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何康部长 -- 席琳
我的朋友在广西做牙科医生,有一天马保之在西大的官员陪同下,到医院来看牙齿。他的假牙做了30多年了,还很好,就是支持假牙的基牙坏了,需要做全冠修复。马保之说要做最贵的,因为便宜的反而不能报销。他的医疗保险还是美国的。老头已经90多岁,记忆力甚好,精神挺好,谈笑风生,还是一口桂林话。总是回忆起解放前的事情,对他父亲倒是没有提起。老头来了3次,每次都有人陪他来,最后还和大家合影留念。一个多月后,有人来说,他逝世了,大家都很惋惜。
还不知马老已经过世了。也顺便悼念一下。
和马保之先生没有见过面,只是在和朋友的聊天中,听说过他的一些事情。
马老的父亲,是辛亥革命时民国第一届国会的广西代表,后来做过议长或代理议长。晚后任广西大学的校长。9-18事变后写了著名的讽刺张学良和影星胡蝶不抵抗的“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打油诗,因事涉影星胡蝶,一时声誉鹤起。
马老曾任广西农学院的院长,抗日胜利后负责领导联合国对华援助事宜,为农业复兴委员会上海办事处主任。大陆后来的农业部部长和康和台湾的农复会诸位及相关主管农业的行政官员,都是马保之的学生。马保之后来在台湾,任台湾农业复兴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创立了台湾大学的农学院,并任台湾糖业协会的会长(?)。再后来到联合国粮农组织任干事和到非洲任职,为世界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利比西亚的农业之父。退休后定居加州湾区。后来到西农讲学,分别以马君武和妻子蓝千碧的名义,建立了两个奖学金。
这是凭记忆写的,不确的地方,还望指正。
马老千古!
谢谢夸奖,因为本人是广西农学院子弟,对本校的历史挺自豪,所以冒昧写了一点。马保之回国后,还在桂林广西师范大学义务教学,当时做假牙还催着做,说他要去昆明玩,没想到一去不复返。逝世后,他的遗物任教时用过的图书、杂志、录像带等共约150册(盒)赠送给师范大学。
农学院校园里有一个大广场,有一头母牛哺乳小牛的雕塑,下面的题字就是何康写的。
广西大学主广场也有一个马君武的雕塑,不过太小气,蜷缩在一隅。
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桂系就不用说了,共产党方面有红七军的李明瑞、韦国清、陈漫远。民主党派有李任仁、陈此生。
只是不知道广西农学院是不是广西大学的一部分,是从什么时候分出来的?另外,何康是广西人吗?
广西农学院解放前是广西大学农学院,解放后独立。90年代末又被广西大学合并,两个学校就隔着一堵墙,确实很有条件合并。何康不是广西人,1941-1946他读书的时候,号称农学院学生水平最高的时候,各地学子荟萃一堂。解放前夕两个学校都在桂林,解放后随着首府迁至南宁,两个学校都搬到南宁,比邻而居。农院子弟一般讲桂林话,西大子弟却多讲普通话。围墙外面的南宁市是讲白话的。何康将联合国赠他的8万美元奖金,一半赠西大,一半赠农院(后与广西大学合并)。
以下是广西大学校友会的名誉会长何康简历
何 康 男 1923年2月 日生 籍贯:福建省福州市 民族;汉 党派;中共党员
职务:原中国农业部部长.
1929-1936年 北京、西安、上海读小学,南京金陵中学初一。
1936-1937年 福建马尾海军军官学校轮机班学习。
1938年1月一1938年6月 湖北武汉一襄阳,党领导的抗日演剧第七队队员。
1938年9月一1940年 重庆南开中学上高中一到高中二。1939年5月加入共产党,后任南
开中学党支部书记。
1941-1946 成都光华大学经济系半年转入广西大学经济系半年后转入农学院农艺系.
毕业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1946―1949 中共上海局领导下在南京、上海做地下经济工作及上层统战工作。
1949-1952 上海军管会农林处处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副部长。
1952-1957 林业部特种林业司司长,农业部热带作物司司长。
1965―1975 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7-1972 农垦部、农业部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所长。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研究院党委
书记、 院长。
1972-1977 广州军区海南生产建设兵团生产部副部长,广东省农恳总局副局长。
1978-1982 农业部副部长,国家农委副主任兼国家计委副主任。
1979-1990 全国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1982-1987 中共第十M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83-1990 中国农牧渔业部、农业部部长。
1984-1999 中国花卉协会会长,1999年后名誉会长。
1986-1996 第三、四届中国科协副主席,后任荣誉委员。
1986年4月 美国马里兰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
1986年5月 北京农业大学荣誉教授。
1987-1992 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89年2月 农业部评定为教授。
1990-2000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会长,2000年后任名誉会长。
1993-1998 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人大财经委委员。
1993.10 荣获第七届世界食物奖。
1993一 中国盂加拉友好协会会民。
1998年12月 离休。
精研做官之道,何愁台湾不归,何愁崛起?
这样看来,晚清以来的福建,更是人杰辈出呀。
“农院子弟一般讲桂林话,西大子弟却多讲普通话。围墙外面的南宁市是讲白话的。”这倒也是好玩。
俺有日子不来,没误了好帖子,呵呵。
这部长得叫好名字,象席兄举的铁道部部长万里,还有几个也很有趣,放在这里一起凑数: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董必武、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李维汉、副总理谷牧、公安部长阮崇武、现在是周永康、现在的总理温家宝,呵呵。也有不如意的,吕福源出任商务部部长不久后去世,有福无缘啊。也有取反意的,宋任穷――呵呵,不穷啊,焦若愚――北京市长呐。更邪门的,尉建行、吴官正两任中纪委书记。
何康的前任是林乎加,老林此前历任天津、北京的一把手,81年到农业部算是亏了。那个时候,是原农业部、农垦部、国家水产总局合并组建农牧渔业部,农垦部由此在部委行列中消失。
与何康同资格的老部长正职里,后来评上院士的就是钱正英了。
当年解放前大学生从军、因专业后来获任部长的还不少,还一个例子是康世恩,有的一比。
名字是有关系:取名华国锋的,当了党政军一把手,取名姚文元的,是文革中的头号笔杆子。取名李唯一的,是国台办的发言人,取名泽东泽民恩来的,成了人民的大救星。呵呵,驴兄的名字,也是做公仆的料。
做学问的不求名,小老百姓不做奴。
论人名官运,还有几位连在一起,非常有趣:
李先念,蒋中正 (理先念,讲中正);
任弼时,周恩来 (人必食,粥恩来)。
正所谓,理念中正,天恩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