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李敖:他们都是逃兵 -- 子牙

共:💬42 🌺311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讨论】李敖:他们都是逃兵

[南方周末]李敖访谈:我们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我为什么看不起留美的那批人?因为他们都是逃兵———你 在中国长大,你去国外留学了以后不回来,对国家来说这些人才就流失了,你在为别的国家服务———这是我的看法。

(注:上次发贴时,写得比较短,这次把后来的一个回帖补在一起,方便大家查阅。2010.09.19)

人本质上是自私的,大公无私而有抱负的人也很多。聪明的人积极选择实现自己价值的方式。不能改变环境,又不想适应环境,就主动换一个环境,还不能完全说是逃兵。我想,逃兵是指这样一类人,他们有能力为改变环境出力(但出力不一定能改变环境),但选择了一种更省力的生活方式。有时觉得自己连逃兵都算不上。关于逃兵,首先他得是一个有抱负的兵,或者有这个愿望。对很多人来说,丰衣足食、自给自足、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是最正当也最正常的选择,国家大义倒是虚无缥缈的。

出国之前,我深信曲线救国的间接贡献,总量可能比回国更多。欧洲国家,尤其是德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也是出来之前跟国内的一些师友辩论过的话题。他们中有出国、回国的,有往返于两边,对国内国外都比较了解的。不过,后来想法慢慢地有了些变化。目前想到的,回国,除了自己亲身参与之外,还可以通过自己影响周围的人,比如师友、同事、学生,还有自己的后代。这个乘数效应的深远影响是很难估计的。

归国与否,是否逃兵,首先是个人的选择,每个人有自己的情况,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理由,别人是无缘置喙的。现实是多样化的,实现抱负的方式也很多,每个人对环境的认同感也不一样。很多人乐于换到利于实现自我价值的环境,并且很容易认同新环境,安定下来踏踏实实地做事。是的,关键还是把事情做出来。人生的选择跟押宝相似,只是大家的风险偏好有别而已,选择往往还有很多偶然因素。

逃兵问题也许是个伪问题,希望留学的人都回国,只能是一厢情愿的想法。真正的大牛,在哪里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不管是早期被迫回国而做出伟大贡献的钱学森,还是近来主动回国的饶毅、施一公等。随着中国慢慢变好,估计回国的人会越来越多。前几代海归,在专业建树上可能牺牲得多,但在原始积累、为后人铺路上的功劳,却可以很多。

胡适早年作《非留学篇》说,“留学之目的,在于为己国造新文明。又曰:留学当以不留学为目的。”什么时候大家对留学不像现在这样热心关注了,胡适说的目的就达到了。

家园 这话打了河里很多人的脸

真的很过分

家园 这话打了河里很多人的脸,但并不过分
家园 俺支持学成归国,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园 李敖这话是针对南周这样的汉奸媒体,不应过度解读

这是针对南周采访的针锋相对的一种表达方式。只要海外的华人能够世世代代保留中国文化和语言,就行了。

[FLY]你们都是一个个战斗在米帝内部的“深海”[/FLY]

家园 逃兵报到,无地自容
家园 顶起
家园 够呛 估计最多到第三代就成了香蕉人了
家园 俺在国内也是抢了别人的饭碗

不如在美国挖资本主义墙角。什么人说了,这叫曲线救国。我,我也是中国人哪。

家园 没有前辈们离开祖宗之地,开拓新地

中国还只是陕西周围一小块地方。俺们开发美利坚有错?

家园 我非常喜欢李敖

但不赞成他的每句话。这段话颇为狭隘,比较片面,没有任何现实意义。他也说了这是他的看法,并不强加于人,不是真理。

李敖接受南方周末的访谈内容有很多,值得回味的有很多,你却偏偏贴出这一小段来,真是深得南方周末的真传啊。可惜他们面对李敖,想做出些引导性提问来,却让李敖有了宣扬自己看法的机会,并让他们的问题显得更加愚蠢了。

在一个海外华人创办并有较多海外河友参与的论坛上,贴这样的话,你是否是在建议铁手关闭本站?或勒令大家只能谈风花雪月?你可以离开这个网站并忘记它,没有一个有教养的客人会不尊重主人,你说呢?

