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茗谈(二十)-1 -- 本嘉明

共:💬104 🌺104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太高看奥运会了

干的好干不好是个问题,印度好赖也不小,

凑个钱干干奥运会还是足够的。

家园 印度办奥运,这个好

不过印度不会像土共夹着尾巴做人。也许会更嚣张

但是从耗费其国力,和举办时候损毁其声誉看,还是很值得的

家园 核电站要这样修

在山里打一段隧洞,洞里铺个几公里铁轨,上面停一组特种车皮,首尾两个内燃机车

头(不用电能)。核反应堆,控制站,变压器等等,紧凑设计,分装在几节车皮上,

用活动电缆把电力送出隧道。

整列车随机开动,今天停这头,明天停那头。铁轨不出洞,洞口小而弯曲,导弹也

打不进来。你用钻地弹炸,又不知道它趴在哪一段了。

法国的红宝石核潜艇,整艇全重才2500吨。一列编组车,至少可以拉5000吨,放不

下一个移动核电站?

家园 几个硬伤

1)冷却问题。核潜艇在海里,可以用淡化的海水。火车的水放哪?

2)真要攻击你,破坏电力线就行了。

家园 藏南其实没多少水

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将来自己够不够用都是问题。要用长期发展的眼光来看,这才是大西线的致命弱点。绝对不能小觑当地经济未来的发展对水源的需要,经济发展速度不是一般人能预料的,未来耗资巨大的调水工程因为缺水而废弃,将是多大的笑柄。

其实真正有用的调水,是调洪水去西北。但除了雅江之外,其他江河流量较大处都是在中下游,落差和距离不比渤海小多少。而且调洪水虽然一举两得,但有个巨大的问题就是时间短流量大,必须大口径大功率。不用算都知道,这根本就不可能。除非有个巨大的蓄水池,这个蓄水池要很大很大,总之比三峡水库大得多,这要找找看三峡周围的群山里面能不能围出这么一个大水库。这样在三峡水库和这个蓄水池中间开一条水道,要能自流的。平时水道水闸关闭,汛期水闸打开蓄水,三峡大坝除了必要的发电之外截流以支持下游抗汛。如果蓄水池足够大,还可以把雅江澜沧江怒江都建上水坝,在汛期自流到长江上游,不过四川流域的长江要加高堤坝了。对于那三条江的下游国家来说也是福音,也就没有国际阻力了。大量的洪水调到西北沙漠戈壁去,把那里变成沼泽湿地,将是多抹诱人的前景。擦口水ing。。。还是醒醒吧,没有蓄水池一切都白搭。

从外国引水更是意淫。

所以唯一可行的就是引海水,因为海水永远不会枯竭,此工程就永远不会作废。这一个优势抵消所有劣势。至于先淡化后淡化我没有研究,既然开始实施了,我想有专家研究了吧。(不过这年头也不知道专家靠不靠得住)。

家园 有个现成的超巨大蓄水池

四川盆地

也只有这个够得上你的规划

家园 老兄说笑了

别说四川盆地就算汉中地区那都是玩笑。当然也绝对不需要那么大,我想要有几倍(小于10)三峡的容量估计就差不多了。即便如此,也应该找不到。

家园 现在想想,在大巴山中围一个水库应该不难

其实也不用太大,和三峡差不多就可以了,当然大点更好。巨大洪水来了的时候,并不是一定要把上游来水全部截下来,能截多少算多少,至少能分担很大的下游压力。

关键是这些水就可以调到西北治沙了。

我好好想想,回头开个帖子八八。

家园 引水入疆主要的作用,是增加新疆地区的水总量

引水入疆主要的作用,是增加新疆地区的水总量,不管是空气中、还是地表湖泊,还是地下水;引水入疆就是引入外部熵值,增加系统熵值

现在就是新疆的水总量不够,不管是雪山,还是降水,都不能满足日后新疆工农业发展需要

这个可以看咸海、巴尔喀什湖、罗布泊等日益干涸的自然进程可以结论。

如果能增加新疆全域总的降水量(降雪量),那就可以开辟塞外江南。

此外即使水汽跑到中亚,那也可以为中亚的稳定做出贡献,毕竟中亚稳定也就是新疆的稳定。

[size=6]塔里木盆地北部有天山、西部有帕米尔高原、东南是青藏高原和昆仑山、阿尔金山。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太平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是内流盆地,蒸发与降水都在盆地内部,不与外部水系发生交流。这是调海水入新疆的理论基础之一。[/size]

降水有四种形式:锋面雨、对流雨、地形雨、台风雨

锋面雨

暖气流与冷气流相遇时,暖气流轻,冷气流重,暖湿气流被迫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不断降低,水汽就会冷却凝结,成云致雨,这种雨称锋面雨。大部分降水都是这种形式。

对流雨

对流雨是大气对流运动引起的降水现象,习惯上也称为对流雨。其形成机制是近地面层空气受热或高层空气强烈降温,促使低层空气上升,水汽冷却凝结,就会形成对流雨。赤道地区午后降水和盛夏时午后降水多为这种形式。

台风雨

台风活动带来的降水现象,称为台风雨。这个就不用多说了。

地形雨

地形雨,当潮湿的气团前进时,遇到高山阻挡,气流被迫缓慢上升,引起绝热降温,发生凝结,这样形成的降雨,称为地形雨。地形雨多降在迎风面的山坡(迎风坡)上,背风坡面则因空气下沉引起绝热增温,反使云量消减,降雨减少。比如大分水岭东西两侧、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落基山脉东西两侧、青藏高原南北两侧。

形成降水需要水蒸气析出水滴和凝结核。水蒸气析出水滴需要温度降低,在对流层空气温度是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的。凝结核需要空气不能太洁净,这条一般都满足。

