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苍狼与白鹿4中的历史 -- 五藤高庆

共:💬627 🌺3400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2
下页 末页
家园 西亚文化圈:8城 补1

亚丁:亚丁是也门共和国的旧都(南也门时期为首都),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端,扼守红海通向印度洋的门户,素有欧、亚、非三洲海上交通要冲之称,也是世界著名港口

中文典籍古称阿丹(Aden),这个名字有两种解释:一是阿拉伯语的一个词根,意为“马鞍”,亚丁湾的样子酷似马鞍,因此呼之。二是源于阿拉伯语的“伊丁”,也就是阿拉伯语化的“伊甸”,意为“乐园”或“天堂”。中国古籍亦用此意。

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聚居地之一,历史粗估近2000年。居民初始即以捕鱼为业,后来通过航海发现其他文明后转为海商。阿丹的名字即开始进入其他文化之中。考古学认为此处是著名的赛伯邑文明(Sabaeans)的诞生地。赛伯邑文明是人类史上的早期城邦文明之一,它很可能是一个黑人文明,或者至少有黑人源起,因为阿拉伯人用这个国家名字来称呼整个地区,而赛伯邑的阿拉伯语意思就是“黑人的地方”。赛伯邑文明因为其遥远,又有通商交流,还是黑人出身,很可能就是《极毒教圣经》传说中的“示巴国”的原型。现代考古学证实赛伯邑文明是一个依赖绿洲农业维持的城邦国家,它长期和其他同时期的城邦敌对互撕,一直到公元1世纪,因罗马帝国派军来此扩张,遭罗军打击后赛伯邑文明乃至整个地区陷入混乱,最终大概于公元25年左右被新崛起的希木叶尔王国(Himyarite Kingdom)征服。罗马的扩张,是第一次给这个地区留下了比较可信的文字记载,当时罗马人把阿丹称之为油大门(Eudaemon),整个地区则称之为幸运的阿拉伯(Arabia Felix)。可见这个时候阿丹已经有城镇存在。

希木叶尔王国征服赛伯邑文明,是以断代为特色的也门历史的第一次文明断代。也门的历史的一大特点就是断代严重,朝代更替时前后朝大多无法统继承,前朝的结束,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文明的结束,而不是一个朝代的结束。千年以来的断代-代替-断代-代替循环,是也门至今政治混乱,朝不保夕的一大根源。希木叶尔王国是一个阿拉伯人国家,它是阿拉伯社会中 南派阿拉伯人的起源之一。所谓南派阿拉伯人学名叫盖哈丹人,又叫也门人。但是这个也门人,很大程度上是断代循环的结果,跟现代的也门人其实并无太大关系。两个都叫也门人只不过是两拨不同的人恰好先后来也门这个地方定居而已。因此这里以南派阿拉伯人称之以示分别。希木叶尔王国虽然是白色的阿拉伯人的国家,不过它和赛伯邑文明一样依靠农商立国,一方面发展绿洲农业,另一方面利用已有的海商线路,出口乳香等商品盈利。希木叶尔王国的发展水平比较高,能建设大型的公共工程。它续建了古阿拉伯半岛的第一大工程马里卜大坝(Sadd Ma'rib/ Marib Dam)并最终在也门完成了它。由于比较依赖海商,所以这个时期的希木叶尔王国大力发展阿丹,让阿丹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城镇逐步成为王朝的主要商港。阿丹的贸易线路对接罗马和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是著名的“红海东部贸易”的最早的一批港口。希木叶尔王国晚期开始尝试建设中央集权,为此引进了犹太教,利用旧约的故事称自己是示巴王国。早期也门地区大多信奉阿拉伯传统的多神神灵,希木叶尔王国引进犹太教的一神概念,打算打造出一个自己的神王,从而用神王政治的做法实现中央集权。这也是一神教最早在也门地区扎根的开始。但是此时极毒教已有传播,奉极毒教为国教的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王国,一方面觉得自己才是示巴国正统,一方面仇视信奉异教的希木叶尔王国,还有最重要的是阿克苏姆王国希望把自己的势力扩张到红海两岸,从而垄断海运线路,最终跳过中间商搞直销,于是乎利用希木叶尔王国的宗教斗争造成的内乱,发兵过海,在极毒徒第五纵队的帮助下一战消灭了这个国家。希木叶尔王国的灭亡,是也门历史上的第二次断代。它为今后的也门史定下了基调。赛伯邑文明和希木叶尔王国都是其核心都是偏北,偏内陆。所以现在也门国家的首都一直是偏北的萨那。南面的亚丁往往是经济首都。希木叶尔王国的断代,断送了在也门建立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的可能,从此部落政治成了也门政治的根本。希木叶尔王国曾经的繁盛,给了南派阿拉伯人一个粗浅的认同,把他们跟当时连国家形态都很缺乏的北派阿拉伯人划分开来。而后来北派的崛起,游牧人政治,部落政治意识形态化,使得“祖上阔过”的南派阿拉伯人一方面以自己祖上功业为许,另一方面加强了对自己部族的认同。结果更加难以和北派融合。南北二派阿拉伯人的相互争竞,造成的动乱贯穿了整个阿拉伯社会的历史,以至于现在的也门也没有太平。希木叶尔王国灭亡后,本为商业利益的埃塞俄比亚人没有兴趣统治黄沙乱石交织的也门内陆。使得新崛起的萨珊波斯开始将其力量投向也门。希木叶尔王国末代君主走投无路之时向萨珊献土,换得萨珊的沙汉沙库斯老一世派出萨珊军队来也门进行征服。跟丝路列国交手的过萨珊军,其战略战术都远优于偏安一隅的阿克苏姆。所以阿克苏姆军很快被萨珊军打出也门。也门也就成了萨珊帝国的一部分。库斯老一世把也门看作是外藩,所以把这片土地封赏给有功之臣,让其成了也门的土王。萨珊帝国驱逐阿克苏姆,为也门历史投入了新的因素。首先波斯文化第一次开始全面影响也门。波斯驻屯军和当地人谈婚论嫁,形成了一个新的部族阿布纳人(Abna),阿布纳部族在是也门第一个接受绿教的部族,也门的绿教化就是由此开始的。其次,波斯驻屯军主要发展萨那和阿丹,其他地区则不管不问,这是阿丹从也门众多的定居点里脱颖而出,进化为也门的经济首都的开始。最后,波斯驻屯军依靠部族建政,也门政治从此彻底部族化,部族成为了也门政治的主体单位。

随着穆圣崛起,绿教创教后传入也门,被阿布纳人信奉后又给也门带来了新的因素。穆圣,和教内的主要干部,都是北派阿拉伯人出身,待大征服战争开始后,绿教社会的重心开始北移离开阿拉伯半岛。也门就逐渐成为绿教社会的边陲之地。一方面这让部族化的也门政治逐渐游牧化,一方面随着这个地区成为边陲地区,它很快变为小派系、小土王,异端和不得志者的乐土。南北阿拉伯人的矛盾,也导致这里的南派阿拉伯人愿意拥抱和北派信奉的正统相异,甚至相反的信条。因此近十个世纪里,这里都是名义上臣服于中央,实际上是三不管的土王天下。而阿丹作为这个地区的最重要都市,实际上已经成了类似威尼斯共和国那样的城邦。游牧民需要交易。而海商也需要这样一个良港来做买卖。这让阿丹和麻实吉一样,迅速成为绿教世界里著名的混杂了各色人等的自由港城。从倭马亚王朝开始,到后来的埃及马木留克王朝,都曾经在鼎盛时一度控制阿丹,但是没有一个王朝能真正的把阿丹纳为自己的土地。作为自由港市的阿丹辐辏四海,交通万方,非常繁盛。1421年,郑和船队抵达阿丹进行访问,后又两次访问阿丹,留下了迄今为止最精确的对中古时期阿丹情况的记叙。根据著名的“三胜览”(指郑和船队中最有名的三位史学家马欢、费信和巩珍留下的三本书《瀛涯胜览》、《星槎胜览》和《西洋番国志》,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记录,基本来源于这三本书)可以看出,阿丹当时是土王自立(人性强硬,马步锐兵七八千,邻邦畏之),商业圈横跨印度洋(阿丹土王和郑和交换礼物时,给了象、金钱豹等非洲特产动物,并大量交易非洲珊瑚和印度猫眼石),而且很是富裕(凡国人打造金银入细生活,绝胜天下,两耳垂金钱数枚,项挂璎珞)。阿丹和也门的命运在1538年再次变化,这一年,征服了埃及马木留克碉堡王朝的奥斯曼帝国开始接收碉堡王朝的地盘。虽然马木留克王朝对于也门只是一个名义的宗主,但这并不妨碍奥斯曼帝国要把它化为实际。1538年,奥斯曼帝国军抵达阿丹,宣布将也门改为帝国的省份(Yemen Eyalet)。但是信奉主流教派的奥斯曼帝国,不能被传统上信奉小宗小派的也门人接受。特别是受到波斯文化的影响,什叶派第二大分支五伊玛目派,也就是著名的载德派(Zaidiyyah),在这近千年的时间里一直在也门扎根生长。已经成为北也门山地地区的主要信仰。载德派历来都不接受逊尼派政权的管制,但如果逊尼派政权不干涉他们,他们也往往井水不犯河水。但如果逊尼派政权企图征服他们,他们就一定要反抗。奥斯曼帝国当时正在跟伊朗的萨法维王朝打仗,不能容忍同为什叶派的载德人。于是两家开打,在也门载德派最著名的领袖,十五代伊玛目嘎义木(Al-Mansur al-Qasim)的带领下,也门载德派起义反抗奥斯曼帝国,并在1630年左右成功将奥斯曼帝国逐出也门,建立了盛极一时的也门教长国(Yemeni Zaidi State)。但是就在这次战争中,也门分立的种子开始发芽。载德派出身北也门的山地,跟南也门地区依靠海商的经济模式相异。为了获得商贸利益,南也门地区对于教权政治兴致是不高的,对于南也门地区来说,赶走一个宗主自立当然好,但是为了这个就要搞个教权国家那还是敬谢不敏。因此奥斯曼帝国被逐出也门后,南也门地区迅速陷入部族混战,即便是北部的也门教长国也无法控制,特别是奥斯曼帝国失败后一直企图恢复,载德派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对抗奥斯曼帝国的反攻倒算上,因此对南也门的管制不强。在军阀乱战中,崛起了一个阿布达利算端国(Salṭanat al-‘Abdalī,Abdali Sultanate)。不过这个算端国,严格上来说只是像后世的阿联酋一样是一个联盟,阿布达利部落只是众多部落推举的盟主,而不是有着秩序级别的国家。所以被人搞下盟主位置很易,但是被人杀全家则难。也门教长国脑袋上还是顶着一个也门全国领袖的名号,不能允许这种公开作乱的行为,派兵来围攻阿布达利算端国。奥斯曼帝国瞅准机会,派兵过来支援,于是乎南也门打成一锅粥。在各种乱战期间,英国人来了。183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了剿灭海盗,想在阿拉伯半岛找个良港,他们看上了阿丹,于是派军来此要阿布达利算端国割地。阿布达利算端当然不干,两家开打的结果就是阿布达利算端国大败,英军占据阿丹港,这就是英属阿丹殖民地(Colony of Aden)的开始。占据阿丹港的英军认为这个港口可以为前往印度的航线提供一个很好的中继点。同时英国这个时候已经开始看不上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在这里搞扩张的举动,被英国认为是要截断英国的命脉——印度航线。而且英国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动了开凿苏伊士运河的心思,所以英国又拿出那套“大博弈”思维,决定从阿丹港出发征服也门内陆,为这条航线提供一个侧翼掩护。于是英国一方面把阿丹殖民地国有化,随后从这里出发开始征服也门。阿布达利算端国见完全不是英国的对手,干脆一跺脚投入英国门下当奴才。1869年阿布达利算端国签约成为英国的保护国。随后也门的南部的各个部落见状也都纷纷签约,接受英王成为其宗主。随着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也门的战略地位暴涨,英国就把所有签约附庸的地盘统一起来,组成了一个叫阿丹保护国(Aden Protectorate)行政区划。而阿丹在这个时候就是这个保护国的国府。阿丹保护国是后来南也门的起源,阿丹成为南也门的首都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算的。英国人对于也门的内陆情况其实无甚关心,和阿克苏姆王国一样,他主要的关注点是海上利益。所以英国人在也门就只建设阿丹,而阿丹保护国的疆域也是沿着海岸线一圈。对于其他内陆地区英国满足于名义上的宗主,甚至直接划给奥斯曼帝国。而且英国在阿丹还主要只建设港口。港口扩张需要怎样的城建,英国人就建设怎样的城建。英国崛起导致海商交易圈转移,英商垄断对印贸易,阿丹因此逐步退化,最后完全成了一个依赖港务维持的港口。一段时间里阿丹最重要的港口业务只是蒸汽船只的加煤站,这个昔日繁盛的商港逐渐沦落为不起眼的补给港。阿丹的再次复兴,要到二战之后的1955年,这一年英国石油公司开始在阿丹港建设储油设施,用来输送在阿拉伯半岛上发现的石油。储油设施的兴建使得本土出身的城市劳工阶层和中间阶层开始浮现。二战后民族独立大潮开始冲击殖民体系。纳赛尔在埃及扬起阿拉伯民族主义大旗,使得昔日曾是埃及属国的也门人也心驰神往。阿丹保护国内部开始出现骚动。而骚动导致各路权力者利用这个机会向英国人争取更多利益。战后的英国已经无力维持殖民体系,所以对于认定战略上不重要的地方,都要做甩手掌柜,尽快离开。于是英国开始研究如何把阿丹保护国的自治问题。但是形势发展超出了英国人的计划,纳赛尔掌权后开始输出阿拉伯民族主义革命。也门作为一个长期受埃及影响,一度是埃及的领土的地方,是纳赛尔理想中的革命输出地。于是北也门地区迅速被称为共和派的民族主义者掌握,新成立的也门阿拉伯共和国成了南也门革命派的大后方。在南也门革命派的行动下,阿丹的骚乱迅速升级,英国被迫宣布紧急状态,开始军法管制阿丹。1967年,不断的骚乱变成了暴动和兵变。被英军雇佣的本地阿拉伯警察在阿丹的克拉特区反水伏击英军,打死22人。英军调集兵马反扑将其镇压下去。史称克拉特之战(Battle of Crater)。克拉特之战后英国觉得阿丹这地方已经一刻也不能再待下去了,于是就推动阿丹保护国加入了南也门其他地区联手成立的南阿拉伯联邦(Federation of South Arabia),随后就离开了也门。英国离开也门是非常仓促的,它从头到尾就没有一个完整的退出方案。所以他们离开后,阿丹迅速陷入混乱,然后就被这里唯一的武装势力,纳赛尔的小弟全国解放阵线(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 (South Yemen))接管。随着英军撤走,全解阵逐步夺权,最后用也门人民民主共和国(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of Yemen)代替了南阿拉伯联邦。这就是俗称的南也门。阿丹成为南也门的首都。

无论是南北也门,起家时都是非常脆弱的。搞造反的不是其社会里的边缘群体,就是外来的空降人员,之所以能获得独立,很大程度只是因为殖民者不想待在这里而已。事实上北也门成立时就开始打内战,它一边援助南面的暴动一方面还得对付内战。不是因为英国人不想呆了,很难说北也门能跟英国抗多久。本质上来说,南北也门的独立,只是披着革命外衣的政变,而不是真正的整个社会被发动而实现了变化的革命,因此殖民者这个宗主一走,被宗主压制的矛盾就会立即爆发出来,因此革命之后的南北也门迅速陷入动荡。随着北也门的共和派被沙特支持的保皇派击败,南也门就成了阿拉伯半岛的“社会主义红旗”,然后冷战各派系就出于各种利益介入进来,在他们的介入下,南北阿拉伯人的矛盾,南北也门人的矛盾统统被激发出来,于是建国没多久的两个也门就打成一团。在打成一团的过程中,北方逐步占据上风,最后于1990年,北也门一代强人萨利赫(Ali Abdullah Saleh)成功一统也门。但是也门长年由两家分治,因此造成的南北分离的基础已无法改变,萨利赫凭借手腕,也仅仅能在表面上维持也门的统一。这个统一最后也随着2014年胡塞武装崛起,进而成功入驻阿丹而告终。随着沙特的干涉开始,阿丹和也门走入了漫长的黑暗隧道,2015年也门哈迪军和胡赛军队在阿丹开战,双方轻重武器互射,把本已衰败不堪的阿丹炸了个一塌糊涂。军阀之间的战役虽然最终有个结果,但是阿丹这座伤痕累累的城市,却很难有恢复的可能了,只能继续这样一路衰败下去,迄今亦无多少改善。

马斯喀特:马斯喀特(Muscat)是阿曼算端国(Sultanate of Oman)的首都,波斯湾通向印度洋的要冲,阿曼湾的第一港城。三面环山,东南濒阿拉伯海,东北临阿曼湾。中文古典称之为麻实吉。

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定居点之一,考古发现公元前6世纪即有定居痕迹。定居伊始即以捕鱼为业。后渔民们通过航海发现别的文明,商贸买卖遂逐步发展起来。公元1世纪时此处即有很繁荣的海上贸易,麻实吉居民通航各国买卖交易,交易网东连印度,西通希腊,声名大噪。因名气响亮,因此先后被托勒密和老普林尼记入著作中。由于过去没有苏伊士运河,所以印度海商贩卖香料走海路的话很多都在阿拉伯半岛南部地区卸货,而麻实吉是最主要的卸货港,自古以来印度商人即在这里有很大势力。而西方商人一般也是通过采买香料而认识到麻实吉的。所以麻实吉最早的西方名字就叫“米斯卡”( Moscha),意为“皮囊”,因为当时很多货物是靠皮袋子运输的。麻实吉繁荣的贸易引起了周边国家的觊觎。公元前550年,第一波斯帝国即开始向此扩张。但是成效不彰。南派阿拉伯人部落是此地的实际主宰。公元3世纪萨珊王朝崛起,萨珊王朝太宗皇帝沙普尔一世派军征伐此处,将其纳为封臣,但管制比较松散。7世纪时阿拉伯人崛起,此地开始绿教化,但是管制依然不强,麻实吉依然是一个东西方商贾往来的自由港市,仅有一个南派阿拉伯人建立的阿紫德王朝(Azd dynasty)对其实行名义上的统治。南派阿拉伯人在绿教崛起建政时期属于后到者。早期的绿教国家的上层人士,包括穆罕默德,几乎都是北派阿拉伯人出身。由于绿教本身就是一个空喊平等,实操很差,然后又被平等口号绑架,导致把一切秩序都视为压迫,搞只破不立的一种意识形态。所以参与不到政治建设里的南派阿拉伯人,有两大特色,第一是政治意识非常激进,早期绿教的激进派系里南派阿拉伯人甚多。第二是组织形态非常落后。虽然说部落政治一直在影响甚至决定阿拉伯人的政治。但是比起至少能走出部落,升级到地域或国家认同的北派阿拉伯人。南派阿拉伯人长期以来连这个都很难做到,一直都是乌合之众,匪帮都算是有效的组织形式了。随着绿教国家的崛起,其中心逐步向北转移。南派阿拉伯人逐步向北迁居,所以远离中心的这个地区所形成的权力真空就被比南派阿拉伯人政治形态更落后的贝都因游牧阿拉伯人填补,在这里,各个部落的长老们、酋长们负责话事,而其后历代的绿教国家对此地都只是给予象征性的统治,酋长话事的部落政治依然。这种象征性的统治延续了近9个世纪。漫长的历史中麻实吉一直都是一个“自然状态”下的自由港城。各国商贾,包括下西洋的郑和船队都曾经往来于此停靠行商。麻实吉的名字,也是由郑和一锤定音,进入到中文里的,是古代中国和阿拉伯半岛进行贸易的最重要的港口。麻实吉这个自然生长的繁荣港城长期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途经阿拉伯半岛的唯一港市,所以阿拉伯人的印象中港城应该是什么样的,航海应该是什么样的,海员应该是什么样的,很大程度上就是以麻实吉为样本的。因此涉及航海的中东文学作品里,如果不是以麻实吉为舞台,也是要给予这座港城浓墨重彩。比如最著名的《一千零一夜·辛巴达航海记》里面,辛巴达七次航海,都是从麻实吉出发的。

麻实吉的这个“自然状态”最终在1507年被远道而来的葡萄牙人打破。这一年,光荣的《大航海时代2》玩家的一个老熟人,葡萄牙航海家阿博科尔克(Afonso de Albuquerque)率船队来到此处,一战攻破麻实吉,从此麻实吉成了葡萄牙的殖民地,是葡萄牙东方商路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据点。但是在1552年,奥斯曼帝国最著名的海将之一,大航海时代2玩家的“第一副手”皮里-雷斯(Ahmed Muhiddin Piri Reis)帅舰队突袭麻实吉,大败葡萄牙舰队,攻克了麻实吉城。虽然随后葡萄牙舰队在阿曼湾海战(Battle of the Gulf of Oman)中扳回一局,并在1588年恢复了对这一带的控制。但是奥斯曼帝国和葡萄牙的相互交锋,还是在这个地区造成了一段时间的权力真空。这个时候在阿曼这一带崛起了一个雅鲁比王朝(Ya'rubid dynasty)。这个王朝,或名雅鲁比教团(Ya'Aruba/Ya'arubi),是绿教三大宗哈列哲宗下属的易巴迪耶派(Ibāḍiyya)分裂出来的一个分支。哈列哲宗历史上曾依靠部分南派阿拉伯人支持建立。其政治纲领又是基于最激进的形式主义,因此在北派得势的地方混不下去,往边缘地带发展。由于哈列哲宗政治形态落后,但是意识激进,对于领导人不讲出身只看形式,所以在阿曼这个游牧人部落地区就很受欢迎。雅鲁比王朝第一次给这个地区带来了一个国家,现代阿曼国家的雏形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形成的。借助葡萄牙和奥斯曼帝国互杀导致的权力真空,雅鲁比王朝逐步发展成形,于1643年成功赶走了葡萄牙人。雅鲁比王朝极盛时期扬帆出海,横扫印度洋沿岸的西方商站,给葡萄牙殖民帝国造成沉重打击。最终它把势力一直扩张到东南非洲的桑给巴尔岛,阿拉伯人在桑给巴尔开国建政的历史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但是雅鲁比王朝,跟它的本名一样,其实是一个教团(雅鲁比王朝国主的尊号是伊玛目)。而且是只破不立而闻名的哈列哲宗的分支。哈列哲宗把绿教传统中 “一切秩序皆为压迫”的精神发扬到极致,导致一旦先代教祖稍微露点破绽,立即就会陷入到内讧中。事实上雅鲁比王朝历代内讧都很严重,最严重的发生在1718年,这一年伊玛目算端-本-赛弗二世(Sultan bin Saif II)死,教团内部各自拥立自己的派系领袖,互不相让导致内战迅速爆发。内战中拥立算端-本-赛弗二世的儿子 赛弗-本-算端二世(Saif bin Sultan II)的一派因落入下风,为求自保,向外国借师助剿。他找来的帮手是伊朗历史上最强的名将纳迪尔沙。在纳迪尔沙训练出来的百战精兵面前,阿曼地区的地方武装只能算杂兵,根本不能当伊朗铁骑一击。伊朗军队先后三次登陆阿曼,把现在阿曼全部海岸线和大部分内陆区都控制在手中。1742年,伊朗军队包围雅鲁比王朝的龙兴之地苏哈尔(Sohar),时任伊玛目 算端-本-穆欣(Sultan bin Murshid)战死。此时伊朗军队在一个随军的地方土豪的劝说下遣使招降。这个土豪自告奋勇做使者,成功招降了雅鲁比王朝的残部。因此功劳被伊朗军任命为该地的新太守。这个土豪名字叫阿合马-本-赛义德-不赛迪(Ahmad bin Said al-Busaidi),他就是今日阿曼算端国的太祖。他的王朝叫不赛迪王朝(Al Busaid Dynasty),自他以后一直统治阿曼直到今天。

