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从建筑业的人均效率看保障房政策 -- 陈经
按2011年预计产量估算,水泥产量20亿吨,是第二名印度的9倍,美国的20倍,占全球总量58%。钢铁产量6.5亿吨,是第二名日本的6倍,印度和美国的8倍,占全球总量的48%。
建筑业就是靠钢铁水泥。201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5.25万亿,销售面积10.43亿平米,约1000万套。这在世界上是个什么水平?
美国的新屋销售、新屋开工数据,用的是“年化”的古怪统计方法。近期说经济数据好转了,11月新屋开工多了,“年化”是68万套,可能是指当月有68/12 = 5.6万个新屋开工。2010年销售不好,新屋销售“年化总数”降至32万套。中国的商品房就是“新屋”,这样看来,中国新屋销售套数是美国的20倍以上。当然美国一套不只100平米,总面积可能是10倍上下。
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96031亿元,“建筑业增加值”26714亿元。美国2009年“建筑业总产值”10910亿美元,汇率折算后约是中国数值的四分之三。而美国“建筑业增加值”5375亿美元,中国是美国的四分之三。这个“增加值”就是GDP。
中国的新屋面积、套数,是美国的10倍20倍,钢铁水泥产量也是10倍20倍,但建筑业增加值还不如美国了,这是怎么回事?
2010年,建筑业从业人数达到4043.37万人,约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5%。这么多人,创造的产业增加值只有26714亿,人均6.5万。其实比起人均GDP还是多的。巧合的是,美国建筑业就业人数也约占全社会就业的5%,约是700多万人。
如果算建筑业GDP,中国人多五倍,产业增加值只有四分之三,建筑业人均GDP只有美国的七分之一。所以,经济学家的结论是,用了这么多钢铁水泥,GDP比美国还少,中国是“粗放式”的GDP。我看这是鬼扯。
如果看建房的数量,中国工人到和美国工人差不多。中国人多几倍,建的房也多几倍,用掉钢铁水泥多更多,效率应该是差不多的。中国美国工人都大量使用建筑机械,效率确实应该可比。从工人平均“操作”的钢铁水泥数量来看,中国工人似乎效率还高些,应该是工作时间长。美国工人机械可能好些,但干一会就休息。
而印度的建筑业就业占比6.9%,人数和中国差不太多,用掉的钢铁水泥却少一个数量级,所以效率是要差很多。应该是有数量级的差距。印度建筑业增加值约1000亿美元,算是合理的。工人用工程机械操作建材,合理规划建筑流程,很重要。印度排人龙传递材料,肩挑手提,中国就用大吊塔。
但中国工人效率不比美国工人差,为什么人均产业GDP却只有美国工人的七分之一?是不是美国房子建出来值钱,一套顶中国10套?这也不是,据说现在美国房子比中国还便宜了。中国房子一套50万人民币,已经贵得骂声一片了。我们来找一个合理解释。
假如中国建筑工人年薪增加20万元,追上美国工人了,那4000万人,一年薪水要增8万亿。这个产业增加值才2.6万亿,怎么搞?就涨房价建筑价,涨出8万亿,全给工人发工资。那建筑的成本里一大半是工人工资了。涨价后,材料成本不变,增加值就净增8万亿,变成了近11万亿,这样建筑业人均GDP就能和美国差不太多了。
所以,在建筑业这种中美人均效率可比的行业,人均产业GDP就是和人均收入相关的。在这种行业,增收就是增GDP。人均产业GDP低,而效率又不低,只能说明工人收入太低了,分配极不合理。
由于效率高,这两年建筑行业的人均收入确实增加比较快,建筑业民工月收入五六千不奇怪。而房地产老板并不抱怨工人工资大涨,利润还是很可观,只是怕调控。效率差不多,工人收入低,现在房地产业的利润率,应该比美国地产公司要高得多。美国富豪没几个是搞地产的,中国的一半以上都是。因此,中国建筑工人应该还有潜力增加很多收入。中国地产老板都是鬼扯,挣这么多钱,对工人太不公平了。
中国建筑工人建的房,自己却用不上,这是胡搞。发生这种情况,就是政府胡搞失职,就是地产党。特别让人愤怒的是,这不是生产力不够,明明建筑效率是全球顶尖的,还搞这种地产党。
钢铁水泥占全世界的一半,生产效率非常高了,全球顶尖。据说水泥生产线是世界效率最高的,所以产量惊人。又不是印度这样,生产力低,人多也造不出足够的房子。建筑业人均效率比美国还高,人均收入却低得多,没有别的解释,就是根本性的大错特错。
这就不是饼不够大,而是分配出大问题。从产能与技朮看,建筑业总是可以做出非常非常大的饼了。建筑业工人却无力在城市安家,这就是大错特错。不管房地产调控怎么搞,如果高效率的建筑业工人无法使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就是巨大的不公平。不是因为大城市白领买不起房,而是因为产业工人自己用不上。
