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电影笔记】小概率爱情 -- 意闲

共:💬5 🌺3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电影笔记】小概率爱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次寄书前,我给婆婆大人写了一封长电邮,在原来书单的基础上删改,一些留着,一些不必寄。乔斯坦.贾德(Jostein Gaarder)的《橙色女孩》(The Orange Girl)已经囫囵过,我放入叉叉一列里。殊不知,收理书箱时,偏生是它,盈掌蹦出来,我原本不做指望近年会再见它,这下子,倒要感谢婆婆的错失,没来由高兴起来。床头几上正好堆了本我攒着迟迟未读的《指环主人之女》(The Ringmaster's Daughter), 与《橙色女孩》同款压膜装束,柔光散逸,最宜配对,供我温故知新,我暗笑,好巧啊。

《橙色女孩》倒确有 温习必要,我看艾里克.候麦(Eric Rohmer)执导的影片《我在莫德家的一夜》(Ma Nuit Chez Maud),甫一开场男主角让.路易(让-路易.谭迪农(Jean-Louis Trintignant)饰)在教堂偷盯着心仪女生弗朗索瓦丝,弥撒结束后又尾随好几条街,这情节直如从《橙色》里拓出来。乔斯坦.贾德写书,是从来不肯走寻常正叙的,所以明明不甚波折,有点宿命的故事,倒步步惊心,每一次邂逅都仿佛脱线偶然,一首爱情小调,竟酿成凄哀愁长的回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侯麦的书写功力,不输贾德,我看让.路易与弗朗索瓦丝的顺叙戏份,已觉清芬可喜,倘若不掺任何佐味,不掖藏阴郁谜团,携手走下去,一定天光晴好,煦风吹面,是那种养眼的温和情意,照旧写实拍,不会拿不出手。辙入让.路易的老同学维达尔及他的暧昧友人莫德,感情轮廓忽而被抹得模糊,一出道德试炼提到眼前,我倒不觉得须得多么严肃对待,反而以为这意外的夜色颇为喜感。

类同贾德,侯麦在表述上埋了一些机巧,比如时态转移。也同样玩转诸人口述,使整件事充满了“世界真小”、“好巧啊”的讶异。让.路易三遇弗朗索瓦丝,每一次都属偶然,第一回在教堂看对眼,第二回车里看踩脚踏的她回眼摆手,心底认定这就是他的妻子人选,第三回又见单车飞影,终于采取狗仔策略,奋起直追。他晚间一般自己煮食,惯行路线与维达尔的不覆盖,偏偏在圣诞前夕走入一间餐厅,迎头就撞见了他。而在这个或然事件成真后,维达尔仍可以选择如何叙旧,他却选了拖泥带水的一种,要一起吃饭,听音乐会,去见他既爱又怕的女子,甚至设局留下让.路易,造成他与莫德引人遐想、共处一夜的事实。“选择”(choisir)、“概率” (probabilité)、“运气”(la chance)等等,透过这部有点数学气质的影片,不断提醒观者,喏,扎堆的小概率事件又发生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让.路易作为米其林 的工程师,工余沉迷数学,他读现代概率课程(Cours moderne de cacul des probabilités),跑到口袋本书店翻帕斯卡的沉思录(Pensées)。一方面,他喜欢以数学态度思考周边的事,比如他对维达尔指出信息(information,或毋宁说“数据”)的重要,如果不晓得维达尔的居所及工作地址,他就算不出他们路线相交的概率。换言之,随机事件的因由影响了可能性的多寡。另一方面,他的身份则是虔诚的天主徒,套莫德揶揄的口气,还是“实践派”(catholique pratiquant),在这个层次上,他与所敬重的帕斯卡既投契又背离,好像他一度以为自己于心底了解他,转而又觉得帕斯卡的话,都是空泛的(vide)。

电影里漫漫的对话,便穿织着纯数学与纯宗教对人的爱情观的影响,也可以说,在让.路易身上,达成某种矛盾后的妥协。好像让.路易总结维达尔的历史观,指出“le produit de gain par la probabilité”,亦即,概率的大小并非决定因子,人们选择坚信,是因为即使微茫的可能里面包裹着无限巨大的心理获益,或者说,效用。阐释赌博时,维达尔又翻着帕斯卡的书说了类似态度,也就是当无法否决一种可能之时,你就应当下注。然而,让.路易却不像个行动者,用维达尔的话,他那叫“无作为” (tu ne paries pas)。《莫德家》特地给了两三场让.路易与同事相处的镜头,他确乎如自己坦诚的,好不好相处,全看对面是谁,脾气冷清,慢条斯理,时不时一副生人勿近脸谱,与同事交流,绝不孟浪接腔,用“sinistre“形容,也实在折中了。不过,对于莫德的诱惑,他的不作为,似乎更像不抗拒,甚至乐得冒险一试,虽然他试的并非鱼水承欢,而在于对抗这种可能。与莫德独处时,不乏凝顿的特写镜头,话吊在嘴角犹自咽下,让.路易一句你真的不困吗,画面顿时烧热了十几度。

