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从头开始写毛爷爷的故事(重新整理发帖) -- 饮冰
0012内容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944366[URL=][/URL]
4.违反了劳动合同法
伴随着巨大的财富而来的是巨大的争议。
毛顺生知道,搞这么的产业,光靠他一个人是不行的。请别人要花钱,付不起工资,怎么办,先利用家里的劳动力。
他在下意识里把这个家庭所有的成员(包括身子骨还硬朗的恩普大人)都当成了公司的一员。公司当然没有跟他们签订劳动合同,不过这董事长兼总经理太强了,没签也是他的劳动力,而且是免费加终身的,除了不付工资、加班费和奖金外,相当于签了无固定期限,永远是毛氏公司的一员。
没办法,即使毛家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当时也没有劳动局,不能为民做主,总理也管不到,总经理说了算。
在顺生的观念里,是没有“下班”这个概念的,当然,睡觉要除外。首先他自己带头,他每天天没亮就起来,鸡入笼了还没有回家,起早贪黑,含辛茹苦,绞尽脑汁,磨破了嘴皮以及脚皮。大到一笔资金怎么运转,小到一头牛下崽要不要请接生婆,生意场上的各项大小事情,都需要他管,还要尽力地拓展生意场上的业务和人际关系……真是辛苦啊。
他自己以身作则,积极带头,对家人的要求也是相当严格的。父亲毛恩普年纪大了,不能多干,文素勤顺生比较疼爱,尽量少干一点,他首先管教的,就是毛家两个孩子:泽东和泽民(包括1905年出生的泽覃)。
孩子们是要干各种繁重的体力活的,比如扛米、挑粪、耙田、除草、挖红薯;还要砍柴、放牛、喂猪、摘菜、做饭……样样多要做,甭想偷懒。顺生要求他们在劳动上尽职尽责,任劳任怨,这是他的原则与底线,如果他发现有谁偷懒,他会很生气的。当过兵的人如果真的很生气,别人基本就没气了。
白天忙了一天了,晚上可以看看《我们约会吧》了吧?不,绝对不行。因为在他的监督下,孩子们还有一项比风花雪月更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打算盘。
每当晚上,毛家小屋便会传来一阵阵噼噼啪啪的声音,顺生手把手地教儿子们打算盘,他要求不高:能左右互博,同时用双手打就可以。这东西好玩,他觉得儿子们也会很感兴趣的,这样,毛家的财会制度就可以完善,做账这样的大事就不必请外人了,让自己的儿子当会计出纳,他就能放心了。
如果只是这样,多发点工资奖金,生活待遇搞好一点,我想毛家的三个孩子还是能接受的。不过,顺生在这点上是不会满足他们的。同样是干活,其他工人每隔半个月都有一顿肉吃,孩子们却只能喝汤;每隔一两个月,工人总能得到几文钱的额外零花钱,孩子们一个子儿都没有,事没做好,还免不了他的一顿打骂,直到做好为止。
换作我,心里也不平衡了,我是不是你亲生的啊。
他如此严厉,别人的非议,孩子们的怨气,他不是不知道。可是,为了目标,为了将来的幸福,他不得不如此。在他的内心,他希望得到全家人口头和心里的理解,以及行动上的支持。他不是一个为了赚钱什么都不管的人,他不是一个吝啬无情的人,不要说他一头扎进钱眼里,钱,不过是个目标而已。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0013内容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944372[URL=][/URL]
5. 韶山第一个本土强人
现在,毛顺生是韶山冲里的第一个本土强人,是犀利哥。他犀利的不只是表情,从指导思想,到手段,到结果,都是。
韶山强人毛顺生,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时尚。婚姻上,他是姐弟恋。工作上,从农民到军人到商人,他横跨三大行业,干一行爱一行,干出了成绩干出了影响,他积极响应“以赚钱为中心”的时代呼声,一路向钱看,在他当老板的时候,他积极维护劳动者利益,虽然是家族企业,他的指导思想是“亲者严、疏者宽”,工人吃肉,家人喝汤,从不拖欠工人一块钱的工资,多少的黑心老板要在他面前颤抖;在经营方式上,他在中国农村成功推行股份合作制,为乡镇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光明的道路;在行业道德上,他养出的牛又肥又壮,他养的猪只吃米糠,不用注射器打水;他卖的大米从不在其中掺沙子,拌有毒染料,进口转基因大米;同时他恪守承诺,不囤积土地,不开发房地产;在自主创新上,他第一个在中国农村发行股票,在他的有生之年,保证了他那只股票一路看涨,没有黑色内幕,没有权钱交易,只有牛市没有熊市,没有圈小股民的钱,没有伤小股民的心,没有套小股民的神,而是积极分红,藏富于民间,藏富于小股民,那时还没有证监会,他监督自己的良心。
他,是韶山第一个本土强人;韶山冲里头号时尚风云人物。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当时的潮流就是发财,一个农民最后混到能发行股票,不时尚都说不过去了。
如果说我们敬佩顺生在创业过程中表现出的杰出商业头脑和娴熟运用市场规律的手段,不如说敬佩他在创业中表现出的那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百折不挠的精神;那信心十足,一干到底的精神;那即使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也在所不惜的精神。
不过,毛家孩子里,有一个与他相似的人,而且越来越强悍,他就是8岁时从外婆家接回来的大儿子毛小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抱歉送花到了上限。闹了半天那些打白条、发股票、投机倒把、混业经营、富士康式管理都是人家太祖老爸玩儿剩下的。太祖被逼得只好打个江山搞个文革,总算干了点自己老爸没干过的东西。
人物写得很有现代喜感的样子?
