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苍狼与白鹿4中的历史 -- 五藤高庆
老头子70岁生儿子,88岁被毒死。怎么都觉得怪怪的。谢谢啦
中世纪的波兰,是中欧重要的政治势力,拥有独立传承的王统。在卷入联姻和合并导致的国家政治国际化之前,波兰的王朝相传是 传说中反抗暴君的自由农民皮雅斯特(Piast)的后人,因此被称为皮雅斯特王朝(966-1370)。
第一任波兰大公是梅什科一世(966-992年 在位),约960年成为波兰诸部落领袖,966年皈依基督教。其子波列斯拉夫一世(992-1025年 在位)极力扩张,统治了今天波兰共和国的大部分土地,1025年波列斯拉夫一世加冕为王,波兰王国正式成立。但是当时大部分波兰大公都没有称王,因此这个王国是有名无实的。
中世纪的欧洲的政治势力得到国际承认,是以皈依基督教和建立相应的教区为标志的;未皈依的异教徒,成了基督教政治势力扩张和征服的对象。在波兰王国建立的那段时间,他的邻国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是西欧最强大的势力,德国东部的封建领主,以推广基督教为口号大力向东扩张,保守多神教信仰不放的西部斯拉夫人部落和波罗的海人部落最终都被消灭和同化,最典型的是普鲁士人,他们本是维斯瓦河-涅曼河下游沿海地带的居民(说波罗的语族的语言,类似于拉脱维亚人和立陶宛人),信奉多神教,最后被波兰封建主和德意志条顿骑士团联手消灭,只剩下个名字留给了占据此地的德国人。
966年梅什科一世皈依基督教,和德国政治势力牵上了手,但波兰大公也很聪明,到波列斯拉夫一世时期,利用德意志皇帝奥托三世南征的政治需要,主动合作,得以在波兰当时的首都格涅兹诺建立大主教区,这样波兰的宗教事务就不受德国干扰,直属于罗马教皇了。
但是早期封建国家的王位继承顺序是争议很大的,还没有形成西欧英国、法国那样严格的长子承袭制,所以强大的君主一死,就内战不休(弱势的君主生前就不得不面对敌对势力的挑战,因此波兰国家的边界也很不稳定,波兰的名称Polak来自于田地(pole)或平原(plain),并没有什么天然边界区分,很多地区在波兰、捷克、德国以及匈牙利之间反复转手)。
到了1138年,波列斯拉夫三世去世时立下遗嘱,建立了波兰特色的长王子承袭制——首都克拉科夫一带地区归属于波兰大公所有,大公由波列斯拉夫三世的四个儿子中最年长的一位担任,之后传到孙辈中最年长的;其余土地由诸子分别继承。这种家族中最长者担任族长和国家领袖的继承体制,和当时基辅罗斯类似;今天的沙特阿拉伯王国也是类似的继承法。但是这种安排很难得到家族的一致认同,于是乎1138-1333年间,波兰国内混战不休,期间并没有大公得到过全国承认,那么这个波兰王国就更加有名无实了。
下面逐个介绍成吉思汗四里出现的波兰历史人物(游戏里波兰的条件是非常烂的,没有道路、没有马出产、还有很多土地是不可利用的沼泽,除了第四剧本,出场人物也指标很差):
1、卡朱米歇二世:波兰的国王。人称“正义”王。由于国内诸侯的纷争和德意志骑兵团的侵略等原因,政治上不安定。卡齐米日二世(1138-1194年,1177-1194年在位),波列斯拉夫三世的幼子(遗腹子),最初未能获得封地。1166年他的四哥亨利死了,亨利的领土被他的两个哥哥波列斯拉夫四世和梅什科三世瓜分,给他剩下了小小的维什利卡公国。1173年他获得桑多梅日公爵领地,1177年克拉科夫贵族驱逐他的哥哥梅什科三世,他以长王子的身份获得克拉科夫大公称号,
为了巩固他的地位他于1184年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效忠。1186年他通过获取马佐夫舍和库亚维扩大他的势力。1191年梅什科三世一度发动政变推翻了卡齐米日的统治,但是卡齐米日二世很快依靠基辅罗斯的帮助下夺回大公位。1193年他对不信基督教的雅特温人发动十字军战争。一年后他返回克拉科夫,随即在一次宴会上突然去世。
卡齐米日二世“正义王”的称呼来自教会的史学家,他们授予卡齐米日这个名称来感谢他赠与教堂的众多特权。
卡齐米日二世去世时有两个儿子在世:莱谢克一世(8岁,之前卡齐米日还有两个儿子夭折了)和康拉德(7岁)。后来的第一位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一世是他的直接后代。
2、雷歇克:波兰国王。上代卡朱米歇二世的儿子,人称“白王”。已经进行了帝王权力的强化,但由于诸侯的反叛而被谋杀。莱谢克一世(1186-1227年在世,1194-1227年间在位,期间数次被伯父梅什科三世和堂兄瓦迪斯瓦夫三世推翻,他的称号是白公爵,虽然他在1202年一度加冕)