纳迪尔沙对外征伐的目的只有两个,第一是消灭自己的内外敌人,比如以奥斯曼帝国为代表的外敌。第二个就是为第一个目的筹措军资金。因为纳迪尔沙的阿夫沙尔王朝完全就是一个军政府,对于民政是一窍不通。不依赖军事掠夺,就很难发展。因此纳迪尔沙征伐阿曼就是为了战利品。在充分掠夺了这个地区的财富后,伊朗军队逐步撤退回国去对抗奥斯曼帝国去了。这样麻实吉地区就又一次回到“自然状态”,出现了权力真空。但是这时候阿曼人终于有了自己土生的能填补这真空的人——阿合马在招降了雅鲁比教团的残部后,宣誓信奉其教团的信条,因此被选为新的伊玛目。将这些人整合进自己的本部人马后,他的不赛迪王朝迅速崛起。很快再次统一阿曼全土。1783年,不赛迪王朝的三代目哈马德(Hamad bin Said)开始以麻实吉为都城,这是麻实吉第一次当了国家的首都。而且哈马德宣布改定国体,将国主尊号由宗教性的“伊玛目”改为世俗性的“算端”。这标志着阿曼在经过10多个世纪之后,终于虽迟但到的出现了一个封建性质的俗世国家。

新崛起的阿曼国家成立之初正逢瓦哈比运动在阿拉伯半岛兴起,与此同时西方列强并未放弃在这个地区寻求殖民。海陆齐来的入侵者给予了阿曼很大的国防压力。阿曼国家为求自保,主动寻求可以协助的外援。作为靠海吃海的阿曼人,天然就不能认可沙漠里养骆驼的瓦哈比分子的仇外思想。他们的选择是以海制陆,最后他们找到英国人来当外援。此时正值大英帝国的崛起阶段,此时的英国,一方面海军还没有发展到之后能够打遍七海无敌手的程度,另一方面英国在印度洋的经营重点是印度和波斯。而且此时中东尚未发现油田,主要的热动力源也还是煤。所以英国人对于贫瘠的阿拉伯半岛实在提不起殖民的兴趣,所以只要能保障航线安全,他们很乐意找个买办代理来管制这个地区。而阿曼算端国有着巨大的海商群体,不但经验丰富,也愿意有一个海波平靖的世道来保证经商利益。一拍即合的两家遂建立起互惠合作的关系。随着大英帝国的逐渐崛起,阿曼算端这一注压到了一个大宝,大哥得势,小弟自然隆兴。在英国的帮助下,阿曼算端国和前代王朝一样继续扬帆出海,国势日盛,到第六代算端赛义德-本-算端(Said bin Sultan Al-Said)时建立起来一个盛极一时的阿曼帝国(Omani Empire),阿曼帝国是一个海上国家,最强时北至霍尔木兹海峡,南至德尔加杜海角(Cape Delgado)所有的海岸线都是阿曼帝国的地盘。但是阿曼国家的国家建设已经很迟,10个世纪没有国家的历史,和以瓦哈比派为例的新崛起的外部势力,让新生的阿曼国家非常不稳定。在第十代算端图尔基(Turki bin Said)之前,差不多每一次更换国主都会引发内乱和内战,几乎没有权力过渡顺利的例子。内乱频繁导致阿曼帝国最终分为两个支系,一个桑给巴尔支系一直延续到现代,才在二战后的民族独立大潮灭亡。另一个就是阿曼支系就是今天的阿曼算端国。阿曼算端国在11代算端费萨尔(Faisal bin Turki)时期被英国纳为保护国,作为英国的半殖民地开始了现代化。费萨尔自号“麻实吉和阿曼的算端”(Sultan of Muscat and Oman),因为历届阿曼国家易主的内乱都导致国都不停变换。所以费萨尔起了这么个自号才最终一锤定音了阿曼国家的首都。首都的确立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让阿曼国家和其文化都得到巨大发展。阿曼国家的第一条公路,第一家医院,第一家银行都是这个时候于麻实吉建起来的,国家正规的史学研究也开始出现。麻实吉的西方名字马斯喀特和阿曼的国名阿曼(意为“神秘之地”,或者“隐蔽之处”)。也都是这个时候才出现,被阿曼的历史学者们采用,随后成为阿曼国家的名字的。上世纪初阿曼的历史学者们认为马斯喀特的意思应该是“东西飘落之地”( 有人解释为“圣者之墓”)更符合历史,所以麻实吉城市遂改名为马斯喀特。现代的阿曼国家因为石油发现很晚,直到1963年才打出第一桶石油。所以长期以来未受石油的膏泽,因此阿曼的现代化非常之慢,不过这也同时避免了石油带来的祸患。这个“隐蔽之处”也一直处在世界的关注点之外。待到打出石油的时候正逢英国国势衰退,所以阿曼算端借机要求国家独立并收回石油权益。衰退中的英国无法拒绝,于是阿曼终于于1971年获得了独立,并开始收回资源权益,阿曼的现代化遂逐步加速。麻实吉也是从这个时候从一个人口仅满万人的小城镇逐步发展成现在人口140万人的大城市。历代的繁荣商务造就了阿曼重要的海商集团,也让这里成为了绿教世界里少见的有仍在活动的异教庙宇的多元化城市。

通宝推:ton,桥上,
家园 西亚文化圈:8城 补2

荷夫: 胡富夫(Al Hofuf)是沙特中东部最大城市。它位于在波斯湾南岸一侧。沙特东方省最大的绿洲——艾赫萨绿洲(Al-AḥsāʾOasis)内,

原为艾赫萨省的首府,后来沙特建国后改为东方省,失去省治地位,但仍然是沙特东部的重要城市。胡富夫可能是沙特东部地区最古老的聚居点之一。大概公元前300年左右时即有人筑居活动。当时这里是莱赫米王国(Lakhmids)的一部分。莱赫米王国也可以叫拉赫木部落(Banu Lakhm)。它是一个在中东古代史上颇具分量的,半游牧半定居的阿拉伯古国。早期莱赫米王国是一群扰边的游牧民,伊朗萨珊王朝时期,部分游牧民利用萨珊王朝内讧,渡过波斯湾,来到伊朗南部劫掠,最后形成有规模有山寨的山贼集团。萨珊朝世祖沙普尔二世时期,萨珊军队消灭山贼后过海追剿,将阿拉伯半岛的东部海岸纳入自己控制。这时萨珊王朝就要面临各种阿拉伯游牧民对于海岸线地区长期骚扰,导致国防开支过高的问题。于是萨珊朝和其他古农耕文明一样,决定培养一些“熟蕃”,来对抗“生番”,以此保证边境安全。而长期接触文明社会,已经转为半定居状态的拉赫木部落获选,受到萨珊朝的扶持,作为边墙防御阿拉伯贝都因游牧民们的侵袭。莱赫米王国因此崛起,最盛时控制大半的阿拉伯半岛东部海岸线,为很多位萨珊的沙汉沙提供了雇佣兵(萨珊朝武功最盛的君主之一,“野驴”巴赫兰五世就在莱赫米王国长大,他是靠莱赫米军队武力支持继位并赢得对嚈哒游牧民的战争的)。莱赫米王国是一个半定居的王国,所以在贝都因游牧人横行的阿拉伯半岛东部绝对是一股文明的清流,它为阿拉伯半岛,乃至整个中东地区都留下了很大的文化影响。它和萨珊朝的往来,很大程度上给波斯人对于阿拉伯的“熟蕃”奠定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后世的人再受波斯文化影响,也靠这个印象来认识定居的阿拉伯人。因此定居的阿拉伯人(撒拉逊人)和游牧的阿拉伯人(贝都因人)之间也就这么划开了。后世阿塞拜疆文化第一人,波斯文学“四梁六柱”之一的尼扎米(Nizami Ganjavi)就以莱赫米王国带来的阿拉伯印象为基础,写出来自己的《五卷书》(Khamsa)的第三卷《莱伊拉和马吉农》(Layla and Majnun,现代翻译叫《莱拉和马吉努》)。这本书被公认是阿拉伯世界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它在阿拉伯世界几乎就是爱情主题文学的代名词。而莱伊拉的故事,就发生在艾赫萨绿洲,也就是胡富夫。随着这部作品被广为传颂,胡富夫之于阿拉伯半岛,就如同维罗纳之于意大利,成了一个文化胜地。不过正因为此处是阿拉伯半岛屈指可数的有文化的地方,所以大概在公元899年时,中世纪绿教天字第一号的疯狂派系卡尔玛特派(Qarmatians)在胡富夫附近崛起,随后席卷这个地区。卡尔玛特派最盛时直接攻破麦加,洗劫天房,把黑石拉到胡富夫这一带准备展销。最终多亏黑衣大食在巴林的官军首领乌茹尼(Abdullah bin Ali Al Uyuni)给力,击败卡尔马特派,将其撵出阿拉伯半岛。这才没有在这个史上最大笑话上再添点颜色。乌茹尼胜利后在胡富夫这一带建立了自己的小王朝乌茹尼王朝(Uyunid dynasty)。这个小王朝一直是其他大王朝的封臣。随后取代它的,也都是一些如莱赫米王国一样的小王朝,大多作为其他强力王朝的封臣而存在。但虽然政治的主导是游牧民出身的军头,但经济模式上胡富夫依然是沿用莱赫米王国的半耕半牧的经济模式。胡富夫附近气候温和,盛产椰枣;亦种植小麦和蔬菜,现在也是沙特东部地区农产品的第一大集散中心。它和纯粹的沙漠贝都因游牧民还不完全一样。所以农业文明对此处的影响很深入,尤其是农耕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波斯文明在此地影响很大。现如今沙特对于东方省依然是采用高压控制,原因就是这里有着很难根除的什叶派影响。在沙特发现石油后,东方省成为石油开采的重点地区。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油田 加瓦尔油田(Ghawar Field)就在这个省。为了保证对国土和石油命脉的控制,沙特修筑了利雅得-达曼铁路,胡富夫作为中间要站,获得很大发展。沙特国家不但在此建设了炼油和石油化工产业。还对传统的纺织品、椰枣加工等工业进行投资。胡富夫因此成为沙特东方省除省治 达曼外最大的城市。现在胡富夫是世界上几个最大的椰枣种植地,以其文化上的传奇和巨量“二黑”(阿拉伯人管牲畜和椰枣称之为“二黑”。二黑之于阿拉伯人,就等于“两亩地一头牛”之于中国人一样,长期是阿拉伯人民间观念里对于小康状态的朴素认知标准)而著称,是阿拉伯半岛上的一座非常重要的城市。

提雷仑: 这是本游戏里最令人困惑的设定之一,按发音是Teredon,这个地方其实也就是两河流域出海口地方的古都市,大概从新巴比伦帝国时期就有这个港口.名称最早的记载出自著名的古巴比伦时期的历史学者贝若斯(Berossus)。该城初名Diritotis,本是尼布甲尼撒大帝建立的军用港,巴比伦帝国为了防御沙漠地区的贝都因强盗侵袭,所以在此筑城防御。后来港口变为军民兼用,遂变为城市。不过这里到了公元30年左右,根据古罗马著名学者阿里安记载,此城已经改名叫提雷仑。到了公元640年…..就是阿拉伯大征服以后,这里就是 巴士拉(Basra)。所以游戏里实际上是把巴士拉的古称和今称做成两个城市出场了…,下面我们在巴士拉里说说这座城市的历史。

巴士拉: 伊拉克巴士拉省省会,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交汇的阿拉伯河(Shatt al-Arab)西岸,南距波斯湾55公里,伊拉克第一大港及第二大城。它是伊拉克连接波斯湾和内河水系的唯一枢纽。古名提雷仑。不过真严格说提雷仑和巴士拉其实是两座城市。只不过提雷仑在阿拉伯河东岸,巴士拉在西岸。这样换地方的原因是阿拉伯大征服时期,四大哈里发之一的欧麦尔(Umar ibn al-Khaṭṭāb)宣布如建立新军镇,须遵守一个原则,叫“不可用河水和高山将信士分隔开”。所以建设巴士拉的时候,就把城市搬到了阿拉伯河的西岸来了。

城市起源于640年绿教大征服战争时期,起初本是哈里发国的将军乌塔巴(Utba ibn Ghazwan al-Mazini)为哲鲁拉战役做准备时建立的哨站。巴士拉本意就是“哨站”、“烽燧”、“警戒点”的意思(亦有“交通要隘”之意)。早期哈里发国家因为绿教徒人数较少,被征服的民族人数更多,所以实行军镇制度。将全国领土划为几个大区,大区内各设军民合一的军镇作为大区的区府,让参与征服战争的绿教徒居住在军镇内。这些新的城市作为控制这些区域的首要据点。为避免出现内鬼,往往避开既有的城镇而重新建城。中东地区不少名城,比如现代开罗的前身,易佛立基叶大区的区府弗斯塔特(Fustat-Misr)、伊拉克大区的两大区府巴士拉和库法,都是从这种军镇发展出来的。

乌塔巴是哈里发国家开国元勋,同时是哈里发国家新党派系的重要人士。而巴士拉城的命运,是和新党派系紧密捆绑的,甚至可以说是新党建,新党治,新党有的这么一座城市。所谓新党派系,和穆圣创教建政密不可分。随着穆圣创教建政,成立哈里发国家后,随着哈里发国家的发展,逐步进入到四大哈里发年代。其国家内部开始分化出新派系。除早期的先来者后到者两派(古代阿拉伯人起源时,分为三支 —— 绝种的阿拉伯人、先来的阿拉伯人、后到的阿拉伯人。先来者又称为盖哈丹人Qahtanite,因为起源地靠南,所以又称南派阿拉伯人。后到者又称为阿德南人Adnanites,因为起源地靠北,所以又称北派阿拉伯人,穆圣的古莱氏人出自北派阿拉伯人),。第二个重大派系,即新旧两党问题开始逐步形成和浮现出来。所谓旧党,主要是穆圣进入麦加建政前没有加入绿教,甚至反对绿教的阿拉伯人。穆圣建政前的阿拉伯社会是一个封建部族式的社会,其权力掌握在部族长老,城市商业领袖,派阀首脑,地方强人等类型的人手里,普通人只能依附于这些人。穆圣创教,提倡打破这些旧式的关系,使阿拉伯社会进步到“一切信士都平等,同教中人皆兄弟”的教团社会里。因此和这些旧式贵族阶层起了冲突,这是早期绿教社团被迫迁徙逃亡,甚至打了白德尔战争等创教期战争的原因。但是,穆圣经过斗争后,不认为他能根除这些旧式贵族阶层。因为这些旧贵族,其受教育程度高,眼界开阔,很有能力,而且根据阿拉伯人的血亲规则,跟穆圣也是沾亲带故。真要打倒推翻他们是十分艰难的。而且穆圣作为一个极善立Flag的大宗教家,生来就对内部的流血改革抱有反感。无疑,对于一个需要设定绝对对立,进而得出绝对正确的“神设”的二元论思想体系来说,内部的改革和革命,本质上就是和这套体系是抵触的。好比说一个至慈的神,不可能认为一种社会内部的流血变革是可嘉的(这里的二元论,并非指物质为一元,意识为一元。二元同时存在。而是指物质和意识都是存在的,但是物质和意识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涉的。即物质不决定意识,意识也不会反作用于物质。而是物质只能决定物质,意识只能作用于意识)。但穆圣察觉到,这些旧贵族们虽然反对革命,但是拥护对外扩张战争,同时下层信士,或渴望获取财富,提升地位。或希望践行教义,精神圆满。而绿教有“信士皆平等,同教是兄弟”这个Flag。一旦旧贵族们表示自己也愿意当信士,就获得了在这个大Flag下不会被社会革命革掉的保障。这样旧贵族们就会愿意加入绿教里来,进而整个阿拉伯社会就能在这个基础上顺利的动员起来。因此对外进行扩张,此时成为了阿拉伯社会当时的最大公约数。穆圣敏锐抓住了这个最大公约数,他认为将这些颇有本领,善于带兵打仗的旧式贵族们吸收进绿教社团里来,让力向一处使,就可以赢得战争的胜利,而在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一个社团式的,超脱部族的社会结构,是可以进而能够产生的。而他的理想随着大征服战争的开始,开始付诸实践。

但是社会革命作为一种客观事物,即便它会随着人的主观意识而被遮掩、扭曲和变形,却绝对不会被主观意识解决和消失。一种客观事物,可以以不同的外衣,不同的样貌爆发出来,但绝对不会不爆出来。穆圣作为人类史上罕见的一代天才,他的社会设想真的随着大征服战争的继续而实现了,而实现了穆圣的这个理想的团体,就是新党。反对新党的旧贵族们,和施行旧贵族的,旧社会的明暗规则的团体即是旧党。穆圣为了实现他的理想而选择了妥协道路,拖延了客观矛盾的爆发,导致客观矛盾与新党的崛起混杂在一起,最后于四大哈里发年代的末期迸发出来。造就了之后数千年里中东世界的宗教信条和客观规律相互背书以促进共同爆发的特色。新党把大征服战争视作是一个新社会的诞生。而旧党则只看作是一次伟大的劫掠。新党真心希望能有一场社会革命,建设一个群体,一个中央,一个国家。而不是一个部落林立,诸侯称雄的社会。而旧党生来就是一群反革命,对于任何“凯撒”的出现都高度警惕,他们更希望继续旧时代的“民主”的社会,这样他们这些“豪民”就可以凭借既有的社会关系永远做主。新党相信大征服战争是一场信仰的实践,所以满怀着革命激情。而武士出身的旧党,则相信大征服战争是表现他们军事才干最佳的舞台。热情和谋划共同促进了大征服战争的成功。但是这两者之间的毕竟也是对立的,到了四大哈里发第二任欧麦尔时代,对立已经开始显现。欧麦尔是四大哈里发中最能干的,甚至可以说,他是穆圣之后四大哈里发里最后一个能够超越派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哈里发国家共主的人。欧麦尔比较亲新党,因为在穆圣和阿布伯克尔时代,大征服战争主战场是叙利亚,但征服叙利亚的将军全是旧党。为了能让新党有能力制约旧党,欧麦尔授意新党出身的将军为征服伊拉克和波斯的总指挥官。新旧两党在欧麦尔时期的扩张和各立地盘,为当代的两伊、叙利亚和埃及的地缘争斗奠定了新基础。乌塔巴也就是因此投身于征服萨珊波斯的战争中,进而受命建立巴士拉的。但是新党自带的“立凯撒”的属性,不能被欧麦尔容忍。因为欧麦尔虽然是一个伟大的“凯撒”,但是他干得再好,也只能跟阿里平分秋色。他的上位少不了靠了旧党那一套,甚至要动用武力来迫使阿里承认(当时欧麦尔当哈里发,阿里不表态,欧麦尔直接让人去找阿里,说如果不表态就烧了阿里家房子,阿里遂表态认可)。所以对亲近阿里的新党分子,特别是某些下层的极端者颇为警惕。而库法军镇的镇守塞耳德战功一般,难服众心,其管制较弱,导致有很多出身贫寒的新党分子跑去库法定居。因此为了分其事权,欧麦尔就授意乌塔巴建设另一个军镇,巴士拉就这样兴起。

巴士拉初建时,情况非常恶劣。因为附近土地全是盐碱地,既不能耕种,又很缺淡水。物资调达亦非常困难,乌塔巴建城后给欧麦尔打报告称城市“食水皆乏,运输艰困,补给线细如鸵鸟脖,全城人好似风中烛”。于是欧麦尔一面回信严令固守。一面在加强公家运输队的时候,还大力组织私商队伍前往巴士拉。欧麦尔创设了著名的“迪旺”军事登记制度(dīwān)。迪万制度下,原有敌国的国有土地一律收归国有,出租获取租金,同时对于异教徒征收人头税。所有信士不准私有土地,而是一律登记造册,编入迪旺,由国家统一发工资或年金。一个绿教徒的日常开支,就是靠国家统一按时发放的例钱来支付的。所以巴士拉建城后,由于物资全靠他处输入,人人又都有年金。因此消费极其旺盛,各路商贾为大赚国家的钱,闻风而至。所以巴士拉从一开始,就是一座高度依赖商业的城市。没有商贾,巴士拉根本维持不下去。是商业的兴盛才让巴士拉的开发成为可能。恶劣的环境和城市诞生的历史,造就了巴士拉人敢拼敢闯,敢思敢想的精神。第三任总督穆萨(Abu Musa Ash'ari)时期,巴士拉开始进行土地改造。巴士拉附近的底格里斯/幼发拉底两河,都流经大沙漠,蒸发量极大。因此至下游时,盐分浓度已经很高。而巴士拉又接近入海口。旁边的阿拉伯河也是条咸水河。所以为土地除盐碱是此地耕作的一道必备程序,年年都得做。不然土地将迅速盐碱化。穆萨的做法是使用大量人工挖掘大小沟渠排水,随后为土壤剥除盐碱,然后在除碱后的土地上种植作物,穆萨的工作成绩斐然,新开发的良田成功为巴士拉人解决了食品的问题,从此指挥除碱,养地的工作成为历代巴士拉总督的主要任务。在历代巴士拉总督的管理下,到公元868年之前,巴士拉通过建设水道,剥除盐碱,垦出耕地近57000余顷,直到现代,仍有8000余公顷土地仍可进行农业生产。这个工程在古代,绝对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项伟大业绩。而为了排水而修筑的大量运河和水道,加上连通两河、阿拉伯河和波斯湾的航运,纵横的水路和富饶的城市为巴士拉带来了“东方的威尼斯”的美誉。