一种办法是涨房价给建筑工人增收,但这是不行的。因为中国不只建筑工人,还有很多其它产业工人,而效率象建筑业这样全球最高的行业还不多。建筑工人收入没增多少,房价已经涨得不可忍受了。美国人其它行业效率高,普遍都是高收入,房价高一些无所谓。而中国这些年涨房价弄得天怒人怨,因为有很多行业效率不够高,增收幅度远远赶不上房价上涨速度。
所以,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大建保障房,用行业的高效率,让产业工人实质增收。证明略。
因此,政府2003年搞地产“创新”,商品房占90%,保障房10%,这是根本性的大错误,怎么调控都是错的。政府要认识错误转变方向,下届政府要紧抓不放松,转到以保障房为主。成败就看产业工人能不能住好,过上正常的生活。
搞经济,就是抓两个事。效率低的行业要做成高效率,高效率的行业就要注意公平分配。是以做大饼为主,还是分大饼为主,需要具体行业具体分析。低效率的行业要优先把饼做大,印度人建筑效率太低,想5年扫除贫民窟只是胡吹。高效率的行业就得公平优先了,建筑业效率已经全球最高了,任务就是让全国人住得舒服住得开心。
本文得出的结论并不新鲜。但是,通过对建筑业效率的深入分析,能让我们更加明确地认识到,什么房地产政策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完)
我老家绝对三线城市里好地方,拆迁补偿的房子卖给我们不到八百一平,这个因为完全不需要掏地价绝对可以认为是原始股成本价了。
因为查遍辞海,都没有保障房的定义。
当初第一个想出“保障房”这三个字并排放在一起的,就是第一个大骗子。
在对中美进行比较时,要注意有很多相同的概念在两国有不同的含义。在分辨这些不同之前,先指出一个小地方,就是
第一点,房价与建筑业增加值之间有很大的一块,主要是地价,还有一些其他的费用。美国的地价,除了大城市和豪宅区之外,是很便宜的。中国,特别是北上广为代表的大城市,房价高,大概主要是地价造成的,与建筑成本的关系恐怕不大。
第二点,中美房屋的建筑材料不同。中国(城市)以楼房为主,材料多是钢筋混凝土。而美国的房子的主要建筑材料是木头,钢筋混凝土只用来建地下室,地上部分有部分钢架,其他都是木头。(这方面晨枫应该了解很多。)所以,比较中美建筑行业的钢材水泥的消耗量可能意义不大,至少不能直接比。
第三点,中国(城市)住房以楼房为主,面积是有一米算一米。而美国的住房以独立房为主,地下室和车库不算面积,而且一般带有中央空调、暖气锅炉、热水锅炉,再加上一般是装修好才出售,所以相对而言,美国房屋单位面积所包含的增加值要高于中国的。
第四点,美国的行会和专业执照制度很厉害,对减少竞争、自高工资有很大的作用。建筑行业方面的执照制度我不是很懂,不过知道一些。首先从业执照分得很细,建一个房子要很多执照;其次这些执照的有效范围很小,一般是在本县有效;第三执照很贵。当初我专修房子的时候花了2万,其中有2千就是“借”执照的费用。有这些制度,美国建筑工人的工资当然就高了,建筑业增加值也就相应比较高了。
说到水泥钢铁,无论是在欧美还是在中国都不是只用在盖房子上。
自从本朝开国起,铁公鸡的项目一直是钢铁水泥的重要消耗对象。不是欧美不造而是欧美人家已经过了大规模建设的时代。我们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通火车和高速公路,地铁以及相应的交通工具也是这十几年才开始普及的,到现在还没有建完。至于高铁才刚刚开始建。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投入。同样今后的农村改造也是要占用大量的建筑部分,看看农民这这十几年的房子就能显示出来了。
大量的基建也带动了当地的发展,中国的许多开发区以前就是一片农田,属于平地起楼的事情,这和欧洲许多二战后在废墟上从新建立是不一样的。另外一方面北京也好上海也好哪怕地方的城市都是在扩大,而不是在缩小。而且最近不光是工厂,许多国家的研发部门也开始在中国建立。这些背后都有对建筑业的需要,但是建筑业也只能是一个这些行业的基础。
咱们的建筑业跟欧美相比,好比人家吧以前的工厂改成了798艺术馆,而咱们就是要从刨坑挖地基开始从新建一个艺术馆。那样自然我们付出的就比人家要多虽然后面看到的都是两边都有艺术馆,自然咱们这边要付出的更多。
房地产是失败不是因为豪宅太贵了,而是豪宅带动下普通住宅也贵的没边了。而许多主豪宅的主事靠从普通住宅上(比如拆迁征地等)吸血来建立的。当然还有就是以前中国的发展光靠剪刀差来剥削农民以及不能满足了。而海外又没有可以给我们剪羊毛的国家,那么国家只能通过房地产来从城市人中间来剪羊毛了。而现在来看保障房也只不过是给剪完了的羊毛的棉衣穿件衣服罢了。如果不穿的话接下来的寒冬中可就麻烦了。
