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亲身体验美国的效率神话 -- hwd99
亲身体验美国的效率神话
改革开放以来,精英们走出国门,发现西方发展水平比我们高出很多,许多人就拜倒在西方人脚下,认为我们落后了,主要原因是效率低,于是,邓小平先生明确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认为社会主义首先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向西方学习,提高效率。
这次带儿子在美国旅游,亲身体验了美国的效率,特此给大家汇报一下个人的体验。 我们于7月14日先乘坐美国delta公司DL5340航班,从Roanoke机场到亚特兰大国际机场,乘坐的飞机CRJ200是加拿大庞巴迪宇航集团提供的民用支线喷气飞机, CRJ-200型客机一般载客50人(飞机上delta公司提供的杂志上说是78座)。我们几乎是前面几个登机的,人很快就上完了,但是,我们仍然在飞机上等了约半小时,飞机才起飞,很快就降落亚特兰大机场,从飞机上下来,进入航站楼前,我们又等了半个多小时,儿子跟我说,我们在飞机上等待的时间大于飞行的时间。我感到很诧异, 看看自己打印的航班介绍,这个航班飞行时间是1小时34分钟,和我们从开始飞行到下飞机也差不多,不过就是飞行时间仅50分钟。当时想,美国的机场真忙啊,航站楼没有空闲吧。好在后面航班也是delta公司的,而且时间充裕,我们也不在乎在飞机上多等一刻,因为下来也是等。
乘坐的下一个航班是DL1603,从亚特兰大到拉斯维加斯,飞机是757-300,这个飞机是能乘坐240人的大飞机,经济舱每排6座,包括商务舱,有60多排,中间是过道,飞机较长,机场让大家提前40分钟开始登机,实际花的时间超过50分钟,也就是说,飞机晚点了。主要原因是,登机时,按照座位号在前的先登机,由于登机的人要摆放行李,占据了飞机上唯一的过道,所以,每上一个人,都需要整理行李,占据过道,让后上的人只能等待。这个过程持续到最后,我们坐在中间(30排),所以,有机会观察,在我们之后登机的人,在等待前面整理行李,耽误了时间。回想以前国内登机,即使是上200多人飞机,也不会要求按座位确定登机顺序,所以,有坐后座的先登机,他们就会直接走向飞机后座,占道问题就没有这次这么严重了。因为登机时间长,而耽误时间晚点的,我在国内坐过很多次飞机,似乎没有碰到过。
笔者认为,美国的航空公司将登机次序搞反了,如果让坐后座的人先上,就不存在占道问题了,当然,这种情况下,有人会将行李放到前排,从而妨碍大家行李的摆放。因此,更好的办法是使用设在飞机尾部的登机口,让座位在前的人先上,而下飞机时,出飞机使用飞机前部的登机口,要求大家将行李带来自己座位附近,这样就能很好地避免占道问题,而且提高了飞机登机和下飞机效率,减少等待时间,如果有人不遵守,他在下飞机时,就只能等大家下完才能下,而且还得到后面去拿行李,并不省力气。
我们降落到拉斯维加斯机场时,时间是晚上11:05。我们遇到的杯具从下面才真正开始:我们在飞机上一直等到12:00点整,才开始下飞机。 周围的美国佬倒是很平静,似乎习以为常了,没有任何动静。以前在国内乘飞机,等上半小时,都很罕见,而且肯定会询问原因,提抗议了。
机场很大,我们乘坐机场内部地铁,到行李处,等待托运行李到达。同机有一个华人旅游团,约15人,接待他们的导游在出口都等急了,因为他们还在我们后面,而且遇到地铁问题,又过了半小时,才到达行李处,也就是说,他们即使没有托运行李,从飞机着陆,到走出机场,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我们下飞机后,在机场又等了整整一个小时,才拿到行李,出机场看时间,已经整整一点了,也就是说,我们降落到机场,到走出机场,整整花了1小时55分钟。而机场行李处还有至少一半人围在行李处等待行李到达,包括那个华人旅游团。我们坐出租,到旅馆办完手续,已经凌晨1:46分(实际等于我待的美国东部时间4:46)。这样的效率,在国内机场,还真是罕见。在国内,有段时间常坐飞机,就从来没有遇见过这种情况。后来跟别人谈起来,他们告诉我,在美国坐飞机,最好不要托运行李,因为在大机场等行李时间太长是常有的事情。