家园 能被李敖一骂,也是荣幸

所以不必太介意

家园 李敖的话作为一家之言不过分,你的分析也不算过分。

但是留美的这批人,其实也在用各种方式报效祖国。有很多资源和知识,他们不出国是无法获得的。

南霁云有“将以有为也”一语,所以大家慢慢看就是了。我建议大家不必争论得太厉害。斗嘴是木有用的,只要把事情做出来了就行了。

我一个朋友去年海归了。目前在一个高校挂职,自己拉了一笔风投在做芯片。他有一项美国专利,可以在不太影响芯片性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能耗。风投是私人投资,没有去忽悠国家骗钱。

他在加拿大读书期间,把几十年以来所有相关文献都读了一个烂熟。这些条件在国内是无法具备的。现在他回国了,有些不方便马上就出来了。比如我这次回国他叫我给他带一个东西,因为从国内无法直接买,虽然产品厂家就在亚洲:http://www.xilinx.com/products/targeted_design_platforms.htm

俺仔细一查,发现这个东西的高级版本也可以用于国防军工,于是这事就悲剧了。。。

互联网的兴起让很多事发生了改变。如果西方对中国不搞封锁,相信很多事情会更容易。本着“地球是你们西方人的,也是世界人民的。但归根结底是世界人民的”这一伟大的普世原则,我要求:

1.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低价转移环保技术,因为环保是普世原则。

2.本着“人权高于主权”的道理,我要求西方国家开放边境,让非洲缺乏土地的穷人们能够到北美撂荒的土地上耕耘。听说东欧也有很多土地无人耕耘,我希望东欧国家也能让其他国家的农民去耕种。

大家还可以一起想。。。

总结陈词:李敖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如果放宽历史的视野,就不一定对了。葡萄曾经说过一个数据:德国工业化进程中移民了三分之一的人口。我不知道这是否确凿,但是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都通过大量海外移民减轻人口压力。英国在这方面做得尤其的好。作为对比,高傲的法国人对移民海外做出各种“高标准,严要求”,结果灾荒一来就悲剧了。

我上面说的英法移民历史都来自于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这门课程,尤其是第三讲:荒野中的绅士们(Gentlemen in the Wilderness)。关于德国的移民历史我没有太多了解,不过我当年读过一套三部曲小说: Homeland (by John Jakes)。讲的就是德国移民的发家史。其中第一部就描述了主人公在德国的困窘境遇。

我认识的人里面有陈省身特聘教授,也有“千人计划”。他们都很好地实现了“借鸡生蛋”的想法,如果当年中央确实有这个“伟大战略部署”的话。

就我自己而言,如果留在国内,第一见识和专业训练上无法获得太大的提高,第二在经济实力上恐怕够呛(房地产商发来贺电!)。现在我从经济上能够把老人的养老问题都负担起来,也能资助他们迁新居。专业上也正在努力为国内的新生代做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所以如果要在我身上算一笔账的话,我觉得中国就未必亏了:我在国内也是一个碌碌无为的普通人,对国家的贡献虽然直接,但未必有太多。出国了虽然仍然碌碌无为,对国家的贡献变为间接的了,但总量却可能更多。

老马丁的回乡记里提到了他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通宝推:燕人,leqian,
家园 逃兵太可恶了,

你在中国长大,你去国外留学了以后不回来,对国家来说这些人才就流失了,你在为别的国家服务
,再加一句,你对的起国家么,就是当年我听到的教务处一名本科刚毕业两年的工作人员对一个申请出国留学的“人才”的训话。

对这些“人才”就应该不发护照,让他们出不了国,只能在中国服务。已经出去的限期归国,否则有的是办法。

家园 曲线救国、将以有为,我以前也想过

del,重新整合到主帖中了。

人生的选择跟押宝相似,只是大家的风险偏好有别而已,选择往往还有很多偶然因素。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