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泊外小人物故事 -- 无斋主人
对杨志的分析也极透彻啊,PF!
其实,若是武艺高强、性格温和的林冲去押运,也许就没事了。 我料晁盖等人就是一起上群殴也不是林冲一人的对手,说不好林冲还能就此立功被重新起用呢。。
何涛篇
何涛的身份是济州府三都缉捕使臣,相当于现在的济州市公安局长。因黄泥岗地处济州府,所以生辰纲案发后,破案的重任就落到何涛身上。由于蔡总书记和梁总政委纷纷施压,济州市的压力非常大。于是市长就责令专案组长何涛限期破案,否则就撤职查办流放他乡。
在《黑话水浒》的智取生辰纲一章中,无斋主人曾经分析过,吴用的设计拙劣不堪,漏洞百出。凭良心说,这案子要是放在今天,随便让哪个稍微有些经验的公安干警负责此案,定能轻轻松松破案。然而我们的何局竟然束手无策。
只见阶下一人声喏,立在帘前,太守道:“你是甚人?”那人禀道:“小人是三都缉捕使臣何涛。”太守道:“前日黄泥冈上打劫了去的生辰纲,是你该管么?”何涛答道:“禀复相公:何涛自从领了这件公事,昼夜无眠,差下本管眼明手快的公人,去黄泥冈上往来缉捕;虽是累经杖责,到今未见踪迹。非是何涛怠慢官府,实出于无奈。”
何局所作的仅仅是派人到黄泥岗上去调查抓人,堂堂济州地区的警界一哥,应该是六扇门里历尽千辛万苦才走到这个位置的,其办案思路也忒过幼稚简单了一点,完全一点头绪也没有。
却说何涛领了台旨,下厅前来到使臣房里,会集许多做公的,都到机密房中,商议公事。众做公的都面面相觑,如箭穿雁嘴,钩搭鱼腮,尽无言语。
何涛道:“你们闲常时,都在这房里赚钱使用;如今有此一事难捉,都不做声。你众人也可怜我脸上刺的字样。”
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只是这一伙做客商的,必是他州外府深山旷野强人遇着,一时劫了他的财宝,自去山寨里快活,如何拿的着?便是知道,也只看得他一看。”
不独是何局,其手下也尽是些酒囊饭袋,只会推托没有线索,案子难办,却对现成的这么多线索视而不见。这个案子真的这么难破吗?其实不然,信手摘来就有无数线索及可供调查的方向。
案发经过大致是,黄泥岗上7名贩枣客人和一名卖酒的骗杨志一行喝下蒙汗药酒,用装运枣子的推车将生辰纲的金银珠宝运走。
第一,7名贩枣客人的枣子来源,什么样的枣子,哪里买来的,或是什么地方种的?从这里入手多半可以查到案犯的身份。
第二,酒又是什么样的酒,私酿的还是官卖的,私酿是谁酿的,哪里酿的,官卖的是哪里买的,哪一批酒?
第三,杨志一行与案犯对过话,从口音中不难区分卖酒的白胜是本地人。只要把本地最近酿过酒或者到官卖店买过酒的小混混过一遍,不难查出白胜。
第四,运输工具运枣车的行踪,是否有目击者,7人推着大车还是很醒目的。
第五,大名府留下两名参谋(虞候)配合破案,案犯的相貌都已经知晓,应该能大致还原基本长相。其中至少赤发鬼刘唐的长相怪异,红头发并且有朱砂印记,在黄泥岗上也是出力表演的一人(在下药的酒桶里淘一瓢酒喝),参谋们应该印象深刻。画影图形,注明明显特征,分发到邻近州县,并公告举报有赏。刘唐这样有明显标记的人一定会很容易被指认出来,比方说与刘唐交过手的雷横就一定能认出,就算雷横顾及牵涉到晁盖不愿意这么做,见过刘唐的雷横手下也应该会举报。
第六,案发时间是中午,以黄泥岗为中心画一个圈,清查周围内各旅店,并逐步扩大范围。按水浒上说,当时的旅店是实行登记制度的,
为是官司行下文书来,着落本村,但凡开客店的,须要置立文簿,一面上用勘合印信;每夜有客商来歇宿,须要问他:‘那里来?何处去? 姓甚名谁?做甚买卖?’都要抄写在簿子上。官司查照时,每月一次,去里正处报名。
