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听风者:不是影评,只是闲扯 -- 烤面包的胖大叔
电影里确实一直有爱情戏贯穿始终,不过这里面的爱情究竟反应了怎样一种爱情观,起码来说,不是那种简单直接的爱情至上、爱人至上的观念。就电影的叙事逻辑而言,似乎并没有盖过四个正面人物身上的富于责任感、自我克制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而这些品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种核心认同吧。这属于中国人所向来推崇的男人气概的一部分,能够超越传统、革命、和海外等等文化隔阂。
所以,我觉得虽然影片未必对作为历史的革命年代有多少理解,但同样传递出了一些本质的东西,这就挺不容易的。
强作理解不一定对,就在这里不揣冒昧了。
算了,捡重要的说吧。
说到底中国人的某些文艺范电影就是学这帮老欧洲的。老欧洲的呢玩的就是在电影中表现形而上学问题(爱情、死亡、基督教)。说到底这种风格的电影会有什么问题呢?首先就是永恒的形而上学问题扯多了会恶心,基督被钉上十字架这一事件只有那一刻才是永恒的、超越时间的,以后无论以何种方式不断被提起,只是会加强不断的恶心感——尼采所谓的“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第二就是为了表现这样的主题,“细节肥大症”就是免不了的,处处精心设计的关于宗教等内容的隐喻与象征,对普通观众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看不懂”,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矫情或者说是装13;第三就是这种对形而上学问题的直接探讨本质上是可以脱离具体时代背景的,因为形而上学问题本身就是追求超时间性的永恒,因此这类电影中的时代或者政治背景仅仅与我们当代的人类具有一种“表面上的联系”,或者可以说是脱离现实生活的。
PS:俺觉得最近几年谈爱情和死亡问题的影片没有一部超过美宣部出品的《本杰明巴顿奇事》。俺觉得美宣部能够把一些重大主题的把握通过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处理,这点是欧洲导演们缺乏的素质,他们太飘了。
影片里面她听见局长要为了任务去接触女人,小醋了一下。
我想说的是,一个是中国目前的文艺范电影并不多,大多是没心没肺的“娱乐至死”影片。特别是一窝蜂上的恐怖,惊悚片,除了1,2部我还能勉强接受,剩下的都是一路快进看完。顺便说下,我心目中去年最烂的影片当属《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我@#¥%,这是什么样的脑容量才能把片子拍得这么烂。
还有一个是你说的欧洲电影,看完你说的这些,第一个蹦进我脑子的就是维姆.文德斯。太装B了啊太装B了。还有就是欧容,其实他最新的“孕茫茫”已经开始关注现实了。哦,还有些殿堂级的我也颇为腹诽。但是说欧洲电影,还是得分国家,分人,还得分时间。比如说新现实主义的那几位,还有肯罗奇,都不好一棒子打翻。
《本杰明巴顿奇事》也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我记得还和嘉木在哪里讨论过。说到大卫.芬奇的片子是一部好,一部差,像“搏击会”和“战栗空间”实在很难想象是出于同一导演之手,本杰明之后,倒是连出几部好片,但是最近翻拍“龙纹身的女孩”让我有点失望。哦,这片子可算是个的反例,这部瑞典影片拍得不错,相比较大卫芬奇的束手束脚,更具批判力量。
都是这样的啦。
其实她又何尝不知道?
任何风格都会有自己的观众群,没必要如此贬低。
感觉不错。首先我很喜欢摄影和音乐;但是,我没看出来明显的激情之爱和承诺之爱来,难道我看的是洁本?
我更觉得梁朝伟之于周迅最终是共患难的手足情,王学兵之于周迅的是战友情,而周迅呢,我脚着她哪个也没看上,她是事业型女性,范晓萱呢,我也没看出来她的爱情源自何处。
再说说编剧,闻香识女人,听音辨人,闻弦歌而知雅意,但要说一个盲人能听到远处站岗警卫的存在,只能说麦家编造的太离谱了。
而且还得看不见才行,就是“单向度的人”嘛。
你说的其实都是爱情,我文章里说的意思就是说没有纯之又纯的抽象爱情。但是抽象爱情的观念成为一些商业影片的爱情观。这就是我说的形而上学。
这个片子,没啥情节,靠虚幻的镜头耗时间,好在是谍战反特题材,没情节也能让人看下去。梁朝伟,周迅和范晓萱的功劳也很大,如果表演太不带范儿,也看不下去。
要说满意,这里把我共秘密战线的爱情描写的含蓄而有节制,甚好,虽然爱情的发生很缺乏基础。在当今为了爱情可以牺牲一切的影视大环境中,表现不错。
怀疑为了拐怪婶下了番理论上的苦功。
女人们为了抛弃恋爱中的男性视角,就不应该参加男性主导的打怪行动,而应当致力于女性主导的逛街审美活动。
妈的,扫街就是女人的控制术啊。
这个才真是打脸打得爽:给信奉西方教育的中国人一个重拳。吹捧的人当然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作者应该将文章修改一下,就可以直接成书了。人人网没有注册,这个地址可以看。
可惜也是不全的,应该是还没有写完。
至于他说的英美式的实践性教育,这些只是标,也就是战术的手段问题,但实际上中国的教育,至少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这种实践性教育一点也不少,倒是后来越来越少了。
所以这又成了一个悖论历史现象,吹捧西方的中国人亲手割断了西式实践性教学在中国的历史。
以平等的教育为战略总纲,辅以实践多元教学是较完美的理想画面,但在追求实现的过程中,中国亲手斩断了这个过程,至于以后有多少人坚持下来,并形成一个成熟的机制则有待未来的岁月了。
不过从作者的文章中来看,哈利系列书倒有机会在中国发展出一个‘哈学’。
罗琳能功成名就,非偶然啊。
据说柳云龙的暗算和这个片子都改编自麦家的同一篇小说,我想应该可以一比。
暗算展现的是有一技之长的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是写给草根英雄的赞歌。
而听风者则更像是黑社会警匪片的谍战版,模糊不清的时代背景,没有半点新中国伊始的新气象,到处是压抑腐朽的民国范和冷酷肃杀的旧军阀气息。梁朝伟是能够以一己之力逆转战局的超级英雄,但他对这个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没有归属感,他只为了钱和周迅而战斗。
我认为造成这种区别的本质原因在于,香港人崇尚的还是精英历史那套,而我们已经选择了人民创造的历史,我们对任何意图凌驾于普通人之上的精英保有警惕。香港人将国家定义为公司,只要乖乖给老板做事就能升职加薪,而我们曾经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我们为建设自己的家园倾尽全力。
没有经历革命的洗礼,直接从专制的旧时代进入资本为王的物欲时代,香港人缺失的这一课大概永远无法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