波兰当时主要的势力一是控制 大波兰(以旧都格涅兹诺为中心的地区,早期波兰诸部落的核心,位于今天波兰的中西部)的梅什科三世及其子细腿的瓦迪斯瓦夫三世,二是控制 小波兰 (以克拉科夫为中心,位于今天波兰的南部)的莱谢克一世和控制玛佐夫舍公国(以华沙为中心)的康拉德 兄弟。这两支 分别出自波列斯拉夫三世的两个儿子梅什科三世和卡齐米日二世,他们为了 波兰大公 之位 争斗不休;此外,波列斯拉夫三世长子瓦迪斯瓦夫二世的家族控制着西里西亚。
教会势力因为卡齐米日二世的慷慨而支持莱谢克,世俗领主则支持梅什科三世及其子细腿的瓦迪斯瓦夫三世;1195年梅什科三世在西里西亚王公支持下进军克拉科夫,以莱谢克之母海莱娜和克拉科夫大主教为首的摄政会议则请来 罗斯 加利西亚 王公罗曼助阵,击退并打伤了梅什科三世。但后来梅什科三世通过谈判和世俗贵族的支持,还是当了几年波兰大公。1202年,梅什科三世死了,世俗权贵 督军 米克瓦伊 支持细腿的瓦迪斯瓦夫三世继位,但米克瓦伊随即暴死,莱谢克一世依靠教会势力赶走瓦迪斯瓦夫三世,复位波兰大公。
莱谢克 1205年,打败并杀死了前盟友,加利西亚 大公 罗曼,但罗曼的儿子丹尼尔继位,莱谢克对加利西亚的扩张无效。
1207年,莱谢克正式承认波兰为教皇的附庸,并在当时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斗争中支持教皇势力(卡齐米日二世一族一贯支持教会),当时的教皇是中世纪权力最大的教皇 英诺森三世,但是根据一个搞笑的轶事,莱谢克拒绝派兵参加 英诺森三世组织的十字军,理由居然是巴勒斯坦没有 酒 (蜜酒或啤酒)可喝。
梅什科三世家族里,瓦迪斯瓦夫三世 的位置也不巩固,他是梅什科三世最小的儿子,因兄长全都早逝而成为父亲的继承者。其侄子瓦迪斯瓦夫奥东尼茨(瓦迪斯瓦夫早亡的兄长奥东的儿子)也要求在大波兰分得一份领地。另外,他还必须对付格涅兹诺大主教亨里克基特利茨谋求扩大教会权力的活动。1206年,瓦迪斯瓦夫三世擅自任命波兹南主教,和格涅兹诺大主教发生冲突,大主教开除了瓦迪斯瓦夫三世的教籍;瓦迪斯瓦夫奥东尼茨趁机起事,但瓦迪斯瓦夫三世赶走了瓦迪斯瓦夫奥东尼茨和大主教;为此,教皇在1214年绝罚了瓦迪斯瓦夫三世,但大部分大波兰封建主站在他这一边,没有引起严重后果。
1216年瓦迪斯瓦夫三世与基特利茨和解,而且他与瓦迪斯瓦夫奥东尼茨的冲突也由于后者获得了卡利什领地(1216)而得到缓和。于是瓦迪斯瓦夫三世得以腾出手来与桑多梅日公爵莱谢克一世和西里西亚公爵亨里克一世(波列斯拉夫三世长子瓦迪斯瓦夫二世的孙子)竞争大公公位。但是1223年瓦迪斯瓦夫奥东尼茨得到波美拉尼亚统治者希维托佩乌克二世(他是瓦迪斯瓦夫奥东尼茨的妻子的哥哥, 不是皮亚斯特王朝成员,同时是格但斯克公爵)的支持,再次向瓦迪斯瓦夫三世开战。瓦迪斯瓦夫三世遭到惨败,到1227年他几乎失去了整个大波兰。瓦迪斯瓦夫三世接受莱谢克一世的提议,于该年11月在甘萨瓦(Gsawa)举行一次王公大会以解决领土纠纷。然而瓦迪斯瓦夫奥东尼茨和希维托佩乌克突袭了会场,莱谢克一世当场被杀,亨里克一世重伤。瓦迪斯瓦夫三世因为迟到逃过一劫。在这种情况下,瓦迪斯瓦夫三世于1228年再次当选为大公。但是,他仍然抵不住瓦迪斯瓦夫奥东尼茨的压力,被迫于1229年将大波兰拱手相让。不久,他又被迫将桑多梅日封给马佐夫舍公爵康拉德一世。1230年,康拉德一世一度取得大公头衔。
瓦迪斯瓦夫三世于1231年去世,他没有留下任何子女。
3、古塔尼斯库公爵:波兰的权势贵族。与维尔可波斯卡侯联手,杀害了国王雷歇克一世。这个应该就是 前面 提到的格但斯克公爵-波美拉尼亚统治者希维托佩乌克二世,维尔可波斯卡侯 应该就是瓦迪斯瓦夫奥东尼茨。
希维托佩乌克二世 (1190-1266在世,1215年起为格但斯克-波美拉尼亚公爵)
瓦迪斯瓦夫奥东尼茨(1190-1239),1229年打败叔父瓦迪斯瓦夫三世,夺取大波兰公位,1239年去世,大波兰被其二子波列斯拉夫和普热梅斯乌分治。波兰的领土进一步分裂。
这期间,波兰封建主和德国封建主既有冲突,又有合作,1216年起,前面提到的玛佐夫舍公爵在赫翁诺建立普鲁士主教区(得到兄长莱谢克和堂兄 西里西亚的亨利克的支持),向维斯瓦河-涅曼河下游沿海地区的异教徒普鲁士人传教,之后先后组织了两次不怎么成功的十字军征讨普鲁士人,遭到强烈反击。1226年起,康拉德 引狼入室,请求条顿骑士团参与对普鲁士的征服,之后条顿骑士团遂扎根于普鲁士人的地区(成为后来普鲁士王国的先祖),并和早先在拉脱维亚一带活动的利沃尼亚宝剑骑士团合并(1237年),形成了强大的骑士团国家,定都于马尔堡。
最初,骑士团进军顺利,一度远征罗斯,但在1242年被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在楚德湖的冰上激战中打败。此时波兰的南部正被蒙古军团蹂躏。骑士团插手希维托佩乌克二世家族的内斗,希维托佩乌克二世遂和异教徒普鲁士人结盟,激起了第一次普鲁士人大暴动(1242-1249). 希维托佩乌克当时的领地控制着今天波兰北部的大部分沿海地区,相对于皮雅斯特家族控制的波兰内地,几乎是完全独立的。骑士团的新城堡在维斯瓦河沿岸的贸易路线上,与公爵的领地也存在竞争。到1247年,希维托佩乌克被骑士团打败求和,1248年双方缔约,希维托佩乌克被迫将从他的兄弟那里取得的土地归还,允许条顿骑士团在他的领地通行,停止向在维斯瓦河上航行的船只征收通行费,不再向普鲁士人提供任何援助。 普鲁士人在1249年2月7日被迫签署基督堡条约,第一次普鲁士大暴动平息。