决定了巴士拉命运的哈里发欧麦尔死后,奥斯曼经过一个复杂的公推,由贵族投票袭位成为新哈里发,也是四大哈里发中的第三位。奥斯曼的上位,极大地开罪了新党。首先新旧两党在欧麦尔时期的大扩张中,通过战功而已经成形,而奥斯曼时期的哈里发国家,对外扩张已经减慢甚至是停滞,外敌既去,内部矛盾自然上升。新党对于旧党的社会关系和其凭借社会关系占据高位厚禄的事实极其不满。这也就是为什么新党想要有个不在乎旧式的社会关系所羁绊的“凯撒”。因此两党间的矛盾在奥斯曼时期成为政治主旋律。在新党看来,奥斯曼首先是依靠旧党式的游戏规则,公推上位的。其前任欧麦尔是靠阿布伯克尔直接指定上位的。其次,奥斯曼上任后,无论为人处世还是颁布的政策,在新党眼中看来都是偏心旧党。奥斯曼是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甚至可以说是第一个搞个人享受的哈里发。尽管他的个人享受既不奢侈也很合理(奥斯曼加入绿教之前就是个大富翁,创教战争时立过很多功劳,所以薪金很高。而且他的享受主要是整点好吃的和修修胡子,还都是花自己的钱),而且他的个人享受风格,也是他被选上位的原因。因为自穆圣创教到奥斯曼登位时期,绿教的大扩张战争已经打了12年,几乎是无一年不战。广大的绿教徒在获得了大量战利品的同时,也确实是对漫长战争给社会造成的极大损害深感厌倦,有一种想歇一歇喘口气的合理需求。但是停止战争享受生活是新党不能接受的。因为在和平中的阿拉伯社会,依然采取的是旧党的社会关系。这个社会关系下,头人和酋长永远做主,一般人只能作为依附者。穆圣看到了这一点,提出了改进它的理想,但却没有真的实践。新党根据穆圣的理想而要实践它,就导致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加入新党。而加入新党的人就是冲着年金战利品上位的梦想来的,没有扩张战争,他们自然没有出头天。奥斯曼停止战争,对于新党来说就是掐断上升途径。所以新党对他极其仇视。再次,随着新旧两党的冲突加剧,新党日益诉诸暴力活动,对于以维持秩序,调和矛盾,不能使内讧发生为己任的哈里发来说,这是不可容忍的。所以厌恶新党闹事的奥斯曼更加倾心于旧党。而且,奥斯曼在任期内,大规模任用私人。奥斯曼个性偏柔,耳根子软,所以好用同族同部落的人来出任官职。其所用的私人中,出来好几个贪官污吏。这是典型的旧党做派,在新党眼中更是奥斯曼要主动搞社会内卷的罪证。奥斯曼的上位,证明了新党心中旧党要夺权,之后搞社会固化,最后永远奴役新党群众是想法是对的。这让新党不能接受。尤其是旧党事实上确实充斥着各种“反革命”、“黑五类”,其中甚至不乏穆圣亲口定性的大罪人。说是一个反革命党一点问题没有。现实的需求,配上革命的理想和激情,终于使得新党选择主动引爆矛盾。656年,新党分子围攻奥斯曼,将其杀死,首开最高领导人被弑杀的先河。随后新党分子遂即拥立阿里为新的哈里发。后世所称的第一次大内战(First Fitna)就这么开始了。

大内战是客观矛盾的总爆发。客观矛盾的爆发是必然的,而且每次爆发都是鲜血淋漓,人头滚滚的。但是承认客观矛盾,直面客观矛盾。那么在客观矛盾爆发,流血漂橹之后,无论这个客观矛盾能不能解决,以什么方式解决,是否真的解决,它依然还是客观的矛盾。而不直面客观矛盾,拖延它,扭曲它,用主观意志添加上一层层外衣,客观矛盾不但会依然存在和爆发,并且会在爆发的同时,转为一种传奇。客观矛盾的传奇化,传说化,神秘化就会使得客观矛盾不再是能解决和可解决的,自然也谈不上是真的解决还是假的解决了。这就是四大哈里发年代之后,一直困扰中东地区直至今天的思想问题的缘起。穆圣的理想仍在,但是他选择拖延路线,进行扭曲和粉饰的结果,就是一场反噬了承载他理想的那个群体的奇丑无比的大内战。不能直面矛盾,就会让新党里山头林立。社会平等是穆圣的理想,可是为了平等的社会,需要有一个不平等的“凯撒”。但平等理想和不平等的凯撒之间是什么关系,穆圣并没有讨论,而这不讨论的结果就是“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阿里的追随者弑杀奥斯曼后,各路势力蜂起。这时欧麦尔的之前的安排起了作用。同为新党,但是也有自己一班人马,也想做“凯撒”的穆圣十大弟子左拜尔和泰勒哈,在结连了穆圣遗孀阿伊莎之后来到了巴士拉,在此招兵买马。欧麦尔设立巴士拉,就是为了分亲阿里派的库法的事权的。而且巴士拉人敢想敢干的作风,使他们在理想和“凯撒”之间,更偏向理想,对于阿里的权威并不重视。新党中首先去反对和围攻奥斯曼的,例如蔑力-艾什台尔(Malik al-Ashtar)就出身于巴士拉。以他为代表的巴士拉出身的新党的激进派,并不重视,甚至有些蔑视阿里和其他三位哈里发出身的古莱氏人。他们自觉是为革命而战,而不是为古莱氏人之间的争权夺利而战。这种在理想和凯撒里之间选择理想的做法,将在接下来孵育出绿教三大派系的第三大派——哈列哲派。由于巴士拉人不是很服阿里,所以反阿里的三个人到巴士拉后一举旗帜,立即就有不少人愿意投身。看在眼中的阿里自然不能容忍,遂率军追击三人,两军在巴士拉城外展开激战,这就是第一次大内战时期的三大战役的第一场——骆驼之战(Battle of the Camel)。战斗结果是阿里杀死了左拜尔和泰勒哈,削掉了新党内部的山头。从此新党的老窝伊拉克就统一在了阿里的旗下。但是这也让新党内部出现了分裂。在绥芬之战之后。分裂正式表面化,新党激进派公开质疑吃了败仗的其他人是为了革命,还是为了凯撒。公开质疑凯撒和革命理想是不是抵触的。公开质疑其他新党是不是在“同教之内皆兄弟”的信条前加上“仅有阿拉伯人”这个前提条件。在新党内部的激烈论战后,哈列哲派正式举旗叛离。而阿里绝不容忍反叛,遂在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奈海赖汪战役中全歼了哈列哲派,而哈列哲派残余分子则发动刺杀干掉了阿里,结束了四大哈里发年代。革命的新党就在相互残杀中走向了失败。旧党的代表穆阿维叶(Muawiyah I)乘势招降了阿里的儿子哈散和侯赛因。兼并了伊拉克地区,第一次内战遂告结束。

穆阿维叶是签署条约结束内战的,而且他更专注于自己的老窝叙利亚大区。所以他倾向于把这个地区交给自己的同党来管。为了治理巴士拉这个出了新党极端派的地方,他决定选择他的死党,与他一起被后人称之为“阿拉伯四大天才政治家”之一的齐雅德(Ziyad ibn Abihi)来管巴士拉。齐雅德是阿拉伯世界里特务政治的创始人,极善侦探缉捕。所以到任后立即成立东厂式的特务机关,四处侦缉新党成员,在齐雅德的铁腕下,经过几回合过招,新党的极端分子遭到肃清,残余人员或死或逃,势力进入潜伏状态。巴士拉遂趋于稳定(齐雅德的故事也非常经典,齐雅德的妈是个妓女,所以他不知道他爹是谁,因此取名字的时候自号阿比Abihi,阿比就是阿拉伯口语里的爸爸,按照昆雅习俗,他的名字直接翻译过来就是“我爸爸的儿子齐雅德”。就因为这个贱出身,他入教求解放,结果还是饱受歧视,只有穆阿维叶看中了他的才华,硬说他父亲苏富杨曾经是嫖客之一,所以齐雅德应该算他的弟弟。齐雅德就坡下驴,就认了这个哥,加入了倭马亚一族。旧党比革命激情上头的新党来说更能任用像齐雅德这样的有能者,是旧党最终战胜新党的一大原因)。等到了第二次内战开始,侯赛因前往库法招募阿里旧部造反时,巴士拉的旧党军队立即奉命追杀,在卡尔巴拉尽杀侯赛因全族。从此新党有了自己的圣徒。在圣徒精神号召下,伊拉克的新党再次蜂起。巴士拉亦受影响,数次发生反对倭马亚王朝的造反。最后麦尔旺一世登位后,派出手下第一狠人哈查只来到伊拉克。哈查只直接采用族诛灭门的方法对付新党,依靠东厂+屠夫的铁腕,倭马亚王朝终于镇服了巴士拉。从此巴士拉进入了一段平稳的发展时期,到倭马亚王朝灭亡和阿巴斯王朝的建立时,巴士拉于朝代更迭中选择投降新朝廷,因此遭难不大。阿巴斯王朝是一个广义上的新党的王朝,其核心区在伊拉克。所以对于巴士拉非常重视,因此对于巴士拉的基建维护工作慷慨而上心,在阿巴斯王朝的治理下,巴士拉迎来了它的黄金年代。城市商旅纵横,繁荣殷富。繁荣的盛世为思想的崛起奠定了基础。阿巴斯朝是广义上的新党,也就是类似左拜尔三人帮那样的新党内部山头,所以对于阿里的新党直系山头非常忌惮。为了削弱库法这个阿里的直系山头的影响力,阿巴斯朝成立了巴士拉学院,希冀借此让“天下英雄皆入我毂矣”。在雄厚的财力和国家的关照下,巴士拉的学术成就连创新高,一些名声放在世界历史上也是如雷贯耳的学者就出身于此,比如最有名的“阿拉伯的盖伦”,“化学之父”哈扬(Ḥasan Ibn al-Haytham)就是个巴士拉人。阿巴斯朝早期是巴士拉的黄金年代,作为瓦西特地区(Wasit,指两河下游入海口地区)的首府,巴士拉哲人辈出,文风蔚然,名噪一时。绿教的理性主义代表穆尔太齐赖派的导师白萨里(Abū ʿUthman ʿAmr ibn Baḥr al-Kinānī al-Baṣrī),早期的苏菲神秘主义大师拉比娅(Rābiʿa al-ʿAdawiyya al-Qaysiyya)都诞生于巴士拉学院。这些伟大学者为后世留下了难以估价的知识和精神财富,巴士拉也因此成为了一座名留青史的城市。

但是这座伟大城市也没有逃过兴衰变幻的历史规律。巴士拉是一座因政治而生,因军略而存,带有一定样板意味的城市,自诞生起就中央财政极为依赖。如果国势兴旺,中央财力丰足的时候,巴士拉就是一座物产丰饶,文化兴盛的名城。但如果国势下滑,中央财政困难时,巴士拉就会成为一个基础不牢,容易地动山摇的地方。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巴士拉的富饶建立在那些改造出来的农地上。如前所述,巴士拉的农业属于一种半干旱的农业,其灌溉水源含盐量很高。所以除盐碱是巴士拉城每年的必修课。可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除盐碱的工作堪称是和海船浆手一样,是个“从不知休息为何物”的天字第一号苦活。巴士拉地区的盐碱土盐层极厚,状如石板,质硬且重。剥除这种盐层,最困难时与凿山取石无异。因此这就要求除碱工人能在烈日下长时间劳动,工作环境奇差。而且除此之外,这种土地的改造,还需兼顾沙害预防、水渠疏通、堤岸修补等等,完全是个需要大量人手有计划的工作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起初巴士拉的土地除碱,主要依靠雇佣的下层自由民和异族人出身的麦瓦里来完成。成绩虽好,但是费用较高。到倭马亚朝后期,因为内乱和之后的内战,导致很多自由民舍业投军,通过参与内战搏出身。而阿巴斯朝更是由波斯麦瓦里拥立的,更难以使用麦瓦里人来进行这种劳动。等阿巴斯朝进入中后期时,因为通货膨胀,地方军阀逐步崛起,内乱频仍,国土面积大为缩小。进而导致国家财政拿不出足够的年金来投资,巴士拉遂陷入困局中。因此从倭马亚朝后期开始,哈里发国家通过引进被称为赞吉(Zanj)的非洲黑人奴隶来做除碱工人。阿巴斯朝时期,则开始大规模使用黑奴劳动。黑奴虽然没有劳动积极性,但是其人种耐高温,而且只需一次投入即可奴役至死。所以大规模使用的情况下经济性要比下层平民的有积极性的劳动效率差不多。黄金年代的巴士拉,乃至整个瓦西特,其实是靠黑奴们的奴隶劳动维持了繁荣。但凡是容易的路必然压出坑.穆圣的理想是平等,而且是入教即平等,无有上下。为了理想还真竖起来黑人典型(穆圣十大弟子之一的比拉勒,是绿教的第一个宣礼官。他就是个黑人)。阿拉伯人实践不了穆圣的理想,而是像穆圣一样通过拖延扭曲抬高成神的办法来治理。思想和现实的极度矛盾,会导致一旦出来个“有心人”振臂一呼,榜样、理论和实践都是齐全的,照办煮碗就行。而素来以敢想敢干著称的巴士拉,有心人非常多,比如一直在各地搞事的哈列哲派。869年,一个叫阿里-本-穆罕默德(Ali b. Muhammd)的哈列哲分子,自称是阿里后裔。通过一方面煽动黑奴们,另一方面结连沙漠中的游牧民族群。发动了著名的赞吉起义(Zanj Rebellion)。造反的黑奴们配合上沙漠游牧骑兵有近十几万人马。而且黑奴们多年劳动,对于这个水渠沟壑纵横的地形极为熟悉,阿巴斯朝派来镇压的军队屡次陷入伏击,连吃败仗。巴士拉、阿瓦士、伍布莱等城先后被黑奴军队攻陷。黑奴们因为对遭受的残酷压迫非常愤慨。而且其起义的指导思想又是只破不立的哈列哲派。因此一朝翻身,即肆意报复。对于城市居民,无分男女老幼一体杀掉。与此同时,隐藏在沙漠游牧民中的一只势力也开始现身,这就是中世纪绿教最疯狂,没有之一的派系——卡尔马特派。这个派系是一个什叶派和哈列哲派的极端分子的结合。因此其成员都有很严重的中二病晚期症状(卡尔马特派把天地、日月、时间、四季、冷热都称之为暴君,号召成员要毕生与之斗争…),所以卡尔玛特派所到之处,那是人人过刀。黑奴军杀完,中二病再杀。遭到此等兵祸的巴士拉几乎是瞬间崩塌。特别是再也没有劳动力愿意进行劳动,使得整个农业体系完全崩溃。虽然883年阿巴斯朝军队成功将起义军歼灭掉,但是瓦西特和巴士拉的衰落已经不可逆转。从此巴士拉迅速沦落,事实上到今天其重要性也没有恢复到昔日阿巴斯朝的程度。在现代成为英国殖民地以前,巴士拉实际上只是一个边境城市。自布韦希王朝开始,历代统治伊拉克的各个王朝的统治中心大多都在巴格达或者更北的地方,而巴士拉则往往交给地方土王来管辖。奥斯曼帝国时期起先把巴士拉归于巴格达州管辖,把巴士拉本地土王封为巴格达州的南桑贾,作为和波斯萨法维王朝对抗的前线基地。巴士拉遂再次成为起家时的军事要津,成为奥斯曼帝国和萨法维王朝对抗的战场。这两家的在此地的争夺战提前为现代的两伊战争做了个前言。1556年时情况变得更为复杂,作为两河下游最主要的出海口和波斯湾内的主要港口。巴士拉率先遭遇从海上来的侵略这个地区的西方殖民者势力。西方人的加入把传统的什叶-逊尼对抗演成了小号的三国志,巴士拉则成了荆州。起先是葡萄牙人,之后英国人盯上了这个地区。176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巴士拉做生意。1865年,巴士拉通电报。随后各国遂开始在这个地区建立领事馆。1884年,奥斯曼帝国将巴士拉立州(Basra Vilayet)以加强管理。奥斯曼帝国和萨法维王朝因为对巴士拉有着军事和意识形态上的优势,而英国当时又对波斯湾地区的经营重点举棋不定。所以只能靠民族差别,收买了一些阿拉伯土王来维持自己在波斯湾的利益。但作为力量较弱的一方,英国大肆裱糊,称这些土王在法理上属于奥斯曼帝国,英国人只不过是土王请来的一些顾问而已(这些土王中有一个萨巴家族,最早请英国人帮忙站台,这个家族后来成功独立建国,这个国家就是现在的科威特道莱国Dawlat al-Kuwait)。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和奥斯曼帝国直接开战后,英军于1914年登陆巴士拉,轻松击溃此地的奥斯曼帝国军(Battle of Basra (1914)),随后从此席卷整个伊拉克。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遂告结束,而被英国殖民统治代替。战后英国开始在伊拉克进行现代化建设。1919年,巴士拉-巴格达铁路贯通,巴士拉港改造工程亦随后完成,从此巴士拉就成为伊拉克唯一的出海口和最重要的城市,地位逐渐恢复,特别是英国石油公司的势力渗入伊拉克后,作为伊拉克唯一的出海口,巴士拉经济地位加强,逐渐成为伊拉克唯二的现代化城市。英据伊拉克时期,英国延续了自己依赖阿拉伯土王治理这个地区的政策,将原来约旦的哈希姆家族迁来,让其统治伊拉克。伊拉克王国(Hashemite Kingdom of Iraq)也就此成立。但是这个英国的傀儡完全是一个空降政权,王室不但教派和主流不同,甚至连本地人都不是,所以在伊拉克并无基础。因此其治下暴乱造反频仍。只能依靠英国军队的机枪来维持。而随着英国在伊拉克进行的现代化事业的发展。靠机枪来维持越发困难。1920年伊拉克人发动大起义(Iraqi revolt of 1920),迫使英国理论上不再“托管”伊拉克,而把伊拉克“还给”伊拉克王国管辖,并成立了伊拉克王国军作为的仆从军。从纯粹木偶变成了提线木偶的伊拉克王国见到有了机会,就动了反英的心思。伊拉克王国虽然是英国人拥立的,但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赶鸭子上架。坐在炉子上的哈希姆王室还是希望能长治久安的,但在伊拉克如果不反英,实在没有长治久安的可能。因此一朝有了自主权,它就要在反咬和酬答恩主之间左右为难。英国在伊拉克搞现代化,复兴了昔日的城市阶层,但城市阶层对于英国的“机枪统治”也实在是接受不能。纷纷找各种出路,但是找出路的过程中犯了老毛病——政治幼稚。1941年,伊拉克王国军里的亲德分子成立“金色广场”(Golden Square)组织,于愚人节这天发动了一场二二六式的兵变,并且还真的“天诛”了“国贼”。伊拉克亲英派首相塔哈(Taha al-Hashimi)逃亡。随后盖拉尼(Rashid Ali al-Gaylani)的亲德政权上台。但41年的德国是纳粹党执政。虽然盖拉尼本心虽然只是为了民族求解放,但是在人类大义的时代背景面前,他和其党徒立即被打为纳粹帮凶。拿住了大义名分的英军迅速组织兵力反扑。4月17日,上万英军在巴士拉登陆,随后在打通了伊拉克驻军之间的联系后,连续在费卢杰,巴士拉和哈班尼耶击败伊拉克军队,顺利将其镇压下去。这就是史称的英伊战争(Anglo–Iraqi War)

但是英国的“机枪统治”,是和他推进的现代化直接对着干的。这种左右互搏的方法,随着二战结束和民族解放大潮的来临,终于是搞不下去了。二战后随着阿拉伯联盟的成立,以复兴社会党为代表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路线成为中东的主流。纳赛尔在埃及的成功,大大鼓舞了各路追随者。因此自二战结束后,伊拉克王国就始终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起义暴乱不断。1958年,埃及-叙利亚联手打造的阿拉伯联合共和国(United Arab Republic)成立,大大鼓舞了伊拉克的亲泛阿拉伯民族主义成员。于是乎,伊拉克军队在这一年再次仿效他们的前辈,发动了所谓的7月14日革命(14 July Revolution),造反军人攻入行宫,杀死国王费萨尔二世全家,以一场流血宣告了伊拉克第一共和国(First Iraqi Republic)成立。随后造反军人拥立了一位凯撒——嘎义木将军(Abd al-Karim Qasim Muhammad Bakr al-Fadhli al-Zubaidi)来进行统治。旧时的新党故事,又一次在伊拉克上演了。

伊拉克第一共和国治理的国家,是一个一国、两河、三教、四族、五邻、N宗派、遍地都是“有心人”的地方。所以不靠凯撒治理,四分五裂是早晚的事情。但是新党故事是一部山头和凯撒相爱相杀的故事。因此嘎义木的治理下伊拉克依然动荡不安。阿联成立后,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的激励下,伊拉克造反军人内部就出来一批山头。其中以贝克尔(Ahmed Hassan al-Bakr)为代表的复兴党山头,觉得“革命形势不是小好,是大好”。主张加入阿联,来场阿拉伯人的大革命,进而实现大复兴。而嘎义木的“自由军官团”派系,则觉得“一国搞好社会主义才是革命的首要任务”。与此同时受苏联影响的伊拉克共产党因为帮助嘎义木夺权,势力大张。也开始逐渐和军人集团起了矛盾。嘎义木杀国王全家,为后人开了乱枪解决政治斗争的例,而随着以这俩山头的斗争为代表的各派势力互相撕逼日渐激烈,各家都开始倾向于用阖家铲来短平快的解决政治问题。首先是嘎义木指挥人大杀伊共,然后复兴党山头借机结连了苏联后,联合了其他几个军头后发动了斋月政变(Ramadan Revolution)。把嘎义木乱枪打死。之后军头们在1968年又发动了七一七政变(17 July Revolution),废黜了原有的文官政府,由贝克尔领导的复兴党革命委员会取而代之。最后在贝克尔因病谢幕后,一代奇人萨公讳达姆(Saddam Hussein Abd al-Majid al-Tikriti)崛起。最终从贝克尔手中接过了大权。

萨达姆和其他的复兴党系的铁腕强人一样,他们青年时未必不是一点理想没有。但是阿拉伯的现代化和复兴,很明显不是一件短平快的事情,而是一件漫长、复杂、需要翻烧饼,甚至是要撼动灵魂的艰苦事业。但是这些理想主义起家的强人,却只醉心于革命浪漫。往往在撞到南墙,认识到前路漫漫的现实后,最终蜕变成了丧失理想,专注于玩弄权力的政治动物。萨达姆上任后,借助历次中东战争导致油价翻番的利好,大力出口石油创汇,然后用石油来“买”现代化。在萨达姆的大力出奇迹下,巴士拉作为伊拉克最大和唯一的出口港,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但是巴士拉的高速发展在1980年戛然而止。这一年两伊战争爆发,巴士拉作为伊拉克进出口物资的核心,是伊朗军队必攻之地。两军围绕着巴士拉进行的不计代价的争夺战,几乎把城市打成了血河。两伊停战后,进入严重的经济不景气的伊拉克,为了解决经济问题又发动了海湾战争。巴士拉又遭到米军的兵燹,随后又遭到封锁和制裁,只能使用破破烂烂的设备来继续为伊拉克全国提供港务服务。伊拉克战争期间,巴士拉多次遭到轰炸,后来又爆发了民兵和政府军的内战。这座伤痕累累的城市,到今天也不甚太平,只能和伊拉克国家一样咬着牙,继续在黑暗的时代里负重前行。

