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寻找一种新的活法 -- 井底望天

共:💬254 🌺3487 🌵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家园 所以,国内建设类似系统已经无望

如果不是既有线路已经把地方占住,新征地去开发,造价不一定低。

家园 的确不应盲目追求地下交通

而应该结合实际需求、工程条件、经济成本等等因素,将路面线路和地下线路合理地结合起来。

线路建设以地面为主:成本为地下铁路之十分之一或更少
作为外行乱说一句:路面线路的成本固然会比地下铁路低,但也许不至于低这么多吧。以日本东京一带为例,市区的路面线路多在高架桥上行驶,这无疑是因为那里地价昂贵、交通密集。而即使在市郊,近年也在逐渐用高架桥取代道口,主要原因想必是这两条:一是公路交通也很繁忙,铁路与公路必须互不干扰;二是道口若发生交通事故,会造成严重的晚点和停运,从而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我国大中城市想必也会面临类似的情况。所以,考虑路面线路的成本时,还应该算上高架桥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不过,如果经营足够灵活,在高架桥下弄些商店、饭馆、停车场之类的,想必能收回不少银子。

另外,城市铁路交通的发展或许还应该被放在一个更大的范畴里考量。比如,要是能降低上班族、特别是远途上班族的交通成本,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去远郊居住,这样一来,就能保证长途铁路的上座率和收入。还以日本为例,从税收制度上讲,企业发给员工的通勤交通费不被算进工资(当然有尽量合理的上限,可以简单地认为是一个月的月票钱),因此公司可以从税前利润里支出这一笔费用,而员工则不必为这一笔收入缴纳所得税。这实际上是鼓励企业发放这一笔钱作为福利吸引员工,同时鼓励员工到远离市中心的地方居住(而不必支出额外的交通费)。当然,如果没有高速运行的列车能迅速抵达远方的目的地,这些举措还不足以让人们愿意去郊区居住。

家园 在既有线路的改造上面依然是有文章可以做的。

如果中国经济转为更多面向国内市场而兼顾国际市场的话,民工潮可能会随之减退。铁路担负的客运压力会有所减轻。届时是有条件让现有线路也分担通勤任务的。

家园 通勤时间的限制,凸显高铁的重要性

中心城市应该避免无限制扩张。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半径50公里范围,规划一批功能卫星城市。高铁为纽带,地铁直接接高铁,或者无障碍换乘,以300km/h计算,每次换乘等待时间10分钟,A卫星城市到B卫星城市,在中心城市换乘,总时间也才四五十分钟。

家园 多数城市线路密度很小,占交通总量的份额不会很大
家园 不用,牛刀杀鸡了

日本的通勤电车,最高速度120-130的窄轨铁路而已,旅行速度都有50-60了

换乘是杀手,特别是换乘方案设计很差的情况,随随便便10分钟就没有了。最好是同台换乘或者干脆两线路间直通运转不换乘。直通运转日本例子很多,美国也有很好的例子:有轨电车市内限60到郊外直接开上铁路跑到90(比国内绝大多数地铁跑得快哦)

家园 其实所见略同

1)我已经说过,这套“三铁”系统,只能适合北上广的郊区,和人口较少的城市(如无锡)在市内使用。特大城市本身的地铁运量已经不够需求,地下也早已挖空,不必多此一举。

2)日本我去过,对于通勤铁路对于沿线民居的噪声和震动,我了解。注意这不是偶尔一班,而是隔几分钟一班车,呼啸而过。

3)铁路沿线的房价高,是不可能的。铁路站附近的房价可以高一些,近线路而不近车站的呢?到底哪个类型的房子更多?

4)重载之下,减噪要花巨大成本,减震就更难。轻载后不一定用金属轮,降噪音的余地大得多。

5)多伦多的通勤火车GO TRAIN,站与站之间的距离比较大,比如从UNION到KIPLING才一站路,地铁已经十来站了。GO的一条路线,也不止3,4站,但进城工作的人们看来,3,4站就是很长一段路程了,坐火车比自己开车省力。

6)加拿大这边,确实是杠铃型的分布,冬天GO一不正常,鸡飞狗跳,影响很大。

总之,我们说的,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你说的是特大都市,我说的是中小城镇的未来规划,是配合井大的“改变一种生活方式”来说的,不用着急上火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大部分城市是没有必要建大型轨道交通的。

