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做技术的,30岁左右 现在一片迷茫啊 -- 咚咚锵
扯皮只不过是个通俗的说法,比较文雅的说法是研讨,哈哈.我二个做技术的哥们去了DELL和Lenovo,说现在不写code了,天天跟别人开会扯淡,我说开会扯淡就是你的工作,而且是很重要的工作.
我们学校基本上是信息和通讯专业的,回看我和我同学们现在处境,做技术的真是很不乐观。中国是全世界的生产部,处于产业链的底层,真正搞研究的企业也就华为等几家几个指头就能数过来。做硬件的,也就看看datasheet,抄抄电路。做软件的,拿几个模块过来修改一下,我们最多只能算是应用而不是研发。
研发投入由市场决定,而中国一直在产业链上被打压,没心思去做陪本买卖。中国的企业也想生产利润高的技术产品,可是市场全部都在西方,被跨国公司垄断着。跨国公司在把幸苦的体力劳动、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等转嫁给我们的同时,一直在积极制造壁垒,使我们的技术很难突破。我也想过那种整天tape out和用spice仿真来设计电路的日子。可现实是项目周期紧,项目投入有限,一般的任务都是去抄别人的电路。做软件的也是这样,真正牵涉到算法层面的很少,模块都是别人做好的,国内甚至没有做编译器的公司。
一般的中小企业,全部是生产型的。老板的社会关系决定了这个公司的销售份额。然后再请一个管理团队,给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许诺虚假的前景,用各种手段进行蒙骗和压榨,像楼主这样能有一半研发已经是很好了。既然被谁压榨都是一样的,那还不如就这样先过着,至少要先把手上的活做好。
再来说一下基础教育,要想在一门学科的边缘有所突破,就必须掌握这门学科现有的知识。这可能是人类几千年的结晶,需要时间,而重视应用的中国技术模式很难达成这样的突破。
我们时常聚在一起讨论出路,因为需要技术民工的一般是沿海发达城市,要在这样的城市生活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讨论来讨论去,最后还是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出入也许就在跨国公司。利用晚上和星期天的时间讨论技术疑难,完成过硬的技术实力,争取有一天,能真正把自己的工科头脑派上用场。
另外,毕竟技术部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是业内人士,向管理转型也是部分同学的职业规划。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很少有单位会给你学习机会的,雇佣你就是要你能做的了这个活
除了应届生,没有单位会给新人很长的适应期的
作为一个曾经有8年软件开发经验,迷茫期考研转行,读研进行时的过来人,我强烈建议楼主不要考研转行。转行也不要转专业(即你以前的经验还有用的行业)。
你以前的经验全没了,和一群20来岁的年轻人竞争,心理落差、经济压力会很大。同时,这种转法,基本代表你浪费了近10年时间。未来怎么样,我不清楚。我只知道,代价太大,实在太大。
对于要文凭的老板 搞一个在职研究生就好了
有精力想学习,可以业余时间专研也不差。。。
读书三年出来 就毁了。
比换工作 换行业可能还要惨!!
个人意见 权当参考哈。
05级的理工男,同学中坚持技术路线的人很多混得不错。研究所 ,外企,民企,创业的都有
至于华为,那是偌大天朝仅有的特例,完全代表不了天朝大多数
还有能为了目标舍得。
下面这段引用感觉很有用,可惜2年后才看到。不过还不晚。
我想说的是,在过去很多年里,很多技术人实际上是把自己定位在第三种人里。而实际上,只有成为第一类和第二类人,才算达到了比较成功的状态。第三类人实际上最危险,因为技术的变迁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一定的。他们要么马上被淘汰,要么追得老了累了追不动了以后被淘汰,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如果你认为某个软件技术的兴起或者衰落对你个人的职业生涯构成了决定性的影响,那么你可能正走在错误的路线上,应当尽快改弦更张。
管人管事管技术,感觉做技术的不太适合做管理,还是希望做第三类人,但是第三类人的前途太小了
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同感。
人生中的抉择大多时候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对于大的抉择时刻,怎么慎重都不为过分。然而一经选定,就不要后悔,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因为得到的同时就意味着失去。
我们迷茫的原因其实是我们不知道我们想要什么,一旦确定了目标,其他的选择就容易了很多。
很好的讨论贴子。
"可能早点看到就好了。"
有多少人会有同样的概叹?
因此不能让好贴沉了,
就让她普惠更多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