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从“史文恭”谈起,(3)数字问题 -- 史文恭
赵即便是从内蒙回到广东后也没能说了算啊。吃粮找紫阳和吃米找万里一样既是为了打碎“人民公社”,也是和四川、安徽从大跃进开始流民失所饿殍遍野的现状相比较而言的。
邓和胡都为这种民谣的流传出过力的。
王任重和李井泉可算作1966年以前的2个佞臣,可惜的是还都进了八宝山。
但是关于农业问题的报告,向来是赵自己负责的——他就是分管农业的书记处书记,赵直接向毛泽东报告不是一次两次,毛泽东还称赞过他的几个报告,包括养猪,以至于后来一提赵紫阳都知道是养猪的。
至于说安徽的粮产,我以前就跟小史争论过,曾希圣在位的时候就搞过承包(61-62),可安徽粮产还是下降,曾被撤了之后李葆华(李大钊之子)上任,一年不到全部恢复了公社,可是粮产如何?一直增产到65年。
后来万里吹承包制搞假政绩,李葆华一直不服。
小史还强辩说是跟国家的支援有关,当时国家有啥支援的。
可见这跟公社没啥关系,就是个干部品质、作风和能力的问题。
乱发奖金。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happy,过了没一两年开始恶性通货膨胀,然后真人以此为借口先是“价格双轨”再“价格闯关”。最后还真是“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本来这也是邓计划中的一部分,SHOPPING嘛,为了买下大家对他支持。
恐怕同乱发奖金乱涨工资造成利润透支,以后无财力更新设备以及技术,有一定关系。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还有一个因素是拨改贷和利改税之间的时间差,透支了大概一到两年的净利润。
386是李先念和陈云推荐的。其实当年大事件爆发,邓无论党内党外的威信已经受到沉重打击了,陈、李二老联手推出386,邓一时也没有更好的替代,也就只能认可,且表态一退到底。
但邓终究对他的“改革开放”念念不忘,熬到92年李先念弥留,陈云孤掌难鸣之时,突然出马南巡,然后在上海拔出朱镕基这个人物,作为对付陈云在经济领域影响力的大杀器。而且不惜背叛诺言,接连以普通党员身份威胁中央,这才迫使386按他的步调走。
我家隔条河就是安徽。我小时候经常听人喊我爸爸“李葆华”,因为我爸的名字与这三个字有两个相同,从中大概也能看出李葆华在群众中名声不坏。
不愧是守常之子。现在只提他是水利工作的优秀领导人,就是不敢说他是反对包产到户的。
80年代万里造假政绩之时,曾找到李葆华想把他牵上,意思就是李葆华在安徽那几年粮食增长是因为没撤包产,以此证明包产确实能推动粮食增产。李很有分寸地回了一句:我不敢掠美。
人家不搞包产到户,不也是做的有声有色?!
对国企困境的影响以前没有联想到,受教了。
说得好!
我家乡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 母亲舅舅那时候竟然要出去逃荒要饭, 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难以想象的。
统计局的人口增长率和总数本来就对不上, 所以大家才搞得N复杂.
和零(或者近乎于零)相比一就是无限大。当时的报道都是比上年增加XX%。不仅仅是安徽、四川、甘肃、河南和山东这五个省,全国都增产,干部还是那些干部、作风还是那样的作风
所谓人民公社和满清时期的旗很相似,农民的处境和旗奴有一拼,连出门走亲戚、讨饭都要请假、生产队开介绍信。
因此当包产到户推广后,有个时期农民的积极性和自由度都大幅提高,能吃饱肚子的人口数量也提高许多。但是当时主管农业的王任重却仍置这种农民自发的要求于不顾,抱守残缺,反对解散人民公社,使得邓、胡不得不调整他的工作,不再让其主管农业。
至于赵向毛直接汇报的事情我不知道,只知道毛曾经在赵的报告上批示过,还有就是陶铸向刘少奇介绍赵后对赵说:好了 这下你和中央直接接上头儿了。
你自己看一下安徽粮食产量变化,基数怎么会是零呢?
1957 1027.0
1958 884.5
1959 701.0
1960 674.6
1961 629.0--曾希圣推广承包
1962 670.7 --李葆华废除承包
1963 697.7
1964 812.1
1965 966.6
至少这也说明,公社本身和粮食减产增产,是没有多大关系的。说“公社破坏农业”也立不住脚。
你没下过基层,不知道公社有什么益处,所说的那套无非是那帮蠢人编出来的谎话。
我自己到县里挂职时的体会,也问过一些经历过公社时代的老人。 公社好处在于:1,政社合一,减少行政成本,特别是在脱产人员的数量上,公社比乡政府少多了;2,组织起来,对劳动力较少的户、孤寡老人等,照顾比较好;3,兴办和支持一些公共事业比较节约。
而包产,无非就是那些劳动力多的户占便宜,而且富余人口出去打工方便。那些留在农村的老幼,最终不还是容易出问题?农村的摊派,公共事业萎缩,基层组织涣散,都是公社解体之后出的问题。
至于说,农民收入的问题,根本原因还在于农产品价格,之所以80年代初给人以深刻印象,一个是因为政府提高了粮食收购价,另一个是降低了征购粮的比例,而这些在公社时代也是可以做到的。
甚至你说开介绍信什么的,制度上放松一下不也可以做嘛。
赵的事情,我说的也是书面报告,不是当面。当面,估计也就毛泽东在广州开的几次会能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