由此可以索定案犯到底是哪一带的人,若是外来劫匪必然要有地方吃饭休息,如此便会有线索,确定范围后就可以地毯式搜查,这样天字第一号大案,市县行政当局一定会在人力物力上全力配合。如上两条所说,7名大汉推7辆大车,还是非常醒目的,特别是其中还有一位红头发朱砂印记这么特征明显的人。从水浒描述上看,东溪村到案发现场黄泥岗有相当一段距离,步行要超过一天,而晁盖等人也的确曾在旅店住宿。
第七,销赃渠道,留意各赌场妓院,和其他可能的销赃场所。案犯劫了货后多半要变现来消费。
可惜何局却毫无作为,底下的其他公安也无人出一言建设性意见。幸好何局有个好弟弟何清。与何局不同,何清倒是个天生干刑侦的料。
何清道:“不瞒哥哥说,兄弟前日为赌博输了,没一文盘缠,有个一般赌博的,引兄弟去北门外十五里,地名安乐村,有个王家客店内,凑些碎赌。为是官司行下文书来,着落本村,但凡开客店的,须要置立文簿,一面上用勘合印信;每夜有客商来歇宿,须要问他:‘那里来?何处去?姓甚名谁?做甚买卖?’都要抄写在簿子。官司查照时,每月一次,去里正处报名。为是小二哥不识字,央我替他抄了半个月。当日是六月初三日,有七个贩枣子的客人,推着七辆江州车儿来歇。我却认得一个为头的客人,是郓城县东溪村晁保正。因何认得他?我比先曾跟一个赌汉去投奔他,因此我认得。我写着文簿,问他道:‘客人高姓?’只见一个三髭须白净面皮的抢将过来,答应道:‘我等姓李,从濠州来贩枣子,去东京卖。’我虽写了,有些疑心。第二日,他自去了,店主带我去村里相赌,来到一处三叉路口,只见一个汉子挑两个桶来。我不认得他。店主人自与他厮叫道:‘白大郎,那里去?’那人应道:‘有担醋,将去村里财主家卖。’店主人和我说道:‘这人叫做白日鼠白胜,他是个赌客。’我也只安在心里。后来听得沸沸扬扬地说道:‘黄泥冈上一伙贩枣子的客人,把蒙汗药麻翻了人,劫了生辰纲去。’我猜不是晁保正,却是兀谁!如今只捕了白胜,一问便知端的。这个经折儿,是我抄的副本。”
何清对罪案感觉敏锐,特别是抄下副本,更是令人佩服,要知道能够在罪案发生之前,产生某种预感并主动收集证据,正是一个优秀警察难得的素质,况且何清当时只是个混混,并不是公安人员。案发后,何清推理准确,从蛛丝马迹上一下子就推断到了正主儿晁盖,而且提议的“如今只捕了白胜,一问便知端的”正是破案的突破口。不得不说,就作为一个公安的基本素质而言,何清比乃兄何局及其任何一个手下强太多了。然而何清却是一个为何涛所看不起的整天混迹赌场的小混混。
无斋主人曾经在《黑话水浒》中多次提到,皇朝末年,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朝廷充斥无能颟愚的官僚,而真正的才智之士却被迫沦落在体制之外。何氏兄弟职位与才能的错位,正是那个时代的写照。
在弟弟何清的帮助下,生辰纲一案终于获得了重大突破,简单说来,济州市长通过审讯白胜知道主犯是晁盖,于是命何局连夜带20名精干人员前往郓城县逮捕晁盖归案。然而这位何局的做法,更是令人啼笑皆非。
首先,何局到了郓城后,没碰上县长,却遇到宋江,而与宋江喝茶时,何局原原本本告知来意,并让宋江从从容容地去报信。若说何局不知道保密的重要性,那倒是冤枉了这位济州警界一哥。
一同何观察领了一行人,去时不要大惊小怪,只恐怕走透了消息。星夜来到郓城县,先把一行公人并两个虞候,都藏在客店里,只带一两个跟着,来下公文,径奔郓城县衙门前来。
何局见到宋江时,反应是“倒地便拜,说道:久闻大名,无缘不曾拜识。”,宋江的大名无非是江湖上的大名,何局作为资深警界人士,对此毫不担心宋江是否游客能泄密,实在是不太应该了。
其次,郓城县府派出大队人马由县公安局长(县尉)带领雷横朱仝两位刑警队长前去东溪捉拿晁盖,然而这么大的事,何局竟不亲自前往,却留在县衙等消息。照理说,何局亲自从市局带了20名精干公安前来郓城县,就是为了此事,而且这件事还关系到他自己的前途和身家性命,实在令人费解。否则,县局局长带雷横负责前门,何局亲自带朱仝负责后门,雷朱两位队长要放水就不容易了。
