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张横秋·内锦气血入门六章·注解 -- 京城马国兴

共:💬7 🌺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张横秋·内锦气血入门六章·注解

其一

但识拳技空操练,内绵机关怎得知?

漫道工深恃无上,还须运气立根基。

其二

内壮形骸气作君,流通筋骨保此生,

饶君刚健如狼虎,不知运气定伤身。

其三

天罡气诀本无踪,怙撤仙经路便通。

要知至道通玄处,先教呼吸到脐官。

其四

丹田呼吸气流通,肚腹腰肢渐渐充。

一往一来须着意,心归到处气归宗。

其五

百骸运到使成功,浑身气血自流通。

不希骇世争名利,可向无为悟通踪。

其六

气到功成乐自然,不争名利不希仙。

有意人间播名誉,纵此岐途别有天。

【题名解】

前贤有论:“习拳练艺,有德者得之”。其为德亦若人也,资禀于阴阳炉火之炼,性成于元亨利贞之能,百折不屈,九转而形骸备。铸冶始于神人,传授依乎仙术,习贵专精,功宜百倍。练拳莫先于炼气,炼气要首要在于存神。存神之始功,根于固精。能此方可以论拳之练法,否则作辍之。鲜有成为完壁者。

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不外“建德体,至道用”之系列方法而已。建德体之内容,不外建“健之体”,建“顺之体”,建“健顺德之体”。简言之,健之体,乾阳之内气也;顺之体,坤阴之外形也。内气者性刚,外形者质柔。健顺德之体,即内气、外形,柔外刚中匹配如一之德体尔。攻防之道的所用,不外德之体的柔化刚发,以柔用刚之技术、技巧、功夫。正“道用阴阳”,即阳动阴静,动静互为其根;气形相济,即“阴阳迭神其用,舍此别无二法。

然“健之体,顺之体,健顺德之体”的建立、运用,无不以“内功法”求而得之。此内功法,正是本拳经所说的“内锦气血入门六章”的内容,此“内锦气血入门六章”之内容,才说明了“张氏短打拳”为何为拳中善之善者也的原因,才解释清楚“盖先生拳法,藏神在眉尖一线,运气在腰囊一条,发如美人之採花,收如文士之藏笔,诸葛君之纶巾羽扇,羊叔子缓带轻裘,差可仿佛。夫岂有圭角之可寻哉?”曹焕斗先生这段论述之精义。也弥补了曹氏所著《拳经拳法备要二卷》之内功法论述之不足。使得“张氏短打拳”谱的内容得以完善齐备了。下面按六章之顺序,依次阐释之。

一章

但识拳技空操练,内绵机关怎得知?

漫道工深恃无上,还须运气立根基。

阐释:

一个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虽然知道外在的攻防招法之曲化直发的攻防技术,变化运使的要领,而精心操练,那也只是外形的空架势而已。相对于身内所蕴涵的无形的攻防机制之枢机关键,转换攻防消息的枢纽,又怎么能够知道呢?

不知道内功法的修炼,只认识外形拳技的操练,别说用工修炼就可以达到清静“无为”的无上艺境,那根本就是不可能成功的。这样的空架子操练,最终也只是个空架势而已。古拳谱《易筋经贯气诀中气论》中说:

中气,即仙经所谓之元阳,医道所谓之元气也。以其居人之正中,故武备明曰中气。此气即先天真乙之气,文练则为内丹,武练则为外丹。然外丹未有不借内丹而成者也。盖动静互根,温养合法,自有结胎还原之妙。俗学不谙中气根源,惟务于手舞足蹈,欲入元窍,必不能也!

