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05) -- 江南水
只可惜,名将的成长也要有运气的。
用过电脑,就以为自己有21世纪的科学眼光;
见过枪支,就以为自己能指导古人发明火器;
看过小说,就以为自己知道怎么打仗;
在现实世界发现自己不过中人之姿,就以为放到古代会成为人中龙凤。
其实别说去古代一国建功立业,就去一个现代国家级贫困县能从一街头平民干起让整个县脱贫致富,那也是少有的英杰了。可是,能在古代用王八之气横扫天下的读者们,放现在连一乡镇企业都不见得经营得当。
空头理论家,唯网民为甚。
送花时弹出这个
--------------------------------------------------------------------------------
在上党战役之前,确实赵国应该合纵一下。即使不合纵,也应该和兄弟们搞好关系,以备不测。
个人认为,长平之战应该采取廉颇的战术---固守疲敌。
秦军远来,锐气正盛,应避其锋芒。且秦后勤补给远比赵困难。然而,赵国毕竟国力不如秦国,相持之下,赵国更急于结束战争,临阵换将,结束了整个战国时代。
我比较同意楼主说的,赵括在被围绝食之后,肯定是拼死搏战。但是,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要等到被围四十六天之后才拼死搏战?固守待援?
可以想象的是,赵军绝对是可以突围的,只要战术运用得当、但是他们错过了最佳的突围时机。根据《史记》记载,赵军被围之后,秦国才全国总动员的。那么,在动员之初到动员起来之间,应该有至少两个星期的时间,是赵军可以突围的。
赵军没有突围成功,秦军援军相继到达战场,赵军粮食不继,援军遥遥无期,下决心突围时发现四周已经是铜墙铁壁。可以想见,大约三十多万赵军拼死突围是什么情景。双方箭如雨下,杀声震天,尸横遍野。赵军四处撞墙,赵括急了,也就是太史公说的自搏战,结果死在秦军箭下,赵军崩溃........
* 古人的智商不一定不比今人低,冷兵器作战的经验一定比今人丰富。
您的这句话我深表赞同。我认为还可以修改一下,把“冷兵器”三个字去掉。孙子在写《孙子兵法》时没有火器,但是又有谁超越了孙子?长平之战赵军全军覆没,固然有赵括个人原因,但是,我认为还是要把他放到整个时代的大环境下去思考,即:赵国即使不换将,廉颇也未必能打赢这场仗;即使廉颇打赢了长平之战,顶多是减缓了中国统一的进程,长平之战这样决定性的战役,一定会发生;廉颇的固守疲敌战法可能是当时对付秦军最佳的战术了。
太史公有言:杀降不祥。白起坑杀赵降卒,长平之战胜利不久即为秦王赐死,可悲可叹。哎,战争是残酷的。
他以为是三兄弟把晋国分了。不知道是韩赵魏三家灭智伯分晋。
他以为是三兄弟把晋国分了。不知道是韩赵魏三家灭智伯分晋。
徐蚌战场上国军精锐云集,黄维兵团,杜聿明兵团,邱清泉兵团,刘峙兵团,黄百韬兵团,李弥兵团等,都是能征善战的主力兵团。兵力对比上国军虽稍占优势,但是局势不利,士气不高。国军在装备上明显要好于共军。
黄百韬兵团被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关键是徐州不能丢。从这个思路来看,国军各部拼死拼活去解黄百韬兵团的围就是错误的。应该以守徐州为中心,国军各部向徐州靠拢布防,让共军屯于坚城之下,形势立即逆转。我就不信国军美械精锐连没有重火力的TG也挡不住!!!徐蚌战场的失败,国防部瞎指挥帮了共军的大忙。
徐蚌之战,国军精锐尽失,兵败如山倒,再无力抵挡共军。其失败之由头在山东战场张灵普之败。
廉颇坚守,赵军并没有被围,此时赵军虽处下风,但是上下一心。秦军虽然数败赵人,然而想歼灭赵军那是妄想。
赵括死守,是因为他被白起那个老狐狸引进了陷阱,后援断绝,粮道被断,死路一条。
他们二人的守,怎么能相提并论?
赵军被围四十六日好不好。
赵括被围之初,肯定是突围,被秦军乱箭射回。于是,他跟兄台想法一致,死守待援。结果等了四十六天,赵军粮绝,“阴杀人相食”,援军还没有到......还怎么守?不要把古人当白痴,人在绝境下迸发出来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后来局势已经不可逆转。
才导致了宿县被攻下以及黄百韬被围,导致南来的黄维还得先花力气打通宿县。徐州苦守根本没用,几十万大军囤积一个城市,光粮食就是个大问题,难道让凯申帝天天空运么?淮海爆发的时候,辽沈野战军已经入关,如果死守在徐州,东野哪怕只分1/3的兵力加入中原,剩下的兵力仍然足够打平津。那种情况下只能完蛋的更惨,当时唯一解套的办法就是小杜想的赶紧趁合围还没形成把徐州兵力撤到淮南。
ps:建议兄台看看双石兄关于淮海战役的分析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