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中国电力公司在印度 -- 赫然

共:💬86 🌺817 🌵1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中国电力公司在印度

这几天,老广的印度电力问题在河里激起了一阵波澜。

而后我就开了一炮赫然:第一次和老广有不同意见.

之后政委又开了几炮:

陈经:下围棋保留变化:现在占住印度市场,哪怕以后不要也行

陈经:从印度基建问题谈开来:政府为什么总是最愚蠢?

陈经:政治伦理问题:人类社会不应该是“黑暗森森”

政委和我都是从逻辑自洽上开始谈的。老广也是基本上只从战略层面谈了一下。

之后,我总觉得我们的观点都不够严密。有点架空。我就去做了一点小小的功课。收集了一点东西,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抛砖引玉。

1. 印度的形势。

2007年,印度开始第11个五年计划。要在2007年到2012年间保持8%的增长率。在基础建设上投入大量资金(4-5千亿)。印度的国有企业们要把这些钱限时花掉。于是上演了印度大跃进。企业把招标时间大大压缩。

2. 中国电力设备的现状。

外链出处

这篇文章提到中国的水平进入了第二集团。"工程总承包和BOT、BOO能力较弱"。另外,产能即将过剩

目前发电设备产业的快速增长是得益于国内经济需求的快速增长,产品种类齐全,产量连续两年超过了1亿KW,超临界与超超临界的年产量是世界几十年的产量总合,大型水电机组和特高压输电设备也快速发展。预测到2009年以后,发电设备的需求将从近两年的每年1亿KW以上逐步调整到每年5000-6000KW,将出现生产能力与国内需求相对过剩的局面。据预测,到2020年,全世界装机容量将达五十亿千瓦,尚有十多亿发电设备缺口,可以说前景广阔。因此,必须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是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保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可行途径。

缺乏统筹,恶性竞争

以出口印度机组为例,2007年出口印度的60万千瓦的超临界机组每千瓦售价仅为512美元,比国内售价还低。目前出口到印度的发电设备总量就达2000万千瓦,占印度电力装机容量的20%,我国正以极其廉价、优质的发电设备支持印度发展与壮大。在培育我国潜在的竞争对手,在扶持与中国进行竞争。

政府不鼓励

政府支持包括政策、资金等方面。发电设备具有单件小批量、生产周期长、流动资金占用量大和技术密集型等特点。国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承担工程总承包和BOT、BOO等工程往往面临资金短缺问题。我国发电设备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地区,这些地区未来发电设备需求会日益增大,并且这些国家往往需要企业以卖方信贷的方式,加上生产周期较长,汇率风险很难预测,便利卖方信贷存在较大的资金风险。同时这些国家存在不确定性的政治风险,影响我国发电设备产业的出口规模,这些风险单靠企业一方是无法解决的,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3. 资金来源

根据上文,看来中国政府是不提供卖方的国家信用贷款的。

网上有两个实例:

A.2003年 山东电力基本建设总公司

外链出处

该项目资金来源于业主向美林银行、印度ICICI银行申请的资本融资,预付款比例为10%。

B. 2004年,东方电气

外链出处

经过激烈的国际竞争性投标后,印度撒伽迪(Sagardighi)2×300MW和督伽坡(Durgapur)1×300MW电站项目的业主于7月底分别将项目授标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两合同均为现汇项目,合同总金额达5.2亿美元。

可见,中国的项目用的基本是买方贷款。

4. 售价

这是讨论的核心之一。我正好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网页:

外链出处

这里罗列了不少电工设备总公司经销的电站设备。

我花了点时间理了一下。

印尼 99 万千瓦 8.6亿美金

海南 30万千瓦 9.3亿人民币

马来 33万千瓦 3.1亿美金

印尼 70万千瓦 5.88亿美金

马来 19万千瓦 1.2亿美金

印尼 27万千瓦 2.43亿美金

菲律宾 60万千瓦 5.8亿美金

出口其他国家的电站一般是8,900百美金每个千瓦。而印度的相对便宜。从东方的算来,只有600不到,和报道中的500多是相符的。其他的,例如:外链出处外链出处体现出在印度的售价是500多美金每个千瓦。整体感觉偏低。

5. 企业的困境。

我看到一篇文章:外链出处

其中这一段讲出了企业为什么要去印度:

