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千篇一律的佛陀们 -- 天狼星

共:💬32 🌺5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千篇一律的佛陀们

看了定远的峨眉山游记,链接出处 很是喜欢那尊普贤菩萨,由此有感,发文一篇。

小时候爱集邮,当时看到敦煌壁画邮票和麦积山石窟邮票里的那些造型优美的菩萨时,感觉就是震撼,这种美是超越时空和宗教的,每个菩萨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人”的成分在里面,或庄或怒,或嗔或笑,连衣服的线条都是那么美。那种美态很容易让人肃然起敬或起亲近喜爱之心,那是真正的宗教艺术品。但是为什么平时在寺院里看到的菩萨大都远不如古代这些造像造型优美呢。个人觉得是《造像量度经》的原因。

筒子们哪,要知道,最早的佛教中,是没有佛像的。

“法国研究东方文化的著名学者雷纳·格鲁塞在《从希腊到中国》一书中,提到了一个饶有趣味的现象:佛教诞生在印度,而给佛造像的不是创立并信仰佛教的印度人,而是跑到印度居住的希腊人,以后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中国反倒成了世界上佛教造像最多的国家。接着他又解释了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根据古印度的传统思想,佛教徒不敢在今世用肉眼可看见的雕像去直接表现他们所敬仰的佛,为使信仰有所寄托,而采用借代的方式,这就是早期佛教中对佛的足印、佛塔、宝座等物的崇拜。公元前4世纪晚期希腊人来到印度,他们接受了佛教,又根据希腊文化传统,并借鉴西亚、埃及文化,开始了佛造像,这就是“犍跎罗”艺术。中国自古具有雕塑艺术传统和很高的造型艺术水平,在佛教和佛教造像艺术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出现了将佛教内容和中国表现形式融为一体的现象,结果是佛教造像中国化,并且将这一文化现象推向高潮。这一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

看到没,古代的时候,佛教是没有造像的,古代的工匠们在塑造佛像的时候,自然而然的融入了传统的造像经验,并且融入了虔诚的敬仰之心,用全部心血造出来的作品是最有生命力的艺术品,但是这种势头在《造像量度经》出来后就不同了。《造像量度经》一卷,是说明造佛像法度的经书。这本书本是梵文,收藏于大藏经。清朝的时候被翻译成汉文,广为流传。

“三经一疏”是现代学者对古代译入的佛教四部造像典籍的总称,它们分别为《佛说造像量度经》、《造像量度经》、《画相》和《佛说造像量度经疏。。。。次为汉译《造像量度经》本文,可分序、正、流通三分。序分长行二百十一字,流通分长行三十字,正宗分为五言四句颂文三十九颂(藏文只三十八颂),说明造佛像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初半颂说全身高度,次半颂说肉髻及发际以上的高度,次一颂说面部长度,次一颂说下颏量度,次三颂说唇齿量度,次一颂半说鼻的量度,次二颂半说眼的量度,次半颂说印堂(安白毫之地)量度,次半颂说眉的量度,次三颂半说耳的量度,次二颂说头部阔度和周围,次半颂说颈的阔度和周围,次八颂半说手臂指掌的量度,次五颂说躯干各部的量度,次八颂半说股以下至足底的量度。这些颂文中有时也附带说明形状和色彩,如说目如莲花,口如频婆果等。

瞧见没?书里面对什么菩萨是什么样子,从哪到哪该有多长多宽多高,摆什么pose都规定好了,以后大家造像时只要照着来就可以了,造出来的菩萨的样子“虽不中,亦不远已”,什么积极性啊、艺术创作啊、人性啊、新的美术思想啊就别瞎掺和了您那,老老实实照着来就成了。这也很好的解答我当年在归元寺看到500罗汉时的一个疑问:大典里的介绍说这是清代一对父子用了5年还是几年之功造出来的,具体的有点记不清楚了,当时我算了一下,如果是5年的话,那么一年365天,感情这对父子每3到4天就能把一座比真人稍小的罗汉给塑出来啊,难怪个个罗汉神情呆板,面目可憎(夸张了一点啊,但是看过古代那些优美的佛像的我实在是对这些次品没有好感)。米开朗基罗花了近4年才雕出不朽的大卫,3天一座的东西能有什么艺术感啊。

《造像量度经》广泛流传于清代,大家现在在各地寺庙里看到佛像大部分都不会早于这个年代,所以感觉千篇一律是很正常的。可惜的是好像从此之后大家就真的老老实实的按着这本书来造像了,国内这几年很流行造大佛啊,但即使是近来新造的一些佛像也是按照这个东西来弄的,佛像一个比一个大、高,但是实际的创新很少很少。我看到的真正有所突破、比较优美的例子只有这个普贤菩萨和海南南山南海观音像。

