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关于联产承包的记忆 -- wanghexinnian
倒是你这个口气很像文革风气,和现在的五毛一样的水平
用哪一个当然是你的自由
我想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有真实体会,应该可以辨别出那些是真实情况,那些是瞎编胡扯。
呵呵,这个我可是深恶痛绝的,那个时候高考好像要考这种属于精神病院范畴的深奥东西。
农村包产到户,不能说是多么先进的改革,连创举都谈不上,听老人说法,就是恢复刘少奇那一套。
这个就跟后来的国企改革一样,没有办法,原来貌似先进性的东西,不起作用,只好恢复老办法。也就是革命不成功,你非老抱着先进性、革命性不放,就只好拿低工资,吃大锅饭。
以前你是不能抵制这个体制的,你抵制,就现行反革命给抓起来。后来改革开放了,整搞活流通了,农村开始自留地、联产承包、包产到户,城市搞的迟,开始做小买卖,停薪留职,下海,企业转制。这些东西都是被逼无奈搞的,让你去过那种日子试试?很简单,去东北那个旮旯角,就是中国三十年前。
这个看看以前的电影就能够知道。
同样是播种、施肥、田间劳作,干生产队的活和干自留地的活完全是两个状态,为什么包产之后全国粮食产量快速增长?地还是那些地,化肥、种子一样没有变,但是播种的时候,露在外面的种子少了,浪费的化肥少了,田间管理上心了,产量自然增长。
原来各地隐瞒的产量放开了,另一方面80年代初是化肥农药大量普及的时代, 杂交稻也渐渐推广, 几个因素加在一起, 造成了产量的增加。
你想说什么。或许你回复错了?
我说的何不食肉糜,是针对这句话
在包产到户那个年代,不管是政府还是农户,谁有能力普及推广农业机械化?
我说楼主关于农业的描述没数据,毫无意义
你要不满,大可补上数据论证有意义。或者嘴硬说不需要数据也能论证。
绕开你自己谈的问题,转而说我的经历有啥逻辑?无非是要从一个你不愿意谈的逻辑问题上升到个人品行,好避免尴尬罢了。
那就说说你自己的改开经历? [ 小小鱼 ] 于:2011-12-20 01:04:45 复:3631805
我想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有真实体会,应该可以辨别出那些是真实情况,那些是瞎编胡扯
20世纪70年代初的整个上海市,包括吴泾化工厂这个“大型”化肥厂和十来个县级小化肥厂在内,化肥生产能力有多少呢——1万吨合成氨
而且小化肥的生产成本太高,1961年上海的这些小化肥厂每吨成本5808元,同期吴泾化工厂的成本是每吨200多元左右。
以上数据来自《上海通志》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7/node4579/node79335/node79339/userobject1ai104253.html
相比之下,四三方案引进的大化肥项目一共13个,其中8个年产合成氨30万吨、尿素48万吨,5个年产合成氨30万吨、尿素52万吨。一个项目就抵得上之前几十个上海市的产能,更何况是十几个项目。
2003年的人均产量还不如人民公社最后一年?
这可是猛料啊,麻烦您贴出数据。谢谢!
只是闲暇时来河里逛的毛鱼一条。不过年长一辈,恰好从哪个时代走来,被楼主叙述的个人经历所吸引,产生共鸣而已,你要我提供数据去证明如何和楼主的叙述产生共鸣?抱歉,我么有。
传销公司更多。
只是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以此为荣的人就不好找了,毕竟人是知耻的
只是闲暇时来河里逛的毛鱼一条。不过年长一辈,恰好从哪个时代走来,被楼主叙述的个人经历所吸引,产生共鸣而已,你要我提供数据去证明如何和楼主的叙述产生共鸣?抱歉,我么
以不翻书为荣 以啥为耻捏
已贴过一遍。不过你问及,再贴一遍:
原文在这里:
"包产到户让本来应该在八十年代普及推广的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倒退了近二十年", 这是事实. 温铁军走访了很多农村, 做了调研. 很多村庄把拖拉机拆掉给分了, 这家拿个轮子, 那家拿个车门, 然后都卖掉了.
数据也显示, 承包之后农用机械数量不增反减.
时间 灌溉面积(万公顷) 其中机灌面积(万公顷) 化肥用量(万吨) 机耕面积(万公顷)
1952 1995.9 31.7 7.8 13.6
1957 2733.9 120.2 37.2 263.6
1965 3305.5 809.3 194.2 1557.9
1980 4488.8 2531.5 1269.4 4099.0
1985 4403.6 2462.9 1775.8 3444.2
(出自《中国统计年鉴》)
多看点历史, 不要被忽悠了. 现在那些未承包的村庄普遍农业机械化比承包的要高.比如南街村, 20多人种全村的田, 各种农用机械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