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闲话水浒之石秀故事 - 从底层打拼出来的黑道大哥 -- 无斋主人

共:💬40 🌺21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老施长得太丑啦

生平最嫉妒的就是潘安

家园 嗯, 基本同意无斋兄的观点, 不过我以为

武松石秀还是非常神似的。 他们都有下层人民的精明和狡黠(武松复仇时的处处机警不比石秀差),也都有下层人民特有的自尊。 而武松的豪气, 也未必出于都头身份, 试看成为都头前, 武松在柴进庄上和在景阳岗的表现, 那份傲气豪气, 岂能不是天生。 当然神似不是说完全相同, 金圣叹恰是说二者写得类似但又有所不同, 才显作者功力。

另, 我觉得他们的出身还是相近的。 武松是因为一个意外(打虎)才成为都头的, 才成为公安的, 没有这一小概率事件发生, 社会是没有提供一条正规道路让武松这样的人成为都头的。 凭他城市无业者的身份, 他喝酒使性打人逃亡的前科, 他遁入柴进门下求庇护的行为, 也是有一定可能加入黑帮的。 从初期出身论, 他比石秀高不了太多, 唯一多的是一个还会看顾他的亲哥哥。 他那份亲情, 要比铁牛的那份来得真切得多。 所以我以为, 能拦住武松不加入黑帮的唯一因素, 只是他的哥哥。武松不是都头时,而哥哥又不在身边, 以他没有正当职业的身份, 进入黑道(但是依然是有骨气, 有义气的主儿)几乎也是最好选择了, 同样nothing to lose。 以他的傲骨, 成为柴进的护院都似乎委屈了他, 当个黑道大哥或江湖独行者, 却应是可能的。

当然, 从当了都头以后直到走上落草道路这段来看, 我就完全赞成兄的观点了, 因为从都头到黑道, 与从无业者到黑道, 两者的动机就完全不同了。

家园 斋兄、柠兄说得都有道理

正如柠兄所言,武松、石秀再相似,毕竟还是可以找出许多不同点来。但是如果我们一定要在水浒中找出一位与武松最相似的人物,那么应该非石秀莫属了。

归纳一下两人的相似点:

1 都是出身微薄;

2 都有精细的一面,也都颇知进退之道;

3 都爱抱打不平;

4 都有那么一段叔嫂的麻烦

再看看两人的不同点:

1 武松突出的是个“傲”字,虽然他也有短暂地趋附张都监的经历,但其一生之主线,是绝对对得起这个“傲”字的。(当然智深也是)

而石秀的性格方面,却没有太多“傲”的因素,而是突出了一个“敏感”和“乖觉”。当然,“狠”和“拚”是他性格中的另外一面。

粗看之下,“傲”和“敏感乖觉”都基于一种强烈的自我尊严意识。但细究起来会发现,前者是一种天生的、从骨子里带出来的自然而然的东西,而后者则是后天艰难生存环境打造出的一种性格特质;另外,前者还基于一种自视极高的心理,而后者则基于一种普通平民的心理。

应该说,武松虽出身微寒,但骨子里却是个贵族!而同样出身的石秀,在心态上则与平民相差无几。我以为这种深层次心态上的不同,决定了两人外在表现的不同。

因为这个傲,武松可以在一文不名又寄人篱下时,仍然不甘人下、不受委屈,以致被柴进所疏远。其实武松之所以会酒后动粗,还是因为他骨子里认为自己是个贵族,应该得到贵族般的待遇,而一旦有人视其为普通的寄人篱下者而慢待之,自然会令武松恼怒发作。

敏感乖觉而平民心态的石秀,却决计不会弄到这个局面。

因为这个傲,武松又多了几分狂放,所以会在“三碗不过冈”痛饮十八碗!

精细而理性如石秀者,却多半不会如此狂放。

因为这个傲,武松遇虎警而终不返,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也因此成就了柠兄所言之小概率事件)

精细、理性而平民心态的石秀,也会因为怕人笑话而偏向虎山行吗?多管不会的。

因为这个傲,武松时而精细时而又表现出不设防和任性恣肆的情况,所以武松会栽在张蒙方手里,所以武松会在酒后跟条狗较劲而跌在水洼里挣不起身,最终被孔家庄客拿获。精细理性的石秀则从来都没吃过这种亏。(大名府那次是石秀故意而为)

2 虽然两人都有精细的一面,但石秀明显更胜一筹,因为他完成的计划比武松的难度更高,需要更多的算计、城府和忍耐。石秀的临机应变能力也应强于武松。

3 石秀的“狠”劲儿和“拚”劲儿,似乎也在武松之上。或者说,整套水浒中,恐无一人能在“狠”“拚”方面与石秀相匹。

武松的武艺显然是高于石秀的,而且应该说武松的习武资质可能是梁山好汉中最高的。另外,武松的体貌形象也是极其长大壮猛,属于千万人中你一眼就能看见的那种,明显就不是普通人!大概因为这些原因吧,武松一向自视极高。说实在的,凭武松过人的武艺和豪气,即使没有打虎这个偶然事件,武松总可以评价其他机遇扬名立万、获得统治阶层中一些有识人之能的人物的赏识。

石秀的武艺没有武松那样出色,体貌特质也很平民化,所以他没有武松那种自视极高的心态,也较难通过正统途径获得统治阶层的认可。因此石秀只好更多地靠一个“拚”劲,来维持生存和争取发展空间。

在这一点上,我是比较同意斋兄看法的。

家园 妙。您什么时候比较一下其他兄弟、夫妻、连襟什么的?

