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血战太平洋之真实历史 -- 须弥一芥

共:💬463 🌺3238 🌵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家园 说实话,对兄弟连我也不是很满意

尤其是巴斯托尼的那一集,本以为有一场好戏可以看,结果全看到医务兵在忙乎,还穿插了些不知所谓的浪漫,无聊得很。

家园 对付火力不强的对手是可行的。

另外,可能在真正冲锋前有足够的掩体缩短冲锋距离到一度程度,或者能有效吸引敌方火力,制造其它掩护,比如烟幕、火力压制等方式,也是可行的。

关键词(Tags): #军事
家园 我觉得电影就是电影

跟事实不是一回事。

事实一点都不好看,也不好玩,但是事实如果从事后回忆起来看却是比电影要曲折而且离奇的多的。

关键词(Tags): #杂谈
家园 重复
关键词(Tags): #杂谈
家园 看到第五集终于弃呢的人马克
家园 有点像《士兵突击》和《我的团长》的关系

其实看上去制作部门也清楚美国人不是很在意太平洋战争,要不每期都会不厌其烦的讲战史做过简介,明显是知道不加以讲解可能美国一般观众更会看的云里雾里。要说深度,真正看到第九集,才觉得《太平洋》要比《兄弟连》要有吸引力得多,是部真正描写战士的作品。《兄弟连》更像是一部励志片,这点到和《士兵突击》有点相同,无独有偶,《太平洋》中的士兵形象大多数时候都是衣衫褴褛,《我的团长》也是这样,很不讨女性观众的喜好。

家园 【整理】《太平洋》中的历史细节(10)

转自天涯影视评论,作者NaOH_Hcl

不好意思,原来觉得第十集实在没啥细节好提炼,本想不写了;但最终觉得做事得有始有终,所以还是写下了一些,可能内容有些少,大家包涵。

  1,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同日美国各大报纸均在头版用大幅的PEACE(和平)作为头条。不过当日并非都是好消息,在头版的角落处,报纸上刊登了美军重巡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在对日行动中被击沉,全部1200名船员只有300人幸存的消息,这可能也是整个二战最后一起较大规模的战斗伤亡报告了。此外由于美国全国欢庆,在3天内全国因庆祝胜利而意外死亡达300多人。

  2,若日本没有那么早投降,美军下一个目标就是南九州(奥林匹克行动),并计划于次年登陆日本本州岛(皇冠行动)。而登陆日本本州盟军所要投入的陆海军实力甚至将超过诺曼底登陆。根据战后分析,日本对盟军的登陆点判断基本准确并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可以预计若盟军真实施皇冠行动,可能遭受极为惨重的伤亡。在日本投降前,美军对进攻日本本土可能遭受的伤亡进行了评估,有的人以莱特岛战役为蓝本,认为日军不堪一击,有的人以冲绳岛战役为参照,认为将遭受1百万以上的伤亡!而美军也预先制作了50万枚紫星勋章,这批紫星历经朝战、越战、伊战,直到今天都没发完!

  3,战争结束后美军迅速着手安排登陆日本的行动,而为了种种因素考虑,陆战1师和陆战6师(欠一个团)被派往中国驻防,其中陆战1师于1945年9月底在天津登陆,陆战6师则在青岛登陆。美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目的:一是遣返日本战俘,由于在北方地区没有国军正规部队,而日军又主要聚集在几个大城市,因此美军承担了这一工作;二是接回盟军战俘;三是堤防东北的苏军一路南下;四是控制几个大城市,避免它们被我军夺取。尤金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来到了当时的北平,一直待到了1946年。在中国驻扎期间,由于被认为是站在国军一边,因此陆战队与我军有几次小摩擦,前后共有 13名陆战队员死亡;此外,大家知道的沈崇事件,也是当时驻扎在北平的陆战1师士兵所为。最终陆战1师于1947年9月1日全部撤离中国。

