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apex123

共:💬26 🌺7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援兵恐怕倒是等不来了……

宋朝军队虽多,战斗力较强的只有两支——前期在河北和辽国对峙的河北军,后期在陕西和西夏对峙的西军。

金人崛起时,澶渊之盟后长期和平,河北军已经不堪战了,只有西军可用。第一次东京保卫战,西军统帅种师道率军来援,是金军撤退的重要因素;第二次东京保卫战,金军吸取前次失败教训,在西面占领了潼关,切断西军入援通道;救援太原的西军,因为指挥不统一,也被金军各个击破。所以,当时宋朝虽然国土广大,但能与金军野战的主力却没有了。

家园 唉,关键还是中央一心讲和

让周边救援的军队和守军军心涣散,否则20万守军哪怕是野战也不至于这么窝囊的被俘虏啊。后来明朝的北京救援战打的比这好多了。

家园 襄阳是很重要

但是坐困愁城最多只能延缓失败,不能扭转大局。看看蒙古战争史,如果没有野战击败蒙古的实力,任由蒙古骑兵来去自由,没有只靠坚守几个据点翻转大局的例子。加上后来的所谓回回炮,更是希望渺茫。

当然贾似道也还有助力,要不怎么说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家园 问题在于有襄阳在蒙古就不能从容展开兵力

就像山海关不丢,满清可以进入关内劫掠,但不能久留,因为其后援随时可以被切断,襄阳丢失至少有几个改变,一是长江天险无法保护临安,因为蒙军可以从襄阳顺江而下,这就意味着长江防线被突破,无需再陷入两淮的拉锯战,之前的完颜亮侵宋时候南宋水军尚可从海路攻击金朝后方,襄阳丢失则使得这种战略无法实施。二是蜀中的兵力被孤立,蒙军可以从汉中全力攻击,同时襄阳攻下后,可以和蒙古已经控制的云贵连接,断绝蜀中部队的突围之路,守军只能在不断的消耗中被歼灭,在临安平定后可以运用政治攻势拿下钓鱼城和重庆为主的川东堡垒。三是攻下襄阳为蒙古建立强大的水军对抗南宋水军奠定了坚实基础,后来北方所建立的船只都集中于襄樊,这支水军在鄂州丁家洲战役和最后的崖山决战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家园 你是战术派

我是大势派,认为一城一地已经扭转不了了。

家园 那您认为辽、金比突厥、匈奴如何?
家园 突厥?就那个东突厥残部还真不知道有什么跟辽金比的

李靖率六道行军总管10多万人攻灭的那个“东突厥”,最后不过只收降了男女老幼10多万口

那宋代收复河湟时征服的“吐蕃”,还收降了30万帐150余万口,是不是就等于打败了那个从大唐手里四夺安西的那个吐蕃帝国?

家园 宋太宗不是军事出身?高天流云还真是一贯讲笑话~

供奉官都知——殿前都虞侯,防御使——大内点检,节度使

这不是武官,难道还是文官了?

家园 你这话就不对了。

辽、金恐怕真的是比突厥、匈奴强大很多。

突厥、匈奴都还是纯粹的游牧民族,辽、金可不是单纯的游牧民族了,它们吸收了汉文化,已经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帝国了,不能再用老眼光看人。论组织能力、论动员能力、论经济实力、论技术能力,我想不出那点突厥、匈奴会比辽、金强。

家园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有宋一代,修文偃武,其君主对儒士文人的宽厚决非后世如明清可比,这是宋在中国历史上较为人称道的地方之一。宋朝的宰相,从太宗开始一改前朝惯例,其朝仪序列列在亲王之上,文官之首宰相的朝仪序列反映了国家名器之尊崇,实谓至关重要。大致变化过程是:汉初,宰相向皇帝敬礼,皇帝必须还礼;唐朝时,曾经专门讨论过宰相路遇亲王的礼仪;明朝时,公侯大臣见亲王必须俯首拜谒,不得钧礼;满清时,宰相也成了动辄五体投地的奴才,别说皇帝,见了皇子也得磕头。宋与后世某些君主纵容、怂恿奸猾小吏欺负宰相、不把宰相当人对待、不择手段以维护自己权威的做法相比,其实是更接近现代政治体制的某些精髓。

