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刚看了印度片《三个傻瓜》,拍得真好 -- 脑袋

共:💬216 🌺2939 🌵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是智力缺陷问题

看看《红楼梦》就知道了,那是南京的背景,还是清朝,那么巨大的一个城市,基本上是四家管理,关键是四家通婚

可以想象,自从春秋战国结束,秦始皇统一中国可以说是地主们统治中国的开始,或者说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贵族统治中国,刘邦开始了地主统治中国,从那时起,“门当户对”,中国的地主们开始了两千多年的近亲繁殖

用一个现代一点的词儿,地主阶级,近亲繁殖的结果就只能是地主阶级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宋朝就已经烂透了,只能靠老百姓推翻元朝也就是唯一的可能性了,穷光蛋出皇帝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朱元璋也没别的办法,还得用地主阶级统治,因为老百姓没文化,汉字太难学,文人也高高在上,他们不搞普及教育,就连鲁迅也只能想到骂汉字,要拼音化,当然目的是普及教育

所以,民国地主阶级是中国地主阶级近亲繁殖到了最后的极端

因此,常凯申的一个功劳就是把中国人的败类收集了一下弄到台湾去了,相对的净化了大陆

通宝推:崇文尚武,
家园 唉,他的脑子西化了,或机械化了,把人当一模一样的机器

所以,他有这种说法:

文化是一种很虚的东西,组织才是根本性的存在,过于强调文化,还是一种玄之又玄的见解,这种观点,必然会得出所谓欧洲人文化先进,非洲人文化落后等等,纠缠了上百年的老调子。

而且他还“非黑即白”,我跟他说不清,我来调和一下吧

即便是他说的组织,维持组织也需要跟组织相匹配的文化,就算不用“先进”或“落后”来描述欧洲和非洲文化,用匹配不匹配还是可以的

非洲的文化跟非洲的组织匹配,欧洲的文化跟欧洲的组织匹配

反正,组织是文化的土壤,文化当然要维护自己生长的土壤,所以,组织和文化相辅相成,不改变文化,改变不了组织,不改变组织也改变不了文化

可是,非洲的组织打不过欧洲的组织,叫不叫非洲的组织“落后”或欧洲的组织“先进”也无所谓,叫不叫跟非洲的组织匹配的非洲的文化“落后”或跟欧洲的组织匹配的欧洲的文化“先进”也无所谓

事实明摆着,怎么在语言文字上形容就萝卜白菜吧

家园 【原创】七月和安生这个电影拍的不错

以前不大看华语青春片。因为青春片的内容题材范围比较狭窄,就那么几个荷尔蒙造成的笑点。而华语地区比较保守,不像欧美青春片,虽然内容同样局限,但架不住开放大胆,没几个回合就真材实料地坦诚相对,至少很辣眼睛啊。

华语青春片,在中宣部领导下,遮得严严实实,想造成轻松浪漫风格,方便办法就是靠出丑卖乖来增加笑点,而弱智或病态的人是低能作家最容易写出丑态的角色。夏诺特烦恼这个片子,看了十分钟就看不下去,其实是不忍看,不忍看那一群为了片酬,集体展示弱智并请大家围观的中青年。

七月和安生剧情没有让人无法忍受的弱智设置,两个女主角的表演甚至让人产生气质的感觉,还是各有动人的气质。人物性格的设置,非常造作。遇到点事,就得背着个包包远走天涯,不这么不能表达格调和心情。对感情,对生活的应对很程式化,很没创意,所有的美丽和哀愁都化作老套的模仿性表演。但转念一想,这不就是现代的小资青年的真实写照吗,生活就像按着各种达人已经写好剧本的表演:一定要去一个异国街角吃一个特色小吃来证明真正买到这个地方的文化风情,一定要在伤心时去酒吧大醉一次才能表达出真正的伤心,一定要某个牌子的包包才能代表生活的品位,一定要某个牌子的香水来应对心情不然不够精致,一定要....