游玩洛杉矶环球影城,碰到的事情也是挺奇怪的。在每个景点,都设置绕来绕去的廊道,让游客排队。我估算一下,最长的排队路径,足足有1公里,也就是说,要进入一个景点,你至少需要走1公里的路程。我们去看的第一个节目,就足足走了1公里,才坐上游览车。 由于每个节目都要花很多时间走路,我们从早上9点待到下午5点,仅仅看了6个节目(影城至少有20多个节目)。影城的这种安排,有故意降低效率,让大家一次看不完节目,吸引大家下次再来的嫌疑。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在追求经济效益,将经济效益差归结为低效率。事实恰恰相反。例如,澳大利亚新国会大厦只是中国的人民大会堂的一半那么大,但是澳大利亚人用了整整七年才建成;中国只用了十个月。只要有市场 需求,许多国营企业就劳动生产率来讲,表现得并不逊色。例如,首都钢铁公司,一九八八年按可比口径计算的新增产值全员劳动生产率,比法国的萨西洛尔钢铁公司高24%,比曼内斯曼钢铁公司高31.8%,比联邦德国的克洛洛克钢铁公司高38%,比英国钢铁公司高1.08倍,比美国的克虏勃钢铁公司高9%,而仅 次于日本几家制铁公司(《中国社会科学>>, 1990年第3期,第10页)。世界银行考察团考察了中国的一些企业后指出:“参观了一个棉纺厂,看来即使用世界水平来评价,效率也算得上是很高的。中国 自建的部分工厂,例如石油化工企业的一些工厂,看来很令人赞赏,能够赶上时代。”(见《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财政出版社,1983年版,第82 页)
所谓的社会主义经济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并没有同资本主义经济的精神决裂,所谓的社会主义也就不过是“要实现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而已(袁大成)。因此,随着工业化进程在这些国家达到一定的程度,其经济的不均衡性就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经济的发展。中国也是这样。长期以来,在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经济的运行也由于一味追求产出大于投入的效率而无法均衡。举例而言,当年中国所制造的上海牌手表,其成本 每块不过7元,其出售价格却为120元,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差值:120-7=113元,利润率达1600%,这样的经济效率可谓高矣。但是,中国经济的指 导者们没有想到:如果中国经济的所有部门(假定为总数为N〕都能达到这个令中国政府兴奋的高效率,那么整个社会所能售出的产品充其量也只有7N而已,余下 的113N是无法在国内市场上卖出去,它们不会积蓄成财富,只会积压成为废物。毛泽东主席曾在1958年十一月郑州会议第二次讲话中,将鞍钢高利润作为标准。当时鞍钢人均产值18000元,成本7200元,工人工资800元,利润10000元。显而易见,当整个社会的经济运动都在追求产出大于投入的效率时,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的严重失衡,导致生产过剩和经济停滞。产品卖不掉,不会积累变成财富,只会积压成垃圾,从而无法产生经济效益。这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依然在主宰着社会经济的结果。
附: 环球影城的几个短的3D电影节目还是很不错的,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新拍的金刚,新拍的一段终结者,还有一段Simpson,都是特地制作的三维立体电影片段(影城将他们放在不同地方放映,排队很花时间)。看3D金刚,是乘坐游览车进入一个拱形隧道,放映节目时,整个拱形隧道都成了画面,似乎游客都在电影中的游览车里。金刚和恐龙似乎将我们乘坐的车当玩具,玩起来了。与此相比,disney的节目就不值一看了,差距太远。不知道为什么Disney名头那么响?估计今后,电影界会拍出整部三维立体大片,而不是影城搞的10-20分钟短片,希望中国电影界加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就像沉宝大胖子沙发,关键在一个沉字。
universal studio 很不错的,disney你要玩主题公园,那才是好玩的。
在美国坐飞机争执太多了,服务也很差。
一般航空公司的飞行时间会往多里算.因为有政府机构给各个航空公司打分,其中一项是准点率.提前一点到没啥,大家皆大欢喜.
我记得Delta是分Zone登机的.可能执行起来各机组或登机口有差别.
