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牧野政变 -- 夏商楚歌

共:💬186 🌺1185 🌵2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楼主,你的某些看法和我是一样的。

其实我也想写写关于殷末,周初的文章。可是由于精力不足,财力也不足。(本人是个业余历史爱好者,但是觉得如果真要写出十分严肃的东西,还真是困难。首先写东西要筛选大量史料,而且同一本史书历史上版本又有很多,都买下来又买不起,如果直接引用网文又觉得不严肃。此外很多出土文物都在各地的博物馆,必须亲自观察拍照,然后加以解读等,信所谓“专家”还不如信自己的眼睛,光是路费就没有……)

总的感觉楼主的文章还是略显粗糙的。

我谈谈我的几点看法:(但是这几点还不完全成熟,仅仅是一些个人看法。

一,历史上存在一个殷王朝,而不是商王朝,至于后世为什么会叫商,我觉得原因是后来殷奸微子之邦都商丘。最大的佐证是《史记》,这里就不具体说了。当然不同意这个说法的人肯定也有,暂不辩论,只是说说我的看法。

二,关于帝辛与纣王,帝辛为什么会叫纣王。本人的看法是从文字本身入手,“王”这个字是象形文字,据说在甲骨文中的象形是斧钺。帝这个字也是象形文字,据说在甲骨文中的形象是一个花蒂,也就是一个花骨朵。(本人没有接大规模直接接触过甲骨文,看到过一些也是网文里的插图,至于上面两个字的甲骨文形象描述是从百度词典上引用的,所以自我感觉也不够严肃,但是又没有办法,精力财力有限……)

先说帝,一个花骨朵,怎么和最高领袖等同呢?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如同很多国家和文明的早期一样,开始时大家都是很民主的(当然是贵族的民主,没P民什么事。重大事物都需要开会决定,如同罗马的元老院,蒙古的忽里勒台。开会总有个结果。也总需要一个人来实现这个结果。用一个符号来表示这个实现结果的人,就是一个花骨朵,就是帝。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帝的权力越来越大,民主的会议被踢开了。关于帝辛的老爸的记载很能说明问题。

然后是王,王是斧钺,最开始其实也就是帝身边拿斧钺的人,充其量也就一个卫队长。但是随着帝的权力膨胀,王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地位越来越高。从最初的卫队长变为禁军统帅。又随着帝打击地方军力,加强中央集权,最后变为国防部长。

而帝辛之所被称为纣王,我个人觉得很可能是因为在他老爸时被任命为王,为大殷立下无数功劳。

三,殷与周的关系。我个人觉得周是从北边投诚过来的,类似于南匈奴内附。至于这个“北边”是什么?我个人觉得是夏,但是这个不是回帖的重点,而且全部停留在猜测阶段,实在没有必要具体说。我个人的观点是殷从不曾灭夏,只是将击败。至于夏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我个人的猜测,燕国就是夏。

继续说殷周关系,殷末的军队组成,很可能如同几大文明一样,启用奴隶军团和异族军团,例如罗马帝国开始时的巴尔干军团和后来的日耳曼军队。黑衣大食的突厥军团,绿衣大食的马木留克军团。而周人则也被殷王朝征调。所以关于太伯奔吴,很有可能是太伯与仲雍,应征入伍(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周人),被派去征服长江流域。而姬发的哥哥姬考,后来也应征入伍了。这其实也是为什么后来那么多姬姓诸侯的原因,人家好几代人都被殷帝派到那边去打仗,早在那里扎根了,而不是姬发作乱后跟着才打过去的。

三,牧野之乱与“管蔡之乱”。这两乱其实是有着前因后果的,如果孤立来分析,很多地方就讲不通。首先管蔡为什么要作乱,作乱为什么要打纣子“武庚禄父”的旗号?“武庚禄父”是什么意思?我个人觉得武庚就是帝武庚,是帝号,一如盘庚。禄父则可能是他的名。也就是说姬发作乱后,并没有自立为帝,而是拥立了帝辛的儿子,帝武庚。而姬发作乱的时候已经自封为王,这个时候当然从帝武庚那里获得了正式的任命。然后姬发以国防部长的名义掌握大殷朝政,向各地传檄,我认为这就是周称王不称帝的原因所在。殷朝帝室宗族早就已经和他暗通,而且姬发也拥立了新帝。而边境地区又大多是他的同族周人,大部分还是表示顺从。当然也有死不附逆的,那就只能武力解决了。基本上应该很顺利。可也有不顺利的,吴地就没有完全臣服,只有一部分人归顺了姬发,跟随姬发回到中原,被安置在“虞”(虞通吴),防御北方的夏。而在吴地的周人从此自成一体,自己称王。