为啥现在的小资的日子和表达这么造作呢?这正是商品社会的特色对人们行为模式的影响。想要获得某种东西,在上一个社会是农业社会,人的行为模式倾向培育。现在商品社会,人的行为模式是购买。小资们的情调甚至思想,都不是自己培育出来的,而是从各种达人那儿直接购买来的,所以才会这么千篇一律,这么生硬造作,因为很大可能这个套路并不适合自己,它只是一个量产的商品。这个电影角色设定得这么小资造作,却又正反应了这个社会真实。

其实把这个思路推广来观察这个电影,观察这个社会,会发现许多另类角度的解读。

比如两个女主等了八年的犹豫帅哥,他为啥这么犹豫呢?从这个视角出发,结论是现代人的婚姻观变了,不再是以前两个人一起从种子培育婚姻之树,而是直接购买婚姻之树。而且是买定离手,买到什么就得预期一直这么用一辈子。这个压力,太大了。人会在商场中手上选好了一个赖用商品,付账前会犹豫很久。这就是男主角hold 一个女朋友八年,却一直不敢付账的原因。

从培育观念看,八年,足够他和其中一个小姑娘,培育出任何他想要的婚姻状态,但他却一直浪费在购买前的犹豫中。

用农业社会的培育婚姻观念出发的人,他会选择年龄更小,性格更单纯的对象,这样更像个种子。所以前商品社会的人们结婚对象喜欢非常稚龄的处女。这是从人生和情感上都有更大的培育和成长空间。夫妻双方在婚姻生活中一起成长,相互改变,相互契合,这种婚姻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往往无可替代。所以这种婚姻很难离婚,离,是生撕长在一起的血肉。下一个接盘侠会面对很多上一任留下的伤痕。

但商品社会就不同了。商品一个很大特点它是经过生产商精心设计制造,可成长改造空间已经很小。任何不得以改造带来的往往是产品整体质量下降,这时改不如换。而且各类商品不仅丰富,而且产品参数数据化,标准化,也非常便于比较评选。小资们,正是为这个市场提供的量产商品。

非诚勿扰这个节目非常契合商品社会的特点。节目更像一个婚姻商品交易市场,价格和产品性能已经非常参数化了,有系列评选标准。女嘉宾带着三围数据,男嘉宾带着房产和存折,一起亮出来比较购物。事实上,在社会上,这个类似一手市场,二手市场一直存在。人们忙于的是选择而不是培育婚姻。

这样的社会,每个商品由于有不易改进性,但又有方便替换的二手市场,所以在购买婚姻前,人们更关注的商品目前的性能。常常要求试婚,就像买个商品有个一个月试用期,不好用,无条件退货。就算买定离手,遇到对性能不满意的时候,也往往想的不是培育修改,而是去市场上换一个。

从这个事实出发,我怀疑在商品社会继续发展前景下,这个社会中婚姻会最终消失。婚姻更像个农业社会思维的产物,由于历史惯性,继续滞留于商品社会。这个想法也有事实支撑:这个世界,越是商品社会发达的国家,离婚率越高,独身人群越大。好多人不到玩不动,或是不到在酒吧已经很难得手的年龄,不会考虑找个固定性伴侣。因为商品性能为啥要参数化,标准化,就是为了易换带来的流动性。是商品,就得主动或被动地流动。

前商品社会那种,一对传统夫妻都像一对独一无二的手工业作品,这需要人有耐心去仔细打磨。商品社会的人们将在无奈地在配对商品大潮中分分合合,相互选择,也相互抛弃。商品无限丰富,无限多彩,但其实标准化得非常单调。因为商品毕竟是量产的,就像网络达人帮我们量产了这多造作别扭的小资。商品很难做成艺术品。艺术品必须得仔细打磨,必须得独一无二。

人生只有一次,太珍贵,婚姻问题上,我认为还是拥有一件独一无二自己打磨的艺术品才配的上这么珍贵的人生。

通宝推:慧诚,
家园 与其说智力缺陷,不如说是精神缺陷

没有独立自主之精神,思想上不独立,人格上不健全。

家园 【原创】2018春晚

今年的春晚有特色。开始时觉得颜色搭配有点失调,大红大紫艳到俗气。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明清以来的清雅冷幽的审美情趣,还有点不大习惯。看到后来,来自肯尼亚的十个美丽活泼的动车菇凉,来自欧美的琴师和歌者,才明白导演想要的是"羌儿 吹玉管,胡姬踏锦花"的大唐气象。大唐不玩什么小众的高冷,玩的是热烈奔放,这才是世界人民喜闻乐见的调调。晚会的主题曲应该是那首"复兴就在眼前,每个人都看见"。每一年的春晚,都能看到国家的一些变化,今年的变化是把这个中国人独特的春节,加进了很多世界元素。仿佛在宣告全球移民,川普不要你们了,想关上门自己嗨,有胆就到中国来吧,这14亿人有胆和胸怀和你们同台竞技,一起演绎大唐盛世。

