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中国经济10年后将崩溃?欢迎证伪 -- 北大28楼
我这个结论基于以下事实:就是信息革命,包括国际电话和国际互联网在内的技术促进了西方工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每多一个工人,西方就少一个;印度每多一个电话员,美国就少一个,工资水平立刻下降了20倍。不怪乎美国必须通过次级贷款来拉动国内消费,因为底层人民没钱消费。
信息革命可以促进消费,可是在提供更好地就业机会上乏善可陈。万里风中虎以前就拿数据证明过硅谷的软件工程师过得比德州的石油工程师惨多了。
2000年到现在世界网民翻了不知道多少倍,促进了不少消费。可是网民们网络以外的日常生活好过了一点没?没有。这一点比起石油、化工等产业显著提高交通运输、农业基础生产效率方面的进步来说,差距不可以道理计。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在墓前的讲话我们可以得知,马克思在临死前几个月,敏感地注意到当时的一个科学发现----一根细小的导线可以将如此之大的能量输送到远处。而可怜的中央马列主义编译局里的文科生不会理解到为什么马克思对此会如此关注,只会照本宣科地音译发明家的名字而已。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所谓的美国新经济是供应学派的东西,以钱生钱的东西,是靠印刷钱来维持的,本质上不再同吃、喝、住、穿有关实物生产相联系了。那么这种新经济是反人类行为的东西,破灭是迟早的。
信息革命同炒金融相结合只会更快地把资本主义带入末路。
为了解决吃、喝、住、穿,人类社会使用工具的形态从石器,铜器到铁器的进化,其动力来源是从人力到畜力的进化,而蒸汽机的发明,人类的工具变成了机器,动力来源变成了化石燃料。青铜时代的奴隶社会让位于铁器时代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让位于化石能源时代(或热机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反映了工具到机器的这种进化。
而资本主义社会则会让位于新能源时代(或电气化时代)的后资本主义社会,机器将变成高度自动化机。
后资本主义社会的2个特点是高度电气化和高度自动化,尽管资本主义社会也有这两个特点,但没有高度而已--达不到这个程度是因为资本主义无法提供无限制的能源供应。资本主义社会的电子技术的高度发展(以摩尔定律一再打破为标志),为高度自动化打好了基础,但高度电气化所需的能源(包括高度自动化所需的能源)却没有下落。
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的资本主义物质生产依赖化石燃料能源的开发,而这些燃料是不可再生的,其产出已经达到峰值或过了峰值,所以资本主义发展也达到了峰值。
后资本主义社会使用的这种新能源的特征是极其丰富,几乎无限制供应,同时又是清洁的核能源。说到丰富,这个能源可以是今天的人类能源供应的几十倍到几百倍甚至更多;清洁是这个原子能源产生处远离地球,没有核污染的威胁;由于可以继续50亿年的核燃料供应,所以近似于无限制供应--尽管不可再生。
话说回来,连化石燃料也是这种原子能的一种低级别储存形式,甚至是旧货而已。
可以这样说,人类的进化史就是一个间接地使用这种核能源到直接使用这种核能源的转变的发展史,而科技就是这种转变的推动力。至于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那些那些轰轰烈烈的流血和不流血的事件,往往成为历史的记录,而那条主线却被人们所忽视。
当能源是极其丰富无限制供应--不要钱,社会生产高度自动化--效率极高,那么我们离社会物质极其丰富还差多远?
