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军事科普】12。土共两栖战车车族(二) -- szbd
礁盘向外海面都比较陡,没有海滩上那样的缓坡,而且边缘处比里面高一些,战车接触到礁盘时履带不一定能着地,着不了地就上不去。
礁盘顶面沟坎极多,有可能一边履带着地另一边浮着,两边推力不均就会打转,甚至履带会卡在沟里。
象南海被占的那些岛礁都极小,几炮就轰平了,不需要战车出动。西沙海战后收复几个岛时南越守军根本没抵抗,解放军冲上岛后发现守军都跑去杀猪了,怕当了俘虏就吃不上自己养的猪了。
有点意思。
二三十公里的泛水突击是不是尴尬了点?
LST还在对方的火力打击范围之内,比方127岸炮、火箭炮、岸基反舰导弹弹。加大距离又有航渡时间长的问题
LST可以躲到海天线以外,最多一个多小时车就开到了。和LCAC比的优势就是不需要LCAC。LCAC是运车的,这个车可以自己开,不用运。
都是犯了错被流放到岛上的,当然没有战斗力。
而且南越海军早已逃走,周围都是大大小小的中国军舰,抵抗已经毫无意义。
除了节省换乘的时间和提供装甲防护以外,看不出来两栖战车能有多少价值
如果价格不便宜,换乘上的优势不如多买一点LCAC,或者11770 Serna/PACSCAT/L-CAT之类的高速登陆艇
如果对手火力被压制,LACA的防护也不是什么问题
一艘两栖登陆舰能带几艘LCAC,又能带多少辆两栖突击车?如果要组织一次营级规模的进攻,每辆车一艘LCAC的话,要多少艘登陆舰?
按美国的标准大一点的LCAC,70吨的运载能力,80公里的速度计算,运送和两栖突击车火力和防护的级别相同的步战、轮突可以载上三辆,两栖突击车一次泛水的时间里统筹的好的话可以两个来回,就是6个辆次。一般LPD的运载量是两到三艘,12到18个辆次
换一个例子,俄罗斯的高速登陆艇,30节航速(二级海情降至27节,三级、四级海情载重减半,速度降至14节),60吨的运载能力。一次运送3辆,两栖突击车泛水的时间一个来回,艇体比LCAC小很多,LPD可以带上五六条(当然像英国的装载方式会更多),一个波次可以投入18辆,而突击的时间节省近一半
------------------------------------------------
似乎两栖突击车也没有更大的优势,而登岸之后两栖突击车的缺点暴露出来,车体大,防护差。比较而言,LCAC的装载更具有多样性,加上速度上的突然性
也许LCAC适合选择登陆点突袭,两栖突击车更适合集中兵力突破,但是和高速登陆艇的效果相差并不大
不能光看重量,还得看面积。高速登陆艇,到岸边就停了,怎么能跟装甲车辆一样?
又有装甲防护,敌前登陆的话,生存力还是比LCAC高很多。LCAC那么大个的软目标,挨一发炮弹或导弹可能整个艇就沉了。一艘LCAC的价钱大概可以买十艘两栖突击车了。
LCAC更适合在敌人意想不到,设防薄弱的地段突袭,或者在两栖突击车占领滩头后运送重装备。两者任务不完全重叠,不存在竞争关系。不然美国也不会搞EFV了。
具体到这个型号上,美帝是走了弯路了。二战苏联也是拣好的来。比如Su76能大规模生产,苏联是一直生产Su76么?还不是Su85,Su100,Su122,Su152,isu122,isu52这样什么好来什么。大规模生产T34-85和大规模生产T26一样吗?我觉得这一点对苏联是个偏见。苏联二战的陆军技术兵器水平就是比德国高,就是世界第一。T54,M46,KC19高炮,AK47,都是战争再拖2年就要开始出现在战场上的,直到现在都是很多国家的主力装备。德国可没有类似水平,2年就能拿出来的型号。
美帝的EFV只要放低速度指标,做适当改动,性能会全面超过ZBD05。只能说这个项目上美帝失误了,不能说美帝的装备开发方式比土共有什么弱点。
另外如果二战拖二年,美帝能拿出来的就更牛了,中途岛级航母带天袭者轰炸机挂原子弹。
老美给自己找了个无法完成的任务.这吨位,强海况,平板滑,成神啊.
不用到岸边,装甲战车、轮突自己就可以冲过最后的几米了,而且火力选择上灵活多样
现在的两栖突击车建立在一个假想前提条件下,就是寄希望对手比如弯弯的岸边永远是M48或者M60A3,这样自己的105炮可能轻而易举的击穿对手的装甲(同时,自己的装甲更容易被对手的105炮洞穿)。。。那么,万一和弯弯闹翻脸了,人家换米鳖淘汰的M1A1咋办呢:D
假使真碰上硬钉子,这个两栖突击车的火力就得熄火了,所以真正要准备打硬仗,还是得看短时间内能投入多少的主战装备,打开对方防线的缺口
事实上看看美俄的两栖作战装备,已经没有两栖突击车这样的另类玩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