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百年计生计划 -- 油老板

共:💬93 🌺14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大部分在北京工作
家园 谈不上严重,楼下卖菜的两口子,三个小孩,两个儿子还不满足

另一种平衡吧,素质的保证更重要.重庆这里农村里的只生一个很少,外地到我们这里做生意的,也是没办法控制.以前,医院还必须要生孩子的拿准生证才能领孩子,现在那些人早就搞明白了"你不给,我还不要了".妇产科的吓得赶紧交人送客.5个是我看到的最多的,一个浙江人,老婆临产了才到医院,一进产房,胎头就出来了羊水弄得一地,产房接生的进修医生大怒,非叫那男的进来拖干净.生出来是个女儿,一脸不高兴.

家园 我倒觉得

我倒觉得,中国要4亿养活13亿,不是机械化不够,而是工业化不够,无法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需要土地耕作提供农民就业罢了。真搞机械化不是不行,富裕劳动力怎么办?

当然工业化的东西也要有人买。这又是个话题,所以工业化的人口也有极限,剩下就靠所谓服务业和忽悠产业吸收就业了。

家园 就算22世纪 20亿人也很恐怖

不过现在放开生也到不了。问题是人口究竟是不是应该有计划?如果应该有,那么怎么做计划?怎样才能科学决策?

家园 这也有一定道理。我觉得ZF目前的经济发展策略就是为了解决

这个问题。

我们目前陷在这样一个怪圈里:

1. 农业机械化程度低,需要8亿农业才能养活13亿人。我们需要提高机械化程度,解放农村劳动力

2. 被解放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后,没有足够的工作岗位。为什么呢?因为一些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已经接近于供求平衡,出口已经停止增长了,而内需没有这么大。所以不再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去生产更多产品了

3. 高技术附加值的岗位一般需要综合素质相对高一些的劳动力。刚从农田里出来的很多人不太符合要求

4. 高技术附加值的岗位也不会很多,因为这些岗位要么是研发,要么是操作自动生产线,或者市场销售,或者物流管理。这些岗位即使在一个大型的企业里数量都是有限的,何况还有每年毕业的数百万大学生在等着这些岗位

5. 即使有人在城市里找到工作,一般收入也相对比较低

6. 在老家务农的人,由于都是小规模耕作,所以收成都不是很多,而且城市里也不能随便卖菜。所以一般来说都是卖给上门收购的农副产品公司,由他们转卖到城市。所以,农副产品的价格基本由这些公司掌控,农民收入并不高

7. 所以,占中国人口大部分的农村人口的总体收入水平偏低,造成内需不足

8. 内需不足就没法扩大生产,不能扩大生产就没有足够的工厂和工作岗位

9. 服务业和忽悠产业基本上要一,二产业经济规模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才有市场,否则没有一,二产业雄厚的物质基础,光忽悠服务,迟早经济要完蛋的

10. 怪圈就这样形成了

我觉得目前国家处理这个怪圈的政策是基本正确的。首先搞房地产,把先富起来的中产阶级的钱收归国有,国家富起来了,然后国家出资搞基建,吸引大量农民工,增长他们的收入水平,提高农业人口对生活质量的需求能力;然后搞家电下乡之类的活动,提高农村消费规模和层次,扩大内需;一些产业可以借此发展,产生更多的职位,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并增加他们的收入水平。圈子是绕的大了一些,但如果绕的顺利的话,是可以进入良性循环,最终破解上面说的怪圈的。

家园 真生活提高了

真生活提高了,恐怕生育欲望也是持续下降

以前没听说过,最近听有孩子的父母说,小孩子2小时饿一次,喂奶的喂奶,换尿布的换尿布;

带孩子上医院排老长的队伍;

接送孩子上下学,这都是纯粹累人的活儿。

以前农村那么放羊的养,估计现在独立自主的知识女性是不愿意做的。

城市里面确实是这样,来西西河的,绝大多数起码也是上过大学的。生育欲望和情况恐怕是不容乐观;

不过农民工来说,相对生育欲望高些,越穷越是。在城里呆久了,我家楼下收废品的大叔也就养了个姑娘,他说也不想生了。

不过对于上位者来说,面临的情况就复杂的多,不管咋样,生出来的人口就得给个工作,安排他们的生活。一个500w人的城市,失业个2、3w可以当着看不见;如果有50w人失业又彻底没经济来源,那么是会发狂的。

从城市定居者角度来说,应该鼓励生育;但是从决策者角度说,普遍就业还是个大问题;而且其实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还没彻底解放出来。

