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周文化是中国历史重要的一环 -- 桥上

共:💬56 🌺513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新看到一种可能的理解

今天偶然看到一位我很喜欢的复旦中国法制史方面的教授在电视上说到起自西周的嘉石之刑,说是使受刑人站在特定的石头上,或者也可能坐在上面,其根据是《周易》和《周礼》:

司救掌万民之袤恶过失而诛让之,以礼防禁而救之。凡民之有袤恶者,三让而罚,三罚而士加明刑,耻诸嘉石。役诸司空,其有过失者,三让而罚,三罚而归于圜土。凡岁时有天患民病,则以节巡国中及郊野,而以王命施惠。《周礼·地官司徒第二》

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周易古经今注》 高亨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卷三·困第四十七》 ( p 258 ))

看来我还是读书太马虎了。

家园 谢谢!

读古文的时候,无数次地看到作者引用《周易》中各种卦来说明问题,但是从来没有认真去看过卦辞,最多也就是知道那是一个卦名;其实,即便是看了,我也记不住,索性就放弃了。

家园 可能还是周礼稍微靠谱点,至少在这件事上

我去看了解释,其实也有别的解释,但不过是把这一卦里的几条都连起来,才比较肯定说这个困于石就是嘉石,就是和周礼那里头的嘉石一回事。有说这些卦爻辞其实背后都有真实的历史事件的,好像还考证出几条,但是就几条,好几百条都无解,说不定是古人的速记法,几个字代表了,所以今天就无解了。

家园 罚你吃烙饼卷肥肉

越肥越好

家园 嗯,也见于《周礼·秋官司寇》

“以嘉石平罢民,凡万民之有罪过而未丽于法而害于州里者,桎梏而坐诸嘉石,役诸司空:重罪,旬有三日坐,基役;其次九日坐,九月役;其次七日坐,七月役;其次五日坐,五月役;其下罪三日坐,三月役;使州里任之,则宥而舍之。以肺石达穷民,凡远近茕独老幼之欲有复于上而其长弗达者,立于肺石三日,士听其辞,以告于上而罪其长。”

“左嘉石,平罢民焉;右肺石,达穷民焉。”

----从这些记载来看,“耻诸嘉石”应该是先秦时代针对“罢民”所施行的一种耻辱刑(按汉典网释义,此处的“罢民”指的是“不从教化、不事劳作之民。”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罢民谓恶人不从化、为百姓所患苦而未入五刑者也),其中逻辑有点像我读书时因为不好好听课,被老师勒令“站到窗户外头去”----通过示众来唤起被惩罚人的耻感而达到使其改过自新的效果。

从我看到的资料,“耻诸嘉石”,感觉更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惩罚,而不是针对违法者的刑罚方式。而该种耻辱“刑”能够存在,其前提必然是当时社会已经确立了被民众广泛认可的价值和耻感,“知耻近乎勇”。其实耻感在我们文化里头的生发、演化,是个令我更有兴趣的话题,尤其今天看到一则关于干露露的新闻和相关图片,新闻当事者以及图片中围观的男性女性,有未有过耻感呢?

关于耻辱刑和耻感文化,这里有篇文章简单地触及了一点,但很不够:

“历史解密:中国古代耻辱刑与传统耻感文化”

外链出处

至于周易里头的这个“石”是何指,我没有研读过《周易》,不知道该不该这样解。

另外,

考古中,要特别注意细节。我们在考古现场的一个门口,发现了一块光滑的石头,这是什么原因啊?这石头是犯错误的人受惩罚坐的,何坐,犯了什么错误?有一个词叫连坐,就是一个人犯法,他的家属、亲族、邻居等要受连带处罚。所以门口有这么一个光滑的石头,就得特别留心其中蕴涵的信息,不可轻易忽略。

----如果雷先生这段话暗示了其认为这块光滑的石头是《周礼》中提及的“嘉石”,那“肺石”该是什么样的呢?如果当时有人问问雷先生为什么做这样的认定就好了。

总之,你若是读书马虎,我呢,却是无知者无畏,信口开河,好在你认真,不然真是怕要以讹传讹,谬种流传了。

家园 涨知识

嘉石之说第一次见,看来要去读高亨了

家园 同涨知识

困于石,是这个意思!

唉,象我这样没有一点功底,看周易也就看个热闹啊。

家园 感到老西西河又回来了

近几年来一直潜水,很少发帖和加入讨论。看到这里的文字和态度,非常欣喜!

我自己对西河的感情,期望和信心一直未衰,是基于对那几个它的分流: 我也很关心那些自立门户的老河友的现状,为他们的文章和努力而赞赏,同时也为他们离开西河这个故土而惋惜。尽管他们因为各有其难处(或由于身份,不宜在海外发文),或者因为各志各好(喜欢同类相聚,期望同道相通),我都衷心地祝愿他们。

希望能在这里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我自己对于这个主题是个门外汉,就只能献宝致谢了。

家园 中原与周边的区别,是定居,炎黄、大禹才是根

周是古代灌溉农业的开始,但却不是中国人的最初的祖宗。古代中国不仅有农业,还有蓄牧业。

家园 先花一个,盼好文!
家园 李济儿子和他分隔两岸的事也很令人感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