通宝推:ton,
家园 西亚文化圈:8城 补3

塔尔索斯: 这是土耳其南部城市大数(Tarsus塔尔苏斯)。不过还有好多座城市也叫这个名字,所以这个最古的大数城,现在多被叫做梅尔辛的大数(Tarsus, Mersin),它是土耳其的第四大都市。

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考古发现公元前14世纪左右即有人活动。它位于西德奴斯河(Cydnus,现在叫伯尔丹河Berdan River)流往地中海的出海口附近,土耳其最大的平原楚克鲁瓦平原地带(Çukurova)里。最早是赫梯帝国建城于此,以赫梯神话里面天气之神坦浑兹(Tarḫunz)的名字命名,后名字传入希腊语,转写为塔尔苏斯。起初本为一个贸易站。因处于河流入海口,交通便利。周围地势又平坦,临近陶鲁斯山脉亦出矿藏。所以居民多从事金属加工为代表的手工业,颇有所成,城市遂兴盛起来,逐渐成为东地中海贸易圈里的一个著名的贸易都市。后历经亚述和阿契美尼德王朝统治后,大概于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期开始希腊化,转入希腊世界。塞琉古王朝时期希腊化基本完成。这个时期大数因贸易繁荣,城市富裕,所以文化得到很大发展。传说当时希腊世界里最大的图书馆,就位于大数,藏书近20万本。同时亦有自己的学派,但是在希腊化时期影响力较为有限。罗马崛起后,公元前67年,前三头之一的庞培在征剿东地中海地区的海盗时到达此地,将此地纳为罗马的一部分。后罗马将这个地区升级为行省,称为奇里乞亚或者基利家(Cilicia)。大数在这个时候成了奇里乞亚行省的省府。奇里乞亚行省由于处在小亚细亚的南部,临近波斯人国家,所以历来是罗马-波斯战争时罗马军最重要的出发基地。也是罗马共和国和之后罗马帝国东方最主要的几个前线军区。因此凡是坐镇东部,需要出征安息/萨珊的罗马皇帝,很多都和这个行省有缘分。第一个有缘分的大军头是罗马后三头之一的马克-安东尼。后三头三分罗马后,负责东部的安东尼来到这里安排防务的时候认识了著名的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从此迷上艳后,追随至终。后来有好几位东征的罗马皇帝,无论胜败,归葬时都埋在大数。其中包括马库斯·克劳迪乌斯·塔西佗、马克西米努斯二世和叛教者尤利安。

屋大维赢得罗马,成为奥古斯都皇帝时期,大数的学术开始出成绩,第一个大数出身的名学者是斯多葛学派的阿忒诺多(Athenodorus Cananites),他是屋大维的帝师。为表示尊师重道,奥古斯都皇帝对大数待遇优厚,给予了大数等同于罗马城的全套城建。大数也因此崛起成为小亚细亚最主要的城市。现在还存留有大量的罗马时代的遗迹。但是后来因港口淤塞,进出口贸易逐渐转移到别的地方,比如大数西南面26公里的梅尔辛(现代因为大数再次崛起,和梅尔辛逐步融为一体,称为大数综合市,这就是为什么这座城市又叫做梅尔辛的大数)。同时军役过于繁重,各路军兵乱过,极大地限制了大数的发展,港口淤塞后大数开始衰落。逐渐成为一个文化意义上比较重要的地方。极毒教诞生时,大数又出了一位名人 —— 十二使徒之一的扫罗(Saul of Tarsus)就是大数的一位罗马公民。但是大数这个地方因为文化气息浓郁,思潮很多,居民思想复杂。导致极毒教难以在此立足。所以极毒教会虽然在中东和小亚细亚发展很盛,但长期并未在大数发展起来。前去传教的人很多都成了殉教者。东正教会崇敬的众多圣人里,至少有7位是在大数殉教的。著名的尤里安皇帝东征时经过大数,见大数的思潮繁盛之状,大为钦服,一度想把都城搬到这里。随着极毒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大数遂逐步成为极毒教的城市,但它是通过把大数的众多思潮改头换面的纳入极毒教门下的方法使其改宗的。所以大数附近就出了很多传奇故事,比如有名的“七眠子”的传说,就发生在大数附近的一个山洞里。后来绿教还将这个传说故事抄过去,成了绿教最有名的一个传奇故事。查士丁尼一世皇帝时期重修大数的城建,大数的繁荣得到一定的复兴,但是后来东罗马帝国爆发了尼卡暴动,蓝绿两党的党争,从君堡一直蔓延到地方。大数不但未能免俗,还是当时几个暴动最严重的区域。大数的蓝党大暴动引发大火,重创大数城。从此大数开始一路走衰。绿教崛起后,大数恢复了昔日的对抗前线,成为了东罗马帝国和倭马亚王朝对抗的重点城市。大数背靠的陶鲁斯山脉(Taurus Mountains)有一个很重要的隘口,称之为奇里乞亚门(Cilician Gates)。这是中东军队进入北方小亚细亚平原的最便捷的路线。而拿下了大数,就是拿下了奇里乞亚。进而获得能顺利越过山脉的前进基地。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大数因此倍遭兵燹,迅速成为东罗马帝国军和绿教军队进行拉锯战的主战场。漫长的拉锯战让大数从经济到文化一溃千里,很快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地方。最后东罗皇帝希拉克略(Heraclius)决定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来结束拉锯,将大数废弃,人口迁走。古典时代的大数城遂亡。

希拉克略的战术是有效的,由于此地被废弃,南来的绿教军队缺乏前进基地,无法继续前进,因此也放弃了对此处的争夺,将其默认为两国的边界达到一百余年。绿衣大食灭亡到黑衣大食早期都没有恢复,直到黑衣大食的最鼎盛时期,五代目哈伦-拉希德(Harun al-Rashid)执政的年代,大数方获重建。787年左右,哈伦派兵接管前代黑衣大食军队在这里遗弃的小型哨站,并同时迁来5000余人口,宣布重建大数。但重建工作伊始即遭到东罗马帝国军的干扰,所以很快就把计划要重建的城市改为了兵站。由于黑衣大食北伐东罗时往往就要在这座兵站集结,所以很多做佣兵的人就逐渐集结在这座兵站找饭吃,人来人往的佣兵们让辅助设施在大数出现,这里也就渐有了城镇的气象。但此时大数讲到底也还是一处战略要津。两军围绕着奇里乞亚之门交锋不断,使大数仍然没有恢复为一座城市的可能。历任绿教政权,包括黑衣大食和下属的图伦王朝/伊什赫德王朝/哈木丹王朝均大力投资此处的军事建设,并利用边军为自己夺取利益。随着黑衣大食统治的崩溃,边军拥立自己的军主进中央当董卓成为常态,大数的边军也不安分起来,哈木丹王朝时期大数的边军成为哈木丹军队的主力部队,协助赛弗道莱(Sayf al-Dawla)进京打内战。而这时大数对面的东罗马帝国,则进入自己第二个辉煌时期——马其顿王朝时期。马其顿王朝的太祖巴希尔一世就是军队马夫出身,其后代能打者甚多,因此东罗军队就在奇里乞亚争夺战里渐占上风。几次吃瘪的黑衣大食无奈靠下放军权,培养节度使(安禄山)的办法来挽回不利形势。这就间接的导致了图伦王朝和哈木丹王朝这种实质独立的突厥古拉姆政权的崛起。965年,东罗皇帝尼基弗鲁斯二世(Nikephoros II Phokas)率4万兵马进抵奇里乞亚门,大数见不能抵抗,开城投降。尼基弗鲁斯命令大数居民携带自家家产离开。只留下基地归东罗军队接管。从此大数再次成为东罗的一部分,一直到马其顿王朝的结束。东罗马帝国在马其顿王朝后连续发生内乱,势力大为衰微。而对面的黑衣大食,则完全沦为古拉姆军阀们的傀儡。出现权力真空的大数几度易手,逐鹿中东的各家豪强,如尼西亚帝国、拉丁帝国、塞尔柱帝国、基立家亚美尼亚王国,罗姆算端国等等接连成为大数的主人。其中基立家亚美尼亚王国还曾经用大数当了一段时间的首都。经过漫长的争夺,1516年,大数最终的主宰者奥斯曼帝国在赛里木一世的指挥下兼并了大数。不再为军役困扰的大数终归平静。奥斯曼帝国时期开始在大数尝试种植棉花,获很大成功。重获经济基础使大数再次恢复为一座城市。为支持棉花出口,奥斯曼帝国在大数修了一些基建,但是主要是为了棉业出口而修筑的道路。因为中世纪时水退,在大数周边遗留了很多沼泽地,所以这个地区路基不稳,路况很差,长期富不起来。大数再次富起来要到土耳其共和国独立后。新生的土耳其共和国在奇里乞亚地区搞基建,为土耳其第一座水电站而修筑了伯尔丹河水坝,并利用水坝排干了沼泽地。然后再筑路。新道路使大数和梅尔辛顺利连接起来。从此大数和梅尔辛逐渐融为一体,成为今日的大数综合市。

提拉佩斯:这就是黑海名城特拉布宗(Trebizond),它是土耳其特拉布宗省的省会。不过叫提拉佩斯也可以,因为这是特拉布宗的希腊语写法Tραπεζοῦς,拉丁化发音叫Trapezous。这个词进入英语后发音再次异化为Trebizond,再进入中文之中,最后成为今日的特拉布宗的。

位于土耳其东北部,小亚细亚黑海南岸。公元前8世纪时即有人定居。但早期都是一些半耕半牧的群体,如高加索科尔奇斯人(Colchian)或查尔迪兰人(Chaldian)居住于此。后来锡诺普地区的希腊人发现此处后开始移居,城市遂逐渐建立(特拉布宗城市官方历史认定城市始于公元前756年)。特拉布宗城市整体位于一座地势很平的山上,两边还都有一个小山包。远远一看很像桌子,所以希腊人就以古希腊语的桌子“Trapezous”称之。特拉布宗之名遂始。不过特拉布宗这个时候依然默默无闻,只是一个向希腊世界输出农产品的殖民地。第一次让特拉布宗出名的,是色诺芬的《长征记》。特拉布宗是色诺芬长征的终点。他就是在这里发出“是大海”的欢呼的。《长征记》表明特拉布宗在这个时期就被认定为是希腊人世界的边境。马其顿崛起后,冲击了传统的希腊国家,而特拉布宗这样的边疆区不怎么受影响,所以接受了很多逃离马其顿帝国打击而流亡的难民。新移民的到来让特拉布宗走上兴盛的道路。公元前2世纪左右,本都(Kingdom of Pontus)国家在安纳托利亚崛起,锡诺普是本都的首都,而从首都衍生出来的特拉布宗作为亲戚城市,很快被本都国家吸收,成为重镇。罗马-本都战争后特拉布宗被罗马共和国吞并,但是因为地方比较偏远,而且这个时期丝绸之路尚不通此处。所以罗马共和国为了减少开支,决定保留其自治地位。成为罗马治下的自治市(civitas libera)。罗马统治时期丝绸之路北段的高加索路线被开发出来,以亚美尼亚商人为代表的商旅开发出新商路,通过将东方的商品运过扎格罗斯山脉北段的津加拉隘口(Zigana Pass),将中东两河流域贸易圈,乃至更远的东亚地区联通至罗马而获利。而特拉布宗正好卡在这个隘口前方,是商队越过高山所到的第一站。接入丝路加速了特拉布宗的发展。随着亚美尼亚王国的崛起,罗马、萨珊和亚美尼亚在中东玩起了三国志,而特拉布宗就成为罗马-亚美尼亚边境北段的最重要的支撑点。哈德良皇帝时期,为了加强这个支撑点,罗马中央出资兴修特拉布宗的基建,特拉布宗港遂成,早期黑海贸易亦从此展开。但随着罗马帝国进入三世纪危机时期,民族迁徙的大潮来到黑海地区,特拉布宗作为前线城市惨遭兵燹,刚有一些的景气之像迅速消失。257年,哥特人攻破特拉布宗,大掠数日。258年,萨珊军队再破特拉布宗,饱掠而还。连遭打击的特拉布宗几乎湮灭。最后在戴克里先皇帝结束三世纪危机后,特拉布宗方获重建。但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特拉布宗又如昔日一般默默无闻。三世纪晚期到四世纪初极毒教传入特拉布宗,它抓住当地局势动荡,人心苦闷的情况,积极传教。很快在特拉布宗成为一大势力。后来罗马帝国极毒教化后,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上特拉布宗的主教,是有自己法座的与会诸大公之一。由于特拉布宗是一座山城,而东正教很喜欢山间隐修,所以在特拉布宗留下了很多古代教堂传承至今,综合了各个年代的教堂建筑让特拉布宗成了一部活的建筑史。现在也是建筑学研究的宝地。

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王朝时期,特拉布宗始获复兴,查士丁尼皇帝为了拉拢亚美尼亚对抗萨珊王朝,决定重修特拉布宗作为前线兵站。通过做军队生意,特拉布宗逐渐恢复。随后因萨珊王朝衰落,最终被绿教吞并,亚美尼亚遭遇到新的国防压力,遂将国防重点放在南面。特拉布宗的安全形势得以改善,随着古商路再次被开发,和环黑海贸易的发展,作为黑海地区最早的拥有港口的城市,特拉布宗在受益于两方面的转口贸易,获利颇丰。逐步恢复的往日的兴盛气象。7世纪后期,东罗马帝国实行军区制度,成立了查尔迪亚军区(Theme of Chaldia),特拉布宗成为军区首府,发展骤然加速。与此同时特拉布宗获准开设大学并很快成为黑海地区的学术中心,经济文化双丰收的情况让特拉布宗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公元9世纪左右,威尼斯共和国的商人来到特拉布宗行商,将特拉布宗连入西欧贸易圈。作为几个贸易圈的中转点,特拉布宗获极大发展。威尼斯商人和亚美尼亚商人为求利益,逐步在特拉布宗尝试种植坚果为代表的各种经济作物,并对丝织业予以投资。这些成功的投资让特拉布宗从一座纯粹的贸易城市逐步转为工商业城市,经济实力显著提高。1071年东罗马帝国在曼齐克特战役中战败,丢掉安纳托利亚给罗姆算端国后,特拉布宗亦丢失,但是由于罗姆算端国的游牧人国家特性,和它重心比较偏南的现实,使得特拉布宗就成为了一些突厥土王的辖地。这种松散的管制让东罗马帝国的势力以缴纳贡赋为代价继续控制着特拉布宗。由于不是核心地区,所以突厥土王很难应对新崛起者的挑战。而新崛起者很快就来了。1184年,格鲁吉亚王国(Kingdom of Georgia)在塔玛拉女王(Tamar of Georgia)的统帅下崛起,一统外高加索。1203年,格鲁吉亚军以先敌行动突击中军的战术于巴斯雅尼战役(Battle of Basiani)中重创罗姆算端国,取得长达二百年的格鲁吉亚-塞尔柱战争的最大胜利。而与此同时,东罗马帝国正经历安格洛斯朝替代科穆宁朝的时期,出身科穆宁家旁系的伊萨克二世夺位后,原科穆宁家本支的皇族纷纷逃离,并在各地自立政权,这些自立政权统称大科穆宁诸朝。其中有两个人阿历克塞(Alexios I Megas Komnenos)和大卫(David Komnenos)。这俩人是科穆宁王朝末代皇帝安德罗尼克斯一世的孙子,爷爷被干掉后,无家可归被追斩的俩人没办法只好跑姥姥家避难,而他们的姥姥家正是此时如日中天的格鲁吉亚王国。本来大获全胜使得上洛君堡称帝梦想大膨胀的塔玛拉女王,见侄子竟被人追斩,果断不能忍。于是让这俩侄子带着格鲁吉亚军队北进还乡。1204年,阿历克塞夺取特拉布宗,在此称帝建国,这就是后世著名的特拉布宗帝国(Trapezuntine Empire)的开始。特拉布宗帝国建政后不久,短命的安格洛斯朝灭亡,按照当时东罗马帝国的法统,有三家可以竞争皇位,即尼西亚帝国,伊庇鲁斯君主国和特拉布宗帝国。与此同时,小亚细亚的罗姆苏丹国和窃据君堡的拉丁帝国均出于各种目的开始扩张,随后第二保加利亚帝国和匈牙利也开始加入进来,众多势力的勾心斗角,最终在马尔马拉海两岸搞出来了一场大混操。特拉布宗帝国在这个大混操里有几个劣势,第一是武力捉急,特拉布宗帝国是一个格鲁吉亚王国的小弟国家,主要武力靠的是格鲁吉亚。而作为一个山国,能从外高加索延伸到扎格罗斯山北段,已经是格鲁吉亚国家的极限。随着塔玛拉女王的逝去,格鲁吉亚黄金年代也随之结束,随后格鲁吉亚被西来的扎兰丁吊打,从此再没恢复过来。大哥被人撂倒,小弟自然怂包。而且特拉布宗帝国国防压力太大。特拉布宗面对的除了其他家的竞争对手,还有其他安纳托利亚的势力和北方正蒸蒸日上的第二保加利亚帝国。由于武力弱鸡,斗不过反扑过来的罗姆算端国,导致特拉布宗帝国和君堡之间被罗姆算端国隔断。上洛光复之梦自然也就是镜花水月。第二是科穆宁家的君主,真能干的不多。平均素质比起他的主要竞争对手尼西亚帝国来说实在不如。尼西亚帝国有能打的君王,有勤政的君王,最后由一位手法高明的外交家式的君王光复故土。而特拉布宗帝国除了一个科穆宁家本支的头衔,平均能力实在平庸。最后,特拉布宗长期以来是一个商业城市,特别注重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出口,国家经济非常依赖外贸,所以经济就逐步被热那亚共和国为代表的商人国家控制。但是商人国家的逐利本性使得特拉布宗的经济作物产业发达,而根本的粮食作物受抑制,这让特拉布宗很难像尼西亚帝国的瓦塔基斯那样能养兵。所以随着尼西亚帝国成为东罗马复兴的旗手后,特拉布宗帝国就偏安一隅,成了一个“自守贼”。靠谁强就向谁进贡,然后嫁公主拼肚皮的方法来维持自治的一个墙头草。特拉布宗地区气候温润,又受东罗马帝国的人文影响,科穆宁朝又是东罗马帝国中后期最著名的王朝,发达的商业利益,让科穆宁王室嫁女时既愿意,又能够置办上好嫁妆,所以特拉布宗的公主花容月貌,出身高贵,教养良好,名气很旺,被公认是近东地区首屈一指的美人。先后出嫁到北至匈牙利,南至伊朗的多个国家里。特拉布宗帝国因依赖和亲策略来维持自己的地位,因此频繁生女嫁女。受君主带头影响,这个地区的女孩子地位相对较高,父母亦愿意生女养女,这让特拉布宗的女孩子无论容貌还是气质名震黑海,在现代的土耳其也被公认为是最漂亮的。特拉布宗的美丽公主的诸多故事随着和各国商旅的交往中不断流传,直至四海,在后世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追求者和探求者。特拉布宗的绰号“东方童话城”(City of Tale in the East)的绰号也是这么来的。通过缔结婚姻,特拉布宗交通各地,吸引四海诸国百家之长,在文化上建树颇多,著名的伊朗学者图西(Nasir al-Din al-Tusi,图西力偶定律的发现者)和哈齐尼(Abū al-Fath Abd al-Rahman Mansūr al-Khāzini,哈齐尼星表的发明者,哈齐尼星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行星运动是可以用数学计算出来的天文星表)的数学和天文学成果,就是被特拉布宗学院引入翻译成希腊语,进而进入欧洲的。同时亚里士多德派哲学也在特拉布宗的学校中教授研究,惠泽后世。但是不幸的是在14世纪初特拉布宗连遭重创,首先是因为诸王争乱,导致特拉布宗帝国陷入内战,内战方兴未艾的时候黑死病袭击了特拉布宗,大批人口病死导致特拉布宗一路衰落下去。1461年,奥斯曼帝国算端买买提二世为了刷战绩,征服了特拉布宗帝国这个东罗马帝国的最后遗脉。特拉布宗从此开始了作为一座土耳其城市的历史。

奥斯曼帝国征服后将特拉布宗立省(Trebizond Vilayet),不过对于特拉布宗的管理比较宽松。特拉布宗原有的极毒教社区都得到了保留,奥斯曼帝国致力于恢复特拉布宗的商贸路线,发挥其经济作物强省的特点,引进新的经济作物烟草作为特拉布宗的新土产,大获成功。通过生产经济作物和恢复古代贸易路线,特拉布宗在奥斯曼帝国中后期已经形成了相当有人脉的商贸团体。正因为特拉布宗通过商贸长期接连西方,人脉广博。所以奥斯曼帝国开始搞现代化政策,允许欧洲国家入驻奥斯曼帝国设立使馆,当时很多国家就在特拉布宗开馆。特拉布宗亦和君士但丁堡一样,被奥斯曼帝国立为现代化样板,很受重视。西人来访让特拉布宗大兴土木,城建进展迅速。19世纪,特拉布宗是奥斯曼帝国里学校和国际学校数量最多的城市。剧院、邮局、银行和照相馆亦纷纷在特拉布宗出现,带动了奥斯曼国家的现代化。但是俄土战争和俄罗斯帝国向高加索地区的扩张,导致大批南俄和高加索地区的难民涌入特拉布宗,导致特拉布宗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极大变化。新来的难民非常仇视身为东正教带头大哥的俄罗斯,然后他们到了特拉布宗发现这里有着很大数字的东正教徒——在特拉布宗常年居住的亚美尼亚人。尽管亚美尼亚国教会当时并不认莫斯科牧首,但是亚美尼亚被俄罗斯吞并,信的又都是东正教一脉,在难民眼里就是俄国走狗。而土耳其在十几次俄土战争中屡遭败绩,国家不稳。一方面急需立威,一方面也畏忌真有人里应外合,因此对亚美尼亚人采取清洗政策,1895年在特拉布宗省发生了哈密点村大屠杀(Hamidian massacres),这是后世称为“亚美尼亚大屠杀”的惨剧的第一幕。这件惨剧的直接结果就是特拉布宗的商贸遭到重创,发展大为减缓,比如直到1901年,特拉布宗港才开始使用起重机运货。亚美尼亚人遭到的毫无公正可言的待遇,给了他们真心拜俄罗斯帝国码头的动力,而俄罗斯也很乐意为自己的小弟出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军开始进攻身为同盟国的奥斯曼帝国,两家爆发了高加索争夺战(Caucasus campaign),俄军水陆齐进,连克萨科拉米什(Battle of Sarikamish)和特拉布宗(Battle of Trebizond)。奥斯曼帝国最终被迫签约割地,新生的外高加索三国也就是这个时期出现,并随后作为加盟共和国进入苏联的。但是,签约割地的现实,等于坐实了以亚美尼亚人为代表的奥斯曼帝国境内少数族群的第五纵队的罪名,这让奥斯曼帝国和后面的土耳其共和国对少数族群发动清洗时更加毫无顾忌。随着战争争夺的激烈,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均把种族清洗当做必要的手段,谁主特拉布宗就清洗对手的支持者。这种反复清洗几乎彻底毁了特拉布宗城。最后是因为土耳其人控制着乡村,并且在俄罗斯发生二月革命,导致停战后,俄军撤退回国,放弃了黑海南部地区的争夺。与此同时凯末尔成功赢得土耳其独立战争的胜利,才使得特拉布宗被保留在土耳其共和国的境内。1923年,希腊和土耳其达成换人协议,特拉布宗城内所有少数民族全部被清洗或迁回各国,换为土耳其人。特拉布宗从此才彻底成为一座土耳其的城市。现在特拉布宗是土耳其黑海南岸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土耳其的冬季旅游圣地(不过因为战争和无人性的清洗,多年以来特拉布宗在土耳其城市排行榜一直是吊车尾)。特拉布宗的烟草,特拉布宗的坚果,和围绕着特拉布宗的美丽传说依然有名,历代传承下来的各种道院,犹如一部黑海地区建筑的活历史,和这座饱经风霜磨难的城市一起,继续在世界永久的传扬,被人记叙和纪念。

通宝推:ton,
家园 纠小错,穆圣的弟子

阿拉伯语“撒哈拜”(Sahibah)和“苏哈白”(Suhbah)均系“撒希卜”(Sahib)的复数词,前者更为常用,意为“伙伴们”、“众追随者”。凡曾亲眼见过和亲身接受过穆罕默德教诲的穆斯林,均称“撒哈拜”,即圣门弟子。

随同穆罕默德传播伊斯兰教并参与重大决策的研讨和制定的领导核心成员,则被穆斯林誉为“大撒哈拜”(Kibar al-Sahabah),即圣门大弟子。艾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伊本·阿凡 和阿里·伊本·艾比·塔利卜 哈里发4位哈里发,有时候也被合称“四大撒哈拜”,但由于他们已经是 哈里发(接班人)所以用的不多。

以上四人,加上艾布·欧拜岱、赛尔德·本·艾比·瓦戛斯、祖拜尔、泰勒哈、阿卜杜·拉赫玛尼·本·奥夫和塞伊德(Sa‘id,600~671)共10人,均因对伊斯兰教事业的无限忠诚而先后受到先知穆罕默德的表彰,被誉为“天园有位者”(al-Mubashsharun bi al-Jannah,直译为“被报以天园喜讯的人”),意即他们死后必因信仰坚定、善功累累而进入天园。

这剩下的六个人里面,阿里和塞伊德因年纪相对小(阿里生年有600、602两说)总之和塞伊德大致是同龄,在迁徙到麦地那之初尚不是穆斯林乌玛的管理层,但是也在早期各战斗中表现出色。

略说一下,除了塞伊德,其余几个人都在后面阿拉伯帝国政治史上非常重要。四大哈里发不提,艾布·欧拜岱本是欧麦尔中意的接班人,但是在叙利亚染病先去世(穆圣去世的时候,力挺艾布伯克尔接班,并且压服了麦地那辅士团体的主要助力,就是艾布·欧拜岱和欧麦尔,这俩人是左膀右臂),欧麦尔去世的时候,泰勒哈和祖拜尔也都是 哈里发选举人团成员,但是欧麦尔特别指定 阿卜杜·拉赫玛尼·本·奥夫 为最终裁决人,赛尔德·本·艾比·瓦戛斯则是征服萨珊波斯的主帅。

这十个人应该都是古莱氏人......