他的情感洁癖,更多地,则羁于宗教信仰。他以为婚前无缘无故和人上床没有意义,深信永恒爱慕与婚姻忠诚,另一半如果也爱上帝,那就更好了。他对帕斯卡的否定,在于教条化的自律,但心灵洁净应当做到什么程度,他又没有一个确切划分。而这种模糊,激起了深谙他荒唐岁月的维达尔的嘲讽,质疑信仰、不动声色的莫德,则颇有点考验乃至征服他的谋划。陌生男人面前,褪得只剩露腿睡袍,最后睡袍都不要,几度请他探身点烟递茶,让.路易裹毯睡凳子时,她唤他“Idiot”,温冰笑容里,燃着幽幽火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然而这毕竟是出爱情戏,感情困惑是侯麦喜爱的材质,大章篇幅的欲念诱逗往往悄无声息来复去,遏止在无形的暧昧阶段。《莫德家》的主线,还是自述的主人公想恋爱,某一天一见钟情生出非她不取的执念。萌动的爱情正待破土而出,即使在这位冷静自持的工程师身上,也像欢喜的光源,可爱而舒爽。这正像侯麦在音乐会段落所选取的莫扎特第二十六号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378号),虽然据说是莫氏伤逝之作,我听过的谢霖海布勒版却无比清扬,尤其谢霖那柄细腻的琴音,真正柔情似水,表达悄然爱意,再合适不过。所以人物的基调是鼓舞振奋的,他心底确乎有那么一个她,拒不承认的他的金发女生(la blonde qui n'existe pas)。正因为这场尚未开启的爱情,这一次次心心念念里的她,让.路易在莫德家试验的戏份多了点笃定的观望,也可以说,是那种“有爱的人”的光芒和优势。当他对莫德说,“如果我选择了一个女人作为我妻子,那么我给她的爱,是足以对抗时光的。如果我停止爱她,那么我会鄙视我自己”(Si je choisis une femme pour ma femme, c'est que je l'aime dans un amour qui résiste le temps, et si je ne l'aimais plus, je me mépriserai),后者刺探的眼光里,是盛着一点羡妒的。于是莫德对外形俊朗,眉目安然,微笑起来仿若大男孩的让.路易的挑拨,也颇有点角力的意思,最后那次擦枪走火,倒仿佛才彻底认清,还双方规矩线。

倘若不絮絮叨叨,那就不叫侯麦风格的影片,看他的话痨片,好像一切信手拈来随机拍摄,而他给的背景,至少我看来,也并非毫无意寓。我记得《女友的男友》(L'ami de mon amie)的发生地在巴黎郊区,由水泥丛林架空人们的情感,尽管是非常搞笑又频出状况的年轻故事,看那些穿在写字楼间的钢筋,森白的起居室,总是会有点迫人的感受。《莫德家》取景于法国中南的克莱蒙(Clermont)(所谓Massif Centrale之域)及周边,时点在冬季,不少白雪皑皑的场次,给黑白片再套上一圈荒芜孤闷的边框。话说回来,“雪”也仿佛成全爱情的一个偶然因素,大雪封路,把让.路易置于莫德的温柔乡,退守不得,冰雪又卡滑了他的车,帮他名正言顺走入弗朗索瓦丝的小天地。借火,沏茶,诸多道具一律打上符号,一边是剥得光鲜嘲笑你“蠢蛋”的熟女,另一侧,则是场温馨适度的夜聊,一个不无警觉的大眼女生,这些都是显然的对照了。

我们可以说,书与电影,各有各的上帝,铺设情节,终将走向作者与编导意向中的命运,是以并无纯随机的事件。贾德的《橙色女孩》也罢,侯麦的《我在莫德家的一夜》也罢,都不过是上帝意志下对人生无常的强力渲染。貌似不可选,事实上不断选,那些概率极小的事件,居然衔连命运。好在侯麦们刻画的重点,在爱情。“于千万年中千万人中遇见所遇见的人,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既是一遍遍强调小概率竟抵多稀薄,好像真正遇到,便再无理由不用力握紧,无限度放大,直至轰轰烈烈燃烧一回吧。

至于状况外的诱惑,又或者人人皆有小秘密,这类道德试炼大概不大适合脆弱的人类。让.路易几次三番说“我的运气很好”(J'ai eu la chance),直接出让选择权,这态度不可谓不谨慎聪明。当然运气最好是撞不到此等概率,眼里只容下恰恰也对等的他或她,情感经历稀少而专注,恒一而历久,谁说这不算修来的福气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意闲写的书和电影

我都不曾看过,插不上话。不过有一点很认同,简单是福。复杂的情境不免易于滋生是非,既如此,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何必去置身于是非之地?可是,总有不甘寂寞的,甚至刻意去等待或寻找小概率事件,奈何。

家园 爱情本来就是学校概率事件,而且概率越来越小

两个人相遇、相爱、厮守一生的概率,1999年是六十亿分之一,2005年就下降到了六十四亿分之一。估计今明两年还会继续下降。

家园 和楼下和尚姐姐同感

你写的大多我都没看过读过。

爱情是一件奢侈品,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

爱情,也许有很多种。

我来推荐两部我非常喜欢的片子给你。也许你已经看过了

第一部是瑞典的08年的片子,Everlasting Moments

在09年的奥斯卡角逐中,居然没有进入最后提名,输给了入殓师。好莱坞真的是。。。

可惜了。这片子绝对比入殓师拍得好。从选材到故事到拍摄到音乐。入殓师音乐也不错。

我偏爱这片子也许是和我喜欢摄影有关。这部电影的色彩,构图,摄影,和剪辑很一流。把那样一段艰难的日子拍得柔美且古典,又那么真实。如果说国王的讲演是一部贵族平民化的故事,那这一部就是平民被精神贵族化的传奇。

第二部是法国的07年的,La Vie En Rose 。这部就不多说了。虽然很多人都认为La Vie En Rose 是她最具代表性的歌,不过我觉得,Non, je ne regrette rien 才是她最好的作品。

这两部我都收了。

家园 和尚姐姐?

呵呵,我一直以为是男人呢。还好没太八卦问东问西。

瑞典的那部没有看过,这就找找去,谢谢推荐,好电影首先是视觉享受,这个一定注意一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