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谈谈书和出版社:写在前面 -- GPRS
楼下有朋友说了是翻译费太低,要我说学术态度的问题更多点,或者说出版社有没有百年老店的品牌意识。这年头管十年树木的多,百年树人的少。
-----------------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注释和评论以及插图还是有必要的,不过我挺喜欢他那个一点都不花哨的封面。至于提高老百姓素质,只有靠老百姓自己了。话说一厚本也就五十块,比一顿饭贵不到哪里去,纯粹就是看兴趣了。
淘宝和孔夫子上还是可以找到一些的。另外很多地方还有些书市之类的地方也是好去处。现在我见到收垃圾的车上有旧书,都有上去翻翻看的冲动 :D
上个月从图书馆翻到一本原版的书,恨不得就直接拿走。。。
国内最好的罗马史著作之一
辗转从朋友手里收集的。话说那时候的武侠小说很少见到有整套整本的,大都残缺不全。
很多重要的书籍,比如康德的三大批判,直到2004年才有邓晓芒的德文全译本。《西方的没落》也是前几年才有的全译本。
学术书籍翻译吃力不讨好,稿费不高要求却很高。记得甘阳八十年代做《文化:中国与世界》时就跟出版社说要给作者好一些待遇,像《存在与时间》这样的书,又难译,又拿不到多少钱,也就是全凭着兴趣在支撑了。
全套六本
我对于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印象的就一套丛书:《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在中华书局基本霸占了经史子三部之后,上海古籍在集部总算有一席之地,特别是文人别集。这套书在2009年的时候出版了一百种,这两年有没有接着出,不大清楚了。总的来说,如果你要找某个古人的文集的现代注释本,如《杜工部集》,《樊川集》、《东坡乐府》,这套书在国内基本是最善本。有几种可能中华书局的版本能够一争高下,但是总体来说上海古籍胜出。这套书有精装本和平装本,精装本的设计我不太喜欢,黑红二色,加白色印刷体书名,古典味道不足。平装本倒是暗花底纹,但是和中华书局一样,这套丛书制版时间前后跨越三十年,印装质量非常参差不齐。比如新版的龙榆生《东坡乐府笺》还可以,但是旧版的《文选》就很差了。精装本只是在硬封上更好,内页质量一样。如果什么时候上海古籍能够把这套书重新排印(总体来说这套书的版式一致性保持的比较好)出套装,我会考虑的。
上海古籍原来是古典文学出版社,后来一度改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文革后独立成上海古籍。有这样一段历史,就难免和中华书局有版权上的纠纷。比如大概十多年前,中华书局出版《中华活页文选》,上海古籍就颇不高兴。
中华书局在皇城根下,文化之都,占尽了天时地利。上海古籍在作者资源上面可能要吃些亏。但是上海古籍有个好朋友就是上海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藏有不少古籍善本。最近几年,上海古籍找到个古籍出版的新领域,就是原样复制善本书。无论是北图还是广陵书社,都复制过线装古籍善本书,但是印数都太少,价格过昂,无法推广。随着国人消费能力大大提高,上海古籍复制的这些善本书,面向的读者群就比较大了。这里面出名的有《宋本十一家注孙子兵法》(陈毅题签,和他上海市长的经历有关没?)、《凌刻套板绘图西厢记》(精美!代表明代彩色套印的一流水平!)、《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特别是甲戌本石头记,就是当年胡适用以开创科学的红学的依据版本,后来流落美国,前些年被上海图书馆迎回,无论是版本上还是学术上,都有重大意义。有趣的是这书前三印用的是宣纸,后来的用的是发黄的竹纸。有人说上海古籍特意用比较廉价的竹纸,是为了更好地模仿原书,有人说纯粹是为了降低成本,这就见仁见智了。当然,这些复制的古籍善本,比起普通图书来还是贵些,主要是供人把玩的。
这两年,上海古籍也出了些古味不足的古籍,比如这个
[URL=]http://www.amazon.cn/%E8%AF%97%E7%BB%8F%E8%AF%91%E6%B3%A8/dp/B0011CCO3C/ref=sr_1_1?ie=UTF8&qid=1305581148&sr=8-1
[/URL]
这套书我有《诗经》和《世说新语》。虽说内容尚算严谨,便于初学者阅读,可是封面颜色俗艳,版式设计不合理(有的字离装订线太近无法看清),是为败笔。
出版古籍毕竟是冷门,希望在花柳繁华地的上海古籍能够越做越好,也希望随着中国读者群的整体提升,这些善本能够逐步取代市面上那些价低质差的劣本。
不太想提这个人。
当时冲着中华书局的牌子买的,结果回来一看错字百出,大悔,严重打击了中华书局在俺心目中的形象。
另提一个小BUG:龙门书局是科学出版社的复牌之一,不应该是中华书局的。科学出版社的渊源就是龙门书局与科学院编译局。
多谢各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