四川峨眉山金顶十方普贤菩萨像,高48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海南南山南海观音三面像,高108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再给大家看看书里的一页,这是释迦摩尼像的规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再来看看近年来新造的

山东烟台南山大佛-38.66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香港天坛大佛,高26.4米,连莲花座及基座总高约34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河南鲁山卢舍那大佛,高153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无锡灵山释迦牟尼大佛,高88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看出来没有?除了高度和少部分细节不同,几乎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大是够大了,但是我们就把这样一些金石木偶留给后人吗?到时他们除了感叹一下我们这个年代的宗教造像铸造规模外,还会有什么样的评论?能造出这么大的佛像,但是雕塑美学却倒退2千年吗?不,连2千年前都比不上,来看看这些2000年前的佛陀吧,我们应该羞愧而死!

苦修的佛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仿佛超越了时光的佛头,我最喜欢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告诉你什么叫悲天悯人的艺术表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关键词(Tags): #佛像#大佛通宝推:283号出口,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说的太对了。

那一坨坨的佛像跟一个模子扣出来的,奇丑无比。老兄还考证出原因来了,谢谢。

家园 明代还是有很多造像很美的。
家园 同感

感谢后面几尊优美的塑像!!

家园 特想供个呈阿修罗状的佛陀。
家园 中国的各种文化基本僵化在清朝

进入了注重细节,不思进取,缺乏创造的阶段。文史上的考据,瓷器/漆器/木器的呆板繁复,佛像的定式。于是乎就有了19世纪下半叶开始面临外来打击的全面崩溃。。。。。。

家园 北朝的佛像

是我的最愛。

[IMGA]http://igt.com.tw:3000/upload/art/1649/20070304210419.jpg[/IMGA]

[IMGA]http://igt.com.tw:3000/upload/art/1660/20070304214248.jpg[/IMGA]

[IMGA]http://igt.com.tw:3000/upload/art/244/article_20061230134235.jpg?1167457355[/IMGA]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以前可以以现实中的人面貌来制作佛像,现在谁敢当模特?
家园 现代商业化目的的佛像怎么可能有多生动

古代人造像大多完全是为了信仰的目的,投注了所有的心思与愿望进去。现在造佛像完全是为了拉动旅游业,只求高大夺目而已。况且现在也没有古时候的雕塑艺术环境,很多手艺也失传了。

家园 好图,时代的作品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

北朝的鲜卑人属白色人种,是一个非常爱美的民族,即使是男子也会涂脂抹粉,反映到造像上就是人物的秀美不减,鲜卑人来自北方,北朝的佛像也是那个时代人物风貌和历史背景的一个折射,在北朝的佛像上仍然可以看到印度犍陀罗和西域风格的因素。

看看那些菩萨的鼻子和眼睛,高鼻深目是典型的白人特征啊,有人分析说那就是鲜卑人的写照。

家园 古人知道什么叫圆雕和透视技法吗?

他们能参考古往今来的佛教塑像吗?他们能看到世界上那么多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雕塑作品吗?他们有电动刻刀和金刚石钻头吗?

这根本不是技术的问题。就像我在上面说的,一个时代的作品会有时代的烙印。举例说明,说我们现在看到古希腊斯巴达铸造的钱币非常粗糙,远不如同一时期的雅典城邦,我们可以推断出尚武的斯巴达人的商业和金融水平远落后于希腊半岛上的其他居民;看到城市中的居民楼在窗户上钉满了防盗网,可以推断出当前社会的动荡和治安恶化。后人看到我们今天造的这些大佛,猜猜他们能反推出什么?

家园 您误解我的意思了

我是说现在大多数雕像都是以商业化为目的的,因此在塑像时更多追求的是佛像吸引视线与引起轰动的作用,而缺少对佛像个性化的塑造,因此很多佛像就如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一样,不是创造品而是模仿品,缺乏神采与灵魂。

家园 最后一张是龙门石窟唐朝的。
家园 哟,那您小看现在人了

请搜:鲁山大佛 李长春

家园 没错,那是唐朝开凿的卢舍那大佛

作于唐高宗咸亨四年,即公元672年,位于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通高17.14米。

这里有一个介绍,写的非常好外链出处

大卢舍那像龛坐西朝东,开凿于唐高宗时期,是中国第二个波澜壮阔的造像高峰。据卢舍那佛座北侧、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补刻的《河洛上都龙门山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碑》记载,奉先寺始造于咸亨三年(672年)4月,是唐高宗发愿为他的父亲太宗李世民建造的,皇后武则天施以两万贯脂粉钱赞助建造工程,至上元二年(675年)12月完工,历时3年9个月。据学者考证,这一时间应该是大卢舍那像的开凿时间,而并非是整座大龛的开凿年代,据推测,整座大龛的营建至少要用15年以上的时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