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七五过后闲话南疆 -- 左手拈花
一方面不懂汉语的维族大学生以及维族年轻人无法就业,而另一方面对懂汉语维语的双语人才又很需要,内地警方对维族犯罪分子不能有效打击的一个因素也在于双语高素质人才的缺乏,特别是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过硬的人才。
前几年才开始大力培养双语人才,这个且得一段时间才能慢慢填补这方面的人才空白,光会双语还不够,还得需要过硬的业务素质,这个也需要在工作中慢慢培养,才能成长得起来。
井大的内语系的建议很不错,加大对汉族学习维语的人才培养,也可以加速填补空白,但最好的情况还是您说的以少制少,即解决维族高等教育人才的就业问题,又有效打击了维族犯罪问题。
只不过招收汉考民考生的学校很有限,而且多数并不是重点大学,对汉族考生的吸引力不大。
要是能招收汉考民的重点大学多起来的话,相比会有很大改善。
始终觉得,还是死去的更壮观和震撼。(上一次看胡杨,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骑着老永久去的。历时30天,行程3000多公里)
从地图上看,南疆的地形,如果说象一个不规则的大馕的话,主要的公路,就是馕边上凸起的那一圈(后来修了沙漠公路,算是截弯取直,把馕当中切了一刀,缩短了和田到库车的距离)。而馕当中又香又脆,覆盖着芝麻和香葱的,却是充斥着黄沙和龙卷风的大沙漠。水成了最珍贵的东西。有水的地方,就有绿洲,有红柳,有胡杨,有人。水干了,人迁移走了,红柳没了,绿洲消失了,唯有胡杨不肯倒下倔强的身影。
要找真正欣赏胡杨的好地方,个人以为,沿着公路走,顺着塔里木河,从上游走到下游,看着胡杨从郁郁葱葱成片成林,逐渐变得稀疏,最后,随着大地的干渴,褪尽枝叶,变成黄沙映衬着的枯干的“腊梅 ”,景色渐入佳境。
从喀什到库尔勒,有1000公里的路况很好的公路,两边的水草,因为天山冰雪的融化浇灌,虽然并不总是肥美,但总算连绵不间断。炎炎烈日下,或清冽的月光中,在你和远山模糊蜿蜒的身影之间,是象平静的大海上微微泛起的小波浪一般的小土丘,在稀疏的灌木丛中,猛然间,或远或近的,一棵高大的胡杨树很突兀地砸入视线……
过了库尔勒,进入尉犁,路面开始变得斑驳,坑坑洼洼的。在到若羌之前,有近100公里的路,在夕阳斜照下,发着铁锈似的惨红的光。这是一条全中国绝无仅有的路,据参与过南疆几乎全部公路包括中巴国际公路的父亲讲,当年在修通了环塔里木北面、西面到西藏的路的同时,为了战略安全的需要,在东面修了这条连接库尔勒到若羌、且末、民丰直到和田的路。由于地理和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条路修得很辛苦。据说当时修路的主力中有一支由劳改人员组成的队伍,就地取材,用附近的红柳根把黏质的土烧成砖,一块一块直插在地上,居然就这样铺了近100公里的砖头路。
成片的枯死的胡杨树,就是在这一带看到的。地面是细碎的黄沙,风大点的话,会形成薄薄一层蒸汽般漂浮游动的沙龙,再大点,如果碰不巧是顶风的话,眼睛睁不开,被烈日烤红的脖子被很细的砂轮一打磨,变得又疼又痒,很不舒服。这时候,枯死却不倒的胡杨成了很好的避风港。
在一个杳无人迹的地方,(曾有3天没见到一个人一辆车路过)白天,烈日肆无忌惮地释放热量,烤得黄沙滚烫,无法立足,晚上,月光却变得很凄冷,沙漠边上八月的天,露宿的牧人被冻死的事并不罕见。躺在枯干的胡杨树干下面,透过粗壮的枝杈,月光冷冷地洒在脸上,风擦着胡杨木发出的声音时不时地灌进耳朵里,让人浮想联翩。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在民族自治地区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形式已经存在,现在需要进一步的政策支持,适当扩大招生规模和非内语系专业学生选修的规模(比如在学分和奖学金上适度倾斜),力求做到知少(知晓少数民族语言和民情)派队伍从专业人员(现在还主要限翻译和研究人员,决策者中比例较小)扩大到普通干部甚至群众。
这个情况倒真不了解。只记得当时维语专业的分数比别的低一些。不知道是不是有加分因素在里头。
重点大学汉考民,我倒觉得规模不能太大,毕竟这个只是权宜之计,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大方向。对于汉族学生,如果追求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学外语,哪怕是小语种的外语,未来的机会都要强过学内语的。而对大多数不想离开故土和父母家人,因为学习成绩家庭条件等种种因素,在民族自治地区就业比在其他地区就业更具比较优势的汉族学生,适当增加他们的机会就足够了。
内地的重点大学,甚至中学,以汉族学生为主要对象,增加内语选修课,可能是目前双赢的一个工具。记得好像有河友提到过的。对于汉族学生而言,是一项了解国情民情的教育;对维族教师阶层而言,把因推行双语教学而面临失业下岗的不懂汉语的维族中老年教师,培训培训,弄到内地教维语选修课,(美其名曰:支教)顺带开阔开阔他们的视野,同时把脑子好好洗一洗。
看一下南疆地形,诚然如老兄所说大馕形状
借用一下lhcxhd兄的图片,配点景儿(汗,找了半天,对lhcxhd兄表示感谢)
砖头路(图片出处:西域片段四 by lhcxhd)
路两边的胡杨林(图片出处:西域片段四 by lhcxhd)
路两边的胡杨林2(图片出处:西域片段四 by lhcxhd)
路两边的胡杨林3(图片出处:西域片段四 by lhcxhd)
借用一下桃子甜兄的图片,配点景儿(感谢桃子甜兄的图片)
沙漠 图片出处
真佩服老兄,能千里走单骑。
汉考民的政策
佩服老兄查资料的功夫,手到擒来啊。俺这文科生的脑子里还真只剩糨糊咯。
谢谢你找的图片,谢谢lhcxhd!看到图片俺真激动地浮了三大啤。至今遗憾当初没搞到相机,只是在记忆里刻下几条划痕。
那条公路旁边已经新修了路,这太好了。图片上的胡杨应该还是活的,而且看起来不那么高大。难道是新生代胡杨?
