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谈美国的再工业化 -- 晨枫

共:💬92 🌺385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要看在什么领域

美国的蓝领工人的生产效率太低,原因是入职没有前没有系统的职业教育。

美国发现频道纪录片《Build.It.Bigger.Biggest.Warship》里面,缅因州的一个美国最古老的造船厂建造伯克级神盾驱逐舰,里面的工人就是你说的那种美国的蓝领工人----他们可以将5艘驱逐舰同时开工制造。

[FLASH]http://www.youtube.com/v/JeWA_eSJDzM[/FLASH]

中国目前只有6艘神盾级驱逐舰服役,而美国的蓝领工人造了60艘伯克级神盾驱逐舰。

家园 慢慢来嘛,中国没有航母前,美国不也造了不少航母

中国没有核弹前,美国不也造了不少核弹……

家园 现在考虑的是以当前的能源价格计算的成本

现在考虑的是以当前的能源价格计算的成本,未来大规模应用3d打印进行生产,是否会引起能源短缺,现有的能源来源能否能支撑起这个大规模应用也是一个未知数。到时候,能源如果因为短缺而价格暴涨,那么3d打印的成本就需要重新核算。所以,个人估计,3d打印大规模应用,应该是可控核聚变之后,解决了能源这个变数之后吧。

家园 觉得这东西本质上一种材料就要有一套基础研究,

每种材料都有不同的适用与否的衡量,只有个别材料,包括一些热熔塑料和那种特定的钛合金完成了基础研究并证明可用,其他金属材料很可能多数未必划算,把金属先搞成粉再成型,技术路线不一定合理,也未必节约,除非在成型的同时能形成特定的金相。但形成特定金相本身要求什么条件因金属与合金而异,能实现也未必能说是狭义的3D。塑料也未必都能应用,至少热固的就复杂得多。至于晶格生长之类的,或者细胞生长之类的,恐怕脱离了严格定义的3D。即是说到抢,本来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的材料的,对于中近期的3D,恐怕也要求过高了。

家园 个人认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3D打印没有受力耐温耐腐蚀要求的东西是可以的,用塑料是可以的,但要成为制造业的中坚那是不现实的,你所说的材料和热处理正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家园 复杂异形均质材料结构,我相信3D打印成型会有优势
家园 1984年的苹果麦金托希(图)。虎头虎脑很亲切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论证逻辑混乱。

你的论据说的是存量,你的论点说的是效率。

你现在两百斤肉,就一定比体重二十斤重的孩子长得快?

家园 有了3D打印美国和中国就是大英帝国与大清帝国之间的差距?

就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吧,中美信息产业的差距是90年代大还是如今大呢?

还是俺的那句老话:

10年前挺中派天天yy从山洞里拿出来个高科技就能打败美国

如今是挺美派天天yy从山洞里拿出来个高科技就能打败中国

家园 我原来以为苏俄后来把对科研和军工的投入都降到谷底了。

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全球化经济框架下,job market 的流动,应该可以看到:制造业的就业都是集中在世界上劳工素质比较高的地区,不仅仅是由工资高低来决定的。按照中国城镇化的设想,将来会有10亿城镇人口,比现在的6.9亿多出3亿,这是相当于美国的总人口数了。而中国labor的高质量是举世公认的。所以10-20年后,即使是中国工人的平均工资可能和美国工人的相当,也很难说大部分制造业会不会回到美国来。至于说压力和动力,现在危机中的老美不是靠中国在养活他们么?如果中国哪一天真正说“不”了,而且中国和美国的劳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谁更能抓住制造业的就业呢?—— 我还是觉得美国拉美人不会有什么赢的机会。

家园 关于国内的3D打印听过一些说法

最近了解了一些3D打印方面的东西,据上海交大机械学院一位退休教授和中科院合肥某所的一位研究员介绍,3D打印更一般的说法是金属快速成型,天朝为此已投入巨资,在国防航空航天领域已经规模化运用,技术水平不比国外低。

家园 可以公开的是这个技术在C919上已经有些应用了

这是北航的王华明的团队做的:

BTV的报告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c3MDE2NTgw.html

王华明在激光会议上的报告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c1MTc4MTg4.html

学名叫做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我起初也很惊讶。以下是从其他地方摘抄的部分报告摘要