民工荒并不能完全用来机械的说明人少了,而是农民以前血汗了,现在收入好一些,不愿意继续那么血汗。

家园 花一个,先

计生有问题,但凡有点理智的都知道。问题是人口政策该不该有,如果该有那么该如何制定的问题。这个才是根本。毕竟这个是关乎国本的大问题。

家园 你对房地产价格的解释比较新鲜

你对房地产价格的解释比较新鲜,不过也能逻辑自洽。

不过要看到的一点是,高房价在吸中产的血,也在阻挡农民入城。

中产阶级不是傻瓜,为啥买房子?有很多现实因素,买房不仅仅是投资和自住,还有安家落户户口这方面的因素。

中产阶级都得当房奴的话,农民入城就更没希望。

而且卖地财政来说,有钱地方卖地的钱也不会输血给需要城镇化的农村。

因为这都是各自地方财政的收入。没人是活雷锋。

至于现在到底是多少农民养活13亿,我觉得肯定没8亿那么多。比如南方很多地区,干脆本地人不种地了,而是集中租给外地人种,机械化和集约化程度也不低了。

北方的大农场也有一段历史了。

国内年年修铁路年年春运困难,不过是因为外出打工的人也年年增长罢了。

东晓山先生的观点,天涯的中山水寒和他很类似。过于强调人口结构方面的问题,而没看到巨大的人口就业问题。不是科技发展了,就业就自然而然解决的。韩国日本人口密度也挺高,不过他国的情况不是可以单纯复制过来就能实现的。

如果按我政治不正确的想法来说,倒是应该按资产进行生育计划,穷苦地区保持现状政策;有钱的家庭,按资产递增允许个生育额度,比如2胎3胎4胎等等。不过这个大家别拍砖,生育权要搞成这样,也太不平等了。

家园 我不认为ZF希望农民进城安家

首先,农民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其实是ZF希望农民解决的问题)不是安家,而是提高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和消费支出,这样才能支持第二产业发展。第二产业发展了,按你的观点,才能促进农业机械化和效率,解放劳动力,并且也能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其次,我不认为ZF希望农民进城安家。中国城市总体面积太小。把解放了的农村劳动力搬进城不现实,这也是目前户籍制度备受批评但仍然不放开的原因。我认为ZF想做的,并且已经开始逐步做的是,仿照欧美,搞大城市化。就是围绕着中心城市,搞一些小的卫星城,再围绕小卫星城,搞工业区和所谓的高科技产业基地。总体长远思路是,把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里面的少量部门(如研发,市场,总部等)留在大城市,生产物流型的企业大部分进入卫星城。这样附近的原农村人口既不用进城,也能够提高收入水平,同时也不会增加运输(货运和客运)压力。

关于计划生育政策,我比你更加政治不正确。我的观点是,现在的政策挺好,如果要说有什么缺点,就是不该对少数民族放开,造成人口比例变化。在目前的政策下人口很可能仍然会持续增长,怎么办?呵呵,历史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 —— 我这个观点也请大家别拍砖,想想而已,想想而已

家园 少数民族人口政策这块

少数民族人口政策这块,我觉得你说的对,也没啥不正确的。

政治上,照顾少数民族不是必然的,也不是啥“普世”价值

从人人平等这块,我说的按资产生孩子确实太逆天了。

农民倒不是都一定要进大城市,但是zf推进城市化,还是希望集中人口分布成中心城市-卫星城市这样;但是现在房价狂涨,不仅仅是中心城市,还包括卫星城市、乡镇。

我说的阻止农民入城,不仅仅是说农民没法在省会,在地区首府安家,还包括在最近的乡镇安家。

当然这个问题如果从上位者角度看,可能并不大。两地分居城乡歧视农村教育等等,上位者来说,并不是优先关注的问题

家园 东北平原的国营农场已经实现了

80年代就普及了大型拖拉机、大型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

目前有航空队的农场也不少。

基本上农场几千职工耕种几千公顷耕地(一公顷=15亩)。

不过达到一个农民(应该成为农业工人了)养数十个城市人口的效率。在中国实现很困难,一个县城的人口就很可观了。

家园 所以啊,上海话要历史了

平均素质要打折了,圣女也越来越多了,开车也要越来越多地忘记交通规则了

家园 人口是文化的载体,这怨不得别人

如果放开生育,上海人还以西方现在的生育观为时尚的话,那就

别指望外地人来传承上海话。我们粤语区还比较乐观点,

传统也比较顽强。

家园 有些道理,但从根本上说没本事的人才不敢多生。国家和民族也

是如此。罗马帝国初期日耳曼人才多少人?现在遍布各大洲,建立了多少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他们现在的主体民族都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即日耳曼人的一支)还剩下多少土著?

蒙元时期斯拉夫人才多少人?现在毛子多大的地?

没本事的话要么自己计生,要么被别人“计生”---如印第安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前两天一个女的开着马自达撞翻消防车

当然,马自达里的人都悲剧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