这段论述旗帜鲜明的指出: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不谙中气根源,惟务于手舞足蹈,欲入元窍,必不能也!”即单纯的修炼攻防技法,不修炼内功而能入门上道,获得攻防技击的真功夫,那是不可能的!亦发表的是这样相同的观点,可见高见者略同之精义了。又可见各拳谱间的互证的效用、效果。

而要想知道自身内所蕴涵的无形的攻防机制的枢机关键,攻防消息转化的枢纽,工深可以达到“无为”的无上艺境,还需要修炼内功,真气运行,贯通周身,立定根基。这样才是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正确之顺序。只有内功,外技的本末之修,方可依法循序而练,用功之深久,才能可望功夫大成。达到无为的无上艺境。

这第一首歌诀,再一次申明,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根本,关键所在,是内功法的修炼,这样才能知道自身内气、外形攻防机制的“动静互为其根,阴阳迭神其用”的攻防转化消息之枢纽窍要了。可知中华传统拳术中的所有之门派、拳种,皆有内功法的传承了,绝不会只有外技法的传授。而修炼内功的运气法,才是立定根本之修。这已是不容置疑的正确之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观点了。内外双修的旗帜,何等的鲜明,论述的多么中肯。

二章

内壮形骸气作君,流通筋骨保此生。

饶君刚健如狼虎,不知运气定伤身。

阐释:

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有内壮、外强之分。内壮者,以神为主,以气为充,形从则利。外强者,以形为制,尚(血)气用横力,神从则害。

内壮者,精足气清,气清神足,神足则灵。内而精气神,外而筋骨皮,内外浑成一体,则轻身体健。这就须要以“意气君来骨肉臣”为练用法则,以内气在筋骨隙缝中运行,以意运气,以气用形,则能保证身体健康,攻防技击水平可达到无为的无上艺境,实现“打拳原为保身之计”的设想。

外强者,饶君以形为制,动用血气之横力,虽然肌肉发达外形强壮如狼似虎,筋努骨突,尚后天血气之横力,不知运气腾挪之法,拳势貌似强壮雄狠威猛,实已触犯外强则内伤的弊病矣!

在这一首歌诀中,再一次申明,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虽是内功,外技双修。但是,一定要以修炼内气,运用内气为主,而外技修炼运用为臣辅,才能健身,技击并行而不悖。这样看来,“意气君来骨肉臣”的法旨,“十年练拳十年养气”的说法,也就并非哪一个门派,拳种的专利了。这是第二首歌诀内容所表达的精义之所在。其存在的价值也就体现了出来。认识、理解了这一点,对当今练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人来说,都具有现时的指导意义存在。

三章

天罡气诀本无踪,怙撤仙径路便通。

要知至道通玄处,先教呼吸到脐宫。

【注释】

①、天罡气:原谱乃写成“金刚气”,之所以有此笔误,实受佛家“不坏金刚之体”的说法之影响。从后文的“怙撤仙径路便通,要知至道通玄处”句的精义而知道,这应该是道家说法的产物。而:“天罡气”乃是“修仙了道”的道家学说思想的说法,“金刚气”则是佛家学说思想的说法。故而,将“金刚气”改为“天罡气”乃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以复“歌诀”的本来面目尔。

阐释:

天罡气,为何?自然界的四时之正气。《浑元剑经剑髓千言》中说:“昔亚圣孟子:“浩然之气,至刚至大,直养无害,塞于天地之间。夫浩然之气,在于天地间,则保合太和之气,以之生成,在人则空灵无间之气也,即真气”。此真气亦可称为“罡气”。毕坤云:“夫剑气即罡气也”。依理类推,拳气即罡气也。而宇宙之间,亦必将此浩然之气为化育,主宰生杀权宜。而在人身内,亦必恃此罡气为化育,主宰生杀权宜。依理类推,在人身攻防较技之中,亦必恃此罡气以攻防,主宰胜负权宜,乃理所当然之事了。