回过头来再看牧野之乱就有问题了,传统的说法牧野之乱是伐无道,是改朝换代。其实仔细结合管蔡之乱来分析,牧野之乱不是改朝换代,至少打出的政治口号不可能是改朝换代,而应该是清君侧。(这就能解释给帝辛的罪名只有三条)就如同安禄山反唐时一样。

当然结果不一样。姬发成功了,而安禄山失败了。

而成功之后,姬发派他的三弟弟弟管叔,五弟蔡叔坐镇殷都,自己出去镇压不服者,而四弟周公镇守大本营。

姬发这个国防部长做了大约两三年死了。政治局势就又开始动荡了。这一次就比较血腥了。牧野之乱的时候,实际是打政治仗,口号又是清君侧,基本没怎么打仗,类似于政变。而这一次,双方实力差不多,相对来说管蔡一方还强大点,而且还占据大义名分。但是成王周公这边的优势是大家心还是比较齐的。而那边的话各色人等都有。

什么事情怕就怕出内奸,果然殷奸微子被再次策反。管蔡一方后院起火,受到两面夹击。帝武庚被杀,帝室断绝。管叔被杀,蔡叔投降。而殷奸微子则得到了殷朝一半的畿内之地,也就是后来的宋国。(当然这个涉及到成王与周公后来的关系发展,以及周初的政治体制)

所以我的看法是殷的最后一帝是武庚,周之初代是成王。

家园 岳武佐老师的材料

这是岳武佐老师后半生的心血。岳老师从离休到现在,后半生算是奉献给了帝辛,也许很多人不理解,可是在历史问题上,的确需要较真的态度。

岳老师的努力令我们几个都很惊佩,因此决定尽自己所能做点什么,对帝辛我有过了解,所以不单是我,另外几个也在各大网站发文。我自己查资料在简帛网发过一篇关于他的文章,由于考证功夫不扎实,引来一片指责和批驳。那段时间驳的我连头都抬不起来。算是个教训吧,提醒自己以后考证必须扎实。

就因为如此,这次我见大家对上古史有这么大的兴趣,决定再试一锤,事前和岳老师谈过,使用他的材料,岳老师意见也是希望我们在他资料的基础上修改的通俗,估计他明白那样写年轻人看不进去。虽说我文笔不行,好在比较了解年轻人,算是个尝试吧。毕竟岳老师多年研究帝辛,这个不是我们能比的了。

但是考虑到这里不是历史专业网站,把握不住大家对这个长期钉上耻辱柱的人是什么态度,就没敢注明。奔雷子朋友能去岳老师博拜读帝辛的翻案文。很高兴,代岳老师向您表示感谢。

今天刚刚上线,看到这么多朋友喜欢这类文章,居然没有一个人拍砖,这太让我惊呀了,更使我感动。 看来这里和别的论坛很不一样。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送鲜花一朵再次向奔雷子朋友表示感谢。。。。

家园 殷纣姓子名受

王是会意字。《说文解字》:“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选文者,三画而连贯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凡王之属皆从王。”三横是天地人,一竖是指贯通三者,参透天地人者为尊、为王。

商纣王 或殷纣王,是周人侮辱、蔑视性的称呼。殷帝辛名受,“天下谓之纣”,人称殷纣王。为帝乙少子,以母为正后,辛为嗣。帝纣天资聪颖,闻见甚敏;稍长又材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帝乙欢心。时帝乙都沫已十有七载,帝乙崩,帝辛继位。商时代没有普遍、固定使用的姓氏。商王族在记载中较普遍冠名的姓氏是子姓。也算是中国最早的姓氏之一。

神宇先生;你的周成王是周之初王不知从何处得到的材料证明?历史学可以大胆猜测,但请小心求证。推荐几部入门的书籍,希望对你有帮助。

张显成先生的《简帛文献学》,《简牍帛书发现与研究》 ,赵超,福建人民出版社200年。《古代简牍》, 李均明 ,文物出版社2003年。 李学勤 《简帛佚籍与学术史》