至于 比拉勒,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宣布他为150名侍从的首席侍从。后任首席穆安津。630年,穆罕默德的传教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各部落首领纷纷前往麦地那“入教朝拜”,比拉勒遂又被任命为“礼宾官”,专门负责招待工作。替换他是被先知列为与艾布·伯克尔、欧麦尔等同等地位的14名主要助手之一,穆罕默德逝世以后,埋葬毕,最后给坟丘上洒水的仪式由比拉勒担任,完成了他对先知最后的一次“侍奉”。此后出征叙利亚,病故。20世纪美国黑人穆斯林组织以比拉勒的名字命名,称“比拉勒派”。

你看核心圈子,还是逐步扩大的....

这些人的事迹,恐怕只有详细看穆罕默德传才能点清楚

除了以上诸人,还有几个比较重要的:

穆圣的奴隶,后来认作义子的宰德,凯勒卜(Kalb)部落人,幼时被掠为奴,由赫蒂彻赠予穆罕默德,协助经商,后被穆罕默德释放并收为义子。穆罕默德传道之初,即皈依伊斯兰教。因其部落信奉基督教者众多,被认为对穆罕默德宗教思想形成有一定影响。“徙志”后,参加白德尔、伍侯德、濠沟等历次战斗,以骁勇善战著称。多次统率军队出征,穆罕默德出征时,也曾奉命留守麦地那。629年,率军3000人攻打叙利亚边境,在穆尔塔之战中阵亡(此人是少数几个率先皈依伊斯兰的人——除了穆圣本人,赫蒂彻是第一个女人、艾布伯克尔是第一个自由民男人、阿里是第一个小孩、宰德是第一个奴隶......排名不分先后)

还有一个宰德·本·撒比特,穆圣的书记官,古兰经的记录和整理人

还有一个是波斯人赛勒曼,就是建议挖壕沟击败麦加人的那位参谋

通宝推:五藤高庆,ton,
家园 几个地方稍微不准确

1 马克西米努斯二世 就是 四帝共治时期 的东方大区 恺撒/奥古斯都 马克西明-代亚,第二代东帝 加勒里乌斯的外甥,先是被指定为东方恺撒(副帝),然后自立为正帝;他虽然也筹划过东征,但是他暴卒于乞里奇亚,是因为偷袭另一位东方皇帝 李锡尼失败,逃回东方......然后他就突然死亡

2 大数的保罗虽然是基督教历史上最重要的人(耶稣是圣三一)之一(最多二选一,彼得和保罗),但是他不是十二使徒之一

3 乞里奇亚在拜占庭帝国1071年败给塞尔柱土耳其之后,就被土鸡和小亚美尼亚给分了.....尼西亚和拉丁帝国都够不到这里

科穆宁朝强盛的时候,一度在这里设有总督,靠威慑和羁縻并用的方式控制当地地方势力(很多是迁徙过来的亚美尼亚人),大约就是约翰二世统治的后期到曼努埃尔一世一朝,这以后主要是 小亚美尼亚王国在这里苟着,最后十四世纪被 马穆鲁克打爆了,此后就基本上是土耳其的地盘

通宝推:五藤高庆,
家园 更新:挪威

古挪威王国(Norwegian Realm,古诺斯语:Noregsveldi。古挪威王国始于872年,结束于1397年卡尔马同盟结成。而卡尔马同盟再解体后出现的新挪威王国,挪威语称之为Kongeriket Norge)。是现代挪威王国的起源。在卡尔马同盟形成前有7个王朝。

游戏中的挪威,自挪威百年内战(挪威语:borgerkrigstida)始,经过了黄金年代,止于卡尔玛三国同盟结成,反映的是挪威国家的形成和上升期的历史。这个时期的挪威史不单是一部国史,还是一部地区史。由于斯堪的纳维亚诸国受极毒教影响比较晚,大量保留了古代传统。所以这个时期的北欧国家有几个特点,第一是其继承法非常混乱。欧亚大陆上常见的长子继承制和不太罕见的幼子继承制在这里都不是公认的制度。只要是前代国王的血脉,女子、私生子甚至假冒僭称的孩子都可以继承王位。挪威国家的继承线涉及了周边所有的北欧国家。而挪威王室亦利用周边国家同样混乱的继承制度入主他国。所以北欧国家的王室的一个特点是往往既是本国的王,又是外国的王。成4选取挪威,既是看中了这个时期挪威崛起的历史,又是用挪威这个典型来代替整个北欧地区。第二是王权仅仅是名义上的存在,实际实行的是一种贵族共和制,甚至是其他权势阶层也可以直接参与国政的纯粹共和制。由于继承权混乱,挪威王室实际并无权威可言,很多时候往往是一个吉祥物,或者傀儡。好一点的也只是党派领袖。一旦哪个势力有不满,一顿饭功夫就拥立一个或真或假的王子来打内战。第三是北欧人民普遍民风彪悍,好勇斗狠。事情稍有阻滞就拔刀相向,而大量的因长期尚武风气而形成的古法和传统,又为这种一言不合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提供了理论背书。混乱的继承制、靠“物理”来解决问题的政治传统,王权和宗教的对抗,外国的干涉和挪威的反干涉,各派势力为保利益的相杀,共同促发了蔓延110年的挪威百年内战。百年内战带来的灾难性的苦果,最终促使了挪威人民选择了一场披着诸侯乱战外衣的革命。以斯韦雷为首的桦树皮鞋派义军崛起,成功击败所有对手。斯韦雷王朝引入西欧式的王政制度,胜利重建了挪威国家和社会,让挪威成为这个时期斯堪的纳维亚上第二个像模像样的国家。但是挪威封建制国家在这个时期的形成,已经属于相对较晚的了,因此它费尽辛苦从早期的部落头人式的共和制转变为欧洲传统的王政时,在解决了旧问题的同时很快就遭遇到欧洲传统王政中已存在的一系列的,对于挪威国家来说是新的问题和挑战。挪威国家面对新问题和挑战解决的并不好。这使得新兴的挪威国家很快丧失独立,为之后加入了丹麦主导的卡尔马同盟奠定了基础。挪威崛起时期正逢北欧文学开始兴起,黄金时代的挪威王室因为普遍受教育,颇重视文教工作,敢于为此付钱。在挪威王室的资助下,以埃达和萨迦为代表的北欧的文史学获得很大发展,使得挪威乃至北欧国家的历史从此成为有据可查的资料。成功推动了现代斯堪的纳维亚民族国家的出现。

通宝推:环宇7504,
家园 剧本一:奔驰于草原上的狼

斯维列:这位是挪威斯韦雷王朝(Sverre dynasty挪威语:Sverreætten)的太祖 斯韦雷·西居尔松(Sverre Sigurdsson,国内又译司威雷或斯韦雷·西居尔德森)。他是挪威史上颇为传奇的,如朱元璋般的布衣天子。由于他出身微贱,不惧挫折,白手起家而靠权谋奋斗登位成功,是欧洲中世纪时罕见的凤凰男,因此很受后世挪威人民的尊崇。

生于法罗群岛(Faroe Islands),出身成谜。因为北欧五国在游戏涵盖的这个阶段,是由神话刚开始向信史转变的年代。像埃达和萨迦这样的文学和神话,几乎是这个时期北欧五国史唯一的成文史料来源。所以这时的北欧五国,尤其是挪威和冰岛的早期史料充满神秘。很难考证真伪。斯韦雷起事时自称是西居尔二世(Sigurd II Haraldsson)的一个私生子,现代挪威官史亦采用此说法。但如果是私生子的话,其父西居尔二世就是在12岁有子了,这又不太符合常理。而且后来斯韦雷面对反对者的血统问题质疑时,用验证问题搪塞过去,最后居然靠的是不顾脸面才勉强解决(当时解决认亲问题靠的是所谓神裁,比如徒手拿火炭,赤脚过油锅这种一看就是扯淡的方式,所以斯韦雷拒绝神裁,确实合理。但是他又没办法免于质疑,最后是他母亲在公开场合说曾给西居尔二世当陪睡丫头,给他亲爹戴了个绿帽才圆过去…)。所以史学者大多认为他是一介平民出身。父名尤纳斯,是一个给养蜂场干活的木匠。五岁时随家人移居到法罗群岛,在此长大。青年时投奔自己的叔父,时任法罗群岛主教的隆,在其手下当了一个教士。受其叔父培养,受到良好教育,并通过其叔父的介绍逐渐接触北欧的贵族圈。由于他母亲曾说他是国王的私生子,导致他立志夺位,所以大概1175年左右,他离开法罗群岛开始闯天下。

这个时期的挪威百年内战开始走入中后段,经过漫长的内战,挪威中央权力已经荡然无存,国王不再是国家的至尊,而完全变成“狗脚朕”。参与内乱的各派各自拥立个王当傀儡,然后发现这王不好用,或者可以卖了的话,就如杀狗一般把人剁了换一个玩玩。在挪威著名的“十字军之王”西居尔一世死了的几十年内,三个同父异母兄弟大搞三王共治,先后割据导致混战爆发。斯韦雷认的父亲西居尔二世才20多岁就第一个被杀,其兄弟埃斯泰因二世两年后被杀,第三个兄弟英格一世五年后被前两个的拥趸杀害,接着又有1个短命国王被击败,最后是旁系国戚马格努斯五世上台。这位马格努斯五世登位时很年幼,其实是其父亲斯卡克伯爵(Erling Skakke)的傀儡。斯卡克伯爵是挪威百年内战期间的地产党(lendmannspartiet)头头。因为他曾经参与过十字军去圣地打仗,所以他归来后和教会关系很好,内战期间凭借着教会提供的组织体系,其军队比其他的挪威内乱各派组织性更好。所以能连续干掉数个对手。当时欧洲国家有个传统惯例,就是某国内的派系在扯旗造反的时候,喜欢拿些日常用品当旗号,比如斯卡克伯爵和马格努斯五世的派系就自号叫“法袍派”(Heklunger)。大概在1174年左右,在拿着各种日常用品当旗号的挪威内乱各方中,出现了一个拿鞋做旗子的派别叫 “桦树皮鞋派”(Birkebeinar)。头领是埃斯泰因(后者声称是埃斯泰因二世的儿子)。所谓桦树皮鞋是一种挪威人冬天用的类似绑腿一样的雪靴。由于材料来源最为简便,却又不能耐久,所以在当时的挪威,只有最穷的人才使用这种桦树皮制的靴子。桦树皮鞋派成员大多是无地农民和边境地区的边民。是当时挪威生活最差的群体。苦出身加上民风素来好勇斗狠,所以桦树皮鞋派军人以作风顽强,意志坚定著称。其起事后,得到了瑞典伯爵比耶(Birger Brosa)的支持。比耶是挪威王室的女婿。对于夺回老丈人的产业他颇为热衷。不过他们的对手毕竟也是一样的流着维京之血的狂战士后裔,而且后面还有教会提供组织体系。所以缺乏组织的桦树皮鞋派连吃败仗,被迫逃亡瑞典。等斯韦雷面见比耶的时候,埃斯泰因刚被人砍死,桦树皮鞋派正群龙无首。麻爪的比耶见到了斯韦雷之后,被他的口才说服,于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支持了斯韦雷当桦树皮鞋派的新统帅。斯韦雷拿了点钱,领着桦树皮鞋派仅剩的几十人残部返回挪威。斯韦雷很清楚自己的实力,所以他一方面打出为穷苦人恢复和平的旗号,另一方面发挥自己的战士能吃苦,性顽强的特点。采用游击战术,带着马格努斯和法袍派兵队全挪威乱跑,力求要把马格努斯的军队肥的拖瘦,瘦的拖垮。斯韦雷很像泰国的他信,他主要依靠挪威农村和里面的穷苦农民,发动他们反对城市阶级。所以他能获得遭到百年内战荼毒的挪威农民的支持,因此以几十人的兵马,不但屡剿不灭,反而日渐强盛。在他的带领下,桦树皮鞋派苦战七年,终于将马格努斯五世赶到丹麦。1184年,斯韦雷亲率桦树皮鞋派舰队,在松恩峡湾的菲迈特(Battle of Fimreite)截击马格努斯的法袍派舰队,依靠自己的军舰吨位更大,更耐撞击的特点,通过撞击战术成功击败马格努斯。这位证明了自己是无愧于维京先祖的君王,于群臣的欢呼声中在巨舰上黄袍加身,开创了斯韦雷王朝这个在挪威史上再次将挪威带入辉煌的王朝。

登基称帝的斯韦雷开始大搞“统一战线”。他一方面宣扬法律,举起以法治国的大旗。并重用与他浴血奋战的穷苦兄弟。他大力提拔下层人士担任各地总督(挪威的总督,或曰省长。大体相当于中国秦朝的郡守。其有治安、收税、宣读法律等权力。不过斯韦雷做法不甚激进,所以还是有一些总督是仍由旧领主担任。)。通过任命忠于自己的郡守,斯韦雷大为加强了王室权力,削弱了旧领主们的势力;对外他还娶了瑞典国王的妹妹玛格丽塔,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同时斯韦雷对于仍在抵抗的反对势力毫不手软。建国的经历让斯韦雷深谙游击战的精髓,而被他的游击战术打败的对手,也食髓知味,反过来也用游击战的方法来打击斯韦雷。虽然斯韦雷是有自己的根基和民意基础的君王,不是马格努斯五世这种单纯玩弄权势的诸侯。所以想用游击战术击败他是很难的。但这并不代表他的治世不受这种游击战的困扰。毕竟挪威的百年内战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便内因已去,但是以丹麦和罗马教廷为代表的外国干涉势力依然存在,而在战争中失去亲友的大多数旧贵族、见不得平民血统成为贵族的野心家、愚昧且容易煽动的农民们、争权夺利的教会等等势力都渴望复仇,觊觎王位。所以斯韦雷还得平定这些人为他带来的,持续了他一生的麻烦。于是斯韦雷一边杀死反攻的马格努斯,并先后平定了以“僧袍派”、“狼皮派”、“岛人派”等群体的叛乱。另一方面和罗马教廷和他们的新代理人——挪威内战最后的反对派 权杖派(Bagler)文攻武斗。斯韦雷在与罗马教廷在教会财产、挪威主教人选、挪威王位加冕等重大问题上激烈交锋。并连连获胜,文斗输了的教会一着急直接将斯韦雷破门出教。但是老辣的司威雷根本不当回事,因为挪威地处偏远蛮荒的北欧,属于当时极毒教世界的边缘地带。由原始宗教改信基督教的时间比中西欧晚了几百年,宗教势力影响很小。所以司威雷敢于软硬不吃,被逐出教会也不怕。教皇英诺森三世还想进一步惩罚司威雷,无奈挪威太远,他又专注于搞十字军,所以只能依赖挪威周边的诸侯(如丹麦)给予资助,来维持权杖派军队进攻斯韦雷。因为支援力度有限,权杖派军队也只能用游击战术来进攻斯韦雷。面对干涉军的进攻,斯韦雷一开始采用焦土战术,凡是权杖派过境的村子一体烧掉。但教廷的势力太大,而且他的焦土战术并不受农村人的待见。反抗斯韦雷的这种残暴的行为一直不断,让斯韦雷头痛不已。最后斯韦雷决定改变做法,宣布只要不反对他的,家产可以保全,只有确定支持权杖派的人才予以烧毁。而且参与叛乱的首领,如果能立誓不再武力反抗,也可以释放回家。并且他在薨逝前嘱咐儿子哈康三世要与教会和解。他的子孙们秉承了他的意志,最终终于在其手上结束了漫长残酷的挪威百年内战,挪威王国也因此走上了一条通向繁荣的大路。

斯韦雷的一生是战士的一生。他自起家创业始,到他龙驭上宾止,一直忙于军务。其实对挪威国家的制度建树不多。他虽然扯起了重建秩序的旗号,但是却没有时间和心力来实现它。无法实现政治建设,就是为什么终其一生他和权杖派谁也吃不掉谁的原因。但是他白手起家,不靠血统继承或者怪力乱神忽悠,而是依靠一套明确的政治纲领,发动群众建设一个新社会的办法来登基建国,这一点使得他的战争又超脱了欧洲中世纪常见的那种诸侯乱战的范畴,而进入到了革命的范围。而欧洲要出现类似的近乎重铸社会的革命,要到几百年之后,几近文艺复兴时代了。因此虽然他不像欧洲其他地方的君主都是贵族出身,而只是一介草根,但这反而让挪威人民对他更加爱戴和推崇,视为一位值得骄傲的明君。现代挪威史权威 葛吉尔瑟教授(Knut Gjerset)在他的《挪威人民史》(History of the Norwegian People)直接评价斯韦雷的建国是:“一场革命已经发动。其间,桦木皮鞋派,或者说是普罗大众,在司威雷领导下已经从贵族和教士手中夺取了权力……与司威雷登基相伴的,是傀儡国王和贵族统治时代的终结。”而与司威雷敌对的马格努斯代表着“一种从部落贵族制得到权力和支持的,落后的君主制”。而《古今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 Ancient and Modern: Being a History Of Denmark, Sweden, and Norway:)更是大胆称赞道:“如果他(司威雷)在法兰西、德意志或英格兰更为宽广的舞台上活动,他会成为中世纪最伟大的君主之一,这或许不是过分的猜测。若其他跟罗马教廷作对的君主有司威雷的才干,宗教改革都可能已经提前”。虽说这无疑是一种谬赞(因为斯韦雷最后还是跟教廷妥协了),但也可以看出这位草根天子在挪威人民心中的地位。而他的斯韦雷王朝,作为将挪威带入第一个辉煌年代的伟大王朝,也世代被挪威人民铭记下去。

赫肯三世: 挪威斯韦雷王朝第二代国王哈康三世·斯韦雷松(Haakon III Sverresson,生卒年约1170-1204)

挪威百年内战时期的过渡性国王,司威雷即位前出生,登基在位仅一年便去世了。主流历史学家认为他是斯韦雷的第二个私生子。北欧人民性格彪悍,一直以来对性关系都很放得开。而斯韦雷又是靠打游击出身,所以和其他挪威的国王一样有自己的战时情人。也和其他挪威的国王一样有自己的私生子继承问题。哈康早年随父亲一起打仗,1197年在和权杖派的战斗中表现出色,而且多次参加后续战,颇受斯韦雷青睐,立为后嗣。斯韦雷有鉴于挪威不明确的国王继承法导致的内战频仍的情况,一直对外人强调哈康是唯一还活着的儿子。并且在1202年,临终前建议他解决与教会的长期争执。斯韦雷薨后,哈康被桦树皮鞋派推为首领,同年春天在议会被拥立为国王。随后,流亡瑞典和丹麦并支持牧杖派的挪威主教返回挪威,并在哈康取消父亲的多项禁令后和之达成和解。教廷亦因此撤销对挪威的制裁。