第一剧本中波兰只出场三人:卡齐米日二世、莱谢克一世、格但斯克公爵希维托佩乌克二世,虽然西里西亚的亨利克一世(大胡子)当时已经在世(~1170-1238年在世,他比莱谢克还大),但他是第二剧本的波兰国王。
莱谢克的儿子,在他遇刺时不满两岁,就是后来第三剧本中的波列斯拉夫五世。
写了这么多才写完第一剧本,累死了。
1、亨利克一世:西里西亚诸侯。趁着诸侯的内乱夺取了波兰王位。
2、亨利克二世:克拉科诸侯,后为波兰国王。在瓦尔舒达德之战中败给孛秃率领的蒙古军队。
这个剧本波兰人更少,亨利克一世就是上文说到的大胡子亨利克,莱谢克一世被杀时其子波列斯拉夫五世仅仅一岁半。细腿的瓦迪斯瓦夫三世和康拉德先后做了克拉科夫大公,但最后亨利克一世取胜,担任克拉科夫大公兼波兰最高王公到去世(1232-1238),他爷爷瓦迪斯瓦夫二世本是波列斯拉夫三世的长子,但执政不力被贵族们驱逐了(1138-1146年在位,1159年死),其家族保留了西里西亚的领地。
他成功的把位置传给了儿子亨利克二世,但这个位置给他儿子带来了灭顶之灾。亨利克二世(?-1241年,绰号虔诚者),登基不久就面临这蒙古大军的入侵,此时理论上的波兰国王是莱谢克一世的儿子波列斯拉夫五世(16岁),蒙古军先击败波列斯拉夫的军队,洗劫和焚毁了克拉科夫。随后在列格尼茨城附近的瓦尔舒达德村与亨利克二世率领的波兰、骑士团联军交战,当时捷克国王温塞拉斯的捷克援军也在路上,此战是拔都西征的支线战役,蒙古军的统帅是拜答尔(察合台子),蒙古军用佯装败退的办法,将波兰、骑士团联军诱入伏击圈,之后大部歼灭。亨利克二世战死,条顿骑士团大团长负伤逃走,随即也死掉了。捷克国王闻讯狼狈逃走,拜答尔率军西进,却在奥洛穆茨城(Olomouc)城下遭捷克军奇袭战死,蒙古军在另一位统帅合丹(窝阔台子)的率领下南下与拔都主力汇合,这是蒙古军深入到的欧洲最西处。
这个词用得非常合适,因为1138年之后200年间的波兰,按制度恰好是“四分五裂”
1138年,波列斯拉夫三世在遗诏中将波兰分为5个公国:大波兰,马佐夫舍,西里西亚,桑多梅日和克拉科夫。前4个公国分别传给他的4个儿子及其后代,而各支系中最年长的成员将获得克拉科夫,以“克拉科夫大公”的名义代表整个波兰。因为他当时刚好有四个在世的儿子。
(这个规则后来当然遭到破坏,产生了一些更小的公国。)
波列斯拉夫三世五子依次为
长子:瓦迪斯瓦夫二世(1105-1159,1138-1146年在位),绰号“被放逐者”,西里西亚王公,克拉科夫大公和波兰最高王公,他是其父长妻的儿子,几个弟弟和国内权贵驱逐了他。他逃到德国,靠在红胡子腓特烈一世的帮助,他的儿子高个子的波列斯拉夫,保住了西里西亚地区的封土。
次子:卷发的 波列斯拉夫四世 (1125-1173,1146-1173年在位),原为马佐夫舍王公,接了大哥的班,做克拉科夫大公,被德皇红胡子腓特烈一世打败,称臣纳贡。
三子:梅什科三世 (1127-1202,1173年以后数次担任克拉科夫大公,诸兄弟他活得最长,绰号the old,长者或者老头),子孙世袭大波兰地区
四子:桑多梅日的王公 亨利(亨利克、亨利希,1131-1166),死后无嗣,领地被兄弟们瓜分,头衔给了五弟 后来的波兰大公 正义者 卡齐米日二世。
五子:遗腹子卡齐米日二世
成四第二剧本里面的国王,亨利克一世(大胡子的)和亨利克二世(虔诚者),出自瓦迪斯瓦夫二世之后,世袭西里西亚王公。按理,作为王室长支,应该能获得克拉科夫大公之位,但克拉科夫的权贵还是偏向 卡齐米日二世的后裔,为当时还是小孩的波列斯拉夫五世保留了位置,亨利克二世只是暂时摄 克拉科夫大公。
亨利克一世家族,曾流亡德国多年(西里西亚领地也和德国紧邻),通过他的德国妻子,以及西多会修士的支持,引进大量德国移民,开发波兰的土地,同时还给城镇实施德意志法律,这样西里西亚就成为波兰最繁荣但是也最德国化的地区,虽然亨利克 一世本人还喜爱 波兰民间传说故事,但到他的曾孙 光荣的 亨利克四世的时候,(成四 第三剧本出场,1257-1290,波兰的有力诸侯,领有西里西亚),亨利克四世已经更爱说德语,并以能用德语写诗而自豪了,他自诩为游吟诗人。
最后,西里西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归属于德国,其首府弗罗茨瓦夫(德语 布雷斯劳),在二战重归波兰之前,仅诺贝尔奖得主就有十位(当然都是德国人)。
波列斯拉夫五世:波兰国王。致力于复兴由于拔都率领的蒙古军的入侵而荒废的国土。
