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下任总经理的施政纲领 -- wqnsihs
你的所有数据来源和推导演算过程必须能说服东晓山,中山水寒,才算合格的分析。
国家80年代初提出计划生育的时候,本来就是打算只紧一代人“1胎化”的。
“双独二胎”在21世纪普遍在各省都执行了(除了河南)。
而之所以在21世纪才公开宣布“双独二胎”,你动脑子想想啊。
因为80年代开始加强计划生育,也得到21世纪以后才会在城市中批量出现双独结婚的现象。(这时才有必要宣布这个政策)
所以“双独二胎”不是“开端或实验”,而是早就在几十年前的预案里计划好的了。1胎化只紧一代人而已。
呵呵。
以下数据来源: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
从教育统计栏目进去,有历年的统计数据,还是很全面的
入学数 小学生总数
2008 16957150 103315122
2007 17360672 105640027
2006 17293572 107115346
2005 16717440 108640655
2004 17470128 112462256
2003 18293875 116897395
2002 19527981 121567086
2001 19442081 125434667
2000 19464653 130132548
1999 20295337 135479642
从数据可以看出,在校学生的总人数确实是在大幅度下降,10年少了3000万.
但是另一方面应该注意到自2004年起,入学数在1700万上下浮动,并没有延续前几年的直线下降趋势。
考虑到国人对教育的重视,基本可以认为入学数反映了某一年龄段的实际出生人数
我们需要探讨的是,这一个数字(1700万)是否是稳定的?是否会进一步下降?下面进行进一步分析
注意每年的入学数主要集中在5岁、6岁、7岁、8岁等年龄段,也有少量更大的,应不影响我们的分析,但是这部分数据只有2004年以后的统计数据才有
我们以04年入学时6岁的倒推为98年生,05年入学时7岁的也倒推为98年生
得到下表
01年生 00年生 99年生 98年生
2008 5127899 283872
2007 10836921 5638519 304212
2006 505212 10075640 6255328 361560
2005 377338 7827357 5465381
2004 454713 8752608
总计 16470032 16375369 14841610 14579549
注意表中98年生的缺2003年的数据(2003年5岁入学)
表中01年生的缺2009年的数据(2009年8岁入学)
但已经可以看到一个事实,99年生的入学儿童为1484万(分别于04/05/06/07年入学),00年生的入学儿童为1637万(分别于05/06/07/08年入学),01年生的入学儿童为1647万(分别于06/07/08奶年入学,尚不包括2009年8岁入学的)
换句话说,进入21世纪后,出生数已经开始增长
至于这个是短期震荡,还是长期趋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至少可以认为我国的新增人口并不是直线下降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他们可以改变工作思路,改降低人口为促进人口平衡发展,优生优育不也是计生工作之一么?就怕领导变不过来。西方国家要国家出政策促进生育,我们有现成的部门转是很方便的。
我一般对他(东晓山)敬而远之,他所到之处,人口问题总是大水滔天泛滥成灾
计生部门下面是没问题的,主要在上面。原因无非是利益。
后来的批林批孔,我们那里会知道商鞅是谁。这得感谢我们教育部和ZXB,愚民不止,挖墙不息。
条件:软件业,或其它认定的高新企业,或有高新专利的企业。
本地商业银行贷款,利息6.5%,财政100%贴息。
但原则要求有抵押。
就是东软或金山或联想了,还需要小额贷款吗?抵押这个条件是真正的门槛,制定规则的人是内行。
船大掉头慢这是原因总是有的,另外如今“摸着石头过河”也成了默认的定规,所以好多事情转变比较慢也应该理解下。
俺以为如今总体还是在一点一点的往好的方向发展,这就可以了!
逾越的门槛都迈过来了。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年四大银行坏账问题,几乎一边倒的唱衰,都以为中国从此万劫不复,日本人都已经准备好来收尸,捡便宜了(当时我在与三井合资的一家金融机构),结果是没想到我们还在,而准备捡便宜的几家日本银行都已经灰飞烟灭,真是世事难料。所以我倒是很乐观。我们几十年来都是跌跌撞撞,磕磕碰碰的晃悠着往前挣扎,但是每次都能度过难关,原因我想还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顽强和追求幸福的狂热。所以不用悲观,付出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tg的效率那是杠杠的。
一直持续到2005年的入学数下降,其实与大学扩招,以及异地打工农民工数量的增长有很大关系。
当初中国农村的模式是初中回家务农,早早谈恋爱和定亲,一到法定婚龄就很快结婚。孩子也生的很早,20出头第一胎就有了。
扩招的人,大专一般到21岁以后毕业,本科23以后。然后再处理婚姻家庭事务,无论如何,也比以前的模式晚个2~5年。
初中或者高中毕业出去打工的,也至少会干个3~5年。也同样推延了婚姻家庭事务。
城市也一样,中小城市平均初婚龄也比扩招前晚了几年。
扩招的不仅是大专和本科,研究生的影响也很直接:一旦准备考研并且考上,一切人生计划(包括生孩子)大致推后3年,大约影响2*研究生招生数的家庭(因为双方都读研的对数不多,多数是一方读)。
当然,扩招和打工,只是这个历史时期影响婚龄的最大最突出的两个因素而已。还有其他社会进步的因素也对婚龄有影响,不提。
但是,这一切,并不代表“总和生育率”的下降。这些人,因为上学,打工,在25岁以前不太生孩子了,也只是推迟到25~35而已,而不是不生了!你不能看到人25岁没生娃,就说她不婚不育了。“总和生育率”的统计估计是因为没有考虑到人的平均生育年龄推迟的因素,用老眼光看新数据,得出了很可笑的结论。中山水寒和东东山就那着这些可笑的“总和生育率”的瞎忽悠。
教育部的数据有详细的内容的,不能简单倒推,应当注意各个年龄段的入学人数差异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714001
太有理有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