现在的大城市,多数都是所谓的枢纽城市。

既有线路上挖点潜,再征点地建设战场和完善线路。应该能有所作为。

家园 现有车辆的速度应该不是问题所在。

即使是国产车辆,在最高速度方面应该也不低。但是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每站必停,导致车辆无法总在最高速行驶,也就是平均速度上不去。在市内的线路告一段落之后,向郊区主要聚居区域的发散线路肯定会提上日程。在长距离的线路中,设置快车是可以显著提高车辆的行驶速度的,可以满足中等距离(20到30公里,甚至更远一些)的通勤需求的。

至于高铁,速度快不言自明。但是高铁的价格比起普通列车和地铁来说还是相当贵的。以现在的价格,百公里左右的票价应在20多,30左右吧,是现在地铁价格的数倍。(如果我没有记错,北京是2元封顶,上海最高是8元)每日出勤20日的话,往返加起来就在千元上下,这还不算市内换乘的价格。如果工资不在万元以上,是万万支付不起这样的开销的。如果这些路费拿去供房,我想完全可以解决上班更近一点的问题。当然高铁的舒适性比地铁好很多,也不能排除成功人士乘坐的可能。即使这样,这也仅仅是解决市内交通问题的辅助手段。

家园 地铁是有市政补贴的,

如果自负赢亏,价格不会比高铁低。

家园 地铁是政府不可能不补的,但高铁政府就补不了了。

首先,地铁是服务于地方的公共交通,地方政府补贴有一定的正当性。如果票价太贵,人民用脚投票,都到路上去把路堵的一塌糊涂,到时候政府还是要花钱把他们请回去。

高铁是跨地域性的交通,地方政府没有充足的理由出来补贴。坐高铁的人即使用脚投票,在总体是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无非是换一个地方人多点而已。

所以说要想吸引人坐,考虑的应该是最后的票面价格,而不应该是这张票实际应该值多少钱。

家园 3

最近美国自己内部各派势力,也开始对全球化没有达到美国预订的效果,进行了反思。

大家都知道,美国内部各派势力中,尤其是劳工团体,对全球化导致的工作岗位流失,是很不爽的。但是现在的这种反思,也包括了以前一些支持全球化的企业团体。

最近发表的美国国会的中国委员会(Congressional-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简称CECC)对中美关系评估的报告,就是这样一个比较有趣的东西。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简单语言来表述,这个报告,可以简称为“美国不高兴”。

为啥美国不高兴?因为从1970年代开始的中美关系,从美国的角度来讲,和中国开门做生意,增加贸易和文化往来,一个既定的认可,就是会和平演变,把中国给颜色革命了。

所以说,在国外的某些团体里面,包括中国的海外华人群体里面,有不少是对中国政府的各种作为是辩护的。因为他们相信,政府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只有先搞好经济,比如说像台湾和韩国那样,才可以顺利地颜色革命。你要是不搞好经济,就匆忙颜色革命,结果是会天下大乱的。

这些团体,是大肆鼓吹和中国在1990年后,要继续做生意的。当然中国政府自己也放低了身价,苦口婆心地像祥林嫂那样,不停解释,不是不想变,国情啊,基础啊,历史包袱啊,等等。

但是现在的情况,好像是中国自己不想变下去了。于是很多人不满了。

美国国会说,你都不想变下去了,那俺还和你做生意下去,干嘛?于是海外的华人势力,包括台湾和香港的势力,跟着老大们唱和了。你不想颜色革命下去,那俺们开始鼓吹暴力革命,来解决你。

所以说辛亥革命的纪念活动,突然之间,上升了若干个分贝。除了武汉那样的傻冒政府,想趁机搞点革命旅游多捞点银子之外,其实鼓吹辛亥革命的各种势力,是不理会历史和现实,号称中国革命100年了,又转回到原点了,所以要搞二次革命了。

那么辛亥革命给大家的启示,其实很简单,就是新军里面得有人。好玩的是,主张渗透军队里面得有人的势力,同样是以前主张军队国家化,主张军队只是国防,不应该介入内部势力权力斗争的同样一般人。

而这些人士,又是批毛泽东批得最彻底的人,结果最后还是要“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个毛泽东的信条之一。

不过要是他们不真正理解,出政权的枪杆子,是为什么人服务,不了解今天的中国的农民、农民工和大多数城市平民的要求的话,忽悠枪杆子,也只不过像孙中山的暴力革命那样,依赖一些海外人士发发指示,或者袍哥和哥老会这样的会道组织摇旗呐喊,是成不了大事的。

不过美国国会认为,就算你不颜色革命了,那么也必须经济上给我更大的好处,不然,也不跟你玩了!