从上面可以看出,各种降水实际上都是含水蒸气气流上升,温度降低,水滴析出,形成降水。

而塔里木盆地位海拔高度在800至1300米之间。天山平均海拔约5千米。昆仑山平均海拔5500-6000米。阿尔金山平均高度3,000-4,000米。

这样塔里木盆地中大部分水蒸气都会以地形雨的形式,回落至盆地。事实上塔里木河的水源基本上是雪山融水。

井底望天:【原创】闲话1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沙漠的形成和离海洋远近没有必然联系

沙特科威特以色列就在海边,迪拜的世界岛/帆船酒店就建在海里,可是周边全是沙漠。不是海水进去了就成了绿洲。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逻辑。都这么简单要科学干什么。

家园 这是个非常好的事,即使不成,损失也不大

内蒙古的工程一期600多亿,不到100亿美元。加上二期,也不过1000亿。

内蒙古充分论证基础上,建设明渠或者引水道,引淡化水入新疆。这个还是比较稳妥的。如果不可行,停止抽水即可,损失可以承受,主要是一期的600多亿

而一旦可行,利益极大。一个大国崛起,是需要像一些这样的天方夜谭式的奇迹的。高铁已经是一个,希望这个也能成功

家园 副高

新疆干旱还真就是离海太远

家园 【讨论】长城、京杭大运河、大禹治水,哪个不是惊世大工程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不缺惊世大工程,只要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国家。

京杭大运河在隋朝那个年代也是十分疯狂的。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清波

其实长城就算放到今天也是非常疯狂的计划,中国自从成为大一统帝国开始这种超级工程就一直不断,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所以中国人应该习惯才对。。。。。。虽然乍听起来比较疯狂,其实不会比南水北调、京杭运河更难吧?论工程量,高铁网、欧亚高铁那才叫丧心病狂啊!

美国加利福尼亚引水工程的高程也有1100多m啊。

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北水南调工程,干线抽水总扬程1154米,输水渠道1102公里,输水站总装机153万千瓦,年调水52亿立方米

其实没多大点事啊?只是没人敢这么想吧了;不就是几千里长的河道么,现在在建的高速公路里程就多少了?就算河床全程铺水泥,标准也没有高速公路高吧?何况某些地段还不需要铺水泥呢,就是提升海水需要的能源多一些

其实只要引渤入锡搞掂了,如果项目的执行和运营没出问题。那么引渤济新也就只是规模更大的同类工程罢了。能够卖淡水,收益应该还是不错的

现在很多人反对,是因为觉得海水到了新疆,会改变土壤结构,靠,也不想想,一堆沙子有什么好怕改变的

第二,就是怕导致新疆的气候大变,形成地质灾害;(这个倒是需要仔细考虑的,但抽水的量一开始不是很大,而且也可以随时停下来;此外,有了水,就有了生命,如果新疆降水量大增,虽然短期内会造成旧河道不适应,出现洪涝灾害,但只要做好预防,就没事了;再说新疆农村的房子也是该趁新农村建设好好的现代化规划改造了)

一句话,西部大开发,特别是新疆等干旱地区的开发,水一直是个大问题,总体规划是开源节流。。。

开源:就是从外部引水,不管是引西藏水、渤海、黄河水,都值得尝试,就看性价比了

节流:那就充分利用好水,开发中水等

另外对于渤海而言

渤海由于是内陆海,自净能力很差,但每年又要接受许多污水排入,所以水质越来越差。建好海水西调工程后,每年抽走的海水越多,相应的从黄海补进来的海水也多(渤海水位比黄海低),无形中大大地改善了渤海的水质。
外链出处

霍有光自己在2008年陆海统筹与“引渤济锡”示范工程战略研讨会(北京)上发表论文论证的结论是:“引渤济锡”示范工程与草原生态工程建设之对策

总之,“海水西调”的原理是:以海水替代淡水作生态水,填充沙漠中封闭的构造盆地(基底由巨厚的岩石组成),形成人造海镇压沙漠,遏止沙尘暴,发展人造海养殖业、盐化产业及周边的绿化、种植、旅游等沙产业;另外也可作为水汽供应源,湿润北方气候,增加降雨量。实施海水西调工程,采用“接力棒式”方式调水,本着“量力而行,先近后远,各个击破,分期到位”的原则,可以边施工边受益,先期工程难度不大,施工周期短,投资较小,不仅可改造距离北京较近的浑善达克沙地、库布齐沙地、毛乌素沙漠等地的生态环境,而且可明显改善京津唐地区的大气与生态环境质量。远期工程全部到位后,大致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彻底改造北方八大沙漠。

关键词(Tags): #大工程#引水#生态环境
家园 现在社会有一些我所谓的原教旨生态主义者

主要是有些有小资情怀的。无论是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还是高铁,都会跑出来说几句,认为原始的东西,无论先进落后,都是动不得的。

不过,这是好事。理不辨不明,这只会令事情办得更好。

不过我更赞成在内蒙古淡化海水,然后西引。现在淡化主要是用反渗透技术,或者是高压条件下的蒸馏技术。花费都不是很大

反正要淡化,何必多此一举跑到新疆去淡化。淡化好了再送更好。现在淡化技术还不错,不至于直接引海水西进

家园 可以直接利用大自然进行海水淡化

看新闻报道里的说法,这个工程可以直接利用大自然进行海水淡化。一是冬季表面海水结冰可以取淡水;二是引入新疆后利用蒸发形成降水进行淡化。如果能实现可以节省不少能源

这两个想法还是很有想象力的,虽然实际效果还值得探讨,但是这种想法还是不错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