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MUSIK收藏之贝多芬篇——贺认证通过1 -- 道孙吴
单张加上税大概25加元
贝钢协第三,莫钢协20,实在是风起云涌啊
多谢推荐
贝钢协第三,莫钢协20,实在是风起云涌啊
多谢推荐
还看到一张CHOPIN的,他的CHOPIN怎么样啊??
没听过他弹肖邦,不敢评价。
他的莫扎特也比较特别。我还是喜欢女性化一些的莫扎特。
当他的贝多芬肯定不会差。
莫扎特钢协你听过几个版本
我听海布勒,哈斯基尔,内田光子·······好像都是女的啊
再开个莫扎特的帖子吧。
我听的版本其实不算多。
莫扎特实在是不敢啊,626部作品啊,我就是钢协听过的版本多一些,交响曲还行,其他的像弦乐四重奏,刚奏,小奏,都没听全。歌剧,比如女人心,后宫诱逃,都木听过。最近搞到了一套EMI的50cdMOZART选集,还在听中再说河里有Parsifa这种歌剧高手在,就不献丑了。要不,你和晨大怂恿他写几篇
我们学校这学期发疯似开课,现在开了8门,唉,这还是大学吗??
这周争取先写掉贝多芬的刚奏部分吧
推荐几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其实很容易,但我我总觉得每个人都对于在贝多芬的奏鸣曲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就以现在活跃在乐坛上的阿什肯纳吉、科瓦切维奇、巴伦波伊姆、普雷特涅夫来说吧,他们的全集水平不如肯普夫,施纳贝尔等老大师,可确实有几张是不错的。而我在写的时候就难免有谬差了,还请各位大大指正啊
贝多芬32首奏鸣曲是钢琴文献的“新约”,“旧约”是巴赫的平均律,所以基本上每个钢琴家都要面临贝多芬的考验(不过现在似乎不同了,有两个大型国际比赛在,靠肖邦、老柴也可以混口好饭吃)。对每一个新的钢琴家,新约和旧约都存在难以逾越的山峰。也有好些人只弹弹协奏曲,而不怎么录奏鸣曲的,毕竟像“皇帝”这种曲子,力气大,技巧好,基本上不会演砸,观众们也大都喜欢去“凑听”这种热闹,相比之下,奏鸣曲或许要难多了,对听众自身素质要求也高。相对于面向公众的协奏曲,更加私密,更加内向的奏鸣曲更加考验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和聆听者的内在功底。可以说,不了解贝多芬的室内乐就不了解真正的贝多芬。
我们还是从老大师的全集开始吧
施纳贝尔,EMI的8cd已经成了不朽。他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上的地位情况很类似卡萨尔斯巴赫大无,菲舍尔的巴赫平均律,哈斯基尔的莫扎特钢协。假如你不很在乎音质,可以说施纳贝尔的经典版本是非听不可的。这套70年前问世的老唱片,年代虽然老了一点,但单声道却赋予了钢琴一种特殊的魅力。到今天还有被人坚持认为是“最伟大的版本”,施纳贝尔被认为是本世纪最杰出的研究贝多芬的学者和演奏专家,也是第一个系统演奏晚期奏鸣曲的人(晚期奏鸣曲长期被认为难度太大)在我看来施纳贝尔的演奏个性十足,不属于那种四平八稳、精到完美的类型。有时,你会觉得他的快乐章太快,一些地方一带而过,不象后来其他名家那样的细腻深入,但他却将贝多芬性格上粗犷的一面表现了出来。而在慢乐章上更加是是施纳贝尔最见功夫的地方,充满深邃的思索和醉人的美感。听了这套全集,才体会到“对于爱乐者和唱片收藏者来说,施纳贝尔就是贝多芬的化身。”这句话的真谛。
DG公司在全集上选择的是肯普夫的立体声版,肯普夫的两个全集录音当然是更早的那个单声道更有价值。50年代是肯普夫的巅峰期,在45年后因为各种原因隐居后复出的肯普夫光芒万丈。钢琴的音一个个像小钢炮般噼噼啪啪地带着灵光弹出来,犹如行云流水。60年代么,声音明亮,中期的奏鸣曲有一些柔弱,但不失明快、流畅的特点, 音色温情而富于诗意。
肯普夫谈了,有一个不能不提,那就是“键盘狮王”巴克豪斯。曾几何时巴克豪斯比肯普夫技巧好,力气大,名气响。不过因为年纪老的缘故,很多人不怎么知 道。他的贝多芬威武雄壮充满阳刚而久负盛名,又怎能不听。巴克豪斯也有两套录音,他的50年代录音最有价值,没有过多的眩技,直指音乐核心,冷峻而凝练。60年代立体声开始普及了,DECCA公司觉得还需要立体声的,就让80高龄的狮王再去录一遍,而狮子王没录完就与世长辞。导致DECCA的立体声全集中只能用单声道版的29钢琴奏鸣曲来填。巴克豪斯的立体声全集由于他的年龄问题,技巧衰退,转换成了一种带有些清丽的风格。给人感觉有些朦胧,思想上没有展开。