亨利克:波兰的有力诸侯。领有西里西亚。
肯通米纳斯:立陶宛公爵。
法兹拉夫:奥地利王公鄂图卡之子。其父死后,继承贝门等领地。
亨利克就是前面说过的,西里西亚王公 亨利克四世,自称游吟诗人的那个。
波列斯拉夫五世:(1226-1279,1243年起正式成为波兰大公),苦命的波列斯拉夫五世 两岁就没了爹(1227年莱谢克一世被杀),1239年他结婚了,妻子Kinga是匈牙利贝拉四世的女儿,这姑娘信教虔诚的魔怔了,拒绝和波列斯拉夫五世同房;(贝拉一家都有点儿精神问题,贝拉的妹妹是匈牙利历史上有名的圣伊丽莎白,Kinga死后也封圣了)波列斯拉夫五世也挺虔诚的,按当时史家的记载他既不能用强,也不肯找情妇,于是终生无后,因此绰号“腼腆的(或害羞的)”。
1241年,拜答尔和合丹率领的蒙军一路蹂躏了波列斯拉夫五世的直辖领地桑多梅日和克拉科夫,在列格尼茨战役又全歼亨利克二世率领的波兰-骑士团联军,但在西里西亚首府弗拉茨瓦夫城下遇火攻受挫,遂南进捷克的摩拉维亚地区去了。
波列斯拉夫五世 学习堂兄弟在西里西亚的经验,引进德国移民恢复领地的经济,重修克拉科夫城;但1259年,那海 率领的金帐汗国军队再次摧毁了波列斯拉夫五世的成果。
1279年波列斯拉夫五世死了,位置传给堂侄,玛佐夫舍的 黑色的莱谢克。
法兹拉夫:瓦茨拉夫,为最强大的捷克君主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之子。在父亲于杜恩克鲁特战役中阵亡后,7岁的瓦茨拉夫二世继承了波希米亚王位,由勃兰登堡藩侯奥托摄政。由于他父亲的失败,普热米斯尔王朝的绝大部分领地(包括奥地利、施蒂里亚和克恩滕)都被哈布斯堡王朝和其他德意志诸侯瓜分。
瓦茨拉夫二世在衰落的波希米亚巩固了王权。1300年,他进行货币改革,建立全国唯一的铸币厂。为支持其子瓦茨拉夫与安茹的查理(即后来的匈牙利国王查理一世)争夺匈牙利王位,瓦茨拉夫二世于1301年对法国发动匈牙利王位继承战争,瓦茨拉夫雖然登上匈牙利王位,但他返回波希米亞,只派大臣代理匈牙利事務。1303年,瓦茨拉夫二世当选为混乱的波兰王国的国王。1305年,瓦茨拉夫二世逝世,由其子瓦茨拉夫三世继位,瓦茨拉夫三世很快也死了,捷克的王族未能保住波兰的王位。(这个人在剧本里是归在德国之下的,但既然他也做过波兰王,那就顺便也写一下)
肯通米纳斯:这个人是提前几十年来了,他应该是立陶宛大公 Gediminas (格季米纳斯,1316-1341年在位),1275年之后出生。立陶宛早期历史上最重要的大公之一,利用金帐汗国的衰落大力扩张,吞并了现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大部分土地,将立陶宛的领土从波罗的海延伸到黑海,1321年他建立了作为今天立陶宛的首都维尔纽斯城。其后代为立陶宛和波兰历史上重要的王族Gediminids,包括著名的亚盖洛和维陶塔斯。
成四里的波兰,只有第四剧本人员最强,而且也确确实实 平独镇露了(利用德国和罗斯的衰落,狠狠的欺负了德意志骑士团和罗斯诸邦,建立了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的最强时代)
1、卡朱米歇三世 :波兰国王。唯一被尊称为大王之王者。与波希米亚及立陶宛作战而扩大其领土,且非常爱护农民,被尊称为“农民之王”。
2、福拉扬斯拉夫:立陶宛公爵。与波兰女王结婚建立了也哥鲁朝。在坦年别尔库之战击败了德意志骑士团,创建了波兰的全盛期。
3、韦特孛特:立陶宛公爵。攻打了诺夫哥罗等地的苏俄东部诸城市,扩大了其势力。
4、洋基修喀:波希米亚的将军。福斯派的领导者。有效的利用大炮,好几次打败了神圣罗马皇帝的西吉斯蒙军。(此人是捷克人,扬-杰式卡,他确实参与过波兰人的战争-作为雇佣兵)
匈牙利
1、拉优休一世:匈牙利国王,和威尼斯作战扩张领土。伯父卡朱米歇三世去世后,继承了波兰的王位,致力于匈牙利的势力扩张。
这里面 卡齐米日三世的指标显著高估了,他三项总评259分,列成四全部人物第七。
福拉扬斯拉夫和洋基修喀也非常好用,尤其洋基修喀的连射加火攻,可以点燃差不多90%的敌军部队,是那时代欧洲最好的武将(历史上也差不多如此)
那就先写写 杰式卡 (Jan Zizka,约1376—1424)出生在捷克南部一个破落骑士家庭。杰式卡一词的捷文原意是一只眼睛,杰式卡很可能是从小就一目失明——1421年他在战争中另一目也失明。杰式卡早年曾为一些封建领主服役,而后又随波希米亚国王瓦茨拉夫四世(即德国国王文策尔1378—1419)的军队去波兰和条顿骑士团作战,并在1410年消灭骑士团的坦能堡战役中立下功劳。
1419年捷克军民暴动反抗德国统治的胡斯战争爆发后,加入起义军,成为军事统帅;运用独创的"战车堡垒"战术,1419、1421、1422年三次挫败德国皇帝西吉斯孟德组织的十字军征讨,1424年10月11日杰式卡在围攻普尔里比斯拉夫时死于当时军中流行的瘟疫。恩格斯评价他“在战场上,永远是胜利者”。