处于如此大环境下,宋之文人政治家大多文章道德天下,封相居胥位尊,为时人所崇。在宋灿若星辰的文人政治家中,王安石可谓十分璀璨的一颗。古语曰:有非常之人而后必有非常之事,青少年时期的王安石就特别喜好读书,而且他的智商很高,过目不忘,是个神童。在17岁前后他就立志要做契和稷、实现尧舜的理想。王安石的家境并不好,他的父亲虽然是一个中级官吏,但是供养全家十几口人还是相当困难,他早年也要自己去山上挖野菜,这些经历对他特立独行、敢作敢为的个性有着深远的影响。 公元1042年,22岁的王安石从南京一举考中进士高第,名列第四。按照大宋朝的规定,凡是进士高第者,为官三年后,即可担任清要之职,到皇帝身边做机要秘书,得以快速升迁,甚至可成为宰相。这被称为是仕途发达的最佳捷径,一般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王安石25岁时就具备了入馆的资格,相当罕见,可他却上书辞谢,主动要求到一个边远小县去做县令。 而更令人惊讶的是,从22岁中进士开始,直到46岁位居显宦推行变法,二十多年间他多次谢绝朝廷调其入京的美意,而留在地方官任上。并且他在每个任官的地方,都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 于是,这一次次的谢绝成为他一生最大的谜团,整个帝国上下,从皇帝到百官,无人不渴望见识一下他的真面目。然而令人惊讶的是,生活中的他却是极度不修边幅,还常常做出稀奇古怪的举动。不过王安石这方面的特点反倒大大增加了他的传奇魅力,人们普遍认为他是个了不起的高人。 俗话说:时世造英雄,北宋国家经济号称繁荣,以宋英宗治平二年为例,这一年宋朝岁入即达一亿一千六百一十三万之巨,但当时国家的冗官冗员却成为国家的沉重负担,官费、军费等支出高达一亿二千零三十四万,已经是入不敷出了,更不惶论王朝多年承平,经济高度发达导致官僚权势阶层大肆进行土地兼并使下民破产,故造成各地农民暴动为盗之势愈演愈烈,1068年,20岁即位的宋神宗颇思励精图治,有所作为,面对接班时国家内外交困的局面,此君一上台就想到重用“安石不出,如天下苍生何”尚隐居不出王安石,起用其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1068),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为指导变法的实施,设立三司制置条例司,物色了一批拥护变法的官员参与制订新法。熙宁三年(1070)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开始大规模的改革运动。所行新法在财政方面有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在军事方面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同时,改革科举制度,为推行新法培育人才。由于新法贯策“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国家理财原则,强烈触及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故导致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势力强烈反弹,1074年,神宗终于在曹后、高后再次流涕,哭诉“安石乱天下”的情况下,罢王安石相,改知江宁府,使变法遭受挫折。然而在政治上神宗还是勉力维持新政局面的。在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后,守旧势力以为时事将有大变。神宗却明确下诏说明新法“间有未安,考察修完,期底至当。士大夫其务奉承之,以称朕意。无或狃于故常,以戾吾法。敢有弗率,必罚而不赦”。并于1075年将王安石再次复相,,但随着守旧派势力的增强,变法派内部意见的分歧,神宗对王安石专用信任的程度大大降低,“王安石再相,上意颇厌之,事多不从”,变法不能推进。熙宁九年(1076年),天上出现彗星,守旧派又以“天变”对变法提出非议,神宗更加动摇。他对王安石说:“闻民间殊苦新法”。十月,王安石不得不复求罢相,出判江宁府。 这次临川先生永远的离开了北宋政治舞台中心,同时留下了这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句。

安石变法是一次伟大的政治革新运动,1000 年来,对于王安石变法的巨大历史意义,后人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世界上对王安石进行积极评价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少人对王安石变法对当代的启示意义给予全面评价。在任美国农业部长的华莱士看来,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20 世纪30 年代美国同样面临的问题;1930年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华莱士仿照王安石的青苗法,在美国建立常平仓(中国古代储备粮荒平抑粮价的政府粮仓),一方面实施农业贷款,一方面收购多余的物资和粮食食品,免费发给城市人民,不但解决了粮荒问题 ,还保证了粮食物资价格的稳定,为美国度过经济大萧条起了重要的作用。某种程度上讲,是王安石拯救了饥饿的美国农民。然而王安石本人的思想道德修为虽无可指责,他的政治思想却不为当时的精英所接受,更可悲他的变法更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的分裂,在新旧两派的争夺中,变法已丧失其最初的政治诉求,而成为政治倾轧的工具,四十一年后,北宋富国强兵的梦想破灭,亡于经济及社会文明远远低于自身的女真蛮族之手。

家园 【原创】九州生气恃风雪,万马齐喑究可哀-评宋的灭亡

 宋蒙(元)战争从公元1235年全面爆发,至 1279年崖山之战宋室覆亡,延续近半个世 纪,它是蒙古势力崛起以来所遇到的费时最长、耗力最大、最为棘手的一场战争。据史料记载,公元1279年2月,南宋残军与元军在新会崖门海域(今属江门市)展开了一场历时20多天的大海战,双方投入兵力50余万,动用战船2千余艘,最终宋军全军覆没,战船沉没,海上浮尸10万,并给南宋王朝划上了句号。......赵宋终结,古典意义上的中国也随之灭亡,中国第一次整体亡于游牧民族之手,以后看这也不是最后一次。

华夏文明自夏商周始,在宋以前,中原王朝从未被完全灭亡中断过,对草原的游牧民族而言,中原文化虽称平和但又极具韧性且难以征服,这个即使在其内乱衰弱时也显此本色。

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然宋以富甲天下的财富,领先世界的科技水平,竟一亡于金再亡于蒙,当然在宋以前也不是没有危殆的时候,如秦末天下大乱,高祖起于布衣才登大位时也曾困于白登之围,差点将1600年后的土木之变提前上演,更勿论“牛继马后”,前秦陈雄兵百万于肥水,东晋几成必亡之势。我们注意到晋与宋是具有某种共通性的两个王朝。东晋出现过北府劲兵,其代表人物刘牢之以5K击5W破前秦于淮南,南宋的岳家军在岳飞带领下也以3K破10W金军取得朱仙镇大捷。可随后的历史走向却完全迥异。前秦随后在肥水大败并最终崩溃,岳飞却被72道金牌招回并被众所周知的“莫须有”做掉。最终南宋再无出现类似刘裕、檀道济一样杰出武将,灭于蒙元也其宜也。现在有一种观点好象是岳飞也有责任,因为其他不懂政治,数次触及高宗的逆鳞并导致其悲剧性的结局有其自身原因。我认为这是一种殊为可恶的论调,做事者必弱于做人,做人者必短于任事,东晋的刘牢之同样不懂政治,其出名的“一人三反”可谓典型表现,但他并未在其功业可成,大事可为时就被疑之、杀之,而南宋高宗、秦侩所为就好比人体得了白血病一样,自己就丧失白血球的防御功能,最终无法阻止外敌的入侵,顺便说一句,三百七十多年后,明王朝也的了同样的绝症,将其当时的国之柱石袁宗焕杀掉最终亡于外族。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