再说说巴伦博伊姆吧,贝多芬的奏鸣曲对于巴伦伯伊姆是绝对的保留节目,他公演这些作品已经很长时间了。20多岁的时候他就在EMI公司录制这套全集,然后又在DG公司录制了一套。让人叹服是,他自始至终凭记忆来演奏所有的这些奏鸣曲(长达11个小时的音乐)!20岁那套巴伦博伊姆显示出青年人的朝气,但又和精湛的技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虽然中规中矩了一点,可还是不错的。巴伦博伊姆最妙的就是两部奏鸣曲全集的录像了。第一部朴素的很,不过一架钢琴,一个场景,在艺术上最佳。第二套分两部份,一是2005年6月17到7月6日这一个月间,他在柏林的菩提树道国家歌剧院举办的贝多芬奏鸣曲全集独奏会的现场录影。第二部份则是由六位新生代杰出钢琴家在2005年1月7日到11日于芝加哥交响中心接受巴伦波因大师班指导的现场录影。其中还有朗朗啊。
接下来就是布伦德尔了。可能在肯普夫后一辈再也没有钢琴家会比布伦德尔更贴近贝多芬的音乐。布伦德尔是第一位录制贝多芬钢琴音乐全集的钢琴家(1964年)。随着对贝多芬的认识加深,布伦德尔又重新录制奏鸣曲全集两次。相比较而言,布伦德尔的现场演绎总是比较好的。而录音室的就相对差一点。布伦德尔的刚奏音色变化细腻,情感丰富深邃,可以说是“学者型”钢琴家的典范。成也萧何败萧何,学者型钢琴家或许是永远达不到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巅峰。相对于奏鸣曲,其中的 《狄亚贝里变奏曲》倒是不错。
维也纳人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也是很有特点的。在古尔达的指尖下,可以强烈感受到维也纳传统,音乐节奏活泼, 有着栩栩如生的生命力。早期作品是欢愉而充满活力的贝多芬,晚期则是自然、恬静中带着欢乐,能深深的扣住欣赏着。古尔达凌厉的指法相当具有爆发力,快速精准的技巧与理智的诠释,在表现出音乐绝对美感之外,更传达出贝多芬音乐中的深层意境。 此外,流畅明朗的歌唱性以及生动活泼的节奏,亦深深让人着迷迷。
俄罗斯钢琴学派的贝多芬刚奏也是不能错过的。
尼古拉耶娃于一九八三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系列音乐会中演奏了贝多芬全部钢琴奏鸣曲并录制成唱片,现在的CD版本由奥林匹亚公司出版。这是现今已知的唯一一套 录于现场的贝多芬奏鸣曲全集唱片。作为肖斯塔科维奇著名的24首前奏曲与赋格(Op. 87)的被题献者,确实很强大。但谁也没有在连续8天的演奏会上始终保持最好状态的能耐,所以在这套CD中尼古拉耶娃的表现上窜下跳也就不足为怪 了。他可以把《田园》、《告别》弹的直至人心,也能把《华尔斯坦》、OP.106、109弹的支离破碎惨不忍睹。尼古拉耶娃或许并不是演奏德奥作品的最佳人选,这套CD的价值在于“现场”,是一次钢琴演奏历史事件的见证。
压轴的当然是吉列尔斯,她的贝刚奏可以起一个别号叫激烈而死了。表露其风格。至少他的贝多芬奏鸣曲,从某一个角度来讲,在激烈这方面,我听过之中是无人出其右的。听贝多芬奏鸣曲,他那两张(DG,包括热情、悲怆、月光、黎明等最有名几首)不得不听啊,事实上他这个版本全集也是没录全就逝世了,后期录几首听起来神经可能过于紧张了点,线条始终紧绷着,貌似以前少先队的可爱的口号: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不过这紧绷也可认为是符合贝多芬的好斗性格。
ps:俄罗斯钢琴学派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就以上两套吗??(阿什肯那齐不算啊)
一大批优秀的钢琴家录制了部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其中的佼佼者当属前苏联的李赫特. 李赫特录制了32首奏鸣曲中的24首李赫特演奏的贝多芬奏鸣曲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其 优美程度无人可比。即使再熟悉的曲子,每次听他的演奏,人们都能听到新意。他的RCA版热情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还有一位比较有特点的是英国的所罗门,这位能在8岁时公演贝多芬第三钢琴协奏曲的天才30年代在EMI公司录制了部分贝多芬奏鸣曲,这些录音有罕见的力度和尊贵的气质,特别是晚期作品。而晚期作品中,波利尼的5首也是十分经典的,其空灵的意境简直就要把人带进无菌室中。
其他有名的像鲁宾斯坦,塞尔金的 都没有听过,欢迎各位补充
合作的矛盾很多,他和奥伊斯特拉VS赫卡拉扬和罗斯托波维奇
按他的说法卡拉扬更注重和记者拍照出风头
不过以前刚听卡拉扬的协奏曲时第一个反应是,演奏家千万别和他合作,这家伙指挥的乐团太能抢戏了....
三重奏我还听过两个感觉不错的
富尼埃,谢林,肯佩夫
还有张阿劳的,不过是全集所以还不知道和谁合作的
赶紧来逐篇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