现在大力赶制衣服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如果执行的到位,那么就算是比现在的衣服多许多,有没有可能给到你我的身上,有没有比我们更需要这件衣服的。至于没有衣服的在接下来的寒冬中还得靠自己的身体去御寒啊。
所谓让全国人民开心是不可能的,因为咱们人太多,底子太差,所以许多事情不是那么容易的,想不付出代价就能熬过严寒是不可能的。只是让我们今天的牺牲更有意义,无论是对家庭还是对国家来讲。
当前的这代中国人,实际上承担着为中国城市化买单的重任。
当前的房价中,不但包含着房屋本身的造价,还包含着周边城市基础设施的造价。
不是房子盖了就能住的,还要有周边一大堆的基础设施,零标高以下的各种管网、地铁,零标高以上道路、轻轨、广场、公园,配套的公交、绿化、亮化、保洁,以及不能完全通过市场化方式获得的学校、医院、派出所、社区等等,这些都是要花钱的。这些钱的主要来源,一方面是地方政府获得的土地出让金和财政收入,大概土地出让金净值的60%-80%都投入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另一方面是包含在房价里的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等各种配套费。
中国的城市化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新城区的所有基础设施都得新建,老城区的绝大部分基础设施也都需要改造。如果把中国城市化的时间拉长到100年,由3-5代人负担这一切的话,压力会小很多。但是目前中国要在20-30年内完成这一切,一代人的压力就太大了。
中国最近十年,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包括大部分的县城都变了一个模样,坦白地讲,不能不归功于目前的房地产政策。这件事和历史上很多事一样,结果是美好的,但过程是残酷的。
如果真的从十年前开始就以保障房为主的话,我敢说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不会要现在的规模和水准。
很多人确实是认为,商品房卖得贵了,虽然害处大,但也有快速城市化的好处。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印度的商品房卖得也贵,孟买的好房子不比北京便宜,需求也是刚刚的,短缺2400万套房。但哪有快速城市化?和中国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建筑业的效率要低一个数量级。所以,快速城市化的根本依靠是20亿吨水泥、6亿吨钢、4000万产业工人、自主山寨的工程机械行业,而不是什幺神奇的“商品房政策”。
地方政府这种卖地滚动开发的模式,是一种操作方式,把建筑业的高效率发挥出来了。但没有证据说这是唯一的办法。
比如说,市政府建50万个公租房,慢慢根据人的收入把租金涨上来,就有了现金流。然后用这个现金流来融资,也可以弄到不少钱,长远来说,比一次性卖地赚得要多。公租房早期建成本并不高,比如10万一个,500亿搞定。年收租金一套2万,一年100亿的现金流,以此为本,可以贷到很多钱。实在缺钱,也可以把公租房产权抵了。
现在这样把地一卖,后面房价地价上涨,也亏了,早期卖得越多越亏。看着是弄到不少钱,结果不少地方还是大笔债务。早买了多套房的城市居民发了,占了地的拆迁户发了,利益集团发了,也不会感谢政府。贫富分化,地方政府还欠大钱。
有高效率的产能,有自主的银行,还怕没有办法?现在这样弄得贫富分化,根本就是错误的,是学了资本主义坏的一面,学了香港的坏处。
单凭现行房地产政策当然是不能解决城镇化问题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前几天,有河友发个帖子讨论孟买的贫民窟为什么没法改造,我们都在下面回了帖子,我的意思很清楚,城镇化最根本的助推力还是工业化,没有产业支撑就根本没有真正的城镇化。
最近十年中国城市的大跃进,根本原因是中国工业的爆发。但城市建设进行得如此之快,就和房地产政策有关系了。
你说的先建公租房,再用租金回笼资金的办法,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忙总说过,当领导的第一秘诀是要会摘桃子(大意如此)。你说的办法是先种桃子,然后灌水、施肥、剪枝、修型,最后收桃子的路子,理论上可行,实际中很难办到。
如果不是中央力压保障房任务,地方上肯定还在大炒房。最近的斗争说明,政治压力是有效的。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所以,房地产虽然是地方上炒大的,但中央政策错误才是关键。
甚至不能指望地方上给外来的民工福利。必须全国一盘棋,由中央制定保护劳动者的规则。
如果中央制定的规则,让炒房者受益,劳动者叹气,全国人一片骂声,那有什么现实主义的理由可以为之开脱?