看来“当年明月”的确是创造了一种写历史书的风格。。。
我感觉想看的是毛爷爷的真实成长过程,但到了“房地产”就不知真假了。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0014内容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944376[URL=][/URL]
第三章:晨耕暮读
1. 一个想发财,一个想成才
刚把毛小三接回来的时候,顺生并没有发现他刚从外婆家过了好日子回来的长子,对他的发财梦并不感兴趣;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毛小三也没发现他刚从外面闯世界回来的父亲大人正雄心勃勃,做一番事业,他正处于成长的第一个叛逆期。
因为他想拥有自己的东西。
这个东西,反正现阶段不是钱。爹的钱他也不感兴趣。爹娘已经给身体了,如果还要盯着爹娘那些钱(成长过程不算),只多了自己嘲笑自己的资本。毛小三这么想。
老子想的是发财,儿子想的是成才。
发财和成才有什么区别吗?当然有。发财不一定成才,成才不一定发财。这是一个扯不清的话题。
这就是所谓的少年的毛与父亲之间的“矛盾”,在过去的一些书里,把这个“矛盾”描述得相当“深刻”,毛顺生是一个严苛、精细、刻薄古板、只知道压榨儿子的人,甚至把他描述成一个“暴君”,于是乎少年毛不得不奋起反抗,从此走上反抗整个不平等的社会的道路,他伟大的反抗精神,就是从这里开始……
有这么严重吗?我认为是没有的。小孩子的叛逆是正常的,因为他正处于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啊。所谓的矛盾不过是爷俩,一老一小,一个想发财,一个想成才。父子两人在各自的定位和发展战略上存在根本性的分歧。
这个根本性的分歧来源于时代。顺生时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财是主题,见了银子就眼红,见了书本是眼白;毛小三的时代,成才是主题(这个以后会讲),见了银子也眼红,见了书本、杂志(新青年)、小册子眼更红。他们虽然在人生定位上有根本性分歧,但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类人。
看来一个时尚的儿子,必有一个时尚的老爸啊!
一个人如果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那是对他就是最大的诱惑。这种诱惑产生的动力是无法想象的。因为他愿意。
以后的事实将证明,毛小三叛逆得相当“过分”,在对目标的追求上,他是一个比父亲更强悍的人,一家不容两强,两强PK,必有一伤,父子间的矛盾冲突,我们接下来再讲,因为现在对8岁的毛小三来说,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情:上学。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0015内容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946062[URL=][/URL]
我们先来看一份履历表:
1902 年, 8 岁,被父亲送至家门口的南岸私塾接受发蒙教育,塾师邹春培;
1904 年秋,10岁,转学于韶山关公桥私塾,塾师毛咏生;
1905 年, 11岁,在韶山冲桥头湾、钟家湾私塾就读,塾师周少希;
1906 年, 12岁,又转学井湾里私塾,塾师毛宇居;
1907 年至1909 年夏,13—14岁,停学;在家务农,期间结婚。
1909 年秋至1910 年夏,14—15岁,复学于韶山乌龟井和东茅塘私塾,塾师是毛岱钟(有人认为是其父毛简臣)和毛麓钟。
总计:读了六年书,换了六所学校,拜了七位老师。
1902年,在顺生的安排下,8岁的毛小三正在家门口的南岸私塾,在塾师邹春培的指点下,接受“发蒙”教育。这种不重视调查研究的安排令他相当恼火,《三字经》、《百家姓》这些文章,他早就八舅家就背得滚瓜烂熟了,还学这些啊?能不能来点有技术含量的?
