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报告,我要说张爱玲的坏话 -- 玉垒关2
自己做了什么,自己承担后果。
就如同去看欲望都市的人一样。
还是念书时候,张很流行,读了她的文章小说,以后没再读。仅谈当时印象,就是:
一个含泪微笑的女孩,感觉她很不幸,但又乐观坚强,很有才气,
总体来说,对她印象不错,可惜后来没再深入读她的作品
张爱玲之于张爱玲只是她一个人,她并没有表现自己的威权和专政,所以她是动人的,可怜的。
可是社会上一些人总是用张爱玲在表现一种威权和专政,无论支持还是反对,都是媚俗的,因为事情的关键并不在那里。
还是“《蒙娜丽莎》真品的价值就在于仿制品,仿制品越多它越有价值”这句话简单明了点出了艺术的本质。
萨宾娜那一段确实很喜欢,在全书略显压抑的背景下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时也不喜欢,最近几年啥都很倒运,也就经常翻翻张的大作了.
张的作品,其实主要是一种顾影自怜的感慨.人生不到很绝望的场地,是不大会有那种感慨地.很奇怪张很年轻时就有那种感概了.
就作品而言,我个人觉得张的成就在二周之下,但在其他人之上.张的作品看不了半页就感觉得出来,这是她自己的风格,别人没法包办的.张爱玲受红楼梦的影响很深,她的大多数作品都可以看作现代红楼梦的一些小片段.
我记得有个小说百强评选(是专家投票,不是大众投票),鲁迅的呐喊第一,张的传奇第二,这说明专业人士中张得到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其实真的喜欢红楼梦的人也不大可能是普通市民.
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就分两种人,一种是我们,一种是他们。
看了上上下下这么多评论,想起身边一直有这么一种人:这个世界对他们简单而光明,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向上向前。他们身上没有丝毫灰色的东西,他们的价值观里非黑即白(有时候很怀疑这一点)。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知道的很清楚,从来不会发现自己身上连自己都说不清控制不了的东西。
想起骇客帝国里的特工Smith,对Anderson的那种使命感、执着和追求,一直都很迷惑,他不停地追问:Why?Mr. Anderson, Why?
又想起从前一个同学,突发感慨:射雕里的李平真是深明大义啊!我一听都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是多么正确的一句废话啊!
早年主要受家庭背景影响。后期回忆居多。
你还能看出她是“女孩”,我知道她写书的年纪的时候吓了一跳。
说实话,就这帮子所谓明星,演技连日本AV女优都不如。
以示尊重。
以后,概称同学,以免乱性。:))
不叫女孩叫什么呢,俺还没想到一个更合适的词,小的可以叫女孩,大的也可以女孩,呵呵。
对她的感觉还真的难以一言说尽,总之感觉当时看的她的作品集后面的她的那张黑白照很传神的形容了她
至于她和胡的事,俺认为对其不能过于苛责,好像她后来也写文同胡撇清了(看过相关文字,具体忘了)。
对被爱的渴望和难以餍足,and/or对名利的热衷大概都是因为童年里被爱和被关注的需要未得满足。
于是在后来的生命里真情地做戏,跌进去全部的自己,于虚妄中。
这样的孩子,到什么时代其实都不少,程度深浅不同,自知或不自知。。。 能悟得通透而后跳出来的,似乎不多。
最生活化的东西才最难演,有一点假都能看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