卡齐米日三世 (1310-1370,1333年起在位),波兰王瓦迪斯瓦夫一世(矮子)的儿子,身材魁梧,他的绰号“伟大的”,很可能有一半来自他的体格,虽然他的政绩也还不错,但远远达不到其它 大帝 的水平。
其父 瓦迪斯瓦夫一世成功的加冕为王,但是却在几个方向上遭到严重打击,骑士团占领了波美拉尼亚和格但斯克,完全夺取了波兰的出海口,捷克人夺走了波兰最富庶的西里西亚地区。
卡齐米日三世 在内政方面的成绩 比对外扩张有效,包括:
1 设立贵族义务兵役制
2 建立统一的货币制度
3 1364年在首都创建了波兰第一所高等学府—克拉科夫大学
4 继续引进德意志、犹太移民
5 加强法制建设,设立实行德意志法的高等法庭 等等
鉴于当时的力量对比,波兰无法用战争手段来实现国家的统一。他则采用迂回妥协的办法来缓和同条顿骑士团和邻邦捷克的矛盾。先后于1339年在维谢格拉德三国君主会议上与匈牙利结盟;1343年与条顿骑士团缔结了“永久和平条约”,以割让东波莫瑞给骑士团为条件换回库亚维。
此外,为了补偿被骑士团和捷克夺走的土地,卡齐米日三世和立陶宛结盟(他娶了 格季米纳斯的女儿为第一位王妃),一起对罗斯诸邦扩张,夺取了今天西乌克兰的加利西亚地区。
卡齐米日三世在培养接班人上完全失败,他先后四次结婚,却无男嗣;王位传给了他的外甥,匈牙利安茹王朝的路易。
就是 :拉优休一世:匈牙利国王,和威尼斯作战扩张领土。伯父(舅父)卡朱米歇三世去世后,继承了波兰的王位,致力于匈牙利的势力扩张。
这位 匈牙利的路易(路德维希、拉约什)也号称大帝,(1326-1382,1342-1382的匈牙利王,1370-1382年间的波兰王)
对外进行多次战争,胜利地扩展了匈牙利的领土。他曾与那不勒斯(1347年)、威尼斯及立陶宛等国家作战(1351年,1372年,1377年)。1358年,路易几乎征服了全部达尔马提亚,将克罗地亚确认为“圣伊什特万王国”的一部分。并迫使保加利亚、波斯尼亚、塞尔维亚、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等巴尔干小国承认匈牙利的宗主国地位。1366年,路易还击退了入侵巴尔干半岛的奥斯曼帝国军队。
1370年,波兰的皮雅斯特王朝绝嗣,路易一世经王朝贵族协议(其父查理一世与波兰国王卡齐米日三世的条约)入主波兰。他于1374年给波兰的小贵族颁发了所谓科希策特权。以保证其女儿的继承权(他和卡齐米日一样无男嗣)
在路易一世统治时期,中世纪的匈牙利国力达到了顶峰。但他在波兰的统治并不得人心,一度发生暴动。为了其家族的权力,对外他承认骑士团和捷克对波兰领土的占有;对内他把贵族土地的税赋下降到原来的六分之一,波兰贵族的特权加大,严重影响了后来波兰的统一和稳定。
1382年,路易死去,本来他指定二女儿玛丽亚继承被兰王位。但是这个方案遭到波兰贵族的一致反对,因为他们坚决不让德意志封建主接近波兰王位(玛丽亚,其丈夫是勃兰登堡侯爵、卢森堡家族的齐格蒙特)。大波兰的贵族备受条顿骑士团和勃兰登堡侵略之苦,要求中断同匈牙利的联合,而同立陶宛结成巩固的同盟。他们还提出同立陶宛有着密切关系的玛佐夫舍王公齐莫维特四世为波兰王位继承人。在这种情况下,王位虚悬了两年。1384年10月,路易的幼女11岁的雅德薇嘉公主来到克拉科夫,加冕为波兰国王。雅德薇嘉公主后来在贵族的压力下和立陶宛大公 亚盖洛结婚,实现了 波兰-立陶宛的联合。可怜的雅德薇嘉女王早亡无嗣,死后被波兰天主教会封圣,称圣雅德薇嘉
成四的时代,一个国内玩家不熟悉的史实是立陶宛大公国的崛起,鼎盛时期的立陶宛包括了今天白俄罗斯的全部和乌克兰的大部,是当时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成四里立陶宛共出了四位武将,指标还都不错
1 明佬轧恩:立陶宛公爵。团结起立陶宛诸侯,阻挡住德意志骑士团等外敌的入侵。(历史上唯一一位立陶宛国王,明道加斯,第二剧本归在基辅公国下面)
2 肯通米纳斯:立陶宛公爵。(格迪米纳斯,立陶宛崛起时期的大公,建立了今天立陶宛的首都 维尔纽斯城,下面二位都是他后代)
3 福拉扬斯拉夫:立陶宛公爵。与波兰女王结婚建立了也哥鲁朝。在坦年别尔库之战击败了德意志骑士团,创建了波兰的全盛期。(第四剧本,波兰,瓦迪斯瓦夫二世-亚盖洛)
4 韦特孛特:立陶宛公爵。攻打了诺夫哥罗等地的苏俄东部诸城 市,扩大了其势力。(伟大的-维陶塔斯,立陶宛大公,差一点就拿到国王称号)
瓦迪斯瓦夫二世-亚盖洛和维陶塔斯是堂兄弟(年龄有争议,不晓得谁大一些),他们是立陶宛历史最出色的统治者,最大功绩就是联手在 格伦瓦尔德(坦能堡)战役中重创 条顿骑士团,之后波兰和立陶宛形成 君合国,并在150年之后正式合并成波兰-立陶宛联邦。那是波-立历史上辉煌的年代,国王一度兼领匈牙利,迫使摩尔多瓦臣服,甚至攻陷过莫斯科....