两个天后声音很美,一个空灵,一个淳厚,20年后再一起献艺,歌选的虽然已经很好,但这首歌比相约98还是差了不少,那首歌我现在还在常听,是为两个天后的特色声音高水准定制的。天王周杰伦,光靠他的歌上春晚还是水平差点,所以得加上魔术舞台高科技助攻,才算勉强够格。不过看完只记住魔术,忘了他唱的什么。

不知道是年纪变大,还是别的原因,语言类节目不再吸引我,都被快进拉过。歌舞类慢慢变成关注点。那首"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从少年到靑春,从靑年到中年,时间快如闪电"挺打动人。

通宝推:秦波仁者,
家园 “老年人喜欢甜烂食物,爱好热闹戏文。”^_^
家园 今年春晚最大的特点或变化是没“人味”

今年春晚最大的特点或变化是没“人味”,与观众距离很远,与你无关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同烂剧一个路数,以往是性质相同,现在是形式也看齐了。

家园 还不能那样乐观。看时间,你这是2015年的看法。后来的

“乡贤”、三字经……有没有超出你的想象?

家园 【原创】I, Tonya 观后感

这个女主角这次有可能抱回傲视卡奖。其中一个镜头,她坐在镜子前化妆时,努力试图练习表演笑,笑着笑着,越笑越难看,慢慢变成了哭。这个细腻变化过程太考演技了。从动作难度和完成度看,我打10分。所以如果没得奖,应该是电影圈黑幕????

可能是美国仍然处在经济危机中。反响大的美国片不再是关于烈火烹油的英雄和美人的史诗故事。而是开始写实美国底层白人的挣扎悲催日子。去年的Manchester by the sea 和今年的I, Tonya 都是。去年的那部是告诉红脖子们:还有人比你们更惨。今年的是教育红脖子:混的背,别怪社会,家教决定人生。美宣部的工作水平值得学习。

塔亚成长于一个粗鲁的单亲妈妈家庭,妈妈的教育方式就一招:暴力。所以以后男朋友揍她,她也觉得正常,她自己也习惯了抽烟,满嘴脏话,和人大吵大闹地交流方式。这样的家教适合混社会底层。事实上她的生活圈子也一直是这些人。以至于她去丈夫是律师的教练家求助时,才第一次走入一个有客厅的house。

如果她像她的妈妈一样,做个女招待一辈子,他妈妈的教育也许不算错,因为那个环境需要他妈一直强调的够强硬,够暴力。但她偏偏想用滑冰改变人生。这是一个从穿衣到谈吐,到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都不同的圈子。她融不进去,但她不放弃。委员会的人告诉她,他们需要代表美国形象的人,一个有完整家庭的人。其实这个人没告诉她的真实是他们需要的是一个中产以上的家庭。为了达到有完整家庭的要求,她找母亲没成功,于是找了同是社会底层的前夫。伤人事件,与其说是一次故意犯罪,还不如说是不同社会阶层处理事情的方式不同造成的冲突。塔亚的圈子,暴力是主要处理问题的方法,相互打到流血属于家常便饭。但在正常的社会,暴力是被零容忍的。我不相信真实的故事中,塔亚完全对伤人事件不知情,她应该是墨认了的,因为在她的圈子中,这太正常了。塔亚她学会了高操的技术,但败在了教养。我们做父母的,确实不能只盯着娃娃的学习成绩和钢琴考级,还要多关注他们的社会人这方面的成长。接纳社会同时被社会接纳,是他们生活成长的基础。

家园 【原创】看刚仁波奇后关于宗教现代化的思考

想要耐心看完这部片子,最好在飞机上看。因为那时你无处可去被困在座位上,也没有多少其它事可做,这个导演的叙事能力不是一般的差。

看完后,给我映像最深的几个镜头是荒凉的雪山上,一条宽阔现代的公路上,几个人趴在地上,占了一半的路面,偶尔几辆车危险地从他们身边绕过。几个趴在路上的人身后,一辆给他们拖运行李的拖拉机上几个醒目的大字:扶贫开发。这让人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反差:现代的基础设施(雪山上高标准的公路),现代工具(拖拉机),和一群精神在中古时代的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不仅在物质上应该现代化,精神世界也应该现代化。中国现在在前者已经做的不错了,后者看来还需要努力。