家园 关于帝辛

十几年前就有很多翻案文章了,讲述帝辛的文治武功了。中国历史的更替,向来是落后民族取代先进民族,所以中国文明从表面上看一直延续,但从深层次看的话,文化一直是裂痕遍体的,所以秦汉以后的大部分书籍都是“戏说”中国文明,当然,这当年的“戏说”竟然也变成了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好在当年出了个司马迁,脚踏实地的进行了文化调研,并成功写出了《史记》,才让中国的许多传统文明有了部分的回归。

我自己的理解,《诗经》是很好的材料,从中可以读到周朝对商文明的崇拜,以及商文明已发展到达的高度。

家园 史料的错记关键是政治原因

历代帝王对于史官们载言记事,都是字斟句酌,斤斤计较。至于"君举必书",却是有选择的。对自己有利的事,"必书"无疑;对自己不利的事,定不能见诸史册。而亡国之君不可能被美美的记一笔。

帝王和史官,一个要"自称我长"、"掩恶扬善",一个要"直书其事,不掩其瑕"。两个标准,南辕北辙,就形成两种力量的尖锐矛盾和较量。"晋之董狐,书法不隐","齐之南史,直书崔弑"。"董狐之笔"便是史官的最高荣誉。

春秋战国以后,史官很难再与帝王相抗。汉之后越来越呈现出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度。帝王的意志和尊严绝不容侵犯。真正秉笔直书的史官自然就不多见了。

家园 其实定为‘淫虐’之君并不见得是冤案,只不过

淫虐之君并不意味着没有政治能力,并不意味着不懂得经营天下。

完颜亮在世人眼中也是‘淫虐’之君,甚至在世人眼中还有些变态,但是他却是经营北京的先驱者,而且为了迁都北京,他放了一把火,把原来的金国都给烧掉了,这手段够骇人的吧。

但他经营北京,韩毓海教授给他的评价很高:

定都北京,意味着在崭新的视野中规划中华帝国的区域平衡,以南北融合,结束所谓的‘南北对峙’,意味着由内陆中国向着‘天下中国’的人间正首,跨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中国的历史比较有意思,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好像通常都是些在士大夫眼中不好的‘暴君,流氓皇帝’,即使是李世民这样开创贞观盛世之君,也有无数的风流韵事可作谈资。

这似乎便是《资政通鉴》中所说:

帝素谨无过,而床第易诬

意思是:皇帝如果实在没有错误,便可以说他有男女作风问题。

呜呼,国之JY,果有传统士大夫之风。

家园 所谓周之初王为成王,不并不是说姬发不是王

而是指姬发这个王,头上还有一个帝武庚。(虽然实权是掌握在姬发手中,但是在名义上他还是武庚的下属)

说到证据也不是完全没有,《史记周本纪》记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於宋。颇收殷馀民,以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

《鲁世家》【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馀民,以封康叔於卫,封微子於宋,以奉殷祀。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

《管蔡世家》【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於是封叔鲜於管,封叔度於蔡: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

同一种史料,不同的人看过之后可能得出的结论会不一样。

我的观点的核心的一点是“武庚”这个词到底是什么,你如果觉得只是一个普通的名字,或者什么其他称号。那么我们的观点肯定不会一致。我的观点很明确,武庚是一个帝号,是一个典型的殷代帝号。武庚死后,再也没有帝了(直到齐为东帝,秦为西帝),所以成王的王和姬发的王是不同的。我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成王是周之初代。

至于纣这个字是不是帝辛的名,我上面的回帖中并没有涉及。我要说明的是,帝辛明明是一个帝,为什么会有一个王号。

而“王”这个字,我的观点中“王”是象形文字的观点,出处确实是不严肃的,我说了是百度词典。但是“王”字确实是有甲骨文形象的,我发个网址是一个老外搞的网站

http://www.internationalscientific.org/

你可以自己判断一下是不是斧钺。

至于你举《说文》为据,不是说一点道理也没有,但是我觉得只能仅作为参考,因为“王”字甲骨文中是有的,以《说文》来否定其形象,恐怕有点舍本逐末。

家园 活着为王,死了才为帝

商代,帝是祭名。而祭名有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代表美称,后半部分是日干。就像后来的皇帝,活着的时候人家叫他皇帝、皇上、陛下。死了才会叫做什么宗。

