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 真正光伏业内人说光伏 (1) -- phjhuan
比如锗硅管比三五的最大好处就是和现有硅工艺兼容,节省成本。
substrate不吸光,这里主要是给上面的三五提供晶格匹配的基。
这个技术真有这个链接里面讲的那么好么?
这个技术在去年发表,论文题目是 solar purification by a new type of solar furnace。这位 Ho Tso-Hsiu 是作者。记者居然还专门去采访他。
一般来说,技术吹的太过于神奇的,实际结果都要打一些折扣。
如果这技术真能工业化的话,生产多晶硅就能放在缺水多电的西部进行了。
给上面的三五提供晶格匹配的substrate我没见过用硅的,硅晶格常数不好匹配,实际用的有Ge,GaAs,GaInP。
实际要打多少折扣不知道。我在CCTV的新闻还见过这个。
何祚庥本身是个政治院士。
硅基上面没法搞三五。
我自己是在一家国企的多晶硅厂工作,已经两年了。从事的是分析岗位,色谱仪和质谱仪都在应用,最后测试硅片多子少子情况用的红外光谱仪等都是清一色的美国公司。
从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系统知道的不多,现在已经从最初端走到电池片行业了。感觉多晶硅市场很麻烦。
就像河友所说的干到最后,大家都没饭吃了,公司在纯度和wacker比较,已经哪个两年了,几乎还是天壤之别。很痛心,全国又上这么多项目,很多地方那个野鸡大专的学生,就是在我公司呆了不到半年都敢去私企当总工,感觉很可怕。
第一次发言,知道都是大牛,望包涵。
一样的多晶硅制作方法,国外在最后的结晶阶段巧妙运用吸杂的手段,来提高纯度。这个诀窍国内好像还没有掌握。
乱插一段
这场2000年前后开始兴起的光伏热,归根结底是被政策给提前催熟的。和中国股市一样,这是个不折不扣的政策市。
最早的市场是德国(封闭的日本不算)。按理说德国并不是个很适合光伏发电的地方,纬度太高了些,光照不够强,但补贴政策带来了急剧增长。
然后西班牙:本来德国市场是无法满足增长比市场还快的巨大产能,但西班牙及时的跟着来了补贴。西班牙位置好,适合光伏。
依靠工业底子,德国有了一堆赫赫有名的电池厂和设备商,Q-cell,CT,RENA。。。。。
设备商在中国市场吃了个饱,几乎所有中国电池厂都有德国设备。德国设备确实是好,在众多国外厂家中也突出。看了干干净净的德国货,再看漏水的中国山寨货,会有种拿锤子砸的冲动。
电池厂运气就没这么好了,后来兴起的中国低价电池既拉低了利润,又占了市场。德国调低补贴后,更不好过了,也只有贱价的中国电池厂能适应。
然后,意大利、英国的补贴也来了。
英国本来有BP,没错,就是石油那个,BP挺早就做电池了,还买了UNSW的专利,做埋栅刻槽电池,算是很早的高效电池。
BP还独有个技术,单晶铸锭,用类似一般多晶铸锭的设备,做出单晶来,成本比常见的Cz法拉单晶低很多。原理说起来很简单,但实用化不简单。
但BP的市场地位一直再降,只好到中国来开工厂了。
日本生产太阳能电池,也有很长的时间,Sharp,京瓷,三洋等的产量和技术都不错。日本国内市场比较大,很多都是自产自销了。小日本是较为封闭的。中国电池厂遍地开花时,日本人有钱不挣,不卖技术,都让给欧美厂家了,现在日系技术在国内几乎见不到。
现在说说中国电池片设备商。现在设备基本上能国产了,至于怎么样,只能说是典型的国货。
最大的赢家应该是48所和捷佳创。不是说这两家现在地位最高,而是说这两家本来像风中的一颗尘埃般无足轻重,但抓住了机遇,华丽的蜕变了。
48所以扩散炉为开端,现在基本上什么都能做了,应该是国内少有的晶体硅电池生产能turnkey的。
捷佳创是做清洗和texture(中文的翻译实在误导人)机器的,听说是被运气撞了,订单忙不过来。现在的新产品的质量不知道,老的那种,就是让人想拿锤子的。
不知道是不是太阳能电池这个圈子特别小的原因,大家用的设备都差不多,工艺参数一般也是相似。
两个初次见面的技术人员很可能会发生这样的对话:
1:你们那用的什么扩散炉?
2:CT和48所的。
1:我们用的是48所和Tem...
2: 对了,你认识XXX不,他是。。。
1:哦,他是我同学/同事,他现在到。。。去了
2:恩,我也好几个同事到。。。去了。
这个老头是中科院哪个物理所的。
以前同学要考那个所,看到了他编的一本书,开头就是胡扯一通古代“元气”和现代物理的关系。
现在都在疯狂出货,捞最后一票……
背板是ETFE吧,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杜邦和日本旭硝子做。
CELL厂商跟风很严重,大电池公司什么设备,别的也采购同样设备,包括PECVD机,丝网印刷机,烧结炉,和分检机,尽管都是采购外国设备,价格不菲。
清洗机和扩散炉,刻蚀机即使都是国产,但是也是用同一家公司,真让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