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从页岩气聊起(0) -- 奔波儿
老美的可采储量超过全球的3/4,他不领先勘探谁先?别人一看这数据就要泄气了。我们这老二的储量不足老大的1/10,老三的差距小些,不足老二的2/3.
不过,不会是大家没积极勘探导致数据误差太大吧?还是根据已知整体地质状态的估计呢?
2011年长庆的年产量4000万吨,仅次于大庆,是第二大油田。
年产5000万吨,似乎是目标。
技术还是产量?
你说的北达是哪里啊?北达科塔么?
如果单算页岩油,ND的Bakken确实算上出众,如果油气都算,那些“老”Formation是不是更大得多?Marcellus,Niobrara,Barnett,Fayetteville等。
看样子是同行,请指教。
我对Shale Oil研究很少,可能是我是错的,欢迎指正。
根据Wikipedia的说法
Oil Shale一般就是你说的像煤挖出来烧的,应该是浅层埋藏。而说起Shale Oil,更多的是说Oil produced from oil-bearing shales,是打井开采流体的。油比气粘性大很多,因此要求更高的渗透率才能开采,所以压裂也是需要的。至于您说的
能否推荐一些这方面的文章?因为我印象里面这些用于稠油开采更多。
呵呵,个人支持把框框画大一点点,不搞科学原教旨主义。具体的开采技术,这涉及到石油工程学和化工领域,毕竟俺不是做这一方面的,也只是照本宣科。有兴趣的话,还是你自己查吧,应该不难找。
当然水平钻井技术绝对是不能少,但是成本就是高.
我说TG质密油气开发和老美差不多仅仅是贪婪和山寨水平
前文说到页岩气的开发技术时,提及两项关键技术,其中之一就是“Slick-Water Fracturing(油水劈裂)”。这项技术就是通过钻孔向地下的页岩岩层注入混入砂体和化合物的高压流体,从而劈裂岩体,使页岩中存储的天然气能够通过裂隙沿钻孔喷涌出来。这一技术带来了页岩气工业的革命,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能源供应的问题,但它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副作用即对周边环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现分述如下:
地下水污染
由于进行劈裂的高压流体并非纯粹的水,为了增强劈裂效果,里面加入了化合物和砂体,而这种流体有可能会污染了当地的地下水系统,没有谁胆敢饮用含有这种东西的水。另外,开采过程中,会有逃逸天然气的污染啊水源,达到一定浓度后,遇火就能爆炸。就这些问题,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和几所大学展开了相关研究,发现在一些气井附近的地下水中甲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含量异常高,而且也发现了用于劈裂的流体化合物。但同时,也有学者撰文指出,在很多页岩气采集地区,并没有发现有明显的变化。
空气污染
页岩气的主要成分为易燃的甲烷,还同时含有带有毒性的其它气体,例如硫化氢。在开采过程中,难免会有页岩气逃逸,进入大气中。根据康纳尔大学R.W. Howarth教授的统计,约有3.6~7.9%的页岩气逃逸,这一比例比常规天然气开采要高出30%至100%。在这种情况下,页岩气开采所产生的温室气体要比开采同样油当量的煤还要高。但就这个问题,Howarth教授的同校同事却在研究相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异议,认为他过高估计了逃逸的页岩气比例。在怀俄明州,一些居住在页岩气井附近的居民经常抱怨有头疼鼻塞呕吐的问题,就此展开的病理学研究报告给出了一份含糊不清的报告----“这可能说明或者排除在这些抱怨和劈裂作业之间并非存在什么联系(that might confirm or rule out any connection between these complaints and fracking are virtually non-existent.)”
放射性污染
2012年2月22日,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法纪松弛----天然气井的污水进入了河流(Regulation Lax as Gas Wells’Tainted Water Hits Rivers)”文章,四天之后的2月26日,又发表了一篇题为“天然气井的有毒污染(Toxic Contamination From Natural Gas Wells)”对宾夕法尼亚州的页岩气工业引起的发射线污染进行了曝光。在这些报道中,记者指出在宾州的179口深气井中有116口的反射性检测超标,而且发射性物质已经进入了水源区,引起了当地居民各种不良反应。但宾州的环保部门则指出记者的说法是建立在非常片面的数据基础上的,根据他们的测量,气井区域的发射性水平并未与该州其它地区有啥区别,甚至有的还要低一些。
地震
记得当年读地质学的时候,老师谈道:“水是大自然最好的润滑剂”。例如,降雨引起的山体滑坡数不胜数,而一旦足量的水进入了本身比较活跃的断层地带,可能会导致或者加速断层的错动,从而引发地震。因为劈裂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裂隙,而地下气藏的开发,也会影响到地下应力平衡状态的稳定,如果作业区位于断裂地带,一般都会引起一系列微震,但绝大多数此类地震震级非常之小(Mw < -1.6级),对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由此引发的所有地震都会是这种微震。2010年3月,油气工业界的权威学术期刊《前沿(The Leading Eage)》上发表了MIT的Jenny Suckale的一篇文章----“油气生产所引发的中强度地震(Moderate-to-large seismicity induced by hydrocarbon production)”,在文中,作者就70个地震事件做了分析,这其中美国(主要是分布在德克萨斯州的气田)有30个,荷兰有16个。但最终,作者指出还需要更多的观测数据才能做出确定性的结论。
去年四、五月间,在英国的布拉克普(Blackpool)发生了两次地震,分别为里氏2.3级和1.5级,均与当地的页岩气开采作业有关。这两次地震虽然震级很小,但在这个一向自诩与地震海啸绝缘的岛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环保组织、社会团体纷纷揭竿而起,群起反对页岩气工业。也是,有谁希望自家后院有座火山呢?尽管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环境保护与能源工业就像是一对剪不断理还乱的冤家,但它们之间并非是那种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关系。人类要进步要发展,就离不开能源工业,没有了石油和天然气,现在的人类将寸步难行;但是,如果一味向地球母亲索取资源,而不知道保护,人类将要走上的也必是一条自我毁灭之路。怎么办呢?也许,还是得取老祖宗的“中庸之道”。
(全文完)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看得我心疼。
我是从上往下看的,也就是倒着看的,先看了最后说这些开采,对环境和地质造成如此大的伤害,就想着是否应该节省着点儿啊,别开采了。结果这里又看到你说天然气就这么白白烧掉了,真是可惜啊,虽然不是我的钱,但是看得我依然是心痛不止。这些浪费掉的能源说不定就是以后的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啊,地球几亿年的积累,就这么被我们这一代人挥霍净尽了。作孽啊。
所以西方人的世界末日情节这么重,也不知道是不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因为预期世界末日,所以现在不计后果地进行末日狂欢,尽情挥霍地球的宝藏,而这个末日狂欢最后导致世界末日的来临。。。。。
1。能进口的石油天然气,还是尽量进口吧。
2。还不如大力开发核电站特别是核聚变呢,前景更广阔一些。
既然煤层气在美国已经成了夕阳技术,而在中国还大有可为,双方应该有很好的合作基础啊。
看那些红点,居然密密麻麻打这么多井,把地下的岩石就这么弄成碎片,难道一点也不担心未来吗?还是真的因为有黄石火山这么个大炸弹,所以别的一切就都无所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