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中国大一统的几个基本因素 -- 任爱杰

共:💬36 🌺8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能明白什么?

既然说到基因,那自然是要从生物学的范畴来讨论问题。“中国主体汉族基因纯度相当高”——这是您的原话,显然您是不认为遗传自母系的基因也是人的基因。

遗传自父系的基因和遗传自母系的基因在生物学上有作用大小之分吗?没有呀,少了哪个,都成不了人,哪个有毛病,都有遗传病的可能。

我是成人,但我是不明白不管是遗传自父系的基因还是遗传自母系的基因的“纯度”,对于一个民族的形成、发展有什么不可替代的意义。“纯度”不够高,就不能是一个民族了?那这个世界上恐怕就不存在超过10万人的民族了(只能在原始部落里找)。

我再鸡同鸭讲些话:

把民族的认同和自豪感等建立在“基因纯度”上,不仅理论上毫无根据,而且在实践上,有的国家已经做过“榜样”了。

“纯度”100%的民族(假设存在),除了自然科学外,对于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到底有什么意义?又有什么益处?金钱、权力(利)、荣誉、智识,有哪一样?

既无意义又无益处的东西,还是不要外延滥用的好。

家园 现代汉族确实是融合的结果,

不过这种融合在秦始皇时期已经基本完成了,主要是东夷和西夏的融合,还有一些百越。后来进入汉族的少数民族血统是很少的,不会超过现代汉族的10%。

家园 呵呵,看来我们就鸡同鸭讲的现状取得共识了

那就省点力气,言尽于此吧。

家园 11月《环球科学》的文章

父亲的基因更多表现在本能上,比如摄食和交配;母亲的基因更多表现在智力上。

家园 北方游牧民族中出现频率高的一些Y染色体类型

在汉族中找不到.例如, C3c在蒙古人中常见,在汉族中就找不到.

家园 这是最合乎逻辑的结论。
  • -- 系统屏蔽 --。
家园 是么,嫡庶之争可不少呢

儿子没有是问题,儿子多了同样是问题。齐桓公深切的体会到了这个道理。计划生育才素王道啊。

家园 妻妾之分在于分别嫡庶,是周朝开始的制度

不过有意思的是,建立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的秦人,宗法制度却是非常淡薄的,基本看不到嫡庶的分别。

家园 能否解决好继承人的制度化问题是中央集权成熟的标志

很多军事帝国一代而衰都是吃了这个亏。

家园 我给一个原因

古代生育条件差,所以当北方游牧民族在抢掠的时候,很多汉族的孩子其实被抢过去,当自己的孩子养了。

而且当时在五胡乱华的时候,有一种分工,就是当地汉人被用来生产提供粮食,而胡人多作为士兵上战场。这么打一个乱战下来,其男人人口应该消失颇快。

家园 是不是像姓氏一样

就像孩子都跟父亲姓。父亲是汉族,母亲是外族,孩子就算是汉族。反之,父亲是外族,母亲是汉族,孩子就算是外族。融合的虽然多,但现在的民族也大多是按父系传下来的,所以出现这种现象。

家园 回一句政治不正确的话

台湾就是一块挂房梁上的腊肉,又脏又黑。就挂那里吧,只要不被别人偷走就行。真要收回来了,得花多少工夫去消化它

家园 长剑兄能不能给一些资料?

最好是有学术论文一类

家园 看看吧

外链出处

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外链出处这里面有很多内容。很多文章都引用这里面的资料,我没有去核实,但也没看到有力的反驳。

一个百度上的博客:外链出处

其实还有很多,自己去找吧。

就汉族血统问题,我的几个观点是:

1、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过于强调主体民族汉族的血统纯洁性,肯定有害民族团结,政治不正确;

2、然而,民族团结不能以虚化占全国90%人口的主体民族为前提,不能已无视事实为前提。一个被虚化的、丧失自信心的主体民族,所造成的后果要比民族不团结更坏。

3、在工业社会以前的古典时代,所谓“民族融合”,是一个血淋淋的字眼。那种异族恋人花前月下,终成眷属的场景,不能说没有,但犹如汪洋大海中的一粒沙子。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是成吉思汗所说的:“把敌人斩尽杀绝。抢夺他们所有的财产,看著他们亲属痛哭流泪,骑他们的马,强奸他们的妻子和女儿。”简而言之,民族融合,就是强势民族消灭弱势民族的Y染色体,然后把自己的Y染色体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4、汉族在历史上大多数时间,就是这样一种强势角色。为什么很多人没有这种观念?就如楼主一样认为“北中国的大部分中国人都是蒙古人征服者的后裔”?原因主要是几千年的历史中,大部分时间是歌舞升平,偶尔的几次灭国、被征服,给汉族留下的心理创伤太深刻,被征服的影响具体有多深,反倒没人追究。从基因学的数据来看,顶多只有20%左右。

就扯这么多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