外链出处

我刚看完想发到这里葡萄就发了

高性能金属构件激光直接制造技术(Laser Direct Manufacturing LDM or Lase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LAM),以金属粉末为原料,通过高能激光逐层熔化沉积生长(“生长制造”或“增材制造”),直接从零件数字化模型一步实现大型复杂整体高性能金属构件的“近终成形”,与整体锻造等传统制造技术相比,具有(1)无需大型锻造工业装备、大型锻造模具及制坯模具制造、(2)高性能金属材料制备与大型复杂零件“近终成形”一体化、(3)构件综合力学性能优异、材料利用率高、加余量小、(4)制造周期短、成本低等独特优点,是一种“变革性”的短周期、低成本、数字化、精密成形技术,为飞机、发动机钛合金、超高强度钢、高温合金等高性能、难加工大型复杂整体关键构件的制造提供了新途径。

本报告简要介绍飞机及发动机钛合金等大型复杂整体高性能结构件激光直接制造技术原理、技术特点和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汇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飞机、发动机钛合金、超高强度钢、高温合金等高性能难加工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直接制造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进展,评述和展望了钛合金等高性能金属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直接制造技术发展面临的技术挑战、关键科学问题和发展趋势。

CD网友整理的报告总结

1。2012年奥巴马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宣布创立美国“制造创新国家网络”计划,成立15个制造创新中心组成网络,投资10亿美元。经过5个多月的论证最后还是选了“增材制造”作为第一个中心的研究方向

2。一个发动机叶盘,传统工艺制造属于“雕刻”,最后剩下来的只有7%。

3。f22钛框,面积5.53平方米。3万吨水压机模锻件能达到0.8平方米,8万吨能达到4.5平方米。

4。传统方法,铸锭,制胚,模具,模锻。举例一个很小飞机框,宝钢等温锻造,模具7千万,分摊到每一个零件,模具费就有几十万。又举例美国的一个飞机零件,压成一个饼3吨,到最后加工完成只有144公斤,材料利用率不到5%。

5。用他的增材制造,材料利用率80%左右。

6。我们打印出的最大的整体结构件5平方米,美国做不了。

7。激光打印出的零件,超过或者等同于锻件的性能,抗疲劳强度,比锻件高32-53%,疲劳裂纹扩散速率降低一个数量级。常规性能和锻件差不多,但高温、持久、抗疲劳性能比锻件好很多。

8。飞机起落架的超高强度钢,用此方法抗疲劳强度可以比锻件高20%。涡轮叶片用此方法900度疲劳强度可以比第二代单晶高40%。

9。应用方面,2005年开始,919是可以说的,其他的都不能说(涉及保密)。919,双曲面窗框,只有欧洲有有家公司能做,周期2年,先付200万美元模具费,而且零件非常贵。而我们55天就做好了,4大件,2件已经装上了飞机。

10。翅膀根的受力件,我们做出来136公斤,锻件1706公斤,节省材料90%+,节省了大量材料。10年,已经做完了性能测试,比锻件还要好。

11。05年做出图示零件(猜测是军用飞机上所使用),需要5天,现在只要几小时。

12。06年某飞机起落架的关键零部件,目前已经批生产,已经受2000多个起落。如果没有这个技术,这个飞机就出不来,可能要推两年。

13。某飞机上非常复杂的一个零件,钛合金,一架飞机好几个,现阶段传统技术无法做出来,国内三种方案去研究,两三年不成功,后又去找国外。国外先说能做,看到图纸以后,说做不了。我们临危受命,去年5月19号开始,现在已经装了很多架飞机。

14。某飞机零件原来锻胚580公斤,我们做出来36公斤。580公斤锻胚,我们没有这么大的锻造装备,锻不透,性能都不合格。就算加工出来,内应力很大,变形、开裂,成品率非常低。

15。(吐槽f22),f22的机翼和机身连接件,超大超复杂的钛合金构件,因为太复杂20、30万吨的水压机也做不出来。美国人就分成三个铸件,然后热等静压再焊接,铸件的性能很差,但美国人没办法,f22就是这样用的。(换了一个图片)我们激光成型就可以直接加工出如图示的这么大的零件,这是一个整体(意思是不用分段铸造然后焊接),上面站了一个人,大家可以看出它的尺度。他的性能比锻件还好(意思是当然就甩铸件几条街了),可以毫不谦虚地说,这是迄今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结构最复杂的构件,美国人也只能是铸造,锻是不可能的,焊也不可能,因为焊出来的性能不行。这个已经通过了8000小时的疲劳试验,一年多时间。就这个构件,铝合金、钢大家看看能不能做出来,更何况钛合金。