唯一要指出的是当这个能源枯竭时--它也是不可再生的,在地球上人类的末日也将来临,这就是地球人类进化的终点。
这也是人类进化由这种能源推动的终极证明。
大致就是当时最先进的政治/社会制度+最先进的科技。今后中国要进步,发展理念必须囊括这两项。没有公平制度的科技是没法吸引群众参与的,没有先进科技做保障的社会制度是跛脚甚至近于空想的。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编著《2030中国》出版
2030中国:迈向共同富裕
书号:978-7-300-14289-0
作者: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胡鞍钢 鄢一龙 魏星 执笔
出版时间:2011.9定价:39.00元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上架建议:经济/时政/畅销书
读者对象:经济学专业人士、领导干部、政策制定者、高校师生、关心国事天下事者
◆本书的亮点和创新点
○集国情研究、中国趋势、世情研究、世界趋势之大成
○集最好思想、最新创意、最富远见、最新信息之大成
○将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的战略视野与严格的经济学分析相结合
○前瞻性地提出以中国2030年“共同构建共同富裕社会”为主题的战略构想
○创意性地提出全球2030年“共同构建大同世界”的新理念、新目标
○首次将中国与世界紧密结合在一起,综合研究国情和世情
○谈的是大问题,用的是大手笔,彰显的是大气魄
◆本书的核心观点
○2030——中国将是十几亿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强大、共同创新、共同分享之国。
○2030——中国将成为真正的世界经济强国,经济总量(GDP)相当于美国的2.0-2.2倍。
○2030——中国将成为高人类福祉之国,人类发展总值(GHDI)相当于美国的3.2倍。
○2030——中国将成为天蓝、水碧、山青的绿色家园。
○2030——世界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八十多亿人口将走向大同世界。
○2030——世界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发生前所未有的南北国家大趋同。
○2030——世界将发生南北格局大逆转,南方国家的主要发展指标将全面超越北方国家。
◆作者简介
胡鞍钢,1953年生,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国情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
鄢一龙,1976年生,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博士,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后,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博士后。
魏星,1980年生,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博士,英国牛津大学跨学科区域研究院博士后,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内容简介
伟大的国家有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时代有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就是建设共同富裕社会与大同世界。
本书从人类历史总体进程、国内国际大视野分析了走向2030年的中国与世界的大发展、大变动、大趋势。
本书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专业化的国情与世情研究,分析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互动影响。
本书传承中华文化精神,张扬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念,表达全人类追求共同繁荣的理想,向全世界公开表明中国学者的中国观、世界观、未来观。
苏联在1980年入侵阿富汗时,人均发电量还没有5000度/年(现在还是7000左右)。当时美国人均发电量是10000度/年。
如同马克思墓前讲话所说,人首先要解决吃喝穿住,中国的科技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还要在这些方面达到美国挪威和超过美国挪威的人均水平。
不仅中国人要达到这个目标,人类的全部也要达到这个目标。
从上面那张图可以看到美国的人均发电量从1980年代的10000度/年到目前的13000度/年,而中国的300度/年到目前的3000度/年,中国只要保持这个增长率,就可以赶上去。
围绕着这些目标,要安排出一条路线图来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但并不是遥不可及。因为从理论上讲这个超过当前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的目标是可以达到的,现实的科技水平也可以保障这个目标的。
未来中国的科技将同美国科技侧重不同,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必须在解决中国人均方面赶上去的过程中开发自己特有的先进科技,利用自己的特有的资源。在这个先进科技开发过程中,相适应的先进社会制度自然而然会产生。
总危机的话,就不可能平稳过渡了。
况且滞胀已经开始,社会和谐眼看完蛋了
发展路线也不是完全按照规划路线前进的。
你看低了信息技术的作用,相反信息技术“影响能源,影响交通运输,影响农业,影响大部分工业过程”,还影响武器研发制造,甚至决定武器性能。你能想象没有信息技术参与的火车运行图,没有信息技术参与的物流系统?工厂的先进与否完全看芯片和软件。没有采用信息技术的商店,会被迅速淘汰。美国新经济敌不过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只不过是资本主义的老毛病---贫富极端分化发作而已。信息技术,实际上还加大了这种贫富分化趋势。
不过,我认为这还不是重点,说一点不太成熟的想法,实际上人类的消费有很大一块是精神上的,人类在基本的生存得到保障后,精神上的消费会成为经济活动很大的一块。而信息技术在满足人类精神活动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和潜力,这才是信息技术的最大意义。
卜伽丘的十日谈第一天第二篇链接出处,这么多年我们的毛病一个也不少,可进步也不小,为什么?TG可没有上帝照顾喔。西方的道德优胜论只是老爷们日薄西山的哀鸣,听听就算了,要看到每一点的进步,否则人只会越来越消极。
改开经济运行模式要崩溃
我比你还悲观些
我一直觉得中国和西方就像连通器的两头,中国是个巨大的池子,西方是个小池子。最终的结果是西方的水平会下降很多,中国会上升一些。把我们搞得比他们好不容易,把他们搞得比我们差不难。
人均住房,人均消费能源,人均水。
和平与发展当然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哪天世界大战打起来,想置身事外都不可能,更别说发展了。也许战胜了也有好处,但是这样赌国运可不是什么好事,以中国人口之多、万一失败可真是退无可退。同时这也是台湾问题搁置至今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