对内哈康手腕偏柔,他一改其父亲长期以来的强硬作风,开始兑现其父的恢复秩序,保障和平的政治号召。通过利用父亲的遗泽,他和农民的关系不错。在他的刚柔并济的手腕下。挪威的和平逐渐恢复,这使得他获得苦于长期内战荼毒的挪威民众的欢迎。牧杖派在他的手腕下,渐渐被挪威人民视为战争贩子,很快失去民心。1202年秋,牧杖派头目英格·马格努森被奥普兰当地农民打死。挪威国内的牧杖派被迫解散。在丹麦的牧杖派拥立新的领导人埃林·斯泰因维格(Erling Magnusson Steinvegg),但埃林眼见权杖派式微,认为缺乏胜算,拒绝重启战争。所以在哈康治政时期,成功的让教廷取消了对挪威的禁令,一段时间内也结束了内战。挪威的长期和平出现曙光。但是他不幸的早逝,再次把挪威拖入了内战的泥潭里。哈康有内宅不宁的问题。他和其他挪威的国王一样喜欢找情人,却不喜欢结婚。而且他与他的继母,瑞典公主玛格丽塔(Margrete Eriksdotter)关系很差。玛格丽塔试图带她与司威雷的女儿回瑞典,但哈康强行将她与女儿分开,并把玛格丽塔留在王宫,两人就此翻脸。1203年圣诞节,哈康因身体不舒服,接受了放血疗法,结果被庸医治死,薨逝于1204年元旦。桦树皮鞋派质疑这是毒杀,而玛格丽塔是嫌疑人。为了证明清白,她让手下接受神裁(赤脚过火炭),结果这名手下理所当然的被严重烧伤。没通过神裁的玛格丽塔被定性为弑君者,不得不连夜逃回瑞典。随后桦树皮鞋派拥立了哈康的4岁侄子古托姆·西居尔松,但是古托姆在位仅7个月便死去。国王连续逝世导致挪威内战再开,牧杖派的埃林在几个月内聚集了一支军队,准备杀回挪威。但这时哈康早期的一位叫英嘉的嫔妃突然在这时候抱着一个婴儿跑到王宫,声称这个婴儿是哈康的私生子,这个也叫哈康的男孩,就是日后挪威的哈康大帝。面对外界质疑,英嘉决心挑战神裁,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实在看不下去挪威人民遭的罪了,1218年,英嘉挑战神裁(钻孔铁)成功,让人们相信了孩子的出身。桦树皮鞋派和挪威人民再次获得了一位领袖,百年内战的最终一幕也缓缓开启。哈康三世时期,挪威的文学家完成了著名的《司威雷萨迦》和《牧杖派萨迦》的草稿。挪威国家从此迈入信史年代。哈康三世葬于卑尔根旧教堂(1531年拆除),其遗址上现有纪念碑。

斯诺里:这位是冰岛中古时期最伟大的文学家和诗人斯诺里·斯图鲁松(Snorri Sturluson,1178~1241) 。不过成4一如既往的犯了错误。他不是编撰了《埃达》,而是《埃达》的集大成者。《埃达》是在斯图鲁松之前创作的。

生于冰岛的阚默(Hvammur),冰岛名家斯图龙家族(Sturlungar family clan)出身。斯图龙家族是冰岛共和国建国六大家族之一。在冰岛地位极为显赫(冰岛共和国和挪威合并前这段时间,在冰岛史上就称为斯图龙年代Sturlungaöld)家中甚至和挪威王室有姻亲。因此从小受高级教育,精修法学和文学。成年后很快成为冰岛著名的律师,亦有文名。随后步入政界,最后做到冰岛议会的讲法者(lawspeaker,冰岛语lög(sögu)maður,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独有政府职务,源于北欧和北德等地古代的长老制的遗留,但仅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才被设立为正式的政府职务,负责在议会辩论时提出自己对某个法律的专业法律解释和见解,讲法者富有权威,地位极高。是现在北欧国家最高法庭首席法官的前身)后来斯诺里受挪威王室邀请,前往挪威任帝师,进而任摄政,负责辅佐年幼的哈康四世。这段经历让他成为鼓吹挪威和冰岛合并的合并派,这就是他在挪威历史上出名的原因,他也经常被认为是挪威的文豪(所以成4里他是挪威的将领)。斯图鲁松后来回到冰岛,凭借其名气鼓吹冰岛和挪威合并,造成极大影响,最终闹起冰岛内乱。斯图鲁松虽然在造成内乱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他在内乱中表现无能,光说不练。虽然他造成的混乱利于挪威并吞冰岛,但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让哈康四世对他的老师甚是失望,两人开始渐行渐远。最后斯图鲁松因为对哈康四世失望,返回冰岛后在议院指责哈康四世在冰岛的新代理人吉索尔-托尔瓦德松(Gissur Thorvaldsson),结果遭人谗害,被哈康四世下令暗杀于家中。

斯图鲁松一生作品众多,是冰岛文学和历史学上的巨匠。亦是北欧文学史中天王级的人物。其中影响力最大无出《埃达》。所谓《埃达》(Edda)不是一本书,而是许多故事的统称。它是中古时期流传下来的最重要,且没有之一的北欧文学经典,和古希腊神话、罗马神话并称为西方神话三大源头。它的含义现已无从考证。有人认为它的意思是“诗”;另有人认为它是冰岛南部学术中心奥迪的变音,可能表示“奥迪丛书”的意思。长期以来埃达都是口传文学,基本已经难以考证。一般讲成书流传至今的埃达有两部:第一部是冰岛学者布林约尔夫·斯韦恩松于1643年发现的旧埃达(又叫诗体埃达)。这是一个作者不明的手抄本,写作时间大概在9至13世纪之间。现在这个手抄本是冰岛的国宝;二是新埃达(Prose Edda,又叫散文埃达),是由斯图鲁松在13世纪初期写成。它是旧埃达的诠释性著作。《埃达》以主题而言一般分为两类,即神话诗和英雄诗。根据题材又分为两类即叙事体和教谕体。内容涉及广泛,包括传统北欧神话,道德箴言,韵律诗和赞歌等等。可以说没有《埃达》,就没有我们今天所知的北欧神话体系,所以成4说《埃达》是北欧神话背景。《埃达》是北欧民间诗歌和口头文学的大成之作,亦是独一无二之作。现今所有北欧国家的中古时代的民间史诗和口头文学,几乎全部存伪,都能在史学上被证明是后人仿作的。但唯有《埃达》是目前为止北欧文学中唯一一部能被证明确为原汁原味,并非后人仿写的中古时代民间文学作品。所以无论在文学意义还是在历史价值上,都有着极大的价值。《埃达》长期以来都是通过口传来继承。即便有斯韦恩松的发掘和找寻,其内容亦残破不全。而斯图鲁松是第一个真正考证了《埃达》,并将其成功文字化和文学化,使之能以文学形式流传至今。多亏了斯图鲁松的考证,编纂和创作的《新埃达》,我们现今所熟知的北欧神话体系,包括我们现今耳熟能详的很多源自北欧神话的童话元素,如小矮人,地精,哥布林等等,才能真正流传下来而为人所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文豪,冰岛在瑞克霍斯达鲁市(Reykholt)设立斯图鲁松文化研究中心。这里也是冰岛《埃达》学研究的核心机构. 《埃达》学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很重要的位置。比如德国的民族史诗《尼伯龙根之歌》,其原始内容即取材于埃达为代表的北欧神话。好莱坞拍摄的以北欧神话体系为基础的电影,例如什么雷神索尔,诸神黄昏之类的观念,其实最早都是从《埃达》里面来的。

家园 剧本二:群狼的咆哮

侯昆四世:这位是挪威斯韦雷王朝第4代国王 哈康四世(Haakon Ⅳ Haakonsson)他绰号叫“老人家” (the Old)。因为他儿子也叫哈康,所以历史学者通常称其为老哈康,他儿子叫小哈康。

挪威的一代雄主,1204年生,本是哈康三世的私生子,母名英嘉(Inga Olafsdatter fra Varteig)。出生时被其母隐姓埋名,1岁时因为哈康三世被庸医治死,挪威再次陷入大乱,其母为儿子求前途才亮明身份。但是挪威王室因私生子冒出来求位的事情多到闹了一场一百来年的内战,所以英嘉这么一说,要么没人信,要么信的人都是来找麻烦的 —— 英嘉所在的瓦尔泰格(Varteig)是牧杖派的地盘。本来听说对头绝后了,正弹冠相庆的权杖派突然听说原来死对头其实有个儿子,二话不说立即派人追斩。这时候已经分裂的桦树皮鞋派中有一个分支还忠于哈康三世本家,这派人听说英嘉有子,赶快组织人营救,营救队先敌到达,带着英嘉和哈康母子二人迅速向自己的地盘撤退。撤退途中遭遇了暴风雪,眼见追兵逼近。营救队精选出两名勇士,将年幼的哈康裹在怀里,然后二人进行长程滑雪,硬是翻越皑皑雪山安全回到桦树皮鞋派的地盘。英嘉也在暴风雪过后甩开了追兵,顺利抵达挪威首都卑尔根。找麻烦的人应付完了,就该应付不信的人了。面对突然冒出来的英嘉和孩子,对私生子这个词一听就跳的挪威枢密院实在是怕了。坚决不认哈康,为了自己孩子的前途,英嘉决定大胆挑战神裁,并选择了可怖的双手钻孔铁。或许是母爱的力量,或许是上帝也实在看不下去这些以它的名乱来的权力动物了,英嘉居然一次挑战成功。哈康的王子身份也不再受到质疑。桦树皮鞋派再次获得了一位领导者。而挪威也获得了一位伟大的王。所以现在瓦尔泰格的市徽图案就是红白相间的女子双手钻孔铁图,为的就是纪念在英嘉在这个残酷世道里依然恒久的母爱。而被受母爱庇佑的哈康,也因他顺利在暴风雪中突破群山,而成为了光环加身的天命之子,获得了桦树皮鞋派主流人士的忠诚。为纪念这一天命,现代挪威创设了一个著名的山地滑雪赛,叫桦树皮鞋越野滑雪赛(Birkebeinerrennet),现在是挪威非常有名的冬季运动项目。

但和其他的天命之子一样,哈康想创造自己的时代还需要经过不断考验。尽管他母亲全力保护他,但他的童年依然是非常动荡,屡次遇险。3岁时他被牧杖派抓住,但他很巧妙的选择拒绝喊当时权杖派的大权臣菲利普-西蒙森(Philip Simonsson)为主君。和桦树皮鞋派一样,权杖派也是党内有派,派内有党。而当时权杖派的正式君主是马格努斯五世的后代埃林·斯泰因维格。所以哈康不喊西蒙森是主君,反将了他一军。为避免公开内讧,而且也不愿意担个儿童杀手名声的西蒙森让哈康全身而退。8岁时,这位少年天子得知时任桦树皮鞋派的国王英格二世(Inge II of Norway)跟其他党内派系的头头们开会排除自己的王位继承权。哈康知道英格当时跟教廷闹得不愉快,所以他就表示因为他的代表没在场,这个决议是无效的。英格二世反问谁是代表?哈康回答到“上帝和圣奥拉夫”。英格二世吃了个瘪,为了不进一步把教廷扯进来,英格二世遂作罢。11岁时有人想当从龙功臣,就鼓动哈康造反,他果断拒绝,保证了桦树皮鞋派的统一。就这样哈康闯过重重考验,度过步步惊心,顺利的成长起来。他长期以来与英格二世的私生子古托姆一起长大,两人私交甚笃,而且借助这个便利,哈康发现了文教的价值,开始主动习修文艺。在挪威内战后期,随着军队规模扩大和政府管理的需求,书面交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反过来要求挪威国家需要有一位有文化的国王来领导。而哈康作为挪威历史上有史以来的第一位接受正规教育的国王,这个位置当仁不让。他的恩师,就是冰岛文豪斯图鲁松。名师教诲之下,勤奋好学的哈康成了一位高徒,进步飞快,名声日增。桦树皮鞋派也因此日益倾向于这位王子。

1217年英格二世病死,当时13岁的哈康凭借才能与民意,迅速击败古托姆、英格二世同父异母兄弟斯库勒·巴尔德森、英格二世同母异父兄弟的儿子等三名竞争对手,被拥立为国王,而斯库勒·巴尔德森则担任摄政王。登位后的少年天子,继续采用其父亲的策略,一方面想法和教廷和其他邻国和解,另一方面把权杖派描绘成外国支持的战争贩子。用以团结自己的派系和更广大的挪威人民。哈康是一位很高明的外交家,不但精于计算可能的利益边界,还善于利用各种关系来寻求外交突破。他凭借自己的地位结交欧洲诸王,努力和他们搞关系,再通过诸王们在教廷里替他帮腔说话,并抓住时任教皇英诺森四世要搞十字军的目标,出钱出力,最终实现了和教会的和解。而他号召反对战争贩子的政策,很得苦于战争,渴望和平和秩序的挪威人民的心。和外部势力和解的实现,亦使得权杖派失去大义名分,坐实了其争权夺利的面目。这导致权杖派内部厌倦了无休无止的挪威百年内战的那部分人开始倾向于哈康。权杖派遂分裂,桦树皮鞋派见状立即加大攻势。1227年,在断掉了瑞典的支持后,桦树皮鞋派彻底击败了权杖派最后的武装力量,从此挪威实现统一。1240年,在隐忍20年后、哈康率军出击,彻底歼灭了摄政王巴尔德森的叛乱军队。从此哈康家族成为桦树皮鞋派,乃至挪威再无争议的一尊,挪威百年内战就此落幕。因敉平国难,再建国家有功,挪威议会仿效欧洲通例,决定为哈康上大帝尊号。这是挪威历史第一位正式加冕大帝头衔的君王。其他的挪威的大帝都是后世人追加的。所以称呼哈康是挪威的第一位大帝也是对的。

哈康称尊后开始对挪威国家进行改革。他打出全面改革的旗号,提出反对各种复仇主义思想。以此为基础对挪威的内政外交进行全面革新。外交上他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击败外国支持的反对派后,并不寻求复仇,而是借着胜利积极和邻邦改善关系。他首先通过让长子小哈康与瑞典比耶伯爵之女联姻,实现了与瑞典的关系的正常化。然后专心对付挪威内战的最大干涉国——丹麦。他借助丹麦和汉萨同盟爆发战争时,挪威商船也遭到威胁的机会,果断下令挪威海军扣押了汉萨同盟的盟主吕贝克和丹麦人的船只。吕贝克见状服软,遣使致歉,哈康借机和其达成商贸条约。然后又反过来拿这个条约压丹麦。他还拉来了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国王阿方索十世(阿方索想娶丹麦公主)。提出资助阿方索十世参选神罗皇帝的方法,忽悠阿方索十世换媳妇,然后两国一起去暴打丹麦。阿方索十世颇为意动,丹麦见状被迫服软,和挪威签订和约。然后哈康让次子马格努斯与丹麦公主联姻。顺利实现了对丹挪关系的正常化。稳定邻国关系后,哈康大帝开始对挪威的法律和传统进行改革,他吸收百年内战的教训,废除了双王共治制度,规定挪威只有一位国王。同时修改不合时宜甚至与现状相悖的法律,宣布血族复仇传统为糟粕,不能引为法源。新的法源确立了只有犯罪者本人才为罪行负责的原则。同时他拿百年内战最大的原因——挪威混乱的继承制度开刀。他让挪威主教背书,然后在所有地区宣布在挪威国家里“基督徒劳烦上帝见证俗事,实不可取”。随后根据这个理论宣布修改继承法,规定只有婚生长子才可以优先继承王位,如确实无婚生子,才可由私生子继位。神裁法从此不再应用于王家继承事务上。挪威国家从此引入长子继承制度,国家政治稳定性大增。然后哈康进一步强化国王权力,他引用了当时波罗的海国家常见的做法,颁布了著名的法律书籍《王之明镜》(Konungs skuggsjá,当时波罗的海国家的法律专业书籍,往往都叫XXX明镜)。这是挪威史上第一本民法通论。它是后世挪威统一民法典的基础。《王之明镜》记载了大量的法律案例和相关的处理方法,内容浅显易懂,便于应用。它的颁布一方面强化了国王作为法律颁布者的权威,另一方面极大地约束了挪威传统上的诸法乱用,以至于国民不信法律,只能靠扯淡的神裁或者干脆来决斗来作决定的陋俗。同时哈康谨慎处理与外部势力,例如教会的关系。他努力维持和平,尽力避免参与到外国的战争中。所以他拒绝参加反对蒙古军的战争和神罗皇帝选举,只是积极的妥善安置蒙古入侵造成的大批东来难民(尤其是白海一带的皮尔姆人)。通过吸纳这些难民,大大增强了挪威国家的力量。哈康比较专注于海上扩张,他任内将格陵兰和冰岛,还有北极地区的萨米人族群都纳入到挪威统治下,为了维持自己的成果,挪威大造海军。在哈康的努力下,挪威海军成为当时波罗的海上最强大的海上力量。稳压其他波海国家一头.丹麦也正是因为畏惧挪威海军的力量,因而愿意实现丹挪关系正常化的。哈康利用外交手段和挪威强大的海军力量,专注于向挪威西部和北部这些海上边疆扩张,他的扩张为日后挪威广大的海疆打下基础。广大的海疆为挪威带来了丰富的海产品,挪威商人利用这些海产发展渔业和海产加工业(例如鲸油和鳕鱼),成绩十分显赫。近代挪威工业化的第一桶金,就是依靠挪威的海产加工业攒下来的。1263年挪威和苏格兰因为奥克尼和设得兰群岛主权问题发生争执,哈康仿效自己的维京祖先,全力动员挪威海军远征苏格兰, 但不幸的是他的舰队在12月份时遭遇暴风雨,结果被苏格兰国王亚历山大三世逼退.他被迫于奥克尼群岛建设营地越冬.期间染上重病,最终病故于此.

哈康大帝秉政挪威46年,不过之前他大多在权斗或者打仗,他真正的治世一般从1240年算起,在他二十余年的努力下,饱经战祸的挪威获得了一个真正的恢复和发展期.精于文韬的他,大力支持挪威的学者著文立说,在他的支持下,以萨迦为代表的挪威文学和史学获得极大发展。萨迦虽然很大程度上是传奇故事,但是它的主角已经从传统的诸神变为现实的人。挪威的学者们考证补充了挪威历代国王的萨迦与百年内战各派斗争的萨迦。以《哈康四世萨迦》,《斯韦雷萨迦》,《权杖派萨迦》和《桦树皮鞋派萨迦》为代表的一系列萨迦,迅速取代了传统的埃达,成为挪威民族共同记忆的主要载体,也将挪威史和北欧史从神话中正式带入了信史时代。同时哈康大帝赞助挪威的学者们翻译欧洲的著作为古诺斯语,在挪威学者的努力下,北海-波罗的海地区的文学作品逐渐被介绍进入挪威。古老的圆桌骑士传说,和被后世称为北欧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特里斯坦和绮瑟》(Tristan and Iseult)都是在这个时期进入挪威,让挪威人民感受到文化新风的吹拂,精神生活进而大为丰富。在翻译的过程中,挪威学者们深感古诺斯语在表达上的局限性,于是开始引入新词汇和语法,逐步锤炼出了现代挪威语的前身——古挪威语(Old Norwegian,挪威语:gammelnorsk,古挪威语又叫做挪威诺斯语Norwegian Norse,大概通行于11世纪到14世纪,之后逐渐演化为现代的挪威语)。并且用古挪威语写出了挪威最早的民俗文学《骑士萨迦》(Chivalric sagas,挪威语riddarasögur)。《骑士萨迦》和诺斯语版的《特里斯坦和绮瑟》,标志着挪威文学开始走入民间,逐步成为挪威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哈康大帝澄清国宇,重建秩序,制定国典,教民礼仪。他的后人继承了他未完成的事业,顺利让挪威步上繁荣之路,所以挪威人民非常尊敬这位伟大的王者。把他和他的子孙统治时期,称作是挪威的黄金年代。1994年挪威冬奥会上,挪威人民推出一男一女两个小孩为本届冬奥会的吉祥物,其中男孩子的名字就叫哈康。2016年挪威又翻拍了哈康大帝这段故事的传统正剧,网飞代理了这部剧,就叫《桦树皮鞋派》(Birkebeinerne,英语翻译叫最后的王The Last King),用以纪念这位带领挪威翻过雪山,走向未来的名王。

斯徒拉:网上曾经有人认为这个人是斯图拉-西格瓦松(Sturla Sighvatsson),不过西格瓦松虽然确实是斯图鲁松的侄子,但他不是一个文学家。甚至连文人都不是。他在冰岛史上以“狂暴的战士”而闻名。虽说北欧人民性格彪悍,上午刚写完稿子下午就抄家伙削人的是挺常见。但是还不至于叫一个狂战士为文学家。而且关键硬伤在于西格瓦松是1238年死于与世仇家族的冲突中的,比他叔叔斯图鲁松还早死三年,不可能在叔叔死后继续编纂埃达。所以这里这位文学家,其实是指斯图鲁松的另一个侄子 斯图拉·索达松(Sturla Þrðarson, 1214—1284)。他一度是斯图龙家族的族长,也是冰岛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人之一。

生于1214年,斯图龙家族出身。父亲是冰岛酋长索达尔(Þórður Sturluson)。母亲是情妇。爷爷是冰岛著名的政治家 老斯图拉·索达松(爷孙俩同名同姓)幼年时师从自己的叔叔斯图鲁松。颇受真传。经叔叔介绍进入冰岛的文学圈。组织了以他的兄弟,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出身的名学者奥拉夫(Ólafur Þórðarson)和卡卡利·西瓦特松(Þórður kakali Sighvatsson)等人在内的文学小团体。锤炼技艺,修得文名。这个小团体一起创作了冰岛乃至北欧历史上的许多重要的著作(所以斯图拉的一个特点是他往往是一部名著中的集体作者中的一员。而自己独立创作的著作相对较少)。

当然在彪悍的北欧,文化人都得“魔武双修”,手上没两条人命的文化人,出门都抬不起头。所以他跟他哥们也参加了冰岛斯图龙时代的多场战斗,在战斗中积攒军功和势力,渐成名人。斯图拉是亲挪威的,他主张冰岛挪威合并。所以他在任斯图龙家族族长后,带着人跟反对派家族干了好几仗,客观上便利了哈康四世吞并冰岛。冰岛并入挪威后,他出任了讲法者。不过因为他与挪威哈康四世的代表发生矛盾,所以没干多久就下台了。之后他跑去挪威敲登闻鼓,但当时哈康远征苏格兰,挪威国内是王储马格努斯代理朝政。结果他备受冷落。不过毕竟名师出高徒,后来他凭借自己的出色才华终于混出名声。马格努斯六世跟哈康一样很喜欢请人写萨迦,斯图拉献上自己的作品,大获赏识,被马格努斯六世任用为宫廷萨迦写作团的一员。随后在挪威和瑞典的宫廷中任职终生。

斯图拉可能是冰岛最强的萨迦作者,也是冰岛乃至整个北欧都数一数二的史学家。他的成名作《斯图龙萨迦》(Sturlunga saga)是斯图龙家族的编年史,详细记载了包含作者本人一生在内的斯图龙家族的众多史料(其实这本萨迦也不完全是他写的,但是他写了其中的主干部分,称为《冰岛萨迦》Íslendinga saga,这本萨迦可以独立成书。而且斯图拉还对以往记载予以考据和清理,所以说整本斯图龙萨迦都是他的创作也可以)。鉴于斯图龙家族在冰岛史上的重要地位,这本萨迦可以看作是冰岛的《史记》。除此之外,他还写了《哈康四世萨迦》(Hákonar saga,挪威语叫Hákonarsonar),《约尔斯尼亚法言》(Járnsíða)等作品,并悉心收集和编纂了他叔叔的《新埃达》。而现代学者根据出土残篇考证出《马格努斯六世萨迦》(Magnúss saga lagabœtis)、《殖民书》(Landnáma)、《基督萨迦》(Kristni saga)等名著也都有他的参与。斯图拉十分高产,成功延续了他叔叔的文学事业。他的萨迦以记载详实,人物描写丰满见长。虽然本质依然是文学作品,但史实性也很高,可以作为信史看待。他的一系列萨迦承前启后,让冰岛和挪威的文学从神话传说性更强的《埃达》的年代进入到更以人为本的《萨迦》的年代,这是冰岛-挪威的文学与史学事业在这个时期的巨大进步。所以他的作品都是北欧史学研究的宝贵资料。现在《斯图龙萨迦》的原稿被冰岛人民细心保存在冰岛大学图书馆里,是冰岛的国宝。而他在冰岛的达拉西萨县(Dalasýsla)的别墅,也被冰岛国家辟为斯图拉纪念地,成为冰岛著名的人文景观。

