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从北方夏粮大丰收看农业预测的娱乐化 -- 种植园土
http://nc.people.com.cn/GB/14813962.html
此外,气象专家指出,“气象干旱”与“农业干旱”有很大区别。气象干旱主要考虑自然降水的问题,如果某个地区某个时间段的降水量明显低于常年平均水平,这个地区就遇到了气象上的干旱。而农业干旱是根据土壤墒情判断的,是指农作物由于长期缺水导致无法正常生长而受损。如果措施得当,气象干旱不一定会导致农业干旱。
从去年秋冬种开始,我国冬小麦主产区连续4—5个月缺少有效降雨,冬小麦为什么还有望获得丰收呢?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去年麦播时底墒好,播种质量高。去年秋末,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的降雨量较多,麦播时土壤底墒普遍充足。充足的底墒和麦播时晴好的天气,使得大部分麦田做到了适期足墒播种。加之去年秋冬播的整地播种质量普遍提高,绝大多数麦田苗全、苗齐、苗匀,基本苗数充足,为保证后期足够的成穗数奠定了良好基础。农谚“麦收隔年墒”就是这个道理。
中國大旱之年夏糧豐收 農業部專家詳解個中緣由
http://www.chinanews.com/cj/2011/06-02/3086933.shtml
大旱之年得丰收 为靠天吃饭式中国农业再鸣警钟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6-03/3089489.shtml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2日在农业部网站刊文指出,今年夏粮丰收有5大成因:一是去年麦播时底墒好,整地播种质量高。二是抗旱浇麦力度大、效果好。三是在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降了关键雨。四是春季低温时间长,有利于形成矮秆大穗。五是病虫害发生普遍较轻。细心的人会发现,这5大成因中,仅有第二项是人为所致,其余4项皆拜老天所赐。如不深刻反思,将成为下一轮不幸的伏笔。
千百年以来,中国农业都是靠天吃饭,这一状况尽管在改革开放之后有所改善,但却难称得上是得到了根本改观。农业的规模化程度低、中低产田占比巨大、科技含量低、有效灌溉面积少等等软肋,使脆弱的农业生产屡屡暴露在日渐频仍的天灾之下无处遮蔽,从而造成极大损失。
农业是治国之本、安邦之基,历来为执政者所重视。刚刚颁布的“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其初衷之一便是助农业彻底挣脱靠天吃饭的羁绊,大幅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大幅解放农业之应有生产力。从这个高度望去,我们会发现今年侥幸而得的夏粮丰收,距中国农业“大目标”还有相当悬殊的差距。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众望所归地锁定水利,是中国当局清醒意识到水利已成农业生产瓶颈后的明智之举,所谓“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上述决策如得以顺利贯彻实施,必将大幅提升中国农业之抗灾能力,在现代农业的道路上迈出结结实实的一步。
与此同时,当局应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产权和土地流转的方法和途径,尽快形成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大幅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同时,应切实加强农业保险的覆盖面,更多地运用金融体系的力量,为农业生产撑起一把“保护伞”,让农民在天灾面前不再绝望无助。(完)
河南郑州大部,许昌全部,漯河全部,驻马店大部,平顶山大部,洛阳一半,都是水浇地。像春节农村亲戚初四来串门,都说初二都在浇地,水头到哪家哪家交钱。但是像洛阳那边坡地的基本都要绝收了。粮食这东西实际多少不可能公布的,省得物价高涨,老百姓恐慌,外边趁火打劫。老祖宗选的中原这块地绝对是宝地,可惜也正因为这样,土地红线划死了,这年头靠种地只能被别人嫌弃。
我国基本上还是米食为主,面食为辅的。象河南这样以面食为主的省份并不多。从新闻报道来看,五月份的这场旱灾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基础农业影响较大。
今年初报道北方大旱的时候,我也挺担心的,一来我当时就在北京,知道确实很久没下雨;二来我家就在旱区(豫北)。
春节前打电话问我爸情况如何,我爸是老水利,所以旱情涝情很清楚,老爸说没关系:一来,鹤壁新修的盘石头水库存的水足够全市用两年,所以毫无影响;二来么,这冬天不旱啥时候旱?冬天还下雨不停不成南方了?第三,当然今年雨水少,但是对小麦影响不大,现在还不到需要水分的时候,不下就不下,开春不下雨就会减产,下雨就还可以。
我们那个市人口很少,才不到四十万,所以前几年修了一个大水库以后,水利部门就都放羊了……以前年年都要防汛抗旱忙个没完,现在只要做好维护就可以了。
某人惯于数据欺诈.
干成那样过?
甭理茬。
近两三年来中国经济媒体被美国控制,对中国经济决策进行了长时间的广泛的深入的误导。
你能够不能够给出美国出口数据,产量数据,再除以美国人口总数,看看黑岛人的数据靠不靠普?
如果你发现下面的图点不开了,就要小心了!
TG的控制力度是相当强的,
特别是对媒体宣传.
国内宣传口的飘过............
根子就是主席台啊
二氧化碳增加了多少?有数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