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一些看过的电影(一)---《不留痕迹》(法国伦理故事片) -- 普鲁托
我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一般以以下为顺序:电影故事、演员的表演、酷炫的音画效果。
《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前两项都是加分的,后一项减分。
冯导搞的圆框画面效果真心不好。坐我旁边的一位观众看了十几分钟后嘴里不断地嘀咕:不会一直这样吧,不会吧.....电影没看完就起身离坐了。
据冯导说,这么搞是为了造成一种窥视效果:李雪莲的生活本是其个人隐私,放出来让大家看有一种私窥的感觉。
只是我没有一点窥视隐私的感觉,到是看到电影画面被什么东西遮住了,感觉一点都不好。从电影放映期和王思聪撕B的事情看,冯导不是不在乎票房的。圆画框这种票房风险很大的事也敢干,我是很佩服冯导的。冯导的意思是用圆框画面,是一种探索。嘿嘿,现在能拍文艺片的商业导演是凤毛麟角了,能再做点探索的更是稀有动物。
这部电影的故事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我家领导就觉得不好,一点“小事”搞的絮絮叨叨的。而我就觉得非常好。
电影把故事讲的婉转曲折,矛盾的最终解决也比较意外。更好的是,故事细节扣的准,整个过程细腻感强。有一种你没想到的导演都已经替你想到了的感觉。观众会有产生一种“哦,原来还真是这样”的愕然。
比如,结尾那段,范冰冰要吊死在果林里,被范伟一把抱住。一开始观众会以为范伟是见义勇为,没想到范伟来了一句:你要死就去死在对面那片果林里,别在这儿毁了我的生意。让人又好气又好笑。这角色让范伟演出了小人物那种憨私的感觉。
如图,一大帮男演员都是配角。几乎每一个都可以拿出来点赞。
郭涛的小厨师、张嘉译的大市长、张译董成鹏的小法官......从范冰冰演的小民李雪莲到高明演的正国级干部,中国各阶层都出来走了一遍。
凭这部电影,冯导拿到了金鸡、金马奖,在海峡两岸算是实至名归。
这部电影给人的直观感觉就是,真实。
就像一个普通人拿着一部摄影机在田间地头随便拍的一样。如果再了解一下电影背景,那真是真实到骨子里了。
电影源自一条社会新闻:一女孩被拐卖到山村,为出逃杀死了自己的“丈夫”,最后被判死刑。
除了女主(电影里没有男主)和乡村教师是专业演员外,其他人全是当地群众演员。按说,这部电影就是在批判农村的愚昧、落后。而这些群众演员骨子里认为这就是他们的生活,什么买卖人口、传宗接代、重那轻女、对女人的强奸、暴力都是天经地义的。他们就像在电影里生活一样,没有一丝违和感,面对镜头几乎没有笑场的。
电影里的陈姐,是同女主角白雪梅一样被拐卖到村里的,其扮演者本身就是一位被从四川拐卖到那村的一位妇女。买她的丈夫曾阻止她到剧组饰演。她直言,如果不让她演,她就随剧组逃回老家。最后剧组的安排是,让她丈夫也来一起客串角色,连随身抱的他们家的孩子也给一份工钱。
甚至,当时就有人提出,女主扮演者比较漂亮,询问剧组是否卖给他做老婆。
当然,影片还没杀青,剧组就离开了这个蛮荒之地。换了另一山村继续取景。
为了避免纠纷,电影也做了一些技术处理。影片是在秦岭拍摄的,故事背景被放在了90年代初北方的偏远山区,全部角色讲的却是四川话,接近成都话。
电影的另一个主旨就是,盲。所有的人都被蒙了双眼。
电影拍了两个版本的结局:(国内版)白雪梅后来最终被警察救出;(海外版)在女孩的“丈夫”殴打自己的父亲时失手杀死了“丈夫”.....
海外版比较压抑。让人觉得“眼盲”的不只是这座山,而是那个时代。
影片中,白雪梅第一次出逃时没做钱上的准备,出逃后不加掩饰地在公路上步行。结果没钱搭车,在公路上被“丈夫”驾车追上;
在“丈夫”家人的视线内让邮递员寄信;
寄信不贴邮票;
后来给了邮费,却不去思索为啥三番五次的也收不到回信。
电影里,即使女主角上过大学,在生存中也存在不少像以上这样的盲点。如果能做好其中一个,都可能更早地逃离山村、避免悲剧。
有时候我会想,人到底需不需一个人生导师,就像上帝一样指出自己人生的盲点。不要等到10年、20年之后才明白当年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人终的时候才后悔自己这也没做、那也没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