这其实不是中国一家的问题,现在更是个世界问题。中东的石油富国,在物质世界一点不比西方逊色,但精神世界却越来越落入激进宗教势力手中。就是在西方社会,大批穆斯林社区长大的小孩,也一边享受着现代物质生活,一边慢慢成长为恐怖分子,并把掌握的现代设备,用于恐怖活动。为啥会有这种精神物质的分离呢,或是精神发展的滞后呢?

这种精神滞后人群往往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准不是自身生产创造的,而是外来输入的。现代政府由于政教分离原则,在尊重宗教自由的口号下,不愿去干涉宗教事务,结果就放任宗教落入发展停滞的境地。这是个误区。政教分离原则应该仅指宗教不应该涉入政治,但反过来,我认为政治应该干涉宗教。因为政治是整个社会各种群体的利益协调体系,它有责任保持各群体的和谐相处。西方社会的原生宗教基督教,是伴随着这个社会一起慢慢成长到现在,已完成了现代化,和现代的生活方式比较匹配,这时的基督教已经和中世纪的不同了。那时基督教也是动不动就宣布某种它不接受的东西为异端,要么搞圣战,要么送宗教裁判所。现在宽容很多。伊斯兰教的主要国家都还没完成现代化,或者靠卖石油买来了伪物质现代化,他们的宗教还处在中古时代。结果穆斯林难民或移民进入西方社会,由于社会政治力量没有强制也没有帮助它们完成现代化,造成这些人的精神仍然处在中世纪。结果就是社会的分裂。巴黎街头,一到祷告时间,数千人趴在街上阻断交通;多伦多公寓用户投票通过健身房和游泳池135男用,246女用。都宣告着,落后宗教不仅不会自然在现代社会中完成现代化,反倒利用现代规则,有分裂现代社会的能力。中国的僵毒,瘴毒,都是在政府花了巨大财力人力帮他们物质现代化过程中,由于忽视了帮他们宗教现代化,反而产生了离心力。

既然要搞宗教现代化,那现代化宗教该是啥样呢?我提3个标准。

第一个,宗教必须包容,能尊重其他信仰人群的生活方式,不去干涉世俗生活。现在除了穆斯林,其它宗教于这点都还做的不错。因为其它宗教基本上都做到了政教分离。做不到的,要么接受改造,要么定位邪教,坚决打压。这就是政府必须要把它当成自己职责来认真对待。

第二,宗教理论必须改革成信众自己面对神来直接交流,宗教更偏重信徒本身的心灵修养和哲学思辩,在宗教中能得到真正精神自由。凡是有个教士集团横在信徒和神之间的宗教,教士掌握了去天堂钥匙的宗教,容易被人操纵,信徒精神上得到的不是自由,而是枷锁。佛教传入中国,在藏区还是靠神秘和恐惧来占有信徒,信徒捐献毕生财产换来喇嘛摸摸头顶,才可以进天堂。吃像就非常难看。汉区佛教就被俺们改造成禅宗。这是个洒脱的,追求自我精神解放的现代宗教。禅宗高手是已经没啥戒律,和神是零距离交流了。所谓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西方的天主教有点像藏传佛教,看过十日谈这本书的,会对这个教士集团有很好认识。新教理念就有点像我们禅宗,是自己敞开心灵向上帝直接祈祷来交流,算是理论现代化了的宗教。事实上,欧洲国家,新教国家往往比天主教国家发达富裕些。