  4,战后美军进行了裁军,陆战队在战时最高峰时达到了48万余人,而一年后只剩约10万人,陆战3师、4师、5师和6师陆续撤编,陆战1师和2师也大幅缩水,其中陆战1师至1950年初只剩一个加强团的编制。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美国国内有不少人提出要撤销陆战队编制,将其并入海军和陆军中,由于范德格里夫特和埃迪森等人的坚决反对和国会中同情陆战队人士的帮助,最终陆战队还是保了下来,但人员编制降到了最低水平,直到1950年朝战爆发才给陆战队带来了转机。

  5,很多人都在问JP的最后结局,查了下可能有2种说法,一种是JP于1944-1945年死于车祸,当时他老婆弃他而去,JP怒而追之,却不料半途车祸而亡;另一种说法是JP于80年代病故。由于没有确实的说法,而且也不是什么圆满结局,所以可能就省略掉了。另外一些人,如老军士长、JAY,可能也是相同原因而没有在大结局中放出来。而大结局中有两个比较陌生的面孔,他们就是目睹巴斯隆牺牲的那两个小菜鸟,其中一个叫Tatum的好像目前还健在,而且曾当过Stockton陆战队俱乐部的主席。这里还特别谈谈那个老头军官普勒,他是陆战队历史上获得勋章最多的人之一,在二战中他至少负伤过三次,朝战中又参与了仁川登陆、长津湖战斗等诸多战役。普勒的唯一遗憾可能是没有能赢得荣誉勋章,据说是由于把陆军给得罪了(如在朝鲜战场,普勒指挥陆战队员将溃逃的陆军丢下的装备全部搜集起来再利用,并拒绝再交还给陆军部队;还曾骂陆军在长津湖战役中战斗力低下);此外普勒的家族还有很多人也加入了陆战队,他的弟弟在关岛战役中被日军狙击手射杀,他的儿子则在越战中踏地雷致残;普勒一直竞升至中将,于1971年逝世。

  6,日本是1945年9月2日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的投降书,当日,有三艘浴血奋战的驱逐舰获得为密苏里号护航的殊荣,它们分别是;奥班农号、泰勒号和尼古拉斯号。三艘驱逐舰队都是从所罗门群岛开始一路浴血奋战,一直杀到东京湾,是美国海军二战中的出色代表。个人觉得如果由企业号、奥班农号和印第安纳波利斯号作为主角上演海军版的《太平洋》第二季,那将会多么的波澜壮阔,不过这可能只是个人的一厢情愿了,呵呵。

  

  《太平洋》已经落下帷幕,心里也是感想颇多。本人第一次接触太平洋战争还要追溯到1999年的初三,当时临近中考;某日在学校图书馆自习时无意中发现有《太平洋战争》的连环画,竟全然忘记了作业、忘记了考试、忘记了当时的所有烦恼,完全被那种波澜壮阔的画面所吸引。企业号、翔鹤号、瓜岛、塞班,一个个当时还十分陌生的名词却在我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迹。还记得当年看到企业号在冲绳被自杀机命中的那个画面时,心中猛得一紧,还好翻页后看到的是“企业号没有沉没”。当时我就有一个梦想,希望能有朝一日能看到这些雄伟壮丽又惨烈无比的画面能搬上屏幕,让我能更直观地感受那种全然不同的意境。当得知《太平洋》将上映后,我当时的心情实在难以形容,就好似是与一个久未谋面的好友终于将见面一般。在《太平洋》播放时,我仔细写下该集的历史细节,这应该说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多的是满足自己多年以来的追求和夙愿。《太平洋》虽然已经结束,但我觉得自己似乎仍然沉浸在那碧海蓝天之中。在这里衷心希望各位《太平洋》和太平洋战争的簇拥们能常到百度太平洋吧里走走看看,一起品位历史,感悟人生!

关键词(Tags): #血战太平洋#二战史#历史细节
家园 楼主真年轻!