当然最后的结局是被邻邦联手瓜分
立陶宛人说波罗的语族的语言,和西南面的古普鲁士人,北面的拉脱维亚人类似。就居住在今天立陶宛共和国的地区。
在奎德林堡编年史(Annals of Quedlinburg奎德林堡系德国一城市)中,公元1009年第一次提到了立陶宛人。早期的立陶宛人分成多个部落,是条顿骑士团和罗斯人扩张的对象。但是立陶宛的地理位置比较有利,没有象拉脱维亚人那样被压服,也没有象普鲁士人那样被消灭和同化,蒙古人的侵袭粉碎了罗斯诸公国,削弱了条顿骑士团,立陶宛人在第一位国王明道加斯的率领下开始崛起。
今天立陶宛沿海部分古称 萨莫吉希亚,萨莫吉希亚人是抵抗条顿骑士团最激烈的波罗的海部族,1236年他们重创宝剑骑士团(苏勒战役),惨败的宝剑骑士团无力维持,被迫和条顿骑士团合并,之后不久又爆发了普鲁士人大暴动,立陶宛人赢得了立国的宝贵时间。明道加斯本是立陶宛南部王公,1230年代中叶基本控制立陶宛全境,他最初采取联合天主教势力的策略,以制止骑士团的侵袭,1251年7月17日,教皇英诺森四世发表诏书,宣布立陶宛为王国并归罗马主教管辖。明道加斯和他的夫人摩尔塔在1253年夏季加冕,正式的基督教国家立陶宛王国成立(2003年立陶宛为大公加冕750周年发行了一枚纪念小型张邮票)。
但是,早期皈依的立陶宛人是很不虔诚,也不怎么情愿的,明道加斯本人也并没停止按立陶宛古俗祭献旧神明。1260年
萨莫吉希亚人再度重创条顿骑士团(杜尔贝战役),明道加斯就反水了,1261年他否定基督教并将所有基督徒驱逐出立陶宛,立陶宛大公国又失去了西方基督教国家的身份。明道加斯与诺夫哥罗德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结盟,对抗天主教势力,希望将所有波罗的部落联合在立陶宛的统治下。但是战事不利,他的外甥特莱尼奥塔和另外一位立陶宛王公道曼塔斯(明道加斯夺了他老婆)联手杀死了明道加斯。立陶宛陷入内战。
立陶宛夹在东正教(罗斯诸邦)和天主教(波兰和条顿骑士团国家)势力之间,相比之下,东正教势力比较虚弱而且不热衷于传教,天主教势力则咄咄逼人,因此立陶宛人感情上更亲近罗斯人,当然也很不客气的利用罗斯的衰落向东、南扩张,罗斯诸邦(尤其是今天白俄罗斯的波洛茨克和平斯克公国)也宁愿服从宽和的立陶宛势力,而不是凶狠的蒙古人。不少立陶宛王公个人皈依了东正教,和罗斯诸邦关系更密切。前面提到的道曼塔斯后来就皈依东正教,成了普斯科夫王公,并深受属民爱戴。
从格迪米纳斯开始,利用金帐汗国的衰落,立陶宛剧烈扩张,领土从波罗的海一直延伸到黑海;1321年格迪米纳斯攻下基辅,流放统治基辅的最后一位留里克王朝成员斯坦尼斯瓦夫。成为基辅罗斯西部和南部的理想继承者。甚至诺夫哥罗德共和国这个从未被蒙古征服的罗斯城邦也一度附属于立陶宛(时间很短)。但立陶宛本部人口稀少,可能不足30万,不到属下罗斯人的七分之一,这时骑士团先后削平其他波罗的海部落,也把矛头指向立陶宛了。
立陶宛在天主教和东正教之间摇摆了几十年。“对(大公)格迪米纳斯和阿基尔达斯而言,保留异教是一种外交工具和武器……这允许他们运用将来会皈依的承诺,作为保存他们力量和独立的手段。”大公阿基尔达斯追求一种“动态平衡”。他在他的任期内,自始至终都在戏弄阿维尼翁教廷和君士坦丁堡与对皈依的勘察;几个关于立陶宛昄依基督教的谈判的尝试都失败了。
格迪米纳斯传位于两个儿子:阿尔吉尔达斯(Algirdas)和科斯图提斯(Kstutis),阿尔吉尔达斯为大公(1345-1377在位),是瓦迪斯瓦夫-亚盖洛的父亲,科斯图提斯为共治大公(1345-1382在位),是维陶塔斯的父亲。他们的生年都不是很确定。
阿尔吉尔达斯在1363年在蓝水战役击败金帐汗国,大大提高了立陶宛的声望。他和兄弟合作的不错。但他死后,瓦迪斯瓦夫-亚盖洛继位,和叔父以及堂兄弟维陶塔斯关系恶化,双方发生内战,科斯图提斯一度攻陷维尔纽斯,赶走亚盖洛,但亚盖洛1382年捉住了科斯图提斯父子,科斯图提斯随即死亡,维陶塔斯逃跑,和条顿骑士团结盟对抗亚盖洛,一度皈依了天主教。(双方都曾和条顿骑士团密谋)1383-1384年间,亚盖洛一度在自己母亲(东正教特维尔王公的公主)的建议下,和莫斯科大公迪米特里-顿斯科伊的女儿谈婚论嫁,但迪米特里-顿斯科伊坚持亚盖洛皈依东正教,双方谈崩了。而且如果和莫斯科联姻,立陶宛将被卷入和金帐汗国的冲突,而条顿骑士团将更把立陶宛人视为敌人。
雅盖洛因此接受了波兰人的提议,皈依天主教并与11岁女王雅德维加女王结婚。他也合法地被雅德维加的母亲匈牙利的伊丽莎白接受,所以即使雅德维加先去世(确实如此,可怜的波兰小美女二十几岁就去世了)他也能保留住王位。1385年双方签订《克列沃条约》,亚盖洛保证替波兰夺回领土,1386年他和雅德维加女王正式举行了婚礼。(女王曾派一个亲信去确认他未来的丈夫是个人,因为她听说他是一个像熊一样的生物,残忍而粗鲁。)之后雅盖洛被大主教波赞塔加冕为国王瓦迪斯瓦夫(二世)。波兰人发现他们的新统治者是一个很有教养的君主,并十分尊重基督教文化,也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和指挥官。