俺这里也跟您来个田忌赛马:

第一轮:虎--神,嗯,神胜一筹吧,0:1

第二轮:虎--仙,嗯,仙不可及吧,0:2

第三轮:虎--驴,嗯,黔驴技穷了,1:2

神仙驴看来赢面大点。呵呵。

家园 “武松虽出身微寒,但骨子里却是个贵族”这句话非常非常赞同

可以说概括了武二郎的性格本质。 鲁智深那个“天孤”, 其实还比不得二郎这般孤独傲气的“行者”-- 一份贵族式的“傲”。 对二郎这个酷傲形像的把握, 水浒的很多地方是很准确的。

写一大篇武松赞, 回头一看, 也就是煮酒兄这一句话都概括啦。

家园 石秀基本是市民阶层的代表

体现了市民的所有美德,比如勤恳、账目清楚讲信用、精算计、敢于大胆冒险等,可以说基本是资本主义意识的萌芽了。如果他生在大航海时代的欧洲,不是个超级商人就是个埃尔南科蒂斯式的大冒险家。

家园 个人认为,石秀有两大优点是武松不一定具备的

一是受得住冤枉。多少英雄好汉,火里来水里去都没什么,可同志一冤枉马上暴跳如雷。连宋江都气不过李逵的指责,石秀能忍得了杨雄,这气度确实了得。换个位置,要是武松会怎样呢?就他那专打天下强人的硬脾气,柴进有些怠慢就敢指着鼻子骂(当然柴进也没把他当兄弟看),施恩稍不顺他意他就说人家唧唧歪歪,他容得下杨雄放肆?早宝刀出鞘一刀两断了吧。

二呢,就是石秀有三分侠气。如此老成持重的人,却在危急关头奋不顾身单枪匹马劫法场!真不愧“拼命三郎”的气概!石秀初见杨雄,就扔下“平生性直,路见不平,便要舍命相护”,比起武松见施恩如何?不管梁山有多少冒牌“虎豹豺狼”,一个拼命三郎的侠气足以让我辈向往了。

家园 “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可以入选古典小说十大经典对白
家园 偷汉子偷到大名府路人皆知,一个女流一个和尚,也太不检点了吧!

潘金莲都知道躲到王婆家鬼混,潘巧云却公然在家养汉子。无斋主人把她定做浒上第一大淫妇一点没错!

水浒上说女人“初嫁从亲,再嫁由身”,潘巧云再嫁杨雄也是“由身”了,自己挑的还不中意,由来由去还要由到和尚的床上,只能说明你天生淫贱,自甘堕落了。

家园 呵呵。。。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

石秀跳楼救人时那份武勇, 祝家庄上那份谨细, 实在令人敬佩。

然而论“受得委屈”或“侠气”而言, 兄所论石秀能胜过武松, 尚不敢苟同。 石秀复仇, 只那一句“嫂嫂,哥哥自来伏侍你。”便令人大跌眼镜。杀一弱妇人之前, 尚有心如此揶揄, 石秀心肠之阴狠, 可见一斑。 受委屈时的怨愤之气, 毕竟泄于何处, 于此可知。

家园 错了,是蓟州,不是大名府
家园 这种噙发嚼铁的汉子,总不能用贾宝玉标准来要求吧

说石秀心肠阴狠俺是咋也不能同意的,你看祝家庄钟离老人一言之恩,石秀尚能仗义执言,挽救了一村人的性命。长期江湖上游荡和人情冷暖,造成他这种恩怨分明的性格,说他心肠阴狠就太过了。受冤枉的怨愤之气是人人都有的,有人能隐忍到真相大白时发泄,比如石秀;有人气愤愤地拿大巴掌乱拍,比如萧峰。总不能指望石秀对戴绿帽的杨雄说“算了哥哥,嫂子也不是故意的,回家写份检讨就原谅他吧”

家园 头上绿帽油油,哪个男人能心安理得?

这种婚外情就是死罪了,游街,死牢,剐刑在所难免。男女之大防,连握下手,都有罪,何况偷奸。

家园 所以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 从义的角度看, 各人定义也是不一样的

很正常啊。救祝家庄一庄人, 实在是石秀的功德; 杀潘巧云前的那句话, 那番撺掇(真相大白, 完全可以由杨雄自行处置, 杀与不杀, 何必他石秀多管闲事), 总之是不让人心里舒服的。

尊重兄的观点, 保留我的看法。 求同存异嘛。

家园 百度百科全文录入老兄的帖子

不知道老兄知道与否?

链接如下:拼命三郎石秀外链出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