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整理】发个争议话题:中国历史上人均最富裕的朝代 -- 森林鹿
卜风贤原注:
吴存浩《中国农业史》历代粮食亩产量估计数据,计量标准粟为粟谷,麦为粒麦,稻为稻谷。其中宋代数据因为吴存浩以稻米计量故需做调整,统一转换为稻谷。宋代南方地区稻米产量以太湖地区、福建沿海地区和成都平为最高,亩产稻米约280市斤,其他地区约200市斤/市亩,平均产量约为240市斤/市亩。稻谷与稻米的折算率统一按照70%出米率计算,则宋代稻谷产量为343市斤/市亩。
现代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数字,也是未加工的,来源于《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本纲要中的粮食,主要指谷物(包括小麦、稻谷、玉米等)、豆类和薯类;——应该不是指能直接食用的成品粮。
现代的粟出米率大概60%。
这个“30斤粟折合14斤小米”大概算进了加工费用。
玉米、蕃薯之类的高产作物都是明朝传入的。而且这些作物对土地要求不高。以前不能利用的山地,滩涂等等也能利用了。计算耕地和亩产的时候应当把这些产量也算入的。
如果是一般的讨论,可以说下。
我引用的数据是 钱宾四老先生的<<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 1996年修订第3版。
李世民刚登基时,全国造反的部队上十万的就好几支。
这个是我记错了, 道歉。
原文:自隋大业七年至贞观二年,前后十八年,群雄纷起者至百三十余人,拥众十五万以上者,多至五十余,民间残破已极
玉米、蕃薯之类的高产作物的影响应该是很大的,而且我觉得其他一些科技进步(农具,耕作方式的 影响?)也应该算在内。不好意思是外行,说不太清楚。
一点点细化吧 ,现在把所有 因素都考虑进去 ,估计课题就作不成了。
现在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大地主家一定有酿酒作坊。
原来是为了保值。
谢谢解惑。
呃,这里能不能问下,卜先生采用黄宗智的理论是出自何处呢?
这里是这样,你说的这个现象,就是
很多学者都观察到这一点,而黄宗智是就这一现象提出某种解释。这里不是先有了黄的解释,而才有其它学者采信这一现象。
说起来黄宗智的出发点是为了打破西方中心论。只是他把中国的发展方式定义为内卷式的增长,就这一点来看,和西方学者,大概是伊懋可首先提出的吧,中国传统经济增长只有量的增长而没有质的增长的观点,有点如出一辙的意思。
相比之下,彭慕兰的观点,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可能比较舒服一点。而黄宗智和彭慕兰的学术交锋中,都拿对方论据中的硬伤说事,黄宗智弄错了小数点就是彭慕兰发现的,而黄宗智也指责彭慕兰过于理论化。呃,说到理论化,黄的理论也遭到很多非议。
黄的理论对国内学者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比如说李伯重最初对黄宗智的内卷化理论很推崇,后来也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尤其李伯重提到一个人口问题,直接质疑了黄宗智立论的基础。
黄宗智的内卷化理论将经济学研究引入历史研究,很有创见,但是就其它学者对其理论的商榷来看,也有一些经验教训。
具体到你设定的此次讨论,我感觉从讨论的角度来看,这个题目的话,似乎有些问题。
我是这么想的,为什么要以某个朝代来划定不同的比较对象呢?比较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之所以这么问,是觉得吧,朝代这个元素对传统农业生产当然有影响,但是就作用来说,似乎不能算是决定性的。
影响传统农业的两个因素在你设定的讨论中体现不出来,一是气候因素,一是区域因素。
呃,我觉得还是划定某个区域,比如说江南地区或华北地区,在那个时期生存较为容易为讨论题目似乎要好一点。
原文的目的是比较历朝历代的人均粮食占有,为此,需要考虑人口、(各地)亩产,(各地)耕地面积,但这三种数据似乎都无法得到准确统计,因此最后的计算结果,搞不好受统计噪声的影响比有意义信息的影响还要大。
这个问题也许可以这样来看。假设历朝历代的人均(年占有)粮食、亩产、耕地面积、人口的对数都是独立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它们满足关系:ln(人均粮食)=ln(亩产) + ln(耕地面积) - ln(人口)。我们再把史书或后人推算的各个不同数值当作样本,以此可以计算出 ln(人均粮食) 在历朝历代的均值和方差。这样,就可以做统计检验,看看不同朝代的人均粮食差别是否显著。
看你这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