成为波兰国王之后,波兰-立陶宛国势大大加强,1387年摩尔多瓦大公彼得-穆沙特改臣服于波兰。条顿骑士团则极其忧虑,大团长佐林格一度受邀请做亚盖洛的教父,但他严词拒绝了。亚盖洛任命他的兄弟斯基尔盖拉为立陶宛大公国的摄政。维陶塔斯不服,双方再次内战,后来他们发现条顿骑士团的野心更大,最后和解,1392年维陶塔斯成为立陶宛大公,以瓦迪斯瓦夫二世·雅盖沃的名义统治立陶宛大公国。
维陶塔斯在亚盖洛的鼓励下东进。金帐汗国可汗脱脱迷失在1395年被帖木儿击败后,逃到维陶塔斯处避难。双方签署了让维陶塔斯帮助脱脱迷失夺权,汗国将更多土地割让给立陶宛大公国的条约。在1398年,维陶塔斯的军队攻入克里米亚并在那里建了一座城堡。
1399年,罗马教皇卜尼法斯九世授权维陶塔斯和亚盖洛组织一次针对蒙古金帐汗国的十字军,结果惨败,20位王公,包括瓦迪斯瓦夫二世的两位兄弟都战死了。
为了这次东进,维陶塔斯一度把立陶宛沿海的萨莫吉希亚割让给条顿骑士团,现在东进完全失败,他只能把注意力转回到西方;骑士团勾结亚盖洛的另一个兄弟反对维陶塔斯,双方的矛盾再度激化。
1401年的亚盖洛和维陶塔斯签署了 维尔纽斯和拉多姆联合协议。维陶塔斯被允许拥有极大的自治权,但在他死后,立陶宛大公的头衔和权利被转给波兰国王亚盖洛的子孙。假如亚盖洛无子嗣而亡,波兰贵族不允许在不与维陶塔斯商议的情况下选举新国王。这令波兰和立陶宛贵族的关系更为紧密,而且两国构成了永久性的防御同盟。
之后,波兰-立陶宛和骑士团方面都竭力拉拢盟友,积极备战。1409年,萨莫吉希亚暴动,骑士团和波-立联盟的战事最终爆发,1410年7月,波兰-立陶宛-罗斯(斯摩棱斯克王公)-鞑靼人联军于 条顿骑士团国境内的三个小村镇:西面的格伦瓦德,东北的斯特巴克和南部的沃德维格沃之间的广大平原上 决定性的击败条顿骑士团,大团长容金根 以下数千骑士团精锐全部战死,骑士团一蹶不振,但利用波兰国内的矛盾,骑士团坚守住了大部分领土。终 瓦迪斯瓦夫-亚盖洛一生,他没能从骑士团手里夺取太多的领土。
这场战争在不同民族间有不同称呼:
德意志人:Schlacht bei Tannenberg(坦能堡邻近地区之战)
波兰人:Bitwa pod Grunwaldem(格伦瓦尔德之战)
立陶宛人:algirio mūis(加基里斯之战)
1399年,雅德维佳女王不幸早亡,瓦迪斯瓦夫-亚盖洛先后四次结婚,终于给自己带来了两个继承人-长子 瓦迪斯瓦夫三世统治波兰,幼子卡齐米日四世统治立陶宛。 瓦迪斯瓦夫三世一度兼领匈牙利王位,1444年在瓦尔纳战役中牺牲在奥斯曼帝国手下。卡齐米日四世最后兼领波兰国王和立陶宛大公。
维陶塔斯也一心想得到一个王位,为此他一度和捷克的胡斯派联络,胡斯派同意支持他领捷克国王,但没有成行。1430年,出于拉拢他的目的,德国皇帝西吉斯孟德同意他做立陶宛国王,运送王冠的使节在1430年秋被波兰权贵截住。另一只王冠也被送出去了,但是在它送至立陶宛的几天前,维陶塔斯于查基岛城堡逝世。
1434年 瓦迪斯瓦夫-亚盖洛逝世,按最长的算法,他生于1348年,享年86岁,一般认为他生于1351年,比维陶塔斯小一岁,那也至少活了83岁。
他死后,波兰和骑士团又多次发生战争,到1466年,终于打败骑士团,波兰夺回但泽(格但斯克)和波美拉尼亚,并迫使条顿骑士团称臣纳贡,那已经是亚盖洛幼子卡齐米日四世的时代了。
鼎盛时期的波兰-立陶宛联邦,拥有近10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和1000万人口,提供了大量谷物、牲畜和毛皮给西欧市场,这个商品化的粮食和牲畜供应是西欧城市化能够完成的重要保证。所以历史上真有那么个平独镇露的大 波波时代,只是这个时代随着 乌克兰人 在赫梅利尼茨基率领下大暴动引发的大洪水时代而一去不复返,波兰也就每况愈下,最后沦落到被瓜分的境地去了
波兰 卡齐米日三世建立的大学,最初教皇虽发了特许,却不让开设神学课程,这样这个学校就不够完备,到小美女 雅德维佳接班之后,经过几番努力,终于得到许可建立完全的 克拉科夫大学,但雅德维佳还没有等到这一天就难产去世,亚盖洛在伤心之余,捐出了妻子全部财产兴办大学,所以这所克拉科夫大学现在是挂他的名,叫雅盖隆大学。
至于立陶宛的首席学府吗,当然叫维陶塔斯-玛格努斯大学,也就是 伟大的维陶塔斯 大学。维陶塔斯的头衔就是 大公,翻译成 维陶塔斯 大 大公 未免有点儿太怪怪的了。但是翻成大帝也实在不准确。
好久没有看到高庆的帖子了。我没有MSN和QQ之类的东西,只能在论坛里聊