家园 剧本三:苍狼的末裔

玛克尼斯六世:这位是挪威斯韦雷王朝的第六代国王,绰号改法者(the Lawmender)的马格努斯六世·哈康森(Magnus VI,古诺斯语:Magnús Hákonarson,挪威语:Magnus Håkonsson)。不过成4里面对他的描述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这个改法者不是个恶谥,而是个美称。因为他结束了挪威历史上诸法乱用,法统混沌的局面。成功创设了至今仍有影响的挪威统一法律体系。所以这个绰号叫做“定法者”更准确。但后世的史学者在提到他的时候,基本都用这个绰号来称呼他。因为他是第一个为挪威君主冠以序数称号的国王。自他之后挪威国王方称X世王。但是他将自己称为“马格努斯四世”,但在挪威君主世系中他应该是六世王,所以为避免混乱,史学者依然沿用了旧有的绰号称呼来指代他。

哈康四世的次子,生于1238年,因长兄早逝,所以在1257年被其父哈康四世封为副王,参知政事,父死后登基。因为哈康四世是死于外征的,所以虽然马格努斯有名分,也有其父的威望背书,但是他的登基过程虽然顺利,依然整出来不小的乱子。百年内战的惨痛教训,父辈的嘱托和继位时的混乱情况,共同促成了马格努斯六世致力改革的源动力。这位挪威的名王行事作风非常像雍正皇帝,是那种能以身作则,不畏非议,敢于直面挑战恶俗败法的改革家。他决心完成历代挪威王室的心愿——改变以臭名昭彰的继承法为代表的挪威的混乱习俗和法律,从此使继承权争议和复仇思想这两个导致挪威打了一百余年内战的头号原因彻底终结。首先,他最终定本了其父遗留下来的《王之明镜》(哈康大帝时期虽然已经发布此书,并未完成这部民法通论),为挪威人民能接受一部国家颁布的通行全国的法典打下了基础。随后他制定并颁布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马格努斯地方法典》(Magnus Lagabötes landslov)和《马格努斯市政法典》(Magnus Lagabøtes bylov)。这是挪威国家第一套全国性的法典。它们的颁行,取代了挪威各地方,包括法罗群岛和设得兰群岛这种海外岛屿的地方法(仅在冰岛略作修改)。其中《地方法典》是国家的组织法。该法典有四部分,每个部分指定一个地方法院。全挪威按照地区划分,东西南北一共有四大法院。挪威传统上各省处理法律事务时要开司法大会,这种大会统称为lagting。之前每个省都有自己的lagting。马格努斯法典规定各省大会都要归并到四大院里。而民事案件除了四大院可以接案判案外,其他任何人的判决都是无效的。而《城市法典》则规定了城市事务中那些是归属于民法管辖范围,法院有接案义务的。从伤人杀人等恶性案件,到商人行会利权的赋予,都被这部法典纳为民事案件。以这两部法典为基础,整个挪威国家初步实现了法律统一,举国通用一典。举国一典在现代国家是常识,但是在当时却是破天荒。事实上,挪威是当时欧洲第三个率先颁布全国性法典的国家(另外两个是卡斯蒂利亚和西西里岛),在法制史上意义重大。在制定法典的过程中,马格努斯重申了其父设立的概念,规定只有犯罪者本人才为罪行负责,并正式将血亲复仇,世代复仇和罪及他人的做法定为应予以惩办的非法行为。彻底消灭了形成挪威内战的一大重要因素。而且挪威原来诸省的司法会议临时性很强,马格努斯法典除了规定把四个省的大会升级为四大院(西院Gulating/北院Eidsivating/南院Borgarting/东院Frostating),其他的都归并到四大院,还规定从此挪威这四大院是常设的。一年四季只要案子报上来,法院就得处理。挪威国家自此只要管好四个院就可以保障法律的实施,实现了国家法律事务的组织化,这就大大加强了王权。然后马格努斯开始拿继承法开刀。马格努斯六世跟他父亲一样,也是一位勤奋好学,很有文采的君主。他首先进行礼制改革。引入欧洲的宫廷文化,用欧洲的爵位制代替挪威传统的酋长头人制。他将旧的北欧头衔如“地头” (lendmann)及 “头人”(skutilsvein)全部废除,改为“男爵”和“骑士”。然后再自下而上,设立公侯伯子男等爵位。1240年,他宣布封其长子埃里克为副王,次子哈康为公爵。并规定继承顺序为国王-副王-公爵。从此挪威王位继承人明确化。国王生前可以通过封爵就来明确继承者。这就杜绝了王位争夺战的再次发生。自他以后,挪威王室传承做到了有法可依,百年内战的隐患被彻底根除。

马格努斯的法治改革,增强了挪威中央政府的权力。法典将大量事务纳入民法范畴,让挪威传统的神裁法不再是法律事务的主流,所以他大大得罪了以教廷为代表的许多利益集团。由于教廷不能再依赖搞神裁法牟利,导致挪威大主教对马格努斯六世的改革大加抵制,试图保持教会对王国的控制力。由于当时教会的史学家是欧洲史学界的一大重镇,所以教会系的文痞们摇动笔杆,对马格努斯六世大加诋毁。因此马格努斯六世在当时的名声确实是不怎么样。但马格努斯六世是一位严于律己的王者,即便是诋毁他的教会文痞,也找不到他私德上的岔子,只能泛泛的拿“上帝权威”大帽子来压人。因此马格努斯六世对于教会的坚决反制。挪威大主教也只能拿他在外交上的问题来说事情。作为一位内政型的统治者,马格努斯六世一生的主要精力基本都用于内政方面。在他的治世时期,外交是附属于内政的,外交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保障内政改革不受外国的干扰。所以他在对外政策上持保守态度,为了保障和平,对于争论是很愿意退一步的。他先是放弃与和苏格兰抢夺赫布里底群岛和马恩岛,苏格兰则承认挪威统治设得兰群岛和奥克尼群岛等岛屿,并给了他一笔钱。他与英王亨利三世签订温彻斯特条约,建立友好往来。与瑞典国王瓦尔德玛·比耶松亦保持良好关系, 1260年与瑞典首次划定边界。1275年瓦尔德玛被弟弟罢免,逃往挪威,马格努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召集强悍的挪威舰队,用武力威胁瑞典新国王,但对方根本不屈服,马格努斯见状只好撤兵。他在外交上主要跟挪威的宿敌丹麦对着干。挪威百年内战期间,丹麦是挪威流亡者的反扑大本营,加上商贸纠纷,丹挪关系一度很糟糕。哈康四世统治晚期,双方已大体和解,并敲定马格努斯娶丹麦国王埃里克四世的女儿英格堡(约1258年)。没想到两年后埃里克四世被弟弟杀害并篡位,哈康四世火速调集军队赶往丹麦,把英格堡安全带回挪威。此后几十年,马格努斯与妻子为了丹麦国王继承权,一直间歇性与丹麦发生冲突。但是马格努斯努力控制冲突规模,没有搞成大战。马格努斯在外交事务上的退缩和虎头蛇尾,有了让人非议的借口。所以马格努斯既没有被反对者搞定,也没有搞定反对者。最后挪威王廷和教廷签订条约,王廷确认了教士的某些特权,如主教选举的自由和教会在司法事务的较大独立性。但教会也放弃了“挪威王国是天主教会最终权威下之封地”的古老主张。同意民法事务是归为世俗权威管辖的。马格努斯六世时期,延续了父亲的文教政策,他让以冰岛人斯图拉·索达松为代表的一批作者撰写了他父亲和他的萨迦。《马格努斯六世萨迦》是中世纪挪威国王的最后一本萨迦(只遗存一小部分),史料价值非常高。1280年,这位挪威版本的雍正帝病逝于卑尔根。

马格努斯六世治世时被文痞造谣谗害,口碑很差。所以成4认为他“恶名昭彰”。但是挪威的历史和人民最终还是给了他公正的评价。在他之前,挪威老百姓普遍不信法律,挪威的法典可以当做笑话集,可以当做故事会,就是不能被当做严肃的法律。在他之后,遵纪守法的观念被普遍接受,逐步深入人心。导致挪威百年内战的因素,基本上在他手上全部被解决。所以挪威人认为他是一位优秀的,以法律而不是以剑来统治的君主。尽管他放弃群岛主张,不跟外国积极对抗,还最终屈服于教会的要求,导致日后挪威接受了外国君主统治。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在他的治世时期,时代对他的要求他基本都做到了。后面挪威国家的问题,很多都是老革命碰上新问题。所以挪威人民还是认可了这位“朕就是这样的汉子”的君王。把他列为挪威诸名王之一。

厄利克三世:(Eric II):挪威斯韦雷王朝第七代国王埃里克·马格努松 (古诺斯语:Eiríkr Magnússon,挪威语:Eirik Magnusson)。他跟他父亲一样,也是自认为是埃里克三世的,但其实在挪威君主世系里他是二世。

马格努斯六世与丹麦公主英格堡的长子。5岁被立为王储。不过他这个长子之位不是先天的,而是因为当时医疗条件太差,其兄均幼年夭折,他是能顺利活下来变成长子的。所以他继承挪威王位时只有12岁。年幼的他迅速导致挪威王权旁落,实际权力都掌握在由他母亲英格堡与大贵族权臣构成的皇家委员会手里。这导致被马格努斯六世压制的权臣开始反攻倒算。1273年他母亲把他弟弟哈康封为“挪威公爵”,并在1280年将东挪威的大片地区和西南部的斯塔万格改为挪威公爵领。部分恢复了古老的挪威双王制,但是明确挪威公爵是从属于埃里克二世的。国王的起居地定为挪威西部卑尔根,而公爵起居地则定为奥斯陆。这是奥斯陆作为挪威国家的重要城市,进而成为现代挪威首都的开始。但是这种安排损害了挪威的王权,在日后为挪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埃里克二世成年后对于这个安排很不满意,但是作为一个长于妇人之手的国王,他不像他父亲那样管事很早,登基时已经老于政务。所以他对于政事很不熟悉,因此不能摆脱权臣。为了夺权,他就想在其父亲没成绩的方面做点文章出来,好摆脱其父的阴影,树立自己的权威,因此他继位后对于外交事务很热衷。1281年,埃里克二世迎娶苏格兰国王亚历山大三世的女儿玛格丽特,挪威与苏格兰实现和解。两年后生下小玛格丽特公主。这位小公主于1286年继承苏格兰王位,但死于1290年,她的去世是苏格兰独立战争的导火索,威廉-华莱士是因此与英王爱德华相恨相杀。埃里克曾短暂声称苏格兰王位是女儿的遗产,但是无果。1293年,他又娶苏格兰新国王罗伯特一世的姐姐伊莎贝尔·布鲁斯。伊莎贝尔没有儿子,女儿英格博格活到成年,并嫁给瑞典国王马格努斯·拉杜洛斯的第三子。见这个方面没拿到好处,于是埃里克二世再次拿起了传统上的丹挪仇恨。虽然马格努斯六世时期丹挪基本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但是丹挪之间依然相互防备,特别是因为波罗的海商贸圈上两家争竞,导致两家虽然依然交往,但敌意很浓,私下里冲突不断。埃里克二世时期两家的敌意大为升高。特别是埃里克凭借自己的老娘身份,提出自己也有丹麦王位的继承权,或至少可以从丹麦弄点地盘来。丹麦国王埃里克六世当然不干。而且埃里克六世的老爹埃里克五世是被人刺死的,死状极惨(被刺客捅了58刀)。埃里克六世发誓报复,登基后悬红缉拿。其中刺客的一些金主跑到了挪威求庇护,他们愿意向埃里克二世献土,认他为君。这就给了挪威南侵的借口。而丹麦一听弑君者居然跑去挪威献土,立时就撕破脸开打。这就是著名的丹挪反贼战争(War of the Outlaws,挪威语:De fredløses krig))。此时丹麦南有梅克伦堡系德意志诸侯的威胁,北有挪威军入侵,东面跟瑞典刚开片完,和平没多久,基本上是双线作战。因此开打后不久就转入劣势,只能依赖本土的游击战来打击挪威军。挪威军也不愿意深入丹麦大打出手,只是满足于夺取那些反叛贵族献土即可。1295年,丹挪两家达成和约,被群殴的丹麦被迫承认北哈兰地区是挪威的封臣。埃里克二世得胜还朝,声威大振。但4年后埃里克二世逝世,死后无子,传位给自己的弟弟哈康继承。

埃里克二世的治世大概从1289年开始,一共持续了10年左右。这个时期的挪威是一个老问题已解决,但新问题开始冒出来的时期。挪威国家在这个时期基本已经走出昔日引发百年内战的威胁,变为一个传统意义上欧洲式的王廷。但是传统欧洲王廷的问题,比如王族内的继承权问题,国家分封制的问题,在这个时期都开始冒头。以前的挪威性滥,结果困于孩子太多。现在的挪威性严,结果又困于没娃继承。而挪威传统的政教二权相争的问题,既没有解决,也没有缓和。埃里克二世凭借战功,对于教会态度很恶劣,甚至得了一个“神甫之敌”(Priest Hater)的名声。政教相争在这个时期的发酵,将很快在日后极大的困扰挪威国家。可以这样说,埃里克二世的父祖是堪称康熙、雍正一样的大帝,但埃里克二世却没有成为乾隆。他成功获得了外战的胜利并依靠它维持住了自己的威望。但是他没有利用自己的威望及时应对历史的挑战。在政治建设上他实在乏善可陈。所以史学者现在多认为他是一个弱势的,没有主见的国王。他的治世标志着挪威走上下坡路。挪威的黄金年代也开始宣告落幕。

赫肯五世:(Haakon V):挪威斯韦雷王朝第八代国王哈康五世(古诺斯语:Hákon Magnússon,挪威语:Håkon Magnusson)

斯韦雷王朝的庸主,挪威黄金时代的最后一位国王。他是马格努斯六世与丹麦公主英格堡的最小儿子,埃里克二世之弟。本是挪威公爵,其兄薨逝后无后代,传位给他。哈康五世登基后,接过了埃里克二世留下的担子。继续和挪威的权臣们斗争。他决定削弱高级贵族和教士在兄长埃里克统治时期增大的权力,1308年他废除男爵爵位,还从王室议会中清除贵族分子,并重新取得任命教士的权力。但是他长期经营挪威东部,所以他很难限制挪威西部的传统的权臣门阀们。而且他的对外政策不太成功,导致外部势力开始和挪威本土的权臣们勾结起来反对他。哈康五世继续实行他兄长的政策,他给予汉萨同盟商人优惠待遇,结果引起英国商人的嫉恨。英商怂恿英国反制他的贸易政策,他就支持苏格兰进行反英统治的斗争。同时他继续对外扩张,夺取商贸利益。除了继承其兄的反丹麦政策之外,他为争夺商贸利益,还把和瑞典的关系给搞砸了。结果搞成英国丹麦瑞典在三条战线上同时反挪威。挪威的权臣们马上借助外国金元,跟他对着干。他失败数次后一跺脚,做出来一个重大的决定——改立国都。自1299年登位后,他通过经常不去,蜗居在家的方法,逐渐把挪威国家首都从传统的卑尔根变为自己的老巢奥斯陆。这是奥斯陆作为挪威国家首都的开始。应该说哈康五世的做法,结合他自己的目标来看,算中规中矩,欧洲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先例。但是在封建制时期的欧洲,改立国都虽然能避开传统的贵族势力掣肘,但这等于同时重启了国家。当时这种改立国都的做法,没有一个不是造成诸侯林立,甚至闹成出来反贼自立改元的。所以哈康五世这么做等于是宣布他祖辈四代人的努力要归零,要推到重来了。这极大的削弱了挪威国家的力量。而且他是以公爵地换位为王地,变相等于把挪威的等级拉低了,挪威的王权受到很大损害。这为挪威在接下来丧失独立,加入丹麦主导的卡尔马同盟奠定了基础。最后哈康五世和丹麦签订了和平条约,平息了丹挪斗争。同时他让女儿英格堡(Ingeborg)和女婿瑞典国王马格努斯四世(Magnus VII Eriksson)结婚,平息了挪瑞斗争。1319年,哈康五世薨,他没有儿子,所以在死前修改了挪威的继承法,将挪威王位让给了自己的3岁的外孙,日后的瑞典国王马格努斯七世(Magnus IV of Sweden)。

哈康五世的治世是一个兜兜转转瞎折腾的过程,他的政策很多虎头蛇尾,往往是搞了许多年然后又回到起点。可这时候困扰挪威国家的新问题已经到了迫切需要解决的地步。在所有困扰欧洲王廷的问题中,肏不出儿子导致继承权转移的问题成为第一个爆发点,在他死后爆发了出来。结果导致挪威国家丧失独立性,之后并入了卡尔马同盟。挪威的黄金年代也就此落幕,直到新挪威王国的诞生方才再兴。所以挪威历史上对于哈康五世的治世评价实在不高,唯有他对于文教上的贡献尚可一观。哈康五世是一位狂热的艺术爱好者,对于艺术创作敢烧钱支持。所以在他秉政时期,挪威的艺术有着很大发展。特别是造像和雕刻艺术,有一个大跃进的时期。这让哈康五世之后的挪威国王,大多都有自己的造像。而且这些造像制法精湛,人物描绘准确,历史价值很高。这位热爱艺术的国王也把自己的品味放到了奥斯陆的城建上,使得奥斯陆的城建艺术大有进步,在日后反压卑尔根一头,成为挪威对外的窗口。哈康五世葬于奥斯陆的圣玛丽教堂(Mariakirken),其后在教堂遗址挖掘中被发现,改葬于阿克斯胡斯城堡的皇家陵墓。

家园 剧本四:出现在西域的狼

候昆六世:这位是瑞典福尔孔王朝(Folkung dynasty,现代瑞典语:Folkungaätten,这个王朝在古瑞典语里叫比尔博王朝Bielbo Dynasty,所以两个叫法都是对的)的末代国王哈康六世-马格努森(Håkan Magnusson,1340年-1380年9月11日)。由于这个时期挪威进入了外国王朝统治时期,所以他也是挪威国王(Haakon VI of Norway 1343年–1380年在位)。后来他兼任了瑞典国王(1362年–1364年在位)。

瑞典国王马格努斯四世(Magnus IV of Sweden,挪威史上称马格努斯七世)的次子。马格努斯四世的母亲是挪威斯韦雷王朝末代国王哈康五世之女英格堡·哈康多塔(Ingibjörg Hákonardóttir),哈康五世无后而终,使得他也继承了挪威王位。但是挪威系诸侯不接受两统合一,所以马格努斯四世答应让次子为挪威的国王。因此哈康六世3岁就成了挪威国王,他幼年是在挪威长大的,政事上则让马格努斯四世摄政,1343年左右哈康正式理政。这个时期的挪威,因先代王统断绝,所以长期被外国君主统治。外国王室通过复杂的婚姻线入主挪威,并逐步把挪威和其本土进行政策上的捆绑,形成了类似后世奥匈帝国那样的联合制的封建国家。随着汉萨同盟的崛起,挪威作为外国王统治下的领地,被卷入到波罗的海争霸战之中。这个时期挪威虽然保留了自己的王统传承,但是没有出现挪威自己的王,都是外国的王室来管理挪威。长期的外国国王统治,既把挪威扯进了波罗的海各派的争夺战里,也促生了早期的,希望统一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一个国家下的泛斯堪的纳维亚主义思潮。同时在这个时期,以梅克伦堡公爵领(Duchy of Mecklenburg-Schwerin)为代表的德意志系诸侯开始对北欧进行扩张。原来德意志系诸侯的主要对头是丹麦,但是随着丹麦王权崩溃,进入“大空窗”时期,它已无法起到阻挡德意志系诸侯北进的边墙的作用。德意志系诸侯大规模干涉北欧诸国,并借助北欧诸国的混乱,先后在丹麦,挪威和瑞典都当了一阵子的王或者僭主。这种干涉让泛斯堪的纳维亚主义有了共同的敌人,促使斯堪的纳维亚诸国暂时放下古老的仇恨和利益冲突,团结起来对抗敌人。这种思潮最终催生了一统北欧三国的卡尔马同盟。古挪威王国的王统也就此结束。所以福尔孔王朝也是古挪威王国最后一个王朝。

哈康六世理政后,或主动,或被动的把精力投身到波罗的海争霸战里面。1356年,哈康六世的哥哥,瑞典王国的太子埃里克·马格努斯因权势欲膨胀,决定坑爹一回,然后被一些贪图拥立之功的瑞典贵族奉为瑞典国王埃里克十二世,老爹马格努斯四世被迫流亡。而哈康六世也被牵连其中(因为马格努斯四世偏爱小儿子,埃里克十二世怕他弟弟成了挪威-瑞典的共主,因此造反)。收留了老爹的哈康马上调集人马跟大哥亮青子,挪威瑞典险些打起来。最后埃里克十二签了和约承认逆父,认罪后他爹则宣布瑞典恢复双王制,封埃里克十二世为副王和继承人。但三年后埃里克十二世因为黑死病病死,哈康六世遂于1362年继承其哥哥的位置,但是他依然尊其父为瑞典国王,自己则自称瑞典公爵,位阶位于王下,和父亲共治瑞典。这次短暂的内讧规模不大,影响却不小。因为那帮埃里克十二世的党徒对没当上从龙之臣的现实心有不甘。然后他们就开始找新的人来拥立,而且他们从婚姻线上找到了一个新的拥立对象 —— 瑞典王室的姑爷,梅克伦堡公爵阿尔布莱希特二世(Albert II, Duke of Mecklenburg)。瑞典野心家们的拥立,掀开了北德诸侯们向北欧地区扩张的序幕。