按照我的经验,美国的航空公司登机顺序一般都是 先后排,然后前排,delta的也都是这样。你这次不知道是不是delta的人晕掉了
另外,Universal studio的入口那么弄应该还是有道理的。我去的几次,都是人很多,他们把入口弄得那样曲曲折折,可以让大部分排队的人不晒太阳,另外曲曲折折的队伍可能有利于减轻游客的焦虑情绪。不知道您排得是哪一个,走了那么多路?如果您去的那天人很少的话,应该会有比较直的通道开放,Universal Studio的工作人员失职了
来美国从洛杉矶到芝加哥,坐联合航空公司,也是前排先上。这次自己回来,坐airway飞机,很晚再上,就没有注意了。
在影城,那天人很多,您说的开放直道是有。但是,第一个节目是上能坐很多人的游览车,搞一列队来排,显然耽误了,而且让人走了很多冤枉路了。在disney,有类似的情况,就排很多队同时上车。这个不是失职,而是一直这样安排的。
我印象里面是这样
1) 头等/商务舱
2) 后排
3) 中排
4)前排/其他
美国航空公司有时候的行为,在中国可能会被砸柜台吧。不知道是中国的"中产"太娇气,还是美国人习以为常了
环球影城那个,是坐游览车参观好莱坞吗?
其实您见到的这些都还好了,美国效率最低的,可以去看看修路的,比方我们学校门口修路,每天3个人,两个在两头指挥交通,一个人在中间干活,早上10点不见人,下午4点就回家了。几百米的工程(不是新修,是修补),用了两年。
机场,挺差劲的,去停车场必须作机场的shuttle,那个shuttle等的人快死了,结果到了停车场那边发现很多shuttle停在那里不动,司机在喝咖啡?
经常能抽根烟喝杯咖啡,聊聊天。
体制问题,没办法
我学校门口的立交桥,修了整整10年!
现在还在扫尾。。。
国内在这方面还是值得学习的。
首先说前面一部分。一般而言,航空服务的量到了这个水平采用这样的管理方式是自然的,也是这个尺度下效率提高的必然选择。在美国飞机完成起飞准备后排队等跑道在大部分时段是不可避免的。而航空工业个环节的复杂性也导致偶然的一处意外会大面积扩散到各处。这是复杂体系都会出现的问题。国内航空业随着航班量的增长也必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实国内航班目前的实际状况大概并没有您所说的那么乐观。)当然,国内航空业也许永远达不到这个量,但那是政策上所作战略选择,并不是人或管理的效率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您可以类比国内铁路的晚点状况。
至于排队问题,您到国内管理水平高的上海看一下,对排队的管理至少目前还是在向国外学习--虽然我们排的队比别人多的多了。
当然,指出这些问题并不是说国外效率就比中国高(美国不同机场的管理状况也有很大差异),也不是就要否定您的全盘意见,而是要说明这个问题其实比简单看上去的个别现象要复杂。从简单的现象一下推广到那么宏观的结论,可能需要商榷。
一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几个航空公司的飞机都坐过,登机顺序都是像兰州人所回复,是头等舱和商务舱乘客优先,然后从后排到前排,分片登机。和国内对比的一个差别是秩序。两年前在国内浦东机场转机,是被巴士拉到停机坪的飞机那儿登机。结果那个乱:个个奋勇争先,说是为了抢行李位置。而这边即使排队长,很慢,一般都守规矩,很少看到加塞或者混乱(感恩节购物的时候是特例,如果警察和店小二们不负责的话,一帮人抢特价的干劲不比国内差。)。
至于美国人的办事效率,特别在公共工程建筑上,的确低,因为一般是钓鱼工程用来敲政府钱的,以免修完了又没其他活就失业了。原来学校,入校时看到附近一条高速扩建或者翻新,毕业时看见还在建。现在住的地方就是改一个高速出口,已经一年多了,没觉得有啥变化。老美工地的典型是懒洋洋三两人加四五台机器,一个干的,周围七八个看的。另一方面,他们要快,还真是能很快。 原来学校的一个操场改立体车库,工期一年来着,打着横幅说七月竣工,到五月还就地上打了几根桩。以为建筑商会误期被罚款,但等到六月,拖来一堆预置好的材料,再加上一些大设备,也没见多少工人,觉得没几天就一座楼起来了。原来也不是不能快,呵呵。
还有道路,nnd一小段路,能修个好几年的,当然有时候是DOT后续阶段没钱了。
小区里面建一个儿童游乐园,也就是滑梯、木马、秋千啊啥的,从propose到计划,到最后公布,花了一年多的时间。
结果有一天,看到一个工人(就他一个人)在那块场地上,花了半天时间,把所有的设施全架好了,看得我下巴都快掉下来了,因为有的构件还是很重的,就他一个人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