第三,教士们的职业不再是天堂的门卫,变成为天堂景区发小传单的拉客员。普通百姓的思维能力还是很有限,就算宗教理论已经进化到可以靠自己直接与神交流。但大部分人其实是没能力顺着这条路去探索自己内心的天堂的。还是需要专业人士来引导,来描汇天堂该如何找,如何欣赏的。高僧这种具有高级思维能力的人,数量还是太少,一般老百姓还是比较难以遇到。我们平时遇到发小广告的,往往是素质比我们还低的坑蒙拐骗的神棍。这就是为啥祥林嫂自己做不到拈花一笑放下一切业債,也没运气遇到个游戏风尘的济公来开导她,结果被神棍骗得拼命存钱买门槛。这个景区门口龙蛇混扎的虚假宰客小广告漫天飞状况,是需要政府来引导和管理的。西方新教教堂,算是比较正规,管理完善的天堂游广告机构。他的牧师压力其实蛮大的。信徒是自由选择教堂,听牧师讲道,如果吸引力不够,信徒会流失的。在长期的牧师信徒的双向选择中,一个比较规范理性的天堂游宣传市场建立起来了。这算是完成了宗教现代化的最后一步。我们中国禅宗完成了理论现代化,但最后一步,规范的天堂游广告市场一直做的不够规范和有规模。高僧们有能力追求精神自由的现代宗教。但普通百姓的宗教生活还只处在拜木偶泥偶求治病发财的迷信阶段。而且由于宗教人才的缺乏,大部分寺庙内的和尚只能称为观光业从业人员,和宗教没啥关系。这障碍了宗教现代化的进程。咋办呢?我认为政府主导下,利用现代媒体技术,电视节目平台,就有可能解决这个高僧相对信徒数量不足的问题。也能更好控制宗教思维方向走向和谐社会这个目标。在个边远小庙,加上个不靠谱和尚,谁知道里面宣讲的是啥思想。

想想如果在瘴区或僵区,电视台每年举办超级喇嘛阿訇大赛,把宗教玩成现代化综艺节目。每年总冠军都圈自己粉丝无数。然后习老大在北京任命为某大庙主持,任期一年。北京也就成了粉丝们的圣地。而且老达赖关注的人,媒体面前的吸引力都会差几个档次。更主要的是宗教届最响亮的压倒性声音是在电视台,公开演说,属于可控状态。现代技术下,不让邪教说话很困难,但让大家被某种声音引导也比较容易。信众在有引导的洪亮声音中,遇到极端穆斯林这种,要求大家以生命为门票,72处女为服务内容的色情小广告,就会很容易一笑了之。现在为啥对许多人那么有吸引力?确实是政府在宗教问题方面不作为造成的。

通宝推:随风而去,齐眉,何求,伏波将军,白玉老虎,旧时月色,海峰,宏寺,
家园 赞,别开生面
家园 国民党就是一帮地主

欺负欺负土豹子还行,看见官府就腿软了。

共产党从气势上是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理论上又学了马克思主义再和中国实际一结合诞生了毛泽东思想,这种超前怪物,不要说国民党了,全世界来了也摁不住。

家园 【原创】推荐一个高水平的美剧 this is us

昨天不小心点开一个本届奥斯卡获奖电影the shape of water。口味重到让人恶心。现在的导演已经不会讲故事,几条线索穿擦得生硬,还很干巴。千年主题爱情,也被讲的可怜兮兮的,分不清是爱情还是性饥渴。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电影业进入了一个不务正业的有技术没艺术的困境。这是一个应该以讲故事为核心,塑造生动人物形象为手段的行业。但现在不管国产片还是美国片都有点脱离故事和人物。故事空心化,靠特技和特效来凑时间。人物卡通化,靠怪异和出丑来抓眼球。我们越来越看不到关于活生生正常人的故事了,屏幕上上串下跳的是各种非人类。

这一届,I, tongya 这个片没获得奥斯卡,the shape of water 却获得了,是现在电影业告别人物和故事的表现。

想看看正常人的故事,正常人的情感,不管中美,都还是得看电视剧。也许电影时间太短,来不及讲清楚一个相对吸引人的故事,也来不及描绘出一个生动的人物世界。只来得及给每个人带个京剧面具,然后让他嘴里rap 着傻笑,不停在高科技特效中翻着筋抖。看得人眼晕。

今天找了这个美剧,this is us, 一口气看了4集。畅快淋漓的心灵享受啊。故事很暖心,导演也超级会讲述。镜头不停在过去和现在间切换穿越,却一点不现凌乱。两条时间线,4条人物线,在导演手中自如交织出韵律,切换中总有种的前后对应内在逻辑,把故事进程非但没打乱,反而处处留下悬疑,又完整地在展开情节。反倒让人觉得不这么讲,这个故事不会这么生动,吸引人。

凡是不幸看了the shape of water 的人,建议看看这个剧,中和一下,养养胃。????

