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读《寒门无贵子》有感 -- txq2013
河里很多人是多年打拼走到今天的,尤其西西河的主群体海外华人跟是如此。
你很真诚,但缺乏斗志。我举个例子,我知道有人出国前由于家庭悲剧原因几乎自杀,但还是挣扎着走出来了。
也许80后90后的心理被父母照顾得很周到,西河的平均年纪是偏大的,未必能理解你的苦衷。
祝你好运,但人活着是为自己,而不是父母。不能一边靠父母,一边想着不听父母的意见。这个很难。赶快经济独立吧。
理想是要坚持,但你养活自己都成问题,还是脚踏实地比较好。
失业?又不是大萧条。
所以还有自费生是为了给某些人留一个上升的通道,给一群人一个充分竞争的机会。
都在喊阶层固化问题,教育要是不平等(至少要表面平等)阶级固化在所难免且会加速度并无法逆转。
你说的这些当政者都知道,教育部内部研讨了n多回,现在大致的改革思路是院校归类为学术类和职业类。职业类总体的名称是技术应用型大学--我们学校就是。技术应用型大学(计划)三年后取消英语成绩。所以那么多人喊全民学英语无用还在强化英语学习就是因为一旦取消这个成绩,许多或者说绝大多数寒门子弟基本与985、211无缘了。应用技术型大学,从现在的招生分数线来说,不就是升级版的技工学校吗?
你这样算的经济利益对于个体来说是有用的。但是,如过换一种方式告诉你,寒门子弟不允许考大学,只允许考技校,要是考大学就要付出额外的超级代价,您怎么评价?
这种计算早年就有,我小学时理智的农民不让孩子读书(上小学中学),说读书耽误做活儿。不如去学手艺。我中学时理智的家长不让孩子上高中要考技校。理由是技校上班早挣钱多--那时候工资没改革累计算下来不比大学生一辈子挣钱少。
可能对大多数家长来说这是个正确的选择,但我有一个中学同学,差不多为此饮恨终生。
还没明白一件事,高门也好寒门也好,任何家庭和个人的选择,在社会大潮和历史趋势面前,都是无能为力的。任何人做出选择之后,都是没有回头路的,跟是不是寒门没关系。所以他才会快三十岁了,还在怪父母为什么当初非要让他上大学。
从楼主这段话:
我没有感受到的是他对含辛茹苦供养他上大学的可怜的父母有丝毫感激之情,面对这样的孩子他们还能说什么!幡然醒悟?对父母这样说太轻佻了。我敢断言不出三年你一定会为自己的话感到羞耻。
没有文化,早打几年工就成功了?笑话!
以本人所在这个跨国公司来说,大把九几年出来打工的曾经年轻的高中学历男同事,他们普通技工开始,现在多数已成为普通管理人员。近二十年工作,现在收入也就是在3~4千块钱,他们成功吗?知不知道他们中有多少人慨叹自己文化水平低,工作之余不辞辛苦自费去进修?
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进入我们公司起薪虽然不到3000块钱,但是不出5年就会远超这些高中学历的同事,以后也会越差越远。
另外,我不知道楼主的“贵子”是什么概念,要“贵”到什么程度才行?普通农民,工人家庭的孩子成为工程师算不算寒门贵子?对于这一点我这个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答案是:“是的!”
又或者像我有个亲戚家庭非常普通,读浙大出来,现在已经成为国务院司级干部,算不算寒门贵子?
我觉得楼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谁说大学生一定要坐办公室,做好工作?我表弟文秘专业出来工作时,还沿街挨家挨户卖袜子。脚踏实地,以中国目前的情况,只有肯干,机会一定会降临。
人家真正搞心理学的,高考是医科,你学了个文科,能有用有鬼了。
以前都讲学好数理化,工科出来工程师神马的最受人尊敬,现在都务虚了,结果文科金融科出来的离职业要求差距太大。工科虽然也有这问题,但是好在数学和科学方法是培养出来了,很容易抢金融和计算机毕业生的饭碗。
就是干农民工的活,累瘦了几十斤,赚的真是血汗钱
但赚的也真不算少,他这样一个半路出家毫无技术的,就靠卖苦力干了5个月拿到4万。天涯有个帖子称现在农民工月薪近万,一堆白领表示很惊讶。这位版主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的确如此。
但还有另一面的故事,某年轻农民工,建筑工地月薪5000的活觉得累不爱干,跑去中专学电脑,毕业了一个月工资只有1500,但即使这样他也不愿意回工地,觉得工地的活不是人干的。
这两个故事算是对下面这段话的注解吧
扩招后很多本来达不到标准的都上大学了,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自然失业率高了,因为那部分人就算不读书也是要失业的,只不过现在把这拨人归到大学生而不是农民工一类?思考要做的深入一点,不然很容易暗自伤神。我刚才说的话不是不负责任的瞎说,我每天差不多要面试5-10个年轻人,不是我标签化,确实很多大学生这辈子就是注定失业,和寒门与否扯不上关系。但优秀人才呢?确实很多企业都在争着要,通常我看中的人,至少有1-2个大公司也看中了,优秀人才通常都是好几个用人单位竞争抢人才的。优秀人才根本不存在失业,相反我们社会太缺少优秀人才了。
我对优秀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呢?普通人,对,普通人。能够拥有正常人类喜怒哀乐能力的人,能够和人正常交流的人类。我淘汰的人,9成是性格麻木,似乎不懂得喜怒哀乐,莫名奇妙得暴躁,傲慢,什么都有;另一波主流淘汰对象是我刚说完话就忘掉得魂不在焉型。剩下的正常人,就是我,很多大公司争取的优秀人才
不过普工就没怎么多了。一天一两百的没问题,麻烦在于不一定能保证工作机会
应该不至于吧。有没有行业地区的因素?不是怀疑真实性,只是不敢相信。
总想设计孩子的道路,却不想想这个年头能设计几年。从软件工程师到码农用了几年功夫?
这句
宽容是什么,人不能一天到晚跟自己过不去,跟自己的父母过不去,然后天天说要宽容。先宽容了你父母,再来说宽容两个字。
宽容,是拿得起放得下,每个人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不是自责,更不是责怪父母,责怪他人。对于那个女孩子,她的痛苦是因为她聪明,但人生阅历不够。看她的行文,多聪明多明事理的一个女孩啊。她不需要你帮她从痛苦中走出来,你觉得无能为力是因为你还没明白,什么是心理帮助。对于那个女孩来说,只要对她说一句,无论她自己做什么选择,她对她自己的选择负责就行了。如果她的选择违背了她父母的意志,她父母因此而痛苦,那是她父母的事,因为她父母也要为他们自己的选择负责。
没房子不结婚。
对双职工家庭出身的人,在帝都买房子,是把爹妈炸成干都付不起的节奏。
我承认我30岁的时候条件比我父母同样年龄的时候生活好,可是现在的女孩都是要求嫁人之后不降低生活标准。这个差距可是我一时半会挣不出来的。
你要是活在以前的浦东,熬个一阵子等到拆迁你也爽。
你要是活在南京的东郊和南郊。
以前500一平方没人愿意去的地方。
现在1万一平米抢疯了的这些地方。
一土著农民活的比什么白领好多了。
一般拆迁一个家庭看人口分,一般都是五六套房子至少得。
大批留在这些城市的年轻刚毕业的学生涌入租房。每天收租都很爽。
这是城市化进程留下的。说白了就是拆迁。
全民都在等拆迁。
但是与大部分农民来讲,还是可遇而不可求。
我家在苏北农村。要是哪天拆到我家,那中国东部基本算无可拆之地了
这事,多少年来一直就没公平过。