这次写成四里的拜占庭。皇帝之类的材料比较多,咱重点讲一下那些文化人物,看看小鬼子的眼力如何-那时候 暗荣确实比中国做文化推广的人高
先从最近看到的1270年剧本讲起。
1、米海尔八世:拜占庭的皇帝。灭亡了十字军建立的拉丁帝国,夺回了首都君士坦丁堡。
2、安德罗尼可斯:拜占庭的皇帝米海尔八世之子。其父死后,继承帝位。毁弃与罗马天主教的协调,全力夺回了小亚细亚的领土。
3、阿可罗波里提:拜占庭帝国的政治家。当时第一的知识分子,在米海尔八世之下任高官。著作有《拜占庭帝国史》。
4、帕金米列斯:拜占庭帝国的官员兼学者。精通哲学、自然学等各领域。
5、马克什姆斯:拜占庭帝国的修道士。将希腊文学译成拉丁文学,传至西欧。
以上是1270剧本里的五位拜占庭武将
米海尔八世(1225—1282,1259-1282年在位),拜占庭大贵族,他的母亲是拜占庭皇帝阿历克塞三世的孙女。(其先辈中至少有11位皇帝。)1258年,尼西亚帝国皇帝塞奥多利二世英年早逝,米海尔-巴列奥略发动政变杀死原摄政穆扎伦,担任了当时只有八岁的小皇帝约翰四世的摄政,后晋升为共治皇帝。他和热那亚共和国签订南菲宏条约,出卖国家贸易特权换得热那亚的海军支持反对威尼斯共和国及威尼斯的傀儡拉丁帝国。1261年,其部下利用君士坦丁堡城防虚弱,奇袭得手,光复了拜占庭帝国。
之后,米海尔废黜了原尼西亚拉斯卡斯王朝的小皇帝约翰四世,并将后者挖眼致残,建立了拜占庭帝国最后一个王朝巴列奥略王朝。
此后,米海尔致力于恢复拜占庭帝国的地位,通过灵活的外交手段,以及对教廷的妥协(双方在1274年里昂公会议上决议复合),顶住了十字军势力复辟拉丁帝国的几次攻击。
由于米海尔八世过于重视在欧洲部分的势力和恢复君士坦丁堡,加之原来小亚边境的民兵是前王朝建立的,他忽视小亚的边防,导致奥斯曼帝国势力在小亚细亚边境崛起,成为拜占庭帝国致命的敌人。
其子安德罗尼克斯二世(1282-1328年在位),由于教会复合未能给拜占庭帝国带来实际利益,后来的教皇甚至又一次开除了米海尔八世的教籍,所以安德罗尼克斯放弃了和天主教会的合作,回归正统的东正教,批判教会统一的思想。但安德罗尼克斯长期统治见证了拜占庭帝国逐步陷入深渊,由于财力缺乏,他甚至解散了帝国海军,导致帝国海疆成为威尼斯和热那亚角逐的战场。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夺取了帝国在小亚细亚的绝大部分领土。巴尔干的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也开始侵略帝国;晚年的安德罗尼克斯二世,试图剥夺顽劣的孙子安德罗尼克斯(三世)的继承权,祖孙发生内战,最后安德罗尼克斯二世被迫退位,不久死去
乔治-阿克罗伯利特斯(Acropolites,George 1217-1282):拜占廷的学者和政治家。曾任尼西亚帝国太子塞奥多利-拉斯卡利斯二世的太傅,1246年担任官阶仅次于首相的首席大臣,1274年曾作为米海尔八世的特使和拜占庭帝国代表团团长参见了里昂公会议。
代表作《编年散记》Chronike syngraphe记载了拜占廷1204-61年的历史。此外他的其他作品和演讲词(如在约翰三世葬礼上的演讲)亦传世,是重要史料
另一个乔治也是史学家:乔治-帕奇美雷斯(George pachymeres,约1242-1310)续写了阿克罗伯利特斯的书,记述了1255-1308年间的历史,他坚持东正教的立场,批判教会统一。其作品史料价值很高,他本人也被誉为13世纪拜占庭最伟大的学者。又,阿克罗伯利特斯和帕奇美雷斯都是哲学教授,是师徒。
他生于尼西亚,光复后来到君士坦丁堡,学过法律,做过律师和法官。其作品涉及到中世纪七艺的各方面:修辞学、音乐、天文、哲学等等。
Maximus Planudes 君士坦丁堡的希腊修道士、语言学家、翻译家马克西姆斯·普拉努得斯,(约1260-1305)
他不止是将希腊文学译成拉丁文学,传至西欧。其实他还把大量的拉丁作品翻译成希腊文,而且还编订了希腊语课本(他的学生编了字典),从而使西方能够了解拜占庭保存的古典希腊罗马文化,对促进文艺复兴贡献巨大。
"巴列奥略王朝文艺复兴"时期的语言学家,作为拜占廷使节去过威尼斯,写过一些语法方面的论文,从古希腊著作中摘录部分文章编辑成《希腊诗文集》一书,许多古希腊手稿能够流传后世正是得益于该书的收录和编辑(他还翻译过诸如西塞罗,奥维德,包伊夏斯 等人的许多拉丁著作.这些译著使他名声远扬.文艺复兴早期,他的译著常常被用作希腊语教学的阅读文本.)
简单而言,我们现在看到的伊索寓言、普鲁塔克的名人传以及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都是他收集整理和推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