16。我们发动机不行,心脏病,未来发动机就是一肚子的整体叶盘,叶片和盘子分开的重量太重。而我们现在可以叶片和盘子同时出来,而且叶片我们可以随心所欲控制组织,让它长成柱状晶,他的高温性能就很好,这里我们让它长成等柱晶,**疲劳度就很好,如果温度再高,我们就可以换材料,它可以做到随心所欲,一种零件可以用很多种材料来做(不知是在同一个零件上的不同部位,还是同一种零件用不同材料)。

17。我这里面都没说具体的零件名称,牵涉到保密的大家都不要说,也不要拍照。我尽量做到没有放(图片)零件,只放毛胚,因为零件还是比较敏感。

18。这种加工方法,不能包打天下,适合难加工的、高性能的、贵的、别的方法做不出来的零件,优势是成本、周期、性能,这个方面我们走到了美国人前面。

19。设备用的激光器都是进口,担心被美国人卡脖子,希望国家在大功率激光器上重视。

20。5年前曾经和飞机总设计师聊天,说我们快速设计飞机,都是整体、大型、超长的结构,在2、3个月内就把飞机造出来,不开一套模具,不打一个锻件,不做一个焊缝。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个梦想,但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梦想了,我们已经有这样的潜力,只是目前能力有限。(这一段其实是欲言又止,应该是涉及保密,只好把能力藏着掖着了。这件事肯定在做,最近航空大爆发,绝对和他们这个技术有关。)

补充一些听到的要点。

1。激光成型技术以往的难点在于做不大。主要是热应力不均匀。做大了不是变形就是开裂。这里解决热应力问题,我们应该是有重要的核心机密。

2。产学研一体化带来了很多好处,很重要。

3。激光成型技术能控制控制晶体结构。另外,很多很细致的工作已经完成。而且积累了很多实用的生产经验。

4。激光的缺点是容易产生缺陷。产生了缺陷,其他的优势都白搭。这里应该有核心机密。

5。钛合金很强,但是一旦开裂,裂缝生长迅速。激光成型减缓生长速度到10倍。

6。这不是第三次产业革命,只是一点小突破(有点谦虚)。

我个人感觉我们一直说的产业升级就是靠很多这种重工业的核心技术的突破使得很多产品成本迅速降低,研发速度迅速提高来实现的。有点象电脑的过去三十年的发展模式。

家园 这个太震撼了,没想到已经这么牛了,tg威武
家园 美国会优先考虑战争

这是他们的本性。中国必须顶住。输家将从地球上消失。

家园 再工业化的前提是大规模工业生产提供就业的模式是未来

硅谷模式不属于大规模生产方式。谷歌全部雇员不超过4万。这4万就业也就能提供不超过20万人口城市的美式生活。当然你要算谷歌产业链的话,至少百万级别的就业是和谷歌直接相关的,间接相关估计近亿。就是谷歌是无法开分厂的,因为物理距离根本不影响谷歌提供的服务。硅谷被核弹抹掉,谷歌一周内就可以重开,甚至核心服务用核弹也停止不了。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谷歌这类的高科技产业和资本一样具有高流动性。一旦走向高流动性的生产方式,是不是还有回头路。 答案和工业就业超越农业就业一样,除非爆发文明倒退的大灾难,是不可能回头的。

想回流高流动性产业就两个主要条件,一个是市场,一个是就业人口素质。美国市场已经饱和或者超饱和了,人口素质短时期不可能再提高。其它的政治优惠之类的属于次要条件,百度就是主要条件满足后,高流动性产业可以迅速形成垄断地位从而排斥后来者的例子。都说印度的软件基础很好,后劲很足,那印度的百度,谷歌,脸书在哪? 该不是www.google.co.in吧? 印度人是不是打算依靠打入敌人内部,当上谷歌CEO,董事长来曲线救国?

大规模信息化生产成型后,除了重工业,能源,原材料产业. 所有轻工业可能都是具有高度流动性的产业. 连餐饮业都可能有下载饭菜配方配菜下饭的改变. 可口可乐当初就是在药房现配苏打水搞出来的. 把习惯改回来, 大家出去吃饭叫服务员拿个方形码现配汽水,鸡尾酒, 互相评酒不也是一大乐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