最后,单独负责后门的朱队徇私,晁盖等逃脱。济州市则动用了500武警警力由何局指挥前去石碣村围捕。而身为围捕总指挥的何局,竟然被晁盖一伙耍得头头转,最后亲自坐一小船前去探路,结果被阮氏兄弟活捉,围捕失败,自己也被晁盖等人割了耳朵放回。
何涛此人,无勇无谋无能,并不具备从事刑侦工作的基本素质,竟然担任济州市公安局长,负责整个地区的治安,而其手下恐怕连何涛还不如,由此也可以想象得出当地(梁山周围)的治安状况了。腐败的官府,横行的黑道,无能的警方,又让老百姓何去何从呢?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杨志建议只带10个人去送生辰纲,被采纳后,这批货实际上已经凶多吉少。一旦行踪暴露,智取还是蛮取无关紧要。
换作林教头,应该不会如杨志别出心裁。
好看好看。
这个何涛与何清的对比写得好。
因家庭琐事可能要告别一段时间,在离开前希望把这个坑彻底封了,这个系列也拖太久时间了。
幸好十个小人物已经写了九个,还剩最后一个。
给我一杆AK47,我一个人也敢开着卡车去打劫啊...嘻嘻嘻。
就是奇怪呢:
1.吴用他们咋知道的?谁通的风声?幕后黑手是谁?
2.一道上居然也就没事? 看来其他地方治安还可以哈,就山东不成。
何哥进门,太守开口就问:你是甚人?
老何要是济州公安局长,警界一哥,这太守的眼神记性就太不济了。而且这太守也太不把人当腕儿了,何哥就算不是局长,大小也是个冒号啊,哪能随便在脑门子上做记号啊?
实情是咱这济州多强人出没的地面儿,巡检司自保不暇,不过是得过且过。这回劫了生辰纲,事情闹大了,老梆子们知道一定是硬爪子干的,掺和进去吃饭的家伙多半不保,于是就一致向政法委书记(通判),公安局长(巡检)推荐,主管菜市儿,布市儿,宠物市场的三市治保处长(济州市三都缉拿使臣)何哥是个能人,每天捉拿的偷鸡摸狗分子不计其数,这案子非他莫属。
局长知道这回没个替死鬼是搪不过去了,也就顺水推舟,委任何大哥领了这件公事,当专案组长了。后边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俺们这些平时菜市儿收收保户费的巡警就全黄泥岗上溜达去了。
可怜何哥终究还是赔上一对耳朵,以后三市儿再有无照卖狗的,他老人家就难分东南西北了。
印象中,诏命夫人都是使用自己的姓氏的,如三国的孙夫人,红楼中的王夫人。
关于何涛职位分析,请参阅拙作《黑话水浒》中的水浒人物官职戏说一节,里面有详细说明。
具体到何涛的位置,主要依据的是其职能,否则“使臣”在宋代只是9品武职小官,当然不能对应于市公安局长一职。事实上宋代州一级公安局长应该是州提刑司(并不是巡检),不过水浒中没有提到。
另外,朝廷不是每个州都派通判的。“捕盗巡检”(注:不是巡检司)应该是属武警系统的,而且地位上并没有高过何涛。请看水浒原文,
府尹道:“既是如此说时,再差一员了得事的捕盗巡检,点与五百官兵人马,和你一处去缉捕。”何观察领了台旨,再回机密房来,唤集这众多做公的,整选了五百余人,各各自去准备什物器械。次日,那捕盗巡检领了济州府帖文,与同何观察两个,点起五百军兵,同众多做公的,一齐奔石碣村来。
可见何涛地位不低,下属可以召集500人之多,而且机密(使臣)房内也没有别人比他更大。巡检同他互不隶属,在围捕这件事上则是巡检由何涛节制。
市长受到梁总政委和蔡总书记的强大压力,当然要派手下得力的人去办案。现在也常用这个模式,地方上大案要案发生后,都由公安局一把手,甚至上级公安部门派专员来担任专案组长。从水浒上描述的整个办案过程来看,看不出市长有意找个替罪羊去糊弄蔡总书记的意思,因为这么做市长的政治风险太大(万一政敌到蔡总书记那里打个小报告怎么办?),而且案子破不了市长自己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兄台所引的那段并不说明问题。市长当时的举动,完全是为了给何涛压力,故作不识并不代表不认识何涛。现在把这段引全了,