那么经济上更大好处,是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中国必须遵循美国订立的全球等级社会规则,像日本那样,定期抹掉贸易顺差(所谓系统不平衡),为美国经济解困。第二个层面,就是必须开放更多的市场,尤其前面提到的有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市场,让美国人来掌控。

就像古代,你要让人家信服你,不是要送个太子过去做人质?那么中国就必须把经济安全交出来,给人家做人质。

如果不这样的话,就不和你玩了,呵呵。

不玩的法子是什么?第一个自然就是关税壁垒,比如说美国参议院通过的人民币升值议案,和关税挂钩。不过这个东西,除非把WTO的桌子给翻掉,比较难实行。

第二个就是绕过WTO,发展美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双边贸易协定。然后通过这些协定,形成一个排除中国在外的,美国主导的太平洋国家贸易协定。

其实希拉里的美国主导亚洲新世纪,就是这条路子。这条路子,某种情况上讲,有点像以前日本企图排斥中国在外的雁行模式,就是由美国领头的东亚和南亚联盟,直接出面和中国协商。

支撑这个想法的基础,是美国的三个双边协议。第一个是美日安保条约,第二个是美澳安保条约,第三个是美韩的军事和经济协议,包括现在刚刚通过的自由贸易协定。

那么美国必须做到的,就是加深和新加坡的关系,开始和菲律宾商讨正式的军事安排,和加大与越南的接触。当然不能放弃的是和泰国的关系,然后必须和印尼和马来西亚协商,最后是打破和缅甸的僵局。

与亚洲国家的经济关系,就要保证美国提供军事保护的同时,这些亚洲国家必须进行经济回馈,以达到奥巴马政府提出的美国出口倍增计划。

那么这些亚洲国家,哪里去发现用以经济回馈美国的好处,并且自己还有剩余呢?一句话,从中国那里。

比如说新加坡在加强和美国军事合作,用来遏制中国的同时,却痴人说梦,要做人民币的离岸中心。比如说越南,明明在南海上有意挑起冲突,还指望中国可以帮助其度过经济上的危局。

至于澳洲、日本和韩国,两边通吃的嘴脸,就更不用提了。

不过这些国家,包括美国在内,不知道明不明白,如果没有了中国的市场和经济活力,就没有所谓亚洲新世纪?

如果中国的对策,就是东亚任何国家,针对中国进行的政治、外交和军事布局,就意味着其将被排斥在中国为主导的东亚经济圈之外,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要是中国采取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法子,那么在美国把中亚和南亚的军力撤出,重新部署在东亚和东南亚,那么中国经济发展的辐射圈和整合区域,也同样地,从东亚和东南亚,转向中亚和南亚,要知道这些地方的人口规模和发展潜力,区别并不太大,那么这些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将如何自处?

是不是选择绑在美国的沉船上面?

通宝推:轮胎胎面,多数,无无名,本嘉明,伪叔叔,老树,
3
家园 这些亚洲国家,都是死啃国际关系理论的家伙

想傍美国来做离岸平衡,也不提溜下自己有几斤重。离岸平衡只适用于实力相差不过大的国家。中国的经济容量,军事实力,文化辐射,发展前景,都不是它们能靠现在这个状态的美国就能平衡的。这时候,最理性的做法应该是傍上跟自己关系最近的大款,还能赚些好处,而不是当婊子还想立牌坊。

前些日子,家里领导遇到东南亚某国官员,就质问他为啥婊子牌坊都想要,人家咋嚒下嘴,说我们是小国,得两边讨好嘛。

但既然是挨着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就应该认命,摆正自己的心态。没听说加拿大靠其他离岸国家来平衡美国的,人家巴不得跟美国做生意,正鱼水之欢着呢。

家园 太形象了“都是死啃国际关系理论的家伙”

老兄真是慧眼如炬。

家园 主要是对中国的复兴还认识的不够

中国自古以来都不会把实力摆在桌子上,对小国表面上大多数时候都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所以他们不能直接切身体会到中国现在的实力。中国也不稀罕对他们露牙,丢不起那人。

相比之下,主要大国还是清醒多了,虽然摸不清中国的实力、但是是有感受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