后生可畏啊!

家园 俺82年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渊田美津雄的“袭击珍珠港

薄薄的一本,只要几毛钱

家园 del
家园 故弄玄虚结果弄巧成拙的又一个典型

《我的团长》里面那个冒牌团长动辄念念有词装神弄鬼,摆出谁都看不懂的POSE,结果仅仅只是让人以为他是个初级跳大神的。

《太平洋》里面个个若有所思愁眉苦脸的大兵,妄图显得深刻,结果总让人联想到《飞越疯人院》。

家园 这也是为什么和平时期会有workholics
家园 说的不全面!

不是军中有受教育水平不错的人,而是当时的日本人,特别是日本军人就是受的这种教育!

普通的士兵也许写不出来这样的文章,但是他们都受的这种教育,并且他们坚信这些教育的正确性。这是当年美国准备登陆日本本土时,日本人视死如归、全体玉碎的精神动力。

对错与否,每个国家的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但是理解他并且正视它是必要的。

家园 真得感谢须弥一芥给我们呈现的好东西

这篇日本军人给罗斯福的信充分展现了那个时代日本的精神和思想,反映了日本人所受的教育,是日本人难得的自我展现。

如果我们不去关注日本国民所受到的愚民教育,比如武士道精神和效忠天皇等思想,我们还是能够从信中了解太平洋战争的一些外在动因——西方殖民者对于全世界被殖民者的过度压迫。日本作为最早的觉醒者并且初步获得这种解放能力以后,那种想解放自身并把其它民族一起从西方殖民者手中解救出来的迫切心情从信中呼之欲出。这大概是那个大东亚共荣圈的精神原动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除了从胜利者角度的日德法西斯狼子野心叙述以外,还有从其发动者角度的正义性,正如信中所反映的。无论希特勒德国还是法西斯日本,其实都面对着战前的不平等秩序,诸如欧美强权国家强加给战败者的不平等条约,政治上对非白人种族的歧视和殖民,经济上美英法无休止地输出本国经济危机。这一切就是那场大战爆发最根本的原因!

毕竟所有国家的人民都不是傻子,当他们被英美法制定的一战后国际秩序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转嫁行为绞杀的喘不过气来的时候,造反就是唯一选择了。没有德国的希特勒,就会有密特勒。没有日本军国主义裹挟的日本皇民,就会有其它的非白人势力蛊惑殖民地国家人民造欧美的反。在三十年代末的大势就是这样了,具体历史进程就是如何演化的问题而已。

现在的二战宣传从来都不触及导致战争的一实质问题,这现状既有欧美国家不愿意揭老祖宗的疮疤,也有发展中国家还要仰人鼻息的问题,还有中国这种希望浑水摸鱼挑拨离间的原因。

但是今天认真学习历史善于总结的人们应该知道德国人的拼死一击彻底葬送了美英法建立的一战后体制,二战后即使战败的德日也和所有国家一样获得相对平等的经济发展机会和除战败国外的除政治平等地位(当然,冷战是另外的因素),这跟一战以后的国际秩序完全不同。

而日本的行为,外加上战后苏联的扩张,从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独立和崛起。正因为战时日本为了宣扬其侵略正义性放弃对其它国家的不平等条约,促使美英也放弃了对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的绝大部分不平等条约,比如美国那个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甚至也间接地帮助了印度独立。

这是像日本这样的国家发动二战,所导致的客观贡献。

二战时,美国人对日本人的不尊重其实是针对所有殖民地国家的,太平洋岛上的猴子和东亚病夫没有二致。彻底改变美国人傲慢与偏见的是既有硫磺岛,更要靠朝鲜战争,越南丛林。当然,丰田汽车和中国制造更深入地改造着美国佬心中的亚洲人形象。