通宝推:猪啊猪,
家园 好像最后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没拿到,拿了个最佳女配
家园 【原创】<我不是药神>拍得确实不错

它还有个美国版的同类题材片<达拉师买家俱乐部>,也拍得很精彩,得了一堆奖,值得一看。两个片子中的主角都是在和致命疾病的抗争中,从一个普通的烂人变成了对抗体制的英雄。

有意思的是,你能从两个片子中,看到中美文化对英雄的期待不同,以及人们和英雄的关系也不同。中国英雄不仅要有事功,还必须道德升华。升华的标志就是要进入无私,克制欲望的境界。而周围的人和英雄,也从刚开始的交易关系,走到可以为之冒生命危险的领袖和追随者关系。而美国的英雄没有这些道德被期待,开始是烂人,最后任然是个烂人。他被评为英雄只是因为其超出常人的抗争精神和功绩。

这从片子中对美女问题处理可以看出。中国药神刚把事情做的有点成绩,找到了自己也是个人物的感觉,他的做英雄的道德感就开始萌芽了。所以他会在舞厅开始维护手下舞女的尊严。然后他借着酒劲和以前烂人惯性非要去舞女家,想有点啥非份想法。这时舞女的脸色不大自然,但也没拒绝,还主动配合。因为她正有求于人,这个状态下就难言是否真心自愿,就有把以前的合作变成了皮肉交易的一部分的道德解读。中国英雄不该这么乘人之危的:这是舞女心中的文化需求和预期。不管她当时对药神有无好感,她的脸色就会不自然。同样,药神自己听到孩子哭声,唤起一点拯救者身份的感觉,他的英雄文化预期仍然是这样的。结果就是他自己也说不清为啥,就是不能干了,只好匆匆离开。美国英雄就没这负担。片中药神看到一个美貌女病人来买药。什么多余的话也没说,直接当着众人面,拉进不大隔音的小房间里开始啪啪啪。完事后继续出来发药。女病人,围观病人,他自己都没觉得有啥不对,非常淡然对待。我猜可能美国文化对英雄没这方面要求,做有用的事厉害就是大家认可的英雄。

两部片子中药神和周围受益人群关系也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关系发展成生死与共的领袖和追随者关系。美国的至始自终都是交易关系。中国药神开始是为赚钱去的。这时周围的受益人感激是感激,但看不起他。这是药神后来问黄毛问出来的。黄毛什么时候开始看得起他,并且为了保护他不惜性命呢?是他看到最早合作的那个朋友死了,内心受到触动,开始不以盈利为目的,冒着危险重新去印度给大家搞药时。这时挂上了无私标签,他才会有英雄待遇。而他自己也出于中国文化的英雄观影响,第二次出手就选择了原价卖药,绝不顺便盈利。想做中国英雄就得这么来,不然英雄感会打很大折扣,因为大家会不屑地说:你不就为钱嘛,有啥了不起。无私效果确实是带来不打折扣的中国英雄待遇,不仅受益人不会出卖他,连坏人陈长林也不会出卖他,甚至还有了卖命的追随者。当黄毛为保护他而死,药神道德宇宙再次爆发:开始赔钱卖药。有了从英雄向救世主升华的趋势。美国药神从开始到结束,都要钱要色,满嘴脏话。一直就没有要成为救世主的自觉,一直在道德上没有自觉提高的要求,坚持烂人本色。他让人佩服,也让美国社会尊重的就是单纯的抗争精神,和确实做出的成绩。

这会不会是美国社会一直各种小人物抗争不断,而中国社会小人物抗争者比他们少些的原因?中国英雄的门槛不是一般的高啊。

美国英雄因为缺乏追随者团队,对当权的破坏力不够大,一般最多改变某条法案。中国的英雄总是被当权的严防死守。因为虽然门槛高,人数少,但往往一来就来个猛的。低配版也是及时雨宋哥哥和108好汉,高配的得是仙师张角和黄巾军这个规模,不得不重视。

通宝推:Cyrus,夜如何其,也要崛起,独立寒秋HK,何求,等明天,chuchong,伏波将军,卢比扬卡,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