惊喜:所有加你为好友的,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图片来自网络,表示感谢。
应该是第一张图片类型的,树干很粗壮,但枝杈都枯了。
很好奇你30日的自行車行程是如何取水的。
本ID不才,也有一千余公里自行車沿海騎行的經歷,途中可是渴得很,經常去路旁店家取水喝。
新疆的氣候更是干旱,人煙更是罕至,取水的事是乍辦到的?
在库尔勒之前的1000公里,沿途是有人居住的,小村镇,大集市,兵团农场,乃至城市。只是相对内地而言,中间的距离大很多而已。同时,一路货车客车不断,当时铁路连影子都没有,进出的客货几乎完全靠汽车。这段路取水很方便,如果碰到好心人,还会有西瓜和哈密瓜吃,当然这样就很奢侈了。阿克苏附近五团的瓜那真是甜到心里去了。带2、3个军用水壶,到有人的地方买几个大馕,顺便要点水,还真没遇到拒绝的。饮和食俱备,一天骑个到百多公里,总能续到水的。新疆司机很可爱,常常开车很长时间见不到人,看到我们,又好奇又亲切,好几个司机停下来和我们聊天,主动给我们水,甚至要顺路搭我们一程(这期间我们都婉拒了)。郁闷的是,好几个司机都说开始看到我们,以为是日本人……
在轮台县附近,突然,路边几百米远,出现一排排T字形的铁家伙,还不断地磕头,这个磕下去,那个抬起来,有点神神叨叨的,感觉很好玩,再远点,模糊的戈壁滩上,矗立着一个大管子,不停地在喷火。过很久,见到一个路牌,赫然写着“沙参二井”四个大字。而蜿蜒前行的路上,也出现了一个岔口,亮崭崭的,直通进沙漠。后来才知道,正是这个沙参二井,坚定了国家在塔里木寻找大油田的信心,内地的好几个石油公司,汇集于此,展开大会战。为了解决运输问题,沙漠公路即塔中公路,成了当时的热点之一。我们路过的时候,专家刚刚论证完,才开工,修了个头儿,还没跑车,路面平整光滑,简直像是摆在戈壁上的巨大的艺术品。[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442161.htm[URL=]
这一路,不但水的问题不用发愁,有时候运气来了,还能蹭到吃的呢。在轮南油田基地,我们慕名去找新时代的铁人王守忠同志,没想到还真见着了,王同志热情地请我们吃拉条子,英雄劳模说了些啥现在已记不清了,只记得当时吃面的那盘子,跟个小脸盆似的,真饱啊……还有一次,由于准备不足,路程和时间都估算得准,但没考虑修车的时间,结果粮食储备早早就吃光了。修好车,饿着肚皮,一公里一公里地捱着,终于在一个远离乡村的农田附近,见到冒烟的房子,捱过去一看,还好,有人,而且是女的,都说女人心肠好,还真是这样的,这位四川来疆的盲流大姐看我们又累又饿的样子,也没多说话,盛了刚熟的白米饭端过来,就着咸菜吃下去,那个香啊,所以有人说最好的调味品是饥饿, 感情说这话的人肯定饿过。
从尉犁开始,路况极为不好,很长的地方没有固定人口居住。过往的车也多半是公路道班的,或拉人换班,或拉水拉菜,更多时候,连路过的车都见不着。取水就只能依赖沿途每隔几十公里设置的道班。这个时候,如果路上还能碰到人的话,无论是谁,都很热情,不管汉族维族,都是有水给水,有瓜杀瓜。本ID这辈子第一次喝到雪碧,就是一过路的石油老大哥给的,大塑料瓶子装,2升左右,开始很舍不得喝,但带着太沉,路上喝起来,甜腻腻的,却不解渴。
[SIZE=3][/SIZE]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