关键词(Tags): #历史#二战
家园 故人眼中的Snafu

看完《血战太平洋》,小E对其中的一位配角,上等兵“Snafu” Merriell Shelton映像深刻,可以说,这是本剧塑造的比较成功的一个角色,他凶狠刻薄、痞气十足,令人难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Rami Malek扮演的Snafu

《华盛顿邮报》对于此角色也评价颇高:“Rami Malet扮演的上等兵“Snafu” Merriell Shelton在本剧的后半部出现。他是Sledge的忠实战友,一位看似有气无力、实则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天使般的角色,是一位具有反英雄特质的另类人物。”另外,Snafu的扮演者Malek接受底特律新闻台的采访时表示:“Snafu的内心已经死去,但是,如果说他还有一丝良知和纯洁,他总是极力警告他人不要走自己的路。”当被问到真实的Snafu的所作所为,是否如本剧展现的那样时,Malek说:“剧中发生的那些事情,我们不能百分之百确定都是Snafu所为。”

剧终,对于Snafu的战后生活,只有寥寥几句,提到他生活在路易斯安那州,结了婚并有两个儿子,35年未与战友们联系。直到Eugene Sledge的战争回忆录《With the Old Breed》出版后,他才再次露面。1993年, Snafu去世。

小E属于刨根问底栏目组的,放狗搜了搜,还真找到了Snafu的邻居和故人写的一篇文章,提到了Snafu的战后生活。文章的作者Rod Dreher在出版界工作,《血战太平洋》放映后,为了应景,写了写他所认识的Snafu。小E将原文整理翻译,与河友们共享:

几年前,当我阅读Eugene Sledge的战争回忆录时,很难将书中那位历经太平洋战争中种种磨难和野蛮的海军陆战队员Snafu与我的邻居,Merriell先生联系起来。但是,Merriell先生正是Snafu。他与他的太太,Gladys女士,及两个儿子住在61号公路旁的一栋石头房子里,距离我们家1英里左右(注:4273 U.S. 61 in St.Francisville of West Feliciana Parish, LA)。他是一名空调维修安装人员(注:估计从伐木业转行了)。我父母房子客厅的天花板上有一道裂纹,就是在Snafu给我们家安装管道时,不小心踩破天花板上的石膏板后留下的。他的小儿子和我一同在夏季联赛中打棒球。我们的比赛Snafu也会来看,他总显得沉默自持。Snafu个头不高,身材粗壮,表情非常严肃,不苟言笑。他抽不带过滤嘴的烟,喜欢赌博。大多数时候,他是一位不易接近的神秘人。

我记得父亲曾经告诉我,Merriell先生在二战中经历过一些地狱般的战争,但是,直到Sledge的书出来之后,人们才真正了解到那些战争意味着什么。我的叔叔做了一些工作,使得分别35年的Sledge和Snafu再次重逢。这次重逢就发生在我叔叔家的餐桌旁。

读了Sledge的书,我才确实了解,那位安静而严肃的邻居Merriell先生早年的所为。他是一名无情的杀手,这意味着,在那场个人无法选择的大战中,他是一位英勇而高效的战士。读着Sledge的回忆录,我一直在思考,一个经历过如此炼狱的人,如何回归平常的生活。我猜想,Snafu做到了,但我永远不会知道真正的答案。他是我的邻居,也是一位独来独往的人。

Snafu很早前就去世了,他的太太和大儿子Floyd也早已不在人世(Floyd是名有才华的少年棒球手,可惜与毒品有染,英年早逝)。他的小儿子Allen,我少年时的朋友,还在人世,但我不知道Allen搬到了何处。我的这段回忆有一个黑暗而怪诞的结尾,Snafu的61公路边的老房子后来被臭名昭著的变态杀手Derrick Todd Lee居住,Lee住在那里的时候,实施了一系列的谋杀案。

Rod Dreher的原文链接:

http://blog.beliefnet.com/roddreher/2010/03/the-real-snafu-from-the-pacific.html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