如果制定了5000万套保障房这样的目标,然后条件复杂、操作太难、地方上硬顶,那还可以算是现实主义的困难。但我没有看到这样的目标,看到的是,经济一有困难就鼓励炒房,利率七折,二成首付。经常提的所谓目标是,“控制房价上涨幅度”。这算啥正经调控目标?
如果鼓吹过去七八年房地产政策的“合理贡献”,那就是因小失大。这实际是大是大非,涉及到最根本的经济原理,以及最原始的公平正义。
先纠正一个逻辑错误:造什么东西就该享有这东西么?造火箭的难道也开个火箭玩玩?
然后引用某人的言论:
都想住内环,怎么跌。假如内环有100套房子,就只能top-100收入的人住。你收入要是在200外,想都不应该想。
你可以抱怨胡温操蛋不是人,土共tmd该垮台全枪毙,中国tmd贫富不公社会沦丧,但你期盼的就是非分之想。人人都想操章子怡,你不是米犹能行吗?
所以,上海北京的房价高,是完全合理的,不合理的是郊区都要干到河北省去了还那么高。更不合理的是二三线城市也涨起来。
对她可没有胃口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中央施加的压力能有多大?地方上搞抽象肯定,具体否定又怎么办?中央现在是集体领导,凡事以稳定为先,生怕出任何幺蛾子,地方和一部分智囊如果大声鼓噪限购和保障房政策危及经济稳定,中央一哆嗦又放开怎么办?到时候中央的政治威信在人民心中还能剩几分?
诸侯经济必须要治了,必须要形成自由流通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但是以现在中央的状况,我实在不知道哪个政治人物或者集团能有这个决心,威信和手段搞这个事情。。。。。。
陈经在这篇文章中,对因果关系本末倒置了。
到底是商品房政策导致居民有极大的购房意愿;地方政府有极大的更新城市基础设施的动力,从而导致一个兴旺的房地产市场,从而导致钢铁和水泥的产量猛增?还是先有钢铁和水泥的产量猛增从而导致房地产市场的兴旺呢?显然应该是前者。
现在的保障房政策只是在用限购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快上涨的条件下,保钢铁和水泥产能从而保就业的一种做法。
如果陈经认为保障房政策应该从一开始就着手的话,并且应该由中央制定主导的话,不妨让我们回到90年代初的上海,以人均住房3平方起,(用上海只是作一个比较明显得例子)回顾一下历史。
先问一下,当时上海的住房是不是在政府统管下几十年?上海居民极其窘迫的居住条件是不是因为政府(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措施不力或者根本无视人民的实际困难造成的?
第二个问题,商品房政策的出台到底是中央政府关心百姓的生活而推出还是在住房困难积重难返的情况下中央政府甩包袱的做法(可以参考大势至网友的帖子)
第三问,商品房政策由于结合了地方政府政绩的表现,结合了地方经济的改善,地方基础建设的改善和当地人民居住条件的改善而在地方上搞得轰轰烈烈。中央政府的税收连年来有很大一块的增长得益于全国性的商品房热潮。可是这么多年,除了空喊调控,骗取民望以外,中央出过多少钱在地方上建保障房?
我以为,把这个三个问题的答案弄清楚,是探讨现在的保障房政策的合法性,有效性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