然此“天罡气”又名“金刚气”。原因何在?天罡气,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后来,佛学东来,《金刚经》传入我国,由于“金刚经”中的论述表明了金刚不坏之道体的事实,即“实相般若”所表达的就是不坏之道体的存在。因为对实相的认识之表达,而将“天罡气”又名为“金刚气”了。故在内功传承出现了将“天罡气功法”说成是“金刚气”功法了。这样“天罡气”和“金刚气”的说法,就同时存在于不同门派、拳种之中而流传开来了。故此句歌诀有写成“金刚气诀本无踪”的手抄版本了。但从诸首歌诀的连贯性之取义来论,“天罡气诀本无踪”的写法严格的说还是比较准确的。因为后面所表达的内功法之内容,皆属于传统的仙术、道家、易学文化的体系中。在此顺便给予了阐释说明。

修炼内功真气的生成,运行,都是有一定法式诀窍的。因为没有这些一定法式,诀窍,真气是不能生成也不能运行。因为真气是以无形无象的方式存在着,无踪迹可寻,无影象可察,这说明了内功修炼的隐密性这一特点,修炼内功,如同人之饮水,冷暖自知。这就是“天罡气诀本无踪”一句诀言的内涵之精义。

只有依靠修仙了道的内功修炼法的这条道路,并彻底悟透了内功修炼法的实质内容,则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而达到神明的大成艺境的这条道路也就通畅无阻了。也就是《易经系辞下传》第六章:“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已成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这段话所表明的意思。即前面所讲的“铸冶始于神人,传授依乎仙术”之说法中“仙术”。何谓“仙术”?即《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所云:“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以内功修炼方法,达到“与太虚同体”的境界之功法技术,名曰“仙术”。翻译成现代名字,就是“内功心法”。这就是“怙彻仙径路便通”一句话之精义,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欲想达到大成的神明意境,只有从“内功”修炼入手,才能将通往大成的神明艺境之道路打通。

要知攻防之“大道”的“有化无、无生有、有无相生”的玄机微妙之所在、出神入化之境界。先要将后天的口鼻呼吸、转化成少腹丹田中的真气呼吸,脐宫,即少腹丹田。这是修炼内功法的第一步。正是吕洞宾《百字碑》中所言:“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之精义的描写。心气降入丹田、气伏丹田之内,神息丹田之中,此乃“伏练法”尔。心气降入丹田,也名“凝神入气穴”之功法。守而不守,不守而守,不即不离,勿助勿忘,是清静“无为”法式。以候真气自生之妙法。“伏炁自长寿”的说法,就指此修炼“内功心法”第一步功法而言的。

第三首歌诀中,特别强调了内功法修炼的真气生成、运行,是通往神拳神明艺境的道路之畅通的根本方法,将内功法的修炼提到重要位置上了。紧跟着指明了“后天呼吸”转化到“真气先天呼吸”法的第一步之练法功法,及其重要性。

家园 【原创】张横秋·内锦气血六章·注解

四章

丹田呼吸气流通,肚腹腰肢渐渐充。

一往一来须着意,心归到处气归宗。

阐释:

气沉丹田而“伏练”,真气生成积累,就要形成丹田真气呼吸的现象。真气向胸腹、四肢、体表的运行为呼;真气由胸腹、四肢、体表回归丹田之中为吸。此是真气涨渺的丹田呼吸法。还有真气从足踝上升至头顶百会穴运行为吸提;由百会穴向下降至双足踝的运行为呼放。此是真气的升降呼吸法,术名:“真气吸提呼放”法。此真气的升降涨渺的流通运行日久,则肚腹胸背、腰脊四肢,自觉真气渐渐充实的感觉产生了。这样内气在身内升降涨渺的往来运行,须要着意导引,着神观住,勿助勿忘,则真气会出现在身内独立存在而不改的景象,直到此景象产生,才能为拳家所用,名之为“内劲”。这就是“气随心到,心逐气穿,心能普照,气自周全”的修炼内劲功夫之精义。这样,内劲才能为心意所用而能实施攻防的生杀予夺之权宜。

本章以精辟的语言论述了真气呼吸运行法的修炼、至用之实质内容 ,及修炼内功时的“行非所行,住非所住”,“念住不住,是为真住(念)”的真传之行功秘诀。

五章

百骸运到使成功,浑身气血自流通。

不希骇世争名利,可向无为悟通踪。

阐释:

修炼内功,真气运行,可使外形脱拙换灵。达到自身内清虚而外脱换,初步基础功夫定矣。百骸得真气所养所化,则脱七壳换得真体之相生成,浑身气血流通,自然脱凡胎而入圣境,此段之意,古人自有生动之描述,以资进一步说明,可以对照,“知者识见相同之意”,录之如下:

夫气足耐寒,血足耐暑,神足耐饥,精足力绵,(此内锦也)气犹水也,惟真阳以御之,则蒸然流遍大千(全身内外);血犹油也,惟真阳以化之,则渣质净而胎元生;神即心之主宰,人之主人翁也,逢火煅之则光凝(地二生火桩炼之),遇水润之则体灵(天一生水桩应之);精即髓液,遇火则融注,逢水则清明。意而言之,精、神、气、血,四美也。气、神,火也;精,血,水也。水阴中之阳,火阳中之阴。阴潜于阳,阳伏于阴。水火融和,内外功日进。又云:神阳中阳,摁阴中阴,精阳中阴,气阴中阳。阴阳结合,一元复昌。泥丸为神舍,玄牝为神谷,涌泉为火眼,气海为火元,白虎为气壳,尾闾为气路,方寸为水宅,周身脉络为水渠,舌本为甘泉。精血者气之化,神亦从之。精舍即生死户也,神胎所结之区,而真息生焉。若能常常照觉,则四美日益,至于斩开内外之壳者,乃神之良知,气之良能也。悉御之以静,则水火升降,温润之验,日甚一日也。神足力勇无息,悉发于先天之自然;气足则九万六千毛孔生胎;精足则皮肤如乳儿;血足则肌嫩彩泽,无皱纹也。 《浑元剑经`精神气息解》

上述之论,可将“百骸运到使成功,浑身气血自流通”之精义阐述的淋漓尽致了。说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运用是以内功为根本的。

真正的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运用之真功夫艺境,就是中和之道在拳术中的体现,是获得“文兼武全将相身”的真才实学之事。平常的攻防技术功夫,可有出神入化之妙用而已,并非骇人听闻的什么特异之功能,凡真修炼者是不希望有骇人听闻之事情发生,也从不做那样的蠢事的。

修炼传统手战之道只不过实现“打拳原为保身之计”而已,故不会为出名、争利而劳神耗费自身的精力的。如果是一个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真实修炼者,他就会凭中和之道修炼自己,并能以文观法,以形鉴真。不为名,不图利,自然会返朴归真,有了这样的道心,就可以在修炼时自觉的做到“不先物为”的清静“无为”境了。以此“不先物为”的”无为法”自然可以达到“因物之所为”的“无不为”之艺境了。当达到“无为无不为”的“无上”艺境时,自然成为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建体、至用之通家了。成为一个通家,当然能知道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修炼、建体、至用的一切方法及其攻防功夫升华的过程了。这就是“不希骇世争名利,可向无为悟通踪”一句之精义。

六章

气到功成乐自然,不争名利不希仙。

有意人间播名誉,纵此岐途别有天。

阐释:

内功修炼,养得目有神光,目中有青苍之气,足以照远出威,使敌一见,生畏怯于心;身有灵光,身外有红光缭绕,灵光者可御乱敌;体有元光,体外有黄光闪烁,可临大阵而耐久,德普三光,是内外功德圆满,毫无欠缺,浑光普照,无隙可乘。惟目中身内手上,更上一层楼有一番稳准气象,足使人畏。故敌动得其咎。学力至此,乃为炼家,方不愧居其名,亦可留芳千古,令后世慨见而神警。故闻声而惧者,因实称其名,威感夙著也。此为“气到功成乐自然”一句之精义的解释。功用到此自然而大成之。