“从1986年我进公司一直到2000年,一直都很忙,当时我们公司的工程主要在省内,一年能有五六个项目,工作节奏非常快,只要合同一签约,马上打包出发。从领导层到下面的员工,忙的时候,连礼拜天晚上都要加班,我们天天就是‘工作――吃饭――睡觉’连轴转。”曲元贵回忆说。

  到了2000年,国内电力建设市场已经基本饱和,行业也开始进行调整。“我明显感觉到自己闲下来了,还闲得很难受。原来我们一个工程结束后,马上就到第二个工程的工地上,但当时由于没活干,我们往往在一个工地上一住就大半年,工人也破天荒有了周末和休假”。

  严峻的市场形势让公司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了生存的危机。“大家都一筹莫展,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当时我的工资已经‘缩水’了将近一半”。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2000年山东电建三公司果断定下了“走出去”的战略,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的培训。“都放下英语课本十几年了,那年我又拾起来了,真费劲啊”。曲元贵说,不仅日常英语口语1000句和施工现场英语500句抄了两大本子,公司还请专家就国际工程管理、国外礼仪交往等专业知识进行培训,这又让他抄了几大本子。“我们这叫闭关修炼内功”。

  从2002年起,在曲元贵的耳朵里,公司“走出去”的战略就开始落实为一个个海外工程合同中标的捷报。这5年来,公司先是与尼日利亚签订近4亿美元的电站建设合同。随后又签订了印尼帕卢电站项目的钢结构厂房加工制造出口业务,一直到印度50亿元的大合同,公司业务越来越红火,曲元贵也从一名普通技术人员走上了项目经理的领导岗位。

总结:

翻过这些有限的资料以后,我感觉的其实我们都在盲人摸象。实际的情况要比我纸上谈兵的讨论要复杂很多。

1.中央政府不支持。至少是不愿意承担企业参与印度建设的风险。企业在自己扛着。

2.企业面临的现状是即将到来的产能过剩。企业被迫同时也是主动的去海外拓展。

3.行业和地方对于海外拓展是支持的。

从我国的电力设备的水平而言,参与国际投标是没有错的。在过去20年内外国电力设备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在快速的被中国压缩。其中大部分是由于中国的飞速发展。如果,再坚持下去,第一集团的成本就会由于产量太小而急剧上升。从而使中国企业处于一个相当有利的地位。

从我国电力设备生产企业而言,过剩的生产能力一定要找一个市场。

对于中央政府,要考虑到国内行业企业发展生存,和国际战略的平衡。其中有矛盾。是国内政治压倒国际政治还是相反呢?我手边的信息已经不足以继续分析了。我看到的选择是:把门打开,不鼓励不反对。

最后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价格,价格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因素。其中的细节和猫腻我是一点也不知道。我们的定价是否是可以抢到市场的最高价呢?我也无从查考。

不过,现在印度是世界第二大的火电设备市场。要彻底放弃,显然不是一个绝佳的选择。这样要搞死多少自己的企业,要养肥多少竞争者。我觉得中央应该做的是协调和平衡国内各方利益,使交易中整体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Tags): #印度基建(嘉英)#印度(嘉英)#中国电力公司(嘉英)元宝推荐:宁子, 通宝推:燕人,夏侯梦得,小乌龙,南方有嘉木,leqian,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其实您现在做的才真正是中国商务部应该做的

用国家的力量对第三世界招标的背景、信贷能力、需求状况做客观理性的分析,并下发给各职能部门以便对中国电力行业的设备劳务出口进行统筹管理。。。

家园 老广不是说不卖,而是不装

让他们自己装,卖完了事。

家园 帮忙顶一下。

分析问题,寻找解决路径,国家安全自然是首要的,但市场规律本身的力量也绝不可轻视,如何在两者中找到平衡,需要对实情的考察和矛盾构成的细致分析,大家都在自己涉及的行业踏实做点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工作,汇集起来,我们才能看到一个更完备的整体,讨论才会是有本之木。

家园 大型设备出口,

都是管装的,而且还很难整体分包给别家,你的设备你自己设计怎么装,别人怎么知道你哪个设备有特殊要求怎么装?

