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罗杰,你的教练错了 -- 思想的行者
罗杰费德勒最近的战绩相对于前年是差了很多了,仅仅是因为夺了16次大满贯后的进取心的相对减弱,仅仅是因为年近30岁的体力下降?
我认为不止这两个原因,其中一个关键的导致费德勒技战术水准下降的原因是他聘请了桑普拉斯的教练,这个教练的指导思想有问题,并不适合罗杰,不利于罗杰的技战术的提高。
罗杰的技战术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刚柔兼济,正手的刚和单手反拍的柔的灵活多变,加上动如脱兔,静若处子的脚步(即刚柔兼济的步伐)使得他能够长期保持巅峰状态。
随着费德勒年纪的增大,身体有机质的减少,刚的一面在增强,而柔的一面至少在心态上由于费德勒连续得了16个大满贯,谦虚的一面在减少(表现为他在赛场上经常把失败归结于某些特别因素而不是因为对手打得更好,在赛场上更易怒等等)柔的一面也在减少,导致了刚柔之间的失衡。
费德勒的新教练要求他做的什么呢?加强进攻性,这其实是一个南辕北辙的建议,至少我这样认为。
在最近的一场与纳达尔的红土对决当中,费德勒确实做到了加强进攻性,但是成效如何呢?
进攻性的加强意味着在该时段内的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意味着对此后的比赛时间的注意力的透支---如同一个司机长时间开车都会导致疲劳一样,每个人的精神集中度都是有限的。
进攻性的加强意味着在此回合的较量当中的体能的全力投入,同样意味着以后的球的体能的透支。
在罗杰自己因为年纪增大导致关注度体能稍微下降的情况下,过分的强调增强攻击性---在一些已经占据了上风的球,可以采取保守方式赢球(诸如拉法那样的回上旋球,几乎不需要多少技巧,不需要浪费多少关注度)的情况下硬要采取华丽的进攻组合来赢球,表面上看来,进攻性是增强了,但是并不利于在关键球的时候的关注力和体力的爆发,不利于在关键场次的体力和关注力的爆发
此前罗杰在大满贯赛中总是慢热,其实这正是他的比赛的刚柔兼备的表现。
如果罗杰追求另外一个发展方向,即不盲目的追求刚的进攻力的提升,而是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战术的灵活性,提升自己的精神上的忍耐力,像拉法学习更多的旋球技巧--上旋下旋的动作类似于太极推手的动作,是一种阴性的进攻手段;在心理方面继续增强定力的训练而不是动不动暴躁易怒---一句话,在年纪增大导致阴阳失衡的情况下,类似于太极的增强阴性力的手段,凭借着罗杰对网球的悟性,是可以把网球推向一个更高的高度的。
现在的费德勒似乎成为了德纳争霸的一个看客了,拥有一颗雄心的他显然不愿意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下去,他在接下来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上可以做出多少的改变,只有事实才能回答了。
作为优雅网球的代表,总是希望罗杰可以走得更远些,将网球的魅力阐释得更充分些
教练以及教练班子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Roger我认为是网球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就像当年的贝多芬一样,给古典音乐画上了完满句号,同时又开启了浪漫音乐的大门。
Roger出道的经典之战是温网战胜了桑普拉斯,那时候玩的是发球上网。随着草地网球慢慢的消退(温网草地都越来越慢,越来越像土地了)和新一代球拍和球弦的出现,发球上网的打法慢慢消失了,底线型选手成了新一代的主流。
不光是底线对抽成了现代网球的主旋律,更重要的是成了Top spin对抽的时代。玩过乒乓球的朋友可能还记得80年代乒乓球从快攻演变到弧旋球的一幕。现在发生的一切就是那场变革的网球版。一个是由于海绵和胶皮的发展,一个是由于球拍和球弦的改进。
Top spin的high bounce对Roger的单反是非常要命的。(我是单反,深知其中滋味)。Roger年轻的时候步伐好,可以闪身多用正手,反手和敌人周旋几下可以用正手歼敌。并且早期他的反手切削弹的很低(因为有比较强的下旋),对手并不好发力攻击。但是现在Spin能力很强的球弦可以让纳达尔小德这种人在球很低的情况下一样发力。
今后的网球很可能以小德和纳达尔为样板,Top spin的正手,Flat一些的反手,绝对的双反手,追求低失误,多回合相持能力,加强跑动,增大球场覆盖能力。
Roger的特点已经不再属于这个时代的网球了,他的速度在下降,非受迫性失误一直降不下来。我个人以为今年的美网可能是他最后的一次机会了。年代在伦敦的室内总决赛运气好的话还能再拿一次(球速较快,low bounce,三盘两胜制)。
今天看完小德和纳达尔的比赛本想写一篇,还是手懒,就算了吧。还是等法网之后吧。
也就是说单纯的近台快攻效率较低(刘国梁还是近台快攻),但是快攻结合弧圈的话还是不错的。
罗杰的单反我很有印象,感觉他很善于反手打直线球,outside-in的球在2009年的法网看他打了很多
罗杰的打法一个特点是善于进行节奏转换,经常出现的情况是罗杰在调动对手以后,对手以为他要往另外一个方向击球,结果罗杰来一个重复落点,大概是由于罗杰的动作隐蔽迅速,让对手没有太多的预判时间,对手奔跑起来才发现原来罗杰打的是重复落点,急忙返回,结果摔倒
我自己没有打过网球,我来说一下我自己对乒乓球的感觉,我打乒乓球很长的时间里都是反手比正手好,我的反手扣杀动作隐蔽,快速。
罗杰的单反回球,我的感觉是他的回球很飘,也就是说让对方难以借力,回球的旋转速度不太一致,而拉法的上旋球则通过对球的强烈旋转达成了球的运动的方向稳定性,可以借到拉法的球的力,但是那个力很大,很容易出界
记得我曾经有一次与一位前省队运动员的儿子打球,打11分制,一局都没有赢,因为他好几局局分落后的时候就发上旋球,而我以前没有接过上旋球,总是出界。
罗杰的反手打出状态以后,感觉他要变线的话比双反选手要容易,球拍轻轻一碰,要么是大斜线,要么是让对手猝不及防的直线,特别的体现在2010年的澳网绝对对穆雷的那一场,我当时以为费德勒的技战术又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