不过,他也懒得指破,反而更加轻松,他曾经也想在韶山组织一支“孩子军”,不过失败了,韶山的同龄孩子本来没有在文家时多,他们又几乎都要帮着干活,没时间玩;最后,向9岁迈进的他也隐隐约约觉得:自己开始长大了,不能永远当孩子王,大人喝斥一句,什么都不是了。
在失落中他走向了独处,没别的玩伴,他也不愿意小两岁的弟弟泽民总是跟在他身边,他独来独往,夜晚打完算盘后,一个人看书,白天一个人劳作,冬天来了,大学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他一个人在雪地里玩得满头大汗,第一次感觉到压抑和孤独。
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那些老古董实在让他打不起精神,同多少年后他再回过头钻进古典文化里不同(其实,他也一直没有离开传统文化,但不同阶段轻重不同),他现在最需要的,是新的文化,新的讯息,父亲当兵回来见识多了不少,可是他不说,8岁的毛小三望着远处沉默的韶峰出神:山的外面是什么样子的?
他已经不是懵懵懂懂走向私塾的小孩,他怀有希望更多了解这个世界的期望值。这个期望值在他心里,但父母不知道,邻居不知道,老师不知道。
他开始在课堂上顶撞老师,顶撞中带有嘲讽。一是心情不好,二是智高人胆大,反正老师讲的他都知道,没讲的也知道,他很烦。
老师把他在学校的情况反馈给了父亲。父亲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拿条扁担——他大概以为还是在战场杀敌呢。
见父亲来打,毛小三同学想也没想,愤而走出了家门。他希望能走出大山,去融入外面的世界。这时候他没有管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没有管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更不是一次有预谋有准备的出行,他连衣服都没带。
8岁的毛小三。8岁,茫然无措地离家出走,并不是一定要离开这个家,只是他想了解外面的世界。他离家出走,是他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有的人可能要笑喷了:一个8岁的小孩有什么好理解的?不,你错了,请你记住,连8个月大的婴儿也需要得到他应得的理解。
在山里转了三天,终于找不到路了,一个进山打猎的老人把他送了回来。看来大山也不是那么好征服。
他很惨。一只鞋子掉了,只好光着一只脚,脸上、手背上是被野草割伤的痕迹,裤袋里装满了从树上摘来用于充饥的野果。能活着回来,确实已经不错了。
父亲见他这副惨样,也就没骂他了。不过由于他不尊敬老师,不参拜孔圣人,旷课三天,没打病假条,南岸私塾宣布:他被开除了。学校的大门永远朝他关上。
这是规矩啊。
反正没有人喜欢独立的你,没有人喜欢你在接受灌输时再问个为什么。
离开南岸私塾,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毛小三几乎换遍了韶山的私塾,换遍了老师,谁都承认他学习好,谁又都觉得他很难教,因为他一直在破着那些“规矩”。
毛咏生,邹春培之后的第二个老师,开学没两天,小三只问了他一个简单的问题:Teacher,May I sit down回答你的问题?这位老师吓得差点从座位上滚出来,一边扶住老花镜一边Say:“No!”。毛小三不依不饶:你讲的东西你知道,我也知道,你能坐着,为何我不能?
他坚持坐着背书和回答提问,并把这个质疑进行到底:“你能,为什么我不能?”,先生用竹条打了他一顿手板心,算是给了个标准答案了。这次不用等学校开除,他自己再没来。
毛宇居,第四个老师,算是本家,只比小三大了12岁,开学后,父亲一走,毛小三同学见面就拍他的肩膀,开口闭口称他“大哥”,搞得毛宇居很恼火,又不好当场发作。小三认为,虽然你是我的老师,我也尊重你,不过我们在人格上总是平等的吧,所以他觉得叫“大哥”并没有错,还有点武侠江湖的味道。不过毛宇居可没兴趣认他这位“小弟”,从来只听说老师带的学生叫徒弟而没有叫小弟的,什么“人格”?照样打屁股。
这还是规矩。好多的规矩。规规矩矩地做人,做成一个规规矩矩的人;规规矩矩地做事,做成一件规规矩矩的事;规规矩矩地开始,有个规规矩矩的结果。
问题是假如这些规矩是没什么用处的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多谢支持。欢迎常来。当初很正常的事,比如不卖有毒米,不打白条,善待员工,如今竟已成稀缺。
一本正经:)当然态度还应该是严谨的。相信正史和实地观察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