其实应该限制国内的价格战,把价格提高些,再把工期拉长些,扯皮的时间花多些,俄罗斯人造航母才是我们的老师。。。。

家园 所以说国家统筹才是关键。

至少可以避免同室操戈的恶性竞争,因而还是觉得政委那种政府应该放任企业去按市场规律办事或者说懒得管的看法并不符合实际情况,街市上大妈们讲价是从不会嫌累就不讲了的,单位同事间的内斗也不是一方懒得斗另一方就会自动停战的,这是人类社会的本性使然,怎么反而到了更高的政府层次大家突然就会懒惰起来了呢?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西方的一些政府确实有懒得折腾的倾向,但这些政府与其说是懒得折腾倒不如说是被束缚了手脚实在不能折腾,比如很多欧洲国家的政府,还有日本政府也是个典型的例子,看排骨二号的系列就说的很清楚。而这些改革阻力极大的政府在对中国的技术限制上基本都是绝对不懒惰甚至是超级不怕麻烦的,为什么中国政府对印度的问题上就一定要放任自流呢?对政委的看法也是第一次坚决的不能理解。

通宝推:Mr丁蟹,
家园 也不是不装,而是不好好装,拖着装。
家园 貌似TG的统筹机制还没形成

或者是在国际项目上还没制度化。

中国的发展速度太快了,制度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

现在在国际市场上的这些企业行为,很像刚刚改革开放那几年对市场的放任,怎么赚怎么来。

政委说那个懒得管,让我想起了刚开始摸石头过河的时候的决策模式。

家园 好文章,辛苦了。
家园 有道理

还要设计些奇形怪状的零部件,付送些高深莫测的设计图,配套着再卖上20年维护。卖完就不管不就成卖菜的了。

家园 大型设备的利润可以来自于安装好后,运行维护的零配件

那时,一个价值5000万的设备,当需要换备用零件,一个套筒就卖你1万元,而且必须买原厂货,不然不保证运行稳定。通过这种方式把中国过剩的产能排泄给印度。

不建议中国工程公司直接和印度打交道。如果甲方对你满怀敌意,这个工程做起来太难了。一个小工程都会充满着扯皮,而乙方的利润很多来自于扯皮成果(因为投标时,为了压下别人,往往会承诺过多、过满。工程接下来了,由于甲方的经验、知识不如项目承建方,这时就能找出许多合同没有涵盖处,可以自由解释发挥的地方,再把利润挖回来。可以说双方都心知肚明,这本是行业运行规则。甲方也为了项目的顺利,会争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他也明白,投标时,已经占了便宜了)。但如果甲方对你有经济以外的敌意,这种扯皮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不弄到法庭,不能得出双方可以妥协的结果。如果每次扯皮,都如此费力,这个工程的利润和效益也就泡汤了。

其实谁家装修房子敢把装修工人得罪得非常狠?只有和装修工人有仇的,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想伤害对方的情绪。装修过程千头万绪,根本不是合同能完全规范的,扯皮是必然。扯皮中,需要双方都有以项目为重的妥协合作精神,才能把内耗降低到合理范围。不然结果就是装修工人白忙活甚至赔钱,主人家得到一个被预埋了许多问题和技术陷阱的房子。

我们中国人容易对日本人在这种扯皮中牵扯出国仇家恨的心情,然后就比较难于妥协:自己得利时认为是报仇雪恨,应该的;自己该让步时认为是吃了大亏,甚至卖国。相信,印度人对我们也是同样。这也是为什么老广提到,印度人就是只对中国的工程索偿搞得凶的原因,甚至故意在工程合同中设套,让中国公司吃亏,已经非理性到了不以项目为重了。

一些公司可能出于在国内做工程的经验,投标时按国内规矩,但执行时遇到一个不知进退的甲方,总是犹豫在砸招牌摊牌和忍气吞声之间工作。国家有责任提醒这些工程公司,把印度工程的甲方敌意考虑进去。我估计许多公司就算没有活干,也不敢到印度闯天下。就算去了,也会在投标成本考虑中把这份风险考虑进去,那么老广担心的,印度人能多快好省搞基建的可能就泡汤了。

家园 冷静,这才是思考问题的路径。

资本家会把绞死他的绳子卖给你,资本的本性而已。

家园 支持细水长流,慢慢放血。忍无可忍?只能再忍!
家园 赞资料。脚踏实地的调查实情才是捷径。
家园 zanzanzan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