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大家分析一下世博会遇冷的原因 -- 海点
谁也不否认存在缺点,尤其一部分国民还有许多不遵守社会公德的地方,但是把这些片面说成是世博会的全部,别有用心的歪曲、摸黑,并且以此来满足自己所谓的优越感,我觉得最后失败的只会是这些小丑自己。
令旅行社即将到来的旅游淡季消失了。
就在昨天,我问一旅行社的老总:现在快到旅游淡季了吧?
老总一扬头的诧异:没有呀,我这大把去旅游的,都是要去世博!
汗。
我们这算南方边远的小城市(中央台用语)了,世博就热成这样。现在有钱的人多呀,可惜不包括我。
也许你我说的都是实事,各地反映不同吧。
1999年在昆明举办园艺博览会其间,上海市人民政府就决定申请承办2010年世博会。
1998年11月25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内气氛热烈,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向中国奥委会递交了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书,从此拉开了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序幕。此后,北京开始扎扎实实、有条不紊地展开申奥行动。
“你办个奥运、我就办个世博”,难道一定要等人家申办好,我再拿主意?那可就晚咯。
我一直就觉得世博会就是一个放大的深圳“世界之窗”,人造景点,最多外加一些科技与民风展示,然后是以国家或机构名义主办的,仅此而已。
这玩意值得看得和奥运会一样高?百思不得其解。
这事儿,有闲钱有闲功夫就去看,没有的就不去。像我,就是没闲工夫再加上极懒,才不去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房子被拍卖了,工作也丢了,哪还有钱出国(尤其是中国那么远)旅游啊。
欧美那些在职的人也在考虑罢工和劳资谈判保饭碗呢!
世博的整个外国游客量,根本就大打折扣了。能有当初预估的3,4成就不错了。
总的感觉,08奥运09国庆10年世博,却又碰上亚运和世界杯,在国际上吸引力被分流,在国内惊喜度开始疲软。
经济危机的影响应该早就在预料中了。火山喷发玉树地震也有冲击。
其实对小老百姓来说,计算最多的还是成本。如果俺去的话估计会按照河友提示的自带黄瓜解渴,自备干粮充饥。
至于说看什么,也就是一个新奇,看看眼界,见见世面,但普通日票一天逛下来对体力精神都是一个考验,能够有多大收获就不知道了,而且拍老长的队,俺不喜欢。
世博对一般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对参与者有什么意义?我看都不如奥运。
俺在内地小城,世博会对俺和家人真的没有什么非看不可的理由。08年奥运的时候俺也不怎么热心来着,莫非社会真的断裂了?
从经济意义上讲,世博也许是上海能够吹的最大泡泡,表面热闹下面不知道多少人被套。
主要是世界变了...
以前的世界是分开的,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一般的科技和资讯大家很容易就了解,当年只有在世博才能见识到全世界的最新科技,那个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这次世博已经弄的很不错了,要是在其他国家办,估计去的人都不知只有多少
他们就是普通的退休人员,票可还是我自己掏钱买的哦。
看到他们体力不济不能充分利用门票,逛到晚上出来,我都开始有点小心痛买票的钱了。
我们第一次去的时候是上周日,那个时候浦西的人还不是很多,有的馆可以不排队,他们再去就是浦东浦西联动了,浦西的很多城市馆就开始排队了。
这次去人就更多了。
马上就开始放假的,人肯定多。
不过园区的组织还是很不错,干净文明,小白菜志愿者们也很好。不管上面的人立意如何,但是下面做事的人还是很认真的,效果也很好。凭心而说。
别整天拿着放大镜看。我现在就特烦国外的朋友一天到晚给我转发那些这不好那不好的邮件,他们有没有自己过来看呀。
人太多了,排那么长的队实在受不了。
想去也不去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从本周开始,人数开始急剧上升。
周一:23.64万
周二:26.19万
周三:29.06万
周四:29.64万
周五:32.85万
周六:36.11万(20:30分数据)
离7000万人流的平均客流量38万只有一步之遥了。
这个预测世博会客流稀少的人被狠狠的打脸了。
现在离高峰的暑假还早呢,按照这个情形发展下去,早晚有一天要实行限流措施。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看到这个趋势,人一定是越来越多,赶紧本周二请假带小孩一起去逛逛,人的确不多,很多冷门馆人不是很多,可惜那天还是下了小雨,不太方便,而且第一次去,地方不熟,看的东西还是不太多,就C区和E区,敲了20个章左右。
家里还有几张票,还要再去的,就担心人会越来越多的了。
如果你加入个什么汽车协会,例如AAA,或者什么保险项目等等,这样的杂志可以免费赠送。算是对于客户的一些服务吧。
做科研的,想在Nature, Science上面发论文,很不容易;做平头百姓的,想看这样的刊物并不困难。
但是这个世博会本来就该对老人、学生等优惠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