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专注→坚韧不拔 -- 我们的田野
很小很小,自从学会打台球,就上瘾了,每天都要打,不让打就哭。而且经常为了打球忘了吃饭。
后来一个老板给他订做了一个专门的小球台和小球杆,据说这样可以防止他的身体出现劳损。
很多孩子对体育的执着,是lss没法想象的。
是每天游泳二十公里~
没有汗水浇灌,天才之苗是不会长成参天大树的
中国代表团的一些艰苦项目如举重运动员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当年马家军也基本来自农村。因为相对于繁重的农活,而靠农活发家几乎不可能。所以尽管举重这样的项目虽然很苦很累,但是毕竟有盼头。
而二至兄周围的人可能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所以就不准备让子女去搞体育了。
专注。坚韧不拔。好。
我的看法也是如此。
我不愿意孩子学体育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发展非常不均衡,文化教育非常糟糕,或者可以说是没有(说这个时我其实没有证据,我没有调查过,欢迎用事实来证明我是错的)。可能有人骂我知识分子臭老九,可以TG最伟大的人物--太祖,好像知识水平也是非常高的。最牛的二号人物--周公,好像知识水平也不是太糟吧。
总算有几个认真讨论问题的了。别的人全是用漂亮话来批判我的。我这个失足中年不是来被批判挽救,而是想来讨论问题的。
举重柔道摔跤啥的,这种既艰苦又普及度不高的基本上完全靠出身较差的农村小孩来支撑队伍。
而乒乓球羽毛球游泳之类关注度高的项目,则基本上都是家境较好的孩子在练,因为这些项目参与度高练得人多,想坚持下来必须小孩有毅力家长有财力。
文化教育上要看运动员自身努力,有的还是很niubility的
曾经的沙排排进世界前十的熊姿,中考成绩比我还高,当然我中考前两三个月都没怎么复习了,完全玩了,只要够了重点线,必读我们学校,但是我记得当年中考下来7科平均成绩为100分83分左右,熊姿可能有85分,她高一离开走完全职业道路的时候,我们老师还很惋惜,认为她有实力完全考文化课都能上一本的,(一般基础教育高一就差不多了吧)
大学有个同学,两项一级运动健将,文化课成绩刚好一本线差5分,但是加上加分足够他上我们学校专业了,不过其高考很逆天的外语成绩满分,你没看错,其高考当年我们全国统考,他外语考了150分
我们有个师姐,世界亚军,特招北大,但是据老师说自身文化课实力上一本一点问题没有
还有很多但是都在二本线以上一本线不足,再加加分上一本的,
这些都是我认识的,据说还有牛人,大学同学的高中同学,亚洲田径冠军,但是自身文化课实力能上清华的
我侄女师从蒋文文蒋婷婷的启蒙教练,有次我哥嫂子带她去训练,忘带换洗衣服了,让我送去,我在旁边听到,教练就在说压韧带之类的,而且给家长和学生说怕痛苦什么的就不要来了,自己选择,下了之后就找我哥单独谈,就说这个年龄要做选择了,是半日训练走专业化道路还是周末及晚上训练走业余道路,我哥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大部分能到达顶尖运动员水平的,自身的头脑也很清醒的,智力水平很高的,而且刻苦努力,这些特质用在学习上,成绩一点不差,
像我一个大学同学,四川省运动会上破省800米纪录,说他原来破纪录前腿上烂了一个洞也在坚持训练,后来特招进的我们专业,但是学校里真的考试什么的都是和我们一样的要求,仍然正常毕业,他四级考了6次才考过,后来工作做外贸努力学习外语,毕业三年后直接用英语与老外对话联系,
学校里曾经和很多特招一类的一起聊天,高考成绩可能不如我们,但是基础什么的没太大问题,凭文化课实力考一个三本之类的没什么,
很多你看见的不学习的,让他们进入一般的学校,仍然自己不会努力学习的
就算几岁的孩子,执着于他她热爱的事业,即使放弃了其他所有的,也足够让人肃然起敬。
古今中外为了成就事业做出巨大牺牲的人比比皆是,有些人好像出于人道特别关心中国体育健儿的私生活,又是一种双重标准。
眼中"搞体育的".
呵呵,任何事情,要做到超越常人,
都需要强大的意志,持续学习,不断试错纠错,
别说奥运冠军,要获得省市冠军,都非常不容易,
难度完全不亚于考个大学.
我哥哥嫂子说过孩子N次别练了,没办法啊,小孩自己特别的热爱,有时候都是边哭边练,弄得他妈抱着他一起哭。
这次进省队也是,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反对,要不是我侄子自己特别坚持,肯定不会再继续下去了,做父母的在孩子的理想面前总是会妥协。
再说什么容易啊,那些练舞蹈练钢琴的一样痛苦的鬼哭狼嚎,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
刘翔 - 华东师范大学
孙杨 - 浙江大学
陈一冰 - 北京师范大学
吴敏霞 - 中国人民大学
易建联 - 东工业大学
易思玲 - 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