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老兵故事】我对毛泽东时代晚期的一点回忆 -- 老兵帅客
这一点俺不认同,分别人的财产不好。
我父母都是解放前生人,他们懂事的时候已经建国了,算是过来人了,没见他们平时怎么咬牙切齿,也没见他们是如何感恩戴德,他们谈起过去的日子都是用一种轻松的口吻,不管是肯定还是否定。
他们对改革开放以后的日子是挺满意的,除了最近几次打电话,父亲说他们单位的头比国民党还黑。
最倒霉的就数自四川以下的长江流域的人了(上海除外)。朱元璋的政策居然被共产党拾起来了。
还是要看情况。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切中了中国的脉搏的,只不过药方太残酷。我比较欣赏国民党在台湾的做法。
当一个政策是多数人付出代价,同时又多数人受益的话,就是很好的政策;
当一个政策是少数人付出代价,同时多数人受益,还是好政策;
当一个政策是多数人付出代价,同时少数人受益,那就祸国殃民了。可惜现在就在中国上演。
机会也是非常渺茫的。
我在的那个小学,当地老乡的孩子大多数不上学,最多也就小学毕业。当时的老师除了几个知青是高中毕业,其他本地的老师顶多初中毕业,至今我的拼音都念不准。
当兵提干也是一条出路,农村兵向来是以听话,肯干而闻名。当兵也是要走关系的,而且出身很重要。
怎么地咬牙切齿
他们也是出生在解放前, 但是成长在解放后,
是拿着国家的助学金, 新中国自己培养的大学生.
但是当他们说起小时候挨饿吃不饱饭的时候,
说自己好容易得到一些米, 用很多水煮了
一次吃下去, 撑得半死的时候,
讲吃大食堂需要怎么施展伎俩抢更多的饭菜的时候
说起某某同学因为偷了一个馒头被处分,
某个同学冬天吃"大力丸"取暖结果吃死人的时候
不需要怎么形容当然也知道是什么感觉.
我父亲倒是确实用"痛苦"这个词形容过一些时间的感受,
一个是大学的时候政治运动受冲击, 还有毕业以后
下放到农村, 遥遥无期, 前途无望的感觉他确实
使用过痛苦这个词汇.
当然他们同我们一样, 也会评论的, 知识分子嘛,
就是牢骚多, 对毛搞建设的评价就是"乱搞".
俺对此有保留意见。土改中受害的人绝大多数不是和抻,而且即使是和伸,也得经过法律的公正审判。
台湾的土改应是共赢的,这才是好政策。
不能以所谓多数人的利益牺牲少数人的利益,这样太可怕了,这是不公正的。按照这个逻辑,德国人没收所有犹太人的财产也是好政策,因为多数人受益。
一个政策是要有底线的,这就是:
不能为了多数人的利益而牺牲少数人的利益,否则一定是坏政策。
我父母都是农民,爸爸那边的成分不知道,妈妈那边是富农,姥爷早死,土改把地分了,也没什么别的事。我爸爸先是跟着一个老中医学徒,后来招工进了城,大概是72年吧,按当时的话讲,有了个出门的,80年以后把我们都带出来了。算起来,我们家在新政权下没吃什么亏,还沾了些光。
当然他们的感觉和你父母是不可能一样的。
我对80年以前的记忆只剩下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了,依稀记得的,只有一个书记的公社;只有一个医生的诊所,居然还有一张挺象样的病床,医生是个中年妇女,人挺好的(现在那家诊所承包了,只会给人输液);年终杀了牛,社员们都去分肉,按人头分,我们家分的那块还挺可观的;偶尔放个露天电影什么的;某年居然来了个戏班子唱了几天大戏。
改革开放以前,总的感觉是不富足,但能吃饱饭。
这是对民主的歪曲。
民主服从多数,但不意味着要牺牲少数人的利益,因为民主是在宪法框架下的民主,宪法保障民主的基本底线,确立公民最基本的、不可让予、不可剥夺的权利,比如生命、尊严、财产、平等、信仰、言论……
在任何情况下,这些权利都不能被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剥夺,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少数。
这才是宪政民主,而不是多数人专政。
山药是根状的。长的大概有一米,段的也有几十厘米。直径有一二厘米。皮很薄,轻轻一刮就破,液体粘呼呼的,象鼻涕。里面的肉是白的,很脆。
民主有时候可以理解为少数服从多数。它的负面就是所谓的多数人暴政。苏格拉底就是投票处死的。而共和就是保护少数人的利益。其负面就是少数人的利益妨碍多数人的利益。比如一条高速公路因为一户人家拒绝搬迁而停工。这里面需要一个机制来调和,就是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