眼见带路党来了,阿尔布莱希特二世心花怒放,立即拿着这个名义到北德地区各个诸侯哪里拉赞助,而且很顺利的拉起来一干人马,交给自己的儿子和瑞典的带路党去瑞典夺鸟位。1364年,阿尔布莱希特二世的儿子小阿尔布莱希特(Albert, King of Sweden)自称瑞典国王,率军直逼斯德哥尔摩。马格努斯四世见势不妙,又一次跑路去小儿子那里,于是梅克伦堡公爵就顺利夺了瑞典的鸟位。爹不给力,儿子就得出气,哈康立即组织挪威军反扑斯德哥尔摩。结果挪威军在加塔司霍根战役(Battle of Gataskogen)中遭到惨败,哈康不但没给老爹出气,还在战斗中吃了对手的骑枪重伤,老爹马格努斯四世还被抓住,足足坐了六年班房。哈康的这次惨败,是他日后在挪威推行军事改革的源动力。北德诸侯们的重甲骑士在这次战斗中对挪威的传统民兵们表现出的优越性,极大地刺激了哈康,促使他坚定的在挪威推行军改。哈康六世时期,挪威军队开始正规化建设。所以挪威军队正规化的历史是从他开始算起的。哈康六世废除了传统的船主制(Leidang,古诺斯语:leiðangr。又称雷当制度。它是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传统军制,具体做法是国家和能提供船只的船东签署契约,船东依契有在国家爆发战争时,在特定时间内,向国家提供自备武备和补给的士兵与相关设备的义务。国家则依契约将国土划分为各个“雷当”。然后在雷当的数量与船主能提供的船数和兵数挂钩后,就会将相关的土地封给这些船主。船主可以管理土地,或只享受税务,其雷当下的领民有生产、维护、修造船只的义务)军制。改为欧洲传统的骑士制。骑士制相对来说克服了船主制下军队的召集是有时限的(船主制下,船主们为求利益最大化,其船只大多是军民两用,所以只能在固定时间内出征,平时要回来拉货,而且船主有责任自备补给和武备,所以船主们虽然大多骁勇善战,但是会挑仗打,油水不多的仗往往就打起来不上心,纪律性也非常成问题,一旦战斗时间长了,没饭吃就回家很常见)的问题。由于挂钩不再通过船这个中介,而是直接摊到土地上,这样就造成两个结果,第一是封建主直接在地,所以对土地的依赖性增加,这样封建主开始有比较固定的收入,因此能持续改进自己的装备。挪威传统上是个海军强国,有点步兵也是海军陆战队式的。但是在这种改进后,类似北德那种骑士开始在挪威大量出现。一方面国家因为要养士,所以要对国内税收和行政事务有个了解,因此挪威国家开始推进文官化。但是哈康六世因为长期打仗,对于国政了解不多,因此多把地方政务甩给在地的封建主,这就导致挪威的王权遭到削弱。他的文官化政策也只是开了个头,没有详细的推行下去。哈康六世不是一位善于搞内政的王,他一生中专注于外战。对内政事务实在无甚关注。而且刚吃了败仗的哈康六世,也已经成了惊弓之鸟。战败后的他是依靠自己在西瑞典的支持者才勉强站住了脚跟的。面对梅克伦堡和他们背后的北德强兵,摸着大腿上的伤的哈康六世实在心里犯怵,于是他决定找个帮手,而帮手是现成的——同样被北德诸侯坑的不轻的丹麦。尽管挪丹之间长期敌对。但现在梅克伦堡大敌当前,事急从权。所以挪丹两家迅速接近。哈康六世出让哥得兰岛的宗主权,承认瓦尔德玛四世对斯科讷省的统治,并和丹麦国王瓦尔德玛四世结亲,娶了瓦尔德玛四世的小女儿玛格丽特。进而挪丹两家结为盟友。哈康六世的婚姻,让丹麦的埃瑟利森王族以婚姻线进入了挪威王统里。为日后卡尔马三国同盟的形成打下了理论基础。但是这场婚姻严格上来说并不真正符合挪威的利益,挪丹两家结亲形成的是攻守同盟。这代表挪丹必须要同气连枝。共进同退。但挪威结盟主要是为了对付梅克伦堡系瑞典,而丹麦同时需要对付的某些敌人,例如汉萨同盟,不一定是挪威的对头。挪威要跟丹麦共进退的话,就要和自己的贸易伙伴撕破脸。瓦尔德玛四世是一个非常执着的君主,他终生立志恢复其父的旧领,所以只要涉及到这个问题,他就很容易魔怔,既不思考也不妥协,所以连带着挪威的军役也很沉重,而这并不符合挪威的现状。因为当时挪威遭遇了一场严重的天灾——黑死病。1349年,英国商人来挪威经营时,将黑死病带入挪威,重创挪威王国。据史学者推算,黑死病在结束之前,几乎干掉了挪威50%到60%的人口。这时哈康六世为了和丹麦共进退,向挪威摊派了沉重的军役。尽管是先有军役后有瘟疫的,而且哈康六世问讯也尽可能节制了自己的开支省钱救灾。但是打仗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事情,而且哈康还为了给老爹赎身,正在凑钱。所以他的政策非常不得挪威人心。哈康见状,一方面想方设法的省钱,另一方面开始收缩。他一方面转入防御,另一方面以承认奥克尼群岛属苏格兰为代价换来了一批援兵。靠外援来节省军事开支。哈康的改弦易辙使得挪威很难再无条件的和丹麦共进退,因此挪丹联盟其实很不稳定。事实上,瓦尔德玛四世赢得维斯比战役和赫尔兴堡战役(Battle of Helsingborg)之后,这个同盟就已经对挪威无甚利益了。随着瓦尔德玛四世输掉了哥本哈根围攻战,被迫求和后,国内经济一团糟,穷的啃石头的哈康更无心继续战争,丹挪联盟遂瓦解。晚年的哈康六世为钱所困,基本上所有的政策都已经推不下去,而且真的实现了一文钱难死英雄汉——筹钱的过程显著的损害了他的健康。他晚年除了想办法搞钱,就是琢磨怎么让自己的儿子顺利继承丹麦王位。由于丹麦王位继承中需要对诸侯进行大笔贿赂,导致他想方设法搞来的一点钱又流水价般的花了出去。不过他的这笔钱花的还算值,而且他老婆比他政治才能高得多。夫妻共同努力,顺利把儿子推上了丹麦王位。1380年哈康六世逝世,传位给其子奥拉夫·哈康松。这位奥拉夫,就是丹麦国王奥拉夫二世。

哈康六世治世时期,挪威外败于敌,内困于疫。他参加波罗的海争霸战又导致挪威军役沉重,国内怨声载道。他不是一个残民以逞的暴君,但是他的政策和挪威现实脱节,把挪威丧失独立的坏处暴露无遗,所以实在称不上是一位成功的君主。但是他好在娶了个好老婆——他老婆就是日后头戴三国冠冕的北欧女皇玛格丽特大帝。在玛格丽特大帝的指挥下,北欧三国结为卡尔马同盟,重挫北进的德意志诸侯。保住了三国独立的法统。但是他的治政证明了挪威保持自己的完全独立是很必要的。而他老婆的治世,又证明斯堪的纳维亚一体化也是合理的。这两股相互矛盾,又你中有我的思潮将在日后继续影响着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并进一步锻造出今日所见的这个有异又有同的北欧世界。

鸥拉夫:丹麦国王奥拉夫二世-哈康松(Olaf II of Denmark,1370年-1387年),因为他身兼挪威国王,所以在挪威历史上他又称为奥拉夫四世(1380–1387年在位)。

1375年,丹麦国王瓦尔德玛四世去世,瓦尔德玛四世没有儿子。他的幺女玛格丽特公主在瓦尔德玛四世的宰相波德普斯克的支持下立她五岁的儿子为丹麦国王。1376年5月3日,丹麦大议会宣布接受奥拉夫二世为王。1380年,其父哈康六世去世。根据挪威王统继承法,奥拉夫又继承了挪威王位,这就是挪威国王奥拉夫四世。但由于年幼,实际的权力都掌握在其母亲玛格丽特手里。1387年奥拉夫二世染病去世,去世时年仅17岁。

奥拉夫死后,他母亲玛格丽特利用丹麦人对于德意志系诸侯入主的恐惧心理,成功说服丹麦大议会接受玛格丽特。奥拉夫二世死后一周,丹麦大议会在隆德大教堂宣布承认玛格丽特为统治者。随后在1388年2月,挪威枢密院也认可玛格丽特为其女王。这位玛格丽特女王,就是丹麦历史上最强的女帝,卡尔玛三国同盟的缔造者,北欧的女主人玛格丽特一世。通过利用德意志系诸侯空降瑞典造成本土系诸侯的不满,玛格丽特女王积极拉拢瑞典贵族。1388年3月,瑞典枢密院宣布接受玛格丽特女王为瑞典的君主。原瑞典国王,德意志系的梅克伦堡公爵阿尔布莱希特拒绝接受,和女王开战,结果于1389年2月的法尔雪平战役(battle of Falköping)中惨败。通过打出不受德意志系诸侯干涉的旗号,玛格丽特女王巧用政治手段连下三国王位,顺利一统丹麦、瑞典和挪威。1397年,三国贵族齐聚瑞典卡尔马,联署建立了盛极一时的卡尔马同盟。尽管这个同盟先天不足,很大程度是因为机缘巧合才建立的,因此建立之后不久就冰消云散。但是它为后世北欧三国联合的思想打造了基础。泛斯堪的纳维亚主义也从此产生。卡尔马同盟主要是由丹麦主导的,因此它的成立标志着丹麦进入一个鼎盛的时期。

阿梯落克:丹麦埃瑟利森王朝第25代国王 瓦尔德玛四世(Valdemar IV Atterdag,1320年-1375年,1340年-1375年在位)。这里的阿梯落克,是瓦尔德玛四世的绰号阿道戴(Atterdag)。阿道戴意思是又一天,又一个黎明,有褒贬两种解释。贬义说法认为形容他浑噩度日,褒义说法认为瓦尔德玛四世勤政不倦,这是他对时光飞逝的感叹。日本人就翻译成阿梯落克了。

丹麦国王克里斯托弗二世的次子。其父克里斯托弗二世,是丹麦史上著名的庸君,为人软弱无能,而继承的丹麦又是一个烂摊子。他无能的统治导致1332年得到德意志系诸侯支持的荷尔斯泰因伯爵格尔哈德三世发动叛乱,推翻了克里斯托弗二世的统治。此后8年间,丹麦进入了没有国王的“大空位”时期。这时的丹麦国家被一些伯爵们统治。而瓦尔德玛四世见状被迫流亡国外。他青年大部分时间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路易四世在巴伐利亚的宫廷中度过。1340年,丹麦的民族英雄尼尔斯·埃勃森(Niels Ebbesen)起义,斩杀了格尔哈德三世,瓦尔德玛才回到丹麦即位。

瓦尔德玛四世终生以恢复其父亲的旧领为念。同时因为格尔哈德三世的教训,他孜孜以求排除以德意志诸侯为代表的外部干涉势力,进而实现国家的独立。为达目的,他使用了一切能用的手段,最后甚至魔怔到不经考虑的对外侵攻。1346年,瓦尔德玛四世以出卖爱沙尼亚殖民地(1346)所得,巩固了对日德兰地区的统治(1349)。1360年瓦尔德马从瑞典收回斯科讷省,至此全部统一了其父当年的王国。瓦尔德玛四世成功光复旧地,所以在丹麦史上评价很高,但是他侵略性的政策引发了周边各势力对丹麦的敌对。他的对外政策导致丹麦与瑞典、北德意志诸邦及汉萨同盟都发生冲突。冲突的核心就是斯科讷省问题。1344年,瑞典国王埃里克掀起叛乱,要搞他亲爹马格努斯四世,马格努斯四世于是投奔小儿子,挪威国王哈康六世。这时候瓦尔德玛四世就来威胁要站台瑞典来背刺挪威。哈康被迫和瓦尔德玛四世做交易,割让斯科讷省。但随后因为埃里克病死。叛乱平息,哈康就认定这桩交易无效。心念斯科讷省这个祖先旧地的瓦尔德玛四世决定对外侵攻,出兵夺下斯科讷省。于是丹麦和瑞典-挪威联盟正式翻脸。为了打击瑞典-挪威联盟。瓦尔德玛四世决定出兵哥得兰岛,1361年7月,丹麦军队登陆哥得兰岛,直取岛府维斯比,在一场激战后取得维斯比战役的胜利(Battle of Visby,顺便说一句,维斯比战役的死者墓地在现代偶然间被人发现,各国考古学者闻风而至,经过系统性发掘,从中获得了大量的珍贵考古成果,极大地丰富了对那个时期的人文社会的研究认知,这是丹麦考古界,乃至北欧考古界目前为止成果最为丰硕的考古活动)。瓦尔德玛四世大发横财。挪威-瑞典联盟这时因为面对着梅克伦堡系瑞典的威胁,捏着鼻子认了瓦尔德玛四世的做法,并通过结亲和他结为联盟。但是瑞典这个哥得兰岛名义上的领主认了这账,可不代表别人也认。瓦尔德玛四世的侵攻,大大激化了外部矛盾,汉萨同盟(维斯比市是汉萨同盟的会员)、梅克伦堡(瑞典贵族们在哈康家族下台后请梅克伦堡公爵来登位),荷尔斯泰因公爵领(丹麦的长期敌人)在汉萨同盟的组织下成立了科隆联合(Confederation of Cologne),以北德意志诸侯为基础结为反丹麦联合军,汉萨同盟战争爆发。1368年,科隆联合军舰队直抵哥本哈根城下,一番围攻后,丹麦-挪威-瑞典联盟惨败。瓦尔德玛四世出逃,最后被迫签署《斯特拉松德条约》(Treaty of Stralsund)以求和。这个条约割让了斯科讷省的主要城市给汉萨同盟,并准许汉撒同盟各城镇有经商特权,并且在商业业务上仅受汉萨同盟的商业法限制。同时瓦尔德玛四世如没有汉萨同盟允许,不允许选择代理人或者继承人。《斯特拉松德条约》是一份严重破坏了丹麦独立自主的,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所以被迫签约的瓦尔德玛四世,其绰号阿道戴就有贬义,以说明丹麦国家虽认可他的勤奋进取,但对他能力有限的现实也并不隐晦。但是瓦尔德玛四世依然凭借自己的手腕和心力,维持住了丹麦王室的地位,没有使得丹麦再进入一个“大空窗时期”。所以他在丹麦历史上地位还是很高的。

1375年,瓦尔德玛四世去世。他有很多子女,但大多死得很早。他去世时。只有最小的女儿玛格丽特在世。他的王位传给了其外孙,挪威国王奥拉夫四世继承(在丹麦史上,则称为奥拉夫二世)。但实际上丹麦的监国依然是他的小女儿玛格丽特。也就是日后著名的北欧女皇玛格丽特一世。玛格丽特一世与挪威国王哈康六世的联姻,是丹麦与挪威得以结成联邦的起因,亦是一度一统北欧三国的卡尔玛同盟的源起。

家园 为了不沉底,有些感想写在这个帖子里,关于大航海时代

大航海时代 我是从2代开始玩的

大航海时代和光荣的其他历史游戏一样,有大量的历史人物作为背景登场,但是每一代都有所不同

三代是标准史实,而四代是架空动漫(仅有少数历史人物的影子)。最有意思的是二代,二代的人物很多都是有历史背景的,但是因为二代本身的时间跨度没有那么大,所以很多人都是穿越性质的混合在一起

最近介绍那个时代的历史书籍越来越多,我才逐渐能够把一些游戏里熟悉的人物,和历史原型对应起来

完全对应的:四个国王——英国的亨利八世、西班牙的卡洛斯一世、葡萄牙的曼努埃尔一世和奥斯曼的苏莱曼一世

几个地图绘制者:我能确证的有 阿姆斯特丹的墨卡托(但是历史上他不在阿姆斯特丹)、安特卫普的 贝拉尔德-约迪(此人名气不大,不知道为啥做进去了)、巴塞罗那的 里贝罗(西班牙葡萄牙 划分世界 的 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其中西班牙方的地图负责人就是这个里贝罗)

马略卡岛上的 奥立弗斯,我没有找到对应人物

基本上能对应的海盗:希尔顿雷斯(翻译问题,应该是希尔兹雷斯,就是巴巴罗萨海雷丁 之前的名字,雷斯是船长的意思),艾登雷斯(海雷丁的主要助手之一,福门特拉海战痛打西班牙舰队,我在介绍海雷丁的时候写过一点儿)

这俩根据地在阿尔及尔,根据地在突尼斯的两个海盗吧,时间就不对了,沃尔格阿里和穆罕默德-夏洛克(西洛可)是1571年勒班多海战,土耳其舰队的左右两翼指挥官,其中沃尔格阿里是左翼,来自阿尔及尔海盗;穆罕默德-夏洛克(绰号来自西洛可风,来自撒哈拉的热风)是土军右翼,来自亚历山大的海盗,他战死了

然后,热那亚的两个意大利海军:安德鲁多里亚大家都知道(意大利的桑普多里亚球队,得名就有一部分来自于他),是热那亚的海军雇佣兵头目,一度也是热那亚独裁者,他的侄孙 也是勒班多的 海军指挥官,正对着沃尔格阿里,差点被后者耍了

另外一个 奥克斯巴里巴格 却不是热那亚人,他是威尼斯海军将领,勒班多的 海军指挥官,他对着穆罕默德-夏洛克,俩人一起战死,同归于尽,盐野七生写的相关故事,就以他为主角

通宝推:白玉老虎,
家园 大航海时代地中海的历史,可以读读“地中海三部曲”

作者:罗杰.克劳利

分别是《财富之城》、《1453》和《海洋帝国》

家园 谢谢,已经读完啦

这三本书我都买了、读完了、又卖给有共同爱好的网友了......

但是 更多的内容,我还建议另外一本书:女王与苏丹,我在里面找到了另外几个人物

家园 谁是 安东尼金索

安东尼金索,大航海时代2 比较优秀的海员,因为航海术很高,且会炮术(而他级别低,大部分游戏主角都能直接雇佣);他初始位置在雅典港,但是国籍却是英国人

我曾经玩过英文版的大航海时代2,当时发现他的英文名 居然是 Antony Johnson,如此没有特色的名字 恐怕很难找

但是最近看了两本书,根据他英国人却在雅典(当时奥斯曼帝国的领地),在结合拼错的姓 Johnson,确定了这个人的原型:莫斯科公司的重要探险家 安东尼詹金森(Anthony Jenkinson),出生在英国莱斯特城,24岁时随商队到东方,在今天叙利亚城市阿勒颇参见了当时东征的奥斯曼帝国苏莱曼大帝,这位“操着一口混合意大利语、法语的黎凡特通用语”的游客,不仅设法觐见了苏丹,而且在离开时还获得了由苏丹本人签署、通常只授予国家元首们的正式贸易特权。他没有接受过任何外交训练也没有外交凭证,而英格兰也从未与奥斯曼帝国建交。

就是这种情况下,詹金森获得了几乎前所未有的权利,能够在整个奥斯曼帝国境内“任何他认为合适的地方装卸他的货物”,且免收“任何关税或通行费”。

甚至连苏丹的长期商业盟友法国和威尼斯也被告知,不要“干涉或阻挠詹金森的事务”。

这是他第一个巨大成功,也因此27岁的詹金森被任命为出使俄国的总船长,利用钱塞勒九死一生换回的对俄贸易权(此前莫斯科公司的船队虽然到达了俄国,但因为不熟悉北极的海情而死亡惨重),为莫斯科公司和王国牟利。

在莫斯科,詹金森不但取得了“通向里海不受限制的商业通道”以及对波斯的贸易许可,更是与伊凡雷帝、各国大使,基督徒、异教徒谈笑风生。

1558年底,詹金森从陆路抵达布哈拉(他的目标是打通到达中国的商路)。在这里,这位初来乍到的纺织品商人为了区分逊尼派与什叶派,借助了格外“接地气”的方式——胡须学(pogonology)。

逊尼派修剪胡须,而什叶派放任胡须生长……

从莫斯科返回之后,他又奉 伊丽莎白女王之命,出使波斯 萨法维王朝,带上女王的信踏上了第二次前往波斯的旅程。

这封信,在波斯沙阿看来就如同我们看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在信的开头写着:

伊丽莎白,上帝赐福的英格兰女王,向最伟大、最正义的君主,大苏菲,波斯人、米底人、帕提亚人、赫卡尼亚人(Hycanes)、卡曼阿里人(Carmanarians)、马吉安人(Margians),底格里斯河两岸以及里海与波斯湾之间的所有人民和王国的皇帝致以问候。

(信中女王对沙阿的称呼,并非来自政治地理知识,而是来自《圣经》的记载。)

然而,在博得了苏莱曼苏丹与伊凡沙皇的欢心后,詹金森对东方君主的“魅力”耗尽了。

在得知詹金森“既不是不信教者也不是穆罕默德的信徒,而是一名基督徒”后,沙阿塔赫玛斯普将他驱逐出了宫廷。就在詹金森到达加兹温(当时萨法维朝的首都)的4天前,奥斯曼大使造访波斯,缔结奥斯曼与波斯的和平协定。当地的奥斯曼商人对“法兰克”商人(他们对詹爷的称呼,停留在7、8百年前)的到来无比警惕,生怕到手的贸易利益会被夺走。

于是,为了奥斯曼与波斯的“伟大友谊”,沙阿选择赶走英国商人。(主要是 萨法维朝当时被奥斯曼揍的很惨,首都大不里士都被攻陷,不得不迁都加兹温——后来又迁到伊斯法罕)

虽然这次出使 失败,但是作为莫斯科公司的高参,詹金森还去过俄国几次,巩固了英俄通过北极航线(走白海)的贸易,为本公司的顺利运行,做了很大贡献。他也进入伦敦大商人的圈子,成了其中的头面人物。

以上内容,大体引自《女王与苏丹》、《伦敦的崛起》这两本书还有一些其他网上材料。

同样在奥斯曼帝国、萨法维波斯和俄国等东方地区活动的英国探险家还有:安东尼舍利(《女王与苏丹》中专门有一章 舍利热,此人因为投机而臭名昭彰,最后改宗天主教,死于西班牙),他就是 大航海时代2的安东尼夏利

拉尔夫菲奇,也是通过走阿勒颇到两河流域的陆路,到达印度还有缅甸,此人的报告对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形成有很大贡献,这位就是 大航海时代2的劳尔费奇

至于 大航海时代2的法鲁南品特,就是 葡萄牙的探险家,写《远游记》的费尔南-平托

通宝推:wild007,五藤高庆,
家园 大小合适的游戏世界

大航海时代系列,2、3、4 在共同的缩小了世界情况下(正常人不可能二十年左右之内踏遍全世界的)还是有些区别的

个人感觉 2的游戏世界是大小最合适的,3代有意识的加长了入港出港的时间,导致无法有效雇佣水手——因为3代入港一次十天,入城20天,这个时间单位和水手在不同城市移动的时间单位是一样的,而三代又没有酒馆打听水手位置的渠道——二代可以从酒馆打听到。而三代偏偏最需要更换水手,因为三代一个团队只有四个人(助手、领航员、会计和翻译),这四个水手必须语言相通且解读图书馆线索

而四代的航海世界就太小了,因为七个主角的游戏途径大同小异,而且能够雇佣的水手只有那么几个,完全没有选择性

此外,二代有很多 有意思的小tricks,比如:可以在酒店里打扑克赌钱、可以在占卜间里面算命,查自己的运气和手下忠心程度,还有在教堂(清真寺)里面捐钱改命.....等等

另外,在造船厂造船需要时间(而且关系好了,时间能缩短)、在村子除了探索还能掠夺(但是会大幅度降低 魅力)非常真实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