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一事,本是“打拳原为保身之计”而设,是以武入道,以拳体道,自我修政以德,自我完善自己的功德之事。真正的修炼者,不会去争名誉,也不会以拳贪图财利,更不会有希望自己去当神仙的奢欲愿望。真正的以拳入道,以拳体道,拳道合一的得道者,其就将自己看做是一个普通的传统拳术功夫爱好者,一定是个安处事,敬其业的忠孝之人而已。这就是“不争名利不希仙”一句之精义。

如果一个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人,有意在人世间播种良好的名誉,而又纵欲追求这种名誉,就已经背道而驰,登上岐途,则离道远矣!因为“道成万物而不居,功成则退”是“道”的品质。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功成之证验是“处其厚而不处其薄”。厚者是真功夫,薄者是名誉,一个真正的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而得道者,怎会去纵欲追求名图利呢?这是不可能的。一旦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修炼者求名图利,便已进入岐途。如何还能“身体如同九重天,内外如一,玲珑剔透”?如何还能“与太虚同体”呢?这就是“有意人间播名誉,纵此岐途别有天”之精义。

如果这句话原是“无意人间播名誉,纵此岐途别有天”。则本章歌诀的文意就通顺了。本来“气到功成乐自然,不争名利不希仙”的。只有不争名图利,也不希望成神仙,无欲则刚,才能功到自然成。一个成道者,怎么还会在人间播名誉而入岐途呢?这于情理上是说不通的。

如果功成艺就而得道者,无意人间播名誉,放弃这个修炼的岐途,享受自身小天地的大道清静无为之境界,乐得自然而然,乃是修炼而得道者的“道心”状态之体现,这才是合情合理的。这就是“无意人间播名誉,纵此岐途别有天”一句之精义。

这里分辨清楚,不改原文,提出与同道商榷,希识者指正。

小结

从“内锦气血入门六章”的歌诀中,我们知道,张横秋先生所传的《拳经拳法备要二卷》之核心,就是“内壮形骸气作君,流通筋骨保此生”的“意气君来骨肉臣”的内家拳法之宗旨。一切修炼、建体、至用的内容,皆围绕此宗旨而阐发的。可知此“六章”的内容,乃张氏短打拳的核心,失此核心,则不为张氏所传之拳法矣!

家园 多谢先生指点!

很多东西,练得时候有感觉,只是不知该怎样系统地描述出来。看了您的每个文章,有些地方与我练习的感觉相互揣摩,有豁然而同的方向感。多谢了。

另外,冒昧地请先生可否评价一下少林内功五形拳,据说是少林白玉峰最初创编的。我老师是个江湖人,我大约20年前学的时候他没告诉我这个拳的名字。后来去世了也没告诉。直到前几年在网络上才发现。

这本书可以在这里下载

http://wulinjj.qupan.com/2191884.html

家园 【讨论】答复georgez

georgez:

你所说的“少林内功五形拳”,是指南北少林的哪个少林呢?

请明确告诉之!

关键词(Tags): #【讨论】答复georgez
家园 应该是北少林

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摘录:

“金元之际,少林高僧觉远与擅技击、剑术的武林名师白玉峰定交,使其皈依佛门后,白师将罗汉十八手,创增至一百七十三手。他又编《五拳精要》,阐述了龙拳、虎拳、蛇拳、豹拳、鹤拳练用之法,进一步推动了少林武术的发展。后人遂尊福居、觉远、白玉峰为少林武术的中兴之祖。”

个人浅见,南少林应该是清朝以后才出现的。

家园 【讨论】具体回答

如果是:龙拳、虎拳、蛇拳、豹拳、鹤拳练用之法,就是《少林拳秘诀》这部拳谱的内容。我记得发表过一些文章了!如:练气、养气等!

关键词(Tags): #【讨论】具体回答
家园 多谢马老先生!

您这样的热心人,真是太少了。

您上面的文章,我都已经收藏,要细细琢磨一番。

八段锦我也练过,十二段锦只是看过试了一段时间。

我在琢磨,作为一个少林体系中的五形流派,与您文中提到的东西,他们的先后修炼顺序层次是不是有些讲究?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