今天的人理解这些很难,这些复杂的称号等等问题和三代体制有关,三代都不存在统一的中央王朝,他们之间的轮替也不是如后来的那样。大家对很多东西的理解还停留在1940年代。你首先忘掉这些;统一的、奴隶制,专制的,中央王朝。对三代定性,这几个词一个都不准确。

另外,你几次反复提问,看来是很喜欢三代史。若我再不说实话,自己都觉的对不起你这股子学习劲头。三代史和别的朝代不一样,真的不是努力就能走进去,编年史类的历史书无非是使你对那个朝代有个模糊的认识。再深入点的东西就需要系统培训。特别是基础知识。而你思考的这些恰恰就是三代史的常识。如果了解三代常识,这些疑问都不存在。

在1940年我国史界是老派思维模式研究历史。这几十年来的历史学发展几乎已经彻底颠覆了以前的认识。这些说起来很复杂,我没有时间,建议你选择近期的历史材料先做个粗浅的了解。真的不能象别的朝代一样学习,三代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他朝代的研究方法根本行不通。

回来再说。。。

家园 对于你提出的“活着称王,死后称帝”的说法

首先我先说下我这方面的知识的了解:(当然不知道对不对,因为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接触的是网文,如有错误请指正)

第一,庙号,太祖高祖太宗之类,据说是始自殷代,是给有杰出贡献的最高领袖的。一直到唐代以后,一人一个,不在要求有杰出贡献,只要不是犯重大错误而下台的(如明建文帝)或末代帝王(唐哀帝等),都是人人有份。

我不知道你上面所说的祭名,是不是指这个。

第二,帝号,比如盘庚,太甲,武丁,辛,乙等,这个又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

即位的时候给自己起的尊号,当然平时和人口头交流肯定不会用,但是国家的正式文件中,如同后来唐高宗的天皇大帝,武瞾的则天大圣皇帝一个道理,后来各朝时用时不用,不用的居多。但是也有可能和尊号没有关系。

另外一种可能:死后的称呼。

第三,谥号,死后对某人的总结性评价。周代开始成康……赧,秦废谥号。汉,高惠文景武……一直到清光绪【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溥仪死后据说爱新觉罗家族给他上了谥号的,但是政府应该是不会认可的,仅仅是听说。)

唐以前都用谥号加一个帝代指已经去世的皇帝或王。唐以后基本都用庙号代指,除非没有庙号。

我对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讲完了。下面是结合问题分析。

然后说说武庚,首先我认为他是一个帝号是无疑的,关于他到底是死前还是死后。我个人认为是死前,我的证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灭六国,上皇帝尊号之后,【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谧。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关键点是【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谧】,由此我判断号是活着的时候就有的。

但是不同的史料,不同的人看后得出的结论很有可能并不相同,这很正常。所以我觉得大家把自己的观点和依据说清楚就可以了。至于结论还是自己大家自己判断。

(这也我是不相信所谓专家的原因所在,专家们往往提出的观点模模糊糊,依据往往藏着掖着,但最后的结论却又言之凿凿,最后最可恶的地方是还容许别人怀疑)

最后退一万步讲,即使帝号是死后才给的,那么如果武庚他不是帝,凭什么在他死后给他一个帝号?

家园 “商灭亡后,妲己成了周公姬”这个说法应该是杜撰的吧?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说法,是在三国演义里面,曹丕要娶甄氏,许攸对曹操说,妲己嫁给了周武王(或者周公,记不清楚了)

似乎是许攸杜撰的,也有可能是老罗杜撰的?不过我是从三国演义中得到的印象,自己又不是行家,所以也不确切。

家园 言之有据,绝大多数人都会喜欢的:)

岳老师的“认真”二字令人敬佩。

最初喜欢这类考据型文字是熊逸的《春秋大义》。一直猜测是一个女子以男人语气写的历史考据类文字。

真相也许难以全部还原,但认真平和的态度总是令人敬佩。

期待好文。

家园 孔融讽刺曹操故意编的,曹操问他出处,孔融来了句

以今度之,想当然尔。

应该是世说新语记载的,从全文来看,就是孔融编了个故事讽刺曹操曹丕父子,不是史实。

三国演义是活用了这一典故,把它安到许攸头上了。

家园 凭这句,曹操杀孔融不怨
家园 不少后来人确实这样认为:孔融跟祢衡一样,死在嘴臭上。
家园 这个必须花。

三代史 学习起来十分的吃力。 尤其是我等业余爱好者, 总有点狗咬刺猬的意思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