景相对较好。
最后。自住型什么时候买都一样。房价涨了也不会卖出去,跌了也没必要心碎。市场跟踪报告什么的,其实主要是给企业、投资机构、投资性需求者服务的。
总的来说,我和下面这篇文章的看法一样。接下来大跌大概不会出现,大涨从个人感情上希望不会出现。如果市场回归理性,大涨也不可能出现。稳定可能就是市场和政府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共同主旨。
房地产,汽车,家电,电信,消费,不都挺好的吗,比外国好多了。
更大的问题是,如果房地产从投机者追求的投资工具回归到一种普通商品的现实,那么政府从房地产企业中通过高出让金和其他税收(如土地增值税等)中获得稳定的收入将难以保持。或者需要更大的代价才能保持:比如扩大拆迁老城区的力度但是支付更少的补偿,或者让郊区的更多农民失去土地。
92以来的繁荣的基石之一,政府充足的财政来源就会受到威胁,国有经济/吃公家饭的那么一帮人就会不那么稳定。这个才是最可怕的。
昨天刚看到
中央政府现在是想维持住房价别崩了,
顶过这轮再降一点房价,释放一点购买力,依次类推,房价波浪式的下行,最终实现软着陆。
当然,以上构想建立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博弈中,地方最终妥协于中央的情况下。
但是“回暖”怎么解释呢。
融资方面:地方政府帮助房地产企业融资以及缓解资金压力,主要是项目贷款、税收财政补贴、退地、缓交出让金,使得房企压力减少,多多少少每家企业都有点办法。我发现有些大国企的钱又开始成规模进入房地产,但不知道这个是不是普遍现象。
二手房和低价房的交易里量上去了,这个是刚性需求的体现,但是这个刚性也体现了它的性质:老百姓没有多少钱。价格下降,也使得有些观望的人开始购买,这个就不限于低价房,但是量有限。
总的来看,我觉得不看好。租金是一个指标,租金在全面下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但是大资金到处乱窜,股市,楼市。就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