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报纸里的文革1966 -- 天天向上A
楼主可否提供个pdf版本或者如子玉兄那样出本书,也方便我等购买拜读!
班主任还给了最高分。大环境使然啊。
出书就更难说了,现在还在联系。
风险不小,但比对越战争更值得
南海真算不得什么
我不认为文革的报纸有太多的价值。
在西西河里面,史文恭的文章对于一般人基本上就够了。
如果你考虑到现在报纸对于负面消息的报道的被允许程度比文革时候多很多,如果你不相信现在的报纸新闻,去相信文革的报纸新闻,那就是自己看自己的笑话。
对于经历过文革知道是怎么回事情,至于发动文革毛泽东头脑里面想得是什么,我不靠研究这些历史细节吃饭,不必感什么兴趣。
当时的舆论是一边倒。都是支持张华的行为的。
确实街头巷尾的议论,包括张华的同学,有些人认为不值得,但是多是非公开的议论。但是见诸报端的却不是“浙江小报”,而是上海的大报《文汇报》,刊登的读者来信是一位浙江的学生,笔名叫做“多言”。如果Google的话,不难找到刊登的报纸。我记得这篇报纸刊登的其他回信中,有支持“多言”的(有一个人笔名叫做“进言”),但是多数是反对他和支持张华的行为的。最后的定性,也是一边倒的。不存在什么
1982年左右,上海还有两件事情,也是引起很多社会反响,一个是上海一个怀孕女工陈燕飞跳下苏州河救人,自己留在岸上的包被人偷走;一个是一个名叫杜芸芸的女士把继承的十万遗产(1982年的十万元值很多)献给国家。这两件事情,也有不少争议,但是大多数人是肯定的。
张华这件事情,跟什么自私自利的思想没有什么关系。
70年代,为了工作调动,回城,后期开始的出国,大家自私自利也没有少表现,不过不是明讲,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已。明明为了调动工作去大城市过舒适的生活,也要说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我不认为不提出问题,就没有问题。在这个之前,80年左右,《中国青年》杂志就批评过某些不良倾向,比如认为曹振贤亏了,侯培生赚了(前者是公交售票员,后者是民警,都是勇斗歹徒的英雄,前者牺牲,后者没有死。街头巷尾都说,曹拿了那么荣誉,但是人死了,有什么用)。
要说前三十年没有高低贵贱,嘿嘿。。。
到80年代末,还有干部子弟的赖宁在救火中牺牲,得到国家级表彰。可见84年那场张华的争论根本不是什么分水岭。当然,随着后来社会的发展,不鼓励青少年参加救火,不鼓励没有受过救生训练的人跳水救人,那就是另外一个题目了。
可能和特首選舉有關!不認為會向上發展!
挂一下
最初的时候,李振声院士名气,名声都要比袁隆平好一点,但是大概最近10几年吧,开始单方面全面推广袁隆平
这个问题肯定有某些宣传部门的授意或者其他原因,但是袁老的成绩是不能否认的,现在的宣传调子对他的确不是好事情
本身袁隆平是野路子,就很受排挤,现在这种高调宣传,看不惯的人确实非常多,尤其前两年他还掺和到饿死3000万的烂事里,一个纯粹的科学家一旦被这么消费,离身败名裂就不远了,更不要说他周围还有很多瞧不上他的科班院士等着落井下石
又仔细看了一下日历,确信现在是2012年,不是1972年。大批判已逝,梁效不再,幸甚!
按这个逻辑,我们现在应该讨论该不该强奸,该不该滥杀无辜,该不该抢银行了。
至于该不该爱国,已经讨论过了,所以有了爱国贼这个称号,不知道下次讨论会出啥新名词。
这些人是真正的农民,而袁是读过大学的,所以按现在的政治正确应该宣传。
南袁北李的说法确实很久不见了,李也好,其他人也好,比袁纯粹得多。
在此一并回复其他网友:
写袁,很多人不赞成,包括我身边的,也包括网上的,但袁之所以会“被消费”,里面就没有他自己言辞的推动?是他自己在宣传时从来不讲集体的作用和他人的贡献,所以才有机会“被消费”,说白了,还不定谁消费谁。
还有,袁的贡献真的被放大了,这个本来就应该正本清源,袁的杂交水稻对增产的作用确实没有那么大。
如果袁执意要发政治言论,那么被质疑也是应有之义。
关于张华救老农值不值的讨论,不论得出什么结论,都可以用以指导我们的行动。关于“该不该强奸,该不该滥杀无辜,该不该抢银行”的讨论,如果得出肯定的答案,你敢照着去做吗?
关于该不该爱国的问题,请自行参考马列的有关教导,就不歪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