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说说我身边的例子,兼回答月色MM的乐观与悲观问题 -- 定风波
我在老家山东地级市买的房子,才1450一平米、
比如泰州建10万平方米房子,产值就是你老家的3倍。GDP都是和产值挂钩的。要不地方官们都觉得本地房子增值不快呢,房价一涨,GDP都出来了。
是不是江浙的城乡差别比较小?
宁波就算是一些小乡镇的房子,也比中西部的某些大城市高.
给你看看宁波一个县级市的房价,其中浒山是县城,其他全是乡镇:
没想到江浙的房价已经高到这种程度了。
不过往好了说,是不是也算是共同富裕呢?
小城市的房子基本没有多少外来人口托市,所以算基本精确体现了当地购买力。
实际情况是城市工业已经稳定使用了大量的农业人口,却没有将他们吸纳到非农人口中去,这就导致农业人口个人平均可耕地没法得到提高,个人农业产出就有一个封顶效应(18亿亩地人均几何,种出花来能有多少产出?),农业发展的腾挪余地很局促。农业的收益得到提高的话,农民就一定非要进城吗?
户籍并不是一个户口本那么简单,重要的在于本子所捆绑的东西,可以参考一下以前的“农转非”。
什么时候买的?
另,江浙百姓收入高啊
当然有,你如果觉得3000低,我把我买的3000转让给你,呵呵,还没入住呢。
100平方叫大吗?现在各个地方的县城(无论落后还是发达地区)走走看看,哪里还有小于100平方的房子?大部分都是超过130、140的,一个小区顶多有几户100左右的两室房来应付上面的政策检查的。至于五六十平方的房子,开发商根本不会建的。
任志强们说了,商品房是给有钱人建的,当然都是大房子了。
另,江浙一带的县城,几年前就普遍5000左右了
定风波的首贴,重点在于农民财富积累,只是间或提出现在积累的财富不够进城落户。我回帖指出财富积累的过程中不能进城并不能表示农民绝对收入增长缓慢,也不能表示另一帖中月色的乐观没有道理——就是说,定风波用了一个无关的论据来说明他的论点。
到你这里离得更远,到户籍上去了……是啊,你说得太对了,农业的收益得到提高的话,农民就一定非要进城吗?所以首贴的进城不进城什么的没有任何意义,跟农民收益没什么关系,这就是我的意思。
说是否离题万里。
以上两种情况,你觉得那种更为普遍呢?你也可以问问月色,她周边那些比较富裕的“农民”们,有多少是只靠农业发家的?如果不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他们是不是仍然还保有宅基地和土地使用权?
大量已经从事工业生产的“农业人口”却依然占据土地使用权和宅基地,农业人口人均可耕地仍然无法拉高,土地数量就限制了农业产出,三农问题和这个就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