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观李娜赛后感言 -- GWA
我想以一个现场为祖国运动员加油的普通观众,说几点看法:(我曾在奥运会为中国男篮对美国梦之队,女排对日本,羽毛球男单半决赛现场呐喊加油。也亲临过澳网比赛)
1。李娜这次错失了对她来说可能是空前绝后的好机会:
她的球技,斗志,毅力都在自己的“巅峰”状态,又是第一次幸运地避开了所有令她头疼的“克星”打法的强对手。小克的风格与李是类似的,而且不在最佳状态。
开局后,小克本来是先声夺人,“破发”一举成功。可那时的李娜是抱着实事求是的“老二”心态(本来入决赛已经够本了,慢慢拼吧),战术处理超常地发挥得好,就把急于求成的对手打蒙了,以6:3 拿下。(小克赛后说,她当时全乱了)
第二盘双方都拼命,好球叠现,小克球技发挥尚可,但开始拼命了(她以好几次的“一字开”式的救险球,冒着受伤的风险,连破了李的三次发球局)。可那时的李娜,也没含糊,大破我们的眼镜,硬是连扳回三局。这个历史罕见的精彩比赛让观众惊呼。
紧接着,大家都知道的转折点出现了。老大,老二的分水岭就显现在那一口气上了。
一个是摆正了心态,步步紧逼,拼到了最后一口气。
一个是拼命“斗气”,陷于懊恼里出不来,技术当然就走样了。
大势就这么定了。
2。 观众有影响吗?当然有!
我的一次车祸,就是因为妻子的那声尖叫“当心!”。其实当时我看到了,也准备了刹车。可自己对她的关怀的分心,让我脚下一抖,便事不遂人愿了。
该怪谁?都该怪,但也都没什么可岢求的。
都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都为了一个目标:胜利!
输了算什么?还有下一个,重来罢了!
我们都会变成熟,变聪明,变坚强!
3。好事还是坏事?当然是好事!
李娜可以进一步看清自己了,她有能力来对付任何当前的对手了,也能在落后的死地获得“重生”或选择“轻死”。而那口“气”的壮弱和长短,都在她自己的“心”里和手里了。她在自己的运动生涯里,拿个大满贯冠军,已不是个遥不可及的梦了。
而我们这些希望看到祖国和同胞胜利的“迷”们,也应该学会正确地“加油”,不帮倒忙。
说到什么一条战壕里的战友,祖国同胞这些上,可别热脸贴上冷屁股啊。
在赛后的颁奖仪式中,德约科维奇发表感言:“首先恭喜穆雷,过去的两周你的表现不错,决赛总是很难打,以后你肯定有机会夺得大满贯冠军。”德约科维奇最后说:“这个冠军是为了我的女友、我的祖国!我的祖国最近经历了艰难的时光,但是我们仍在坚持着,所以我要把这个冠军奖杯送给我的祖国塞尔维亚。”
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李娜说些什么.
李娜的话的确不怎么样,但观众的废话也好不到哪里去,难道这些人觉得自己水平比场地里的运动员要好?
运动员就是个普通人,别要求人家当政治家。
李娜是中国女子网球选手中非常难得的底线型,想当年看着郑洁姐妹几个被外国悍妇们压在底线上只能靠挑高球来为自已的跑动赢得一点时间的辛苦劲儿,就觉得李娜是个人才,尽管技术上李娜并不如郑洁。
不过这位人才的缺点也相当明显--心理素质差,失误率太高。总而言之,打球与为人都是悍妇型。
近年来李娜的球比以前稳键了许多,澳网能连续上演反盘好戏,说明老毛病改了不少,决赛第一盘下来,我真觉得她要书写中国网球历史了(当然她在那场决赛之前就已经做到了)。输了可惜,但仍然可贺。
对于观众的影响,其实很简单。观众的喊声确实会对场上选手造成一定影响,中国观众的观赛水平确实有待提高,但我决不相信那是李娜输球的主要理由,看看小克的表现(人家还是生完孩子复出的)就会觉得李娜输的并不冤枉。北京奥运会的网球比赛,中国观众比之澳网,可谓热情的可怕吧,李娜该输的还不是输了,她的对手反而未见抱怨。你要说中文助威声只对李娜有影响,而不会对不懂中文的选手产生影响,那么好,印度公开赛李娜输给内维尔,赛后输了球的李娜说印度的观众“象蝗虫一样鼓噪”,她听得懂印度语?
我个人认为,李娜是一个非常强悍的网球选手,但她并不难以击败。因为只要她的对手抱着坚持到最后的信念与之周旋,李娜就有可能从内心里先行崩溃。抱怨观众,只说明对自已认识不足--本届澳网可能是李娜职业生涯中最好的一次机会,但她并没有到达顶峰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