府尹看罢大惊,随即便唤缉捕人等。只见阶下一人声喏,立在帘前,太守道:“你是甚人?”那人禀道:“小人是三都缉捕使臣何涛。”太守道:“前日黄泥冈上打劫了去的生辰纲,是你该管么?”何涛答道:“禀复相公:何涛自从领了这件公事,昼夜无眠,差下本管眼明手快的公人,去黄泥冈上往来缉捕;虽是累经杖责,到今未见踪迹。非是何涛怠慢官府,实出于无奈。”府尹喝道:“胡说!‘上不紧则下慢’。我自进士出身,历任到这一郡诸侯,非同容易!今日东京太师府,差一干办,来到这里,领太师台旨:限十日内,须要捕获各贼正身,完备解京。若还违了限次,我非止罢官,必陷我投沙门岛走一遭。你是个缉捕使臣,倒不用心,以致祸及于我。先把你这厮迭配远恶军州,雁飞不到去!”便唤过文笔匠来,去何涛脸上刺下“迭配……州”字样,空着甚处州名,发落道:“何涛,你若获不得贼人,重罪决不饶恕!”
明显市长是为了给何涛压力。这案子破不了,市长也难逃干系。蔡总书记不会管到何涛一级,他老人家只看市长是否有孝心,是否有办事能力。市长的做法很合乎常理,先给个脸色给何涛,然后施加压力威胁何涛,这事要是搞砸了我就得完蛋,我如果要完蛋,就会先让你倒霉。
市长对何涛的态度和语气并不奇怪,考虑到宋代的具体情况,别说何涛是个吏途又是属下,本质上与进士出身的市长不能同日而语,就算是正正经经的平级武将,也不会被进士出身的文官所看得起。何况这件事又危及到市长的个人政治前途。
郓哥篇
何九叔篇中曾介绍了何九这个小人物的智慧,现来说一下武大命案中的另一个关键小人物郓哥。郓哥本姓乔,出生于郓州(水浒地名紊乱,郓州即东平府,今山东东平县),所以大家叫他郓哥。郓哥当时年纪十五六岁,靠当小贩沿街卖水果为生,平时为人乖觉,西门庆也时常照顾他点生意。由于这层关系,郓哥也就常向西门庆提供一些新鲜的水果赚点小钱。
阳谷县公安局刑警队长武松到外地出差时,当地巨富药业集团的西门老总,在茶馆店老板娘王婆的牵线下,勾搭上了潘金莲,两人打得火热,天天在王婆的茶馆里幽会。这天郓哥照例去找老主顾西门老总,来到了王婆的茶馆,不料被王婆赶了出去并羞辱了一通。郓哥一时不愤,就找到武大设局捉奸,以后的事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西门庆和潘金莲合谋杀了武大,武松回来后,找到郓哥作证,但未能徇体制内司法途径解决,结果武松自行执法,杀了西潘二人。
武大命案不是本文的重点,详情请参阅《黑话水浒》的武松一章。本文所关心的郓哥在武大命案的这段经历,而这段经历很反映了小人物的一些特征。
首先,小人物对利益的要求很低。对郓哥来说也就是一日三餐,找西门庆也就是无非想赚个“三五十钱”的小钱,按照无斋主人研究的北宋货币兑换率,1文钱相当于0.3元人民币,也就是9元到15元之间,10来块人民币的样子。这么点小钱对西门老总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其次,小人物行事的准则,一般都是出于利益(虽说是很小的利益)的考虑,很少是基于道德的判断,大部分情况下会选择明哲保身。西门老总与潘美女的风流韵事,街坊邻居们其实都知道,但是大家都不去点破。而郓哥之所以踢爆西潘两人的奸情,并不是认为西门庆与有夫之妇通奸不对、出于义愤,而是因为想做10几块小钱的生意被王婆破坏,并受了王婆的羞辱。
郓哥道:“干娘,不要独吃自呵!也把些汁水与我呷一呷! 我有甚么不理会得!”
婆子便骂道:“你那小猢狲,理会得甚么!”
郓哥说王婆你吃肉,也要分点汤给我喝喝呀!若是王婆会做人,把郓哥的梨买点下来也就没事了。
第三,小人物处事谨慎小心,懂得留有后路,尽量规避风险。这也是小人物的生存智慧,在涉及到社会强势集团的大人物时,小人物是脆弱的,一不小心自己就会成为牺牲品。这在何九叔篇中也详细分析过。同理,郓哥也是如此。踢爆西门庆奸情的那一场,郓哥只是将王婆引出去,并不直接面对西门庆,而让武大去捉奸。以至于事发后,西门庆一直没有将这么一个关键证人纳入自己的视线。而在武松找到郓哥作证时,别看郓哥小小年纪,处事却相当老练,
郓哥道:“解大虫来时,我便认得了。你两个寻我做甚么?”郓哥那小厮,也瞧了八分,便说道:“只是一件:我的老爹六十岁,没人养赡,我却难相伴你们吃官司耍。”武松道:“好兄弟,”便去身边取五两来银子道:“郓哥,你把去与老爹做盘缠,跟我来说话。”郓哥自心里想道:“这五两银子,如何不盘缠得三五个月?便陪他吃官司也不妨。”
既然武松找来了,自己肯定躲不了。阳谷县两位大人物,西门老总不可得罪,武队更不可得罪。郓哥并不关心武大死得如何惨,也不关心什么惩治凶手昭彰天理云云,而是关心自己牵涉进去后,父亲怎么办?在和武松谈妥条件后才同意作证,其实也就不过五两银子,以及武松承诺的事成之后的十四五两银子 (总共二十两银子,差不多6000人民币)。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小人物对利益的要求不高。
经常会在报纸上看到某些记者报道诸如小偷在公共汽车上公然行窃而旁观者熟视无睹装着没看见之类的消息,然后义愤填膺地指责一番民众的道德观念差,不能挺身而出。无斋主人以为记者大人们过分了,无非是表现一下他们自己的道德优越感而已,明哲保身规避风险是小人物的天性,这无关乎道德品质的高低,况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记者大人自己设身处地居于那个场合,也未必会比这些旁观者做得更好。
第四,小人物不可轻侮。前面说到小人物对利益的要求很低,然而连这么点要求都得不到满足,还要被侮辱的话,小人物常常会做出让大人物意料不到的事情。如果不是王婆不仅不买梨,还骂郓哥“含鸟猢狲”,并且“这婆子一头叉,一头大栗暴凿,直打出街上去,雪梨篮儿也丢出去。那篮雪梨四分五落,滚了开去。”,郓哥如何会帮助武大捉奸。
有趣的是,大人物虽然看不起小人物,但往往不会同小人物计较,因为小人物要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往往太过渺小可以忽略不计。反而常常是同为社会底层的那些大人物的狗腿子比较凶狠。郓哥这件事,如果当时西门庆人在场,多半也就给他个三五十钱打发他走了。
很多时候,小人物受到欺辱后,还会走得更为极端,比如早些时候的马家爵案件,和不久前发生的讨薪不成而连杀4命的王斌余案件。再比方说后来的梁山好汉石秀揭发潘巧云奸情不果被杨雄赶走后,不惜杀人来捉奸,也是出于类似的心态。这也就引出了最后一点。
第五,小人物虽然微不足道,但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场合的某些举动,可以改变大人物的命运,甚至毁灭大人物。郓哥这小小捉奸一举,导致了四条人命(武大、潘金莲、西门庆、王婆)的终结,彻底改变了阳谷县两位大人物的命运,药业集团老总西门庆丧命,刑警队长武松流放。
郓哥的故事告诉我们,大人物们要想长久安稳地做他们的大人物,就不要轻侮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正常情况下,小人物很容易满足也不敢不会去惹大人物,千万记得要管好自己的狗腿子,一旦突破了小人物能承受的底线,小人物往往会出人意料的行事最终毁灭大人物。
其实,相对于国家层面,梁山又何尝不是由许多郓哥们(不过更为极端而已)组成的。
-------------------------------------------------
小人物系列其他
郑屠 - http://www.cchere.com/article/383585
牛二 - http://www.cchere.com/article/411695
蔡夫人 - http://www.cchere.com/article/422926
韩伯龙 - http://www.cchere.com/article/441540
何九叔 - http://www.cchere.com/article/506931
孙定 - http://www.cchere.com/article/570728
赵员外 - http://www.cchere.com/article/578074
谢都管 - http://www.cchere.com/article/639851
何